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发"灵源两支姚姓家谱有惊人相同的密码"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6-21 11:38
标题: 转发"灵源两支姚姓家谱有惊人相同的密码"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6-21 15:47 编辑
! {- h6 E0 t- w" R
5 C' [. V! F1 u  Y  v, ]. P

灵源两支姚姓家谱惊人相同的密码

作者:姚起瑶      姚绍弦( Q9 P5 c9 r6 H4 A" y

首先将灵源两支姚姓家谱的字派诗抄录如下:

文明贞景大8 N5 {! q: e& N6 a+ M: E' M
庆远必延昌

本善为端正
- |; @0 B6 A4 G4 f行仁世发祥

克孝承先德
2 H! {( \4 O8 {8 T1 Y5 ?8 {


& w2 X' A  R1 o8 l
上为灵源南垣字派

道启三千士
- I: ]$ @! H" v$ P8 q/ l宗绍五百传

发祥由大孝  v  C* \' P( b! }! j
承祚景多顺

世德文明远/ s: U2 ]" l4 u6 n
孙谟美善全

克家思令绪  \. H: _9 O$ t% B+ R: v2 n; ]
昌盛有同然

7 H- d6 h' J; c
上为灵源芳里字派

据查,南垣诗派先定,只有二十五个字,很不完整。芳里诗派后定,四十个字,更加规范。标准的五言律诗。

宋丹丹说:把大象装进冰箱里总共分三步。我向她学习,也分三步。

第一步:我请来两个小朋友,一个一年级,一个三年级。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先来认这65个字,结果只有“祚”、“谟”不认识。接着,又让他们两个小朋友做个游戏,将两首诗中,相同的字找出来,结果共有,“世德文明,发祥大孝,远善昌景,承克”共14个字完全相同。三年级的小朋友学过分数,于是又有了这样的结果。14个字占南垣谱诗25字中为66%。14个字占芳里谱诗40字中为35%。

虽然,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两个字不认识,我还是给了这两个小朋友满分,并奖励了他们每人一包糖。

第二步:我把这两首诗,附上两个小朋友的答案,以此为素材。请一个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审审题,写一篇议论文。这个高中生马上说,后一篇是前一篇的扩写,前一篇是后一篇的缩写。

于是,我给这位高中生打了满分。买了一套书送给他。

第三步:我将小学生,高中生的答案以及关于灵源两支姚姓同在方圆仅几公里的一个小山沟里.休养生息。历史上六百年以来从不在一块修谱,而六百多年以前的二百多年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谱系,以及我多年来实地到现场论证和收集的材料。同一个博士生进行了充分地友好地开诚布公地交谈。

博士生给出了答案:这肯定是相同的谱系。一家人。相同的14个字就不谈了。每取一个字写一句诗,正好可写成类似莎士比亚的14行诗。博士说:“南垣的诗除了14个字还剩下11个了,不好表述。”芳里的:“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这是这首诗的序幕,影子和由头。仿佛在给我们在座的讲述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南垣谱中的“行仁”,到了芳里谱中联系到了孔夫子的“三千士”,我先是纳了一闷。博士肯定的说,孔夫子不仅弟子三千,《论语》的中心思想不是“仁”吗。我哑然无语。博士又说,南垣谱中的“必延”是个时间概念,表明一个肯定的语气。与芳里谱中的“五百传”不谋而合。我提问:“三千”和“五百”都是数字,表示数量多,他们有内在的联系吗?”博士接着回答,山东邹县孟庙里有一幅有名的对联:“孔门功冠三千士,周室生当五百年。”何其相似,不就联系上了吗。

博士连珠炮地又问我,姚勉的两个夫人是邹家的两个亲姐妹,这个“邹”与孟子家乡的“邹”是相同的。我点点头,博士的水平确实比我高,但这里委实也扯得太不着边际了。

博士大声说“有了”,接着她背出了姚勉在“廷对策”的开篇立论:“臣闻求天下之士以文,不若淑天下之士以道。以道而淑天下之士,正其心也。”这正是洋洋万言“廷对策”的中心思想,也是姚勉状元为姚氏大争其光的标志性文章,“道启三千士”原来源头就在此。

我从书架上找来原文,一一对照。一激动不小心把眼镜都摔坏了。“启”是开,“绍”是传。写下这两首诗的姚家前辈,还有姚勉状元,我和博士向你们致敬了,姚家的人真是太有才了。

博士更加兴奋了,说:“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这不正是这个美好故事的结局吗?博士又要我解释“克家”两字,我说:“克家” 二字常见于人名,比如:藏克家,朱克家。。。

我前些日子关于“离娘山”的解释,已经被姚祖军宗亲挖苦,此处绝对不敢将“克”会意成“十兄”。但博士鼓励我说,再让祖军宗亲笑话一次吧,多一次何妨?

“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表示灵源的十兄弟,兄弟多,不一定实指。多家姚家子孙,想想这个上级对下级、前辈对后辈的指令,沿着这个头绪,这个开端,这个状元开辟的锦绣前程,大胆往前走吧。两支灵源姚姓繁荣昌盛,比翼齐飞。是同样的也是必然的。

说到这里,我同博士又认真回看了前些日子姚网中关于姚文龙姚勉及三公之后的热烈讨论。博士说:“感谢网络,各种信息资料的交流得以便当。现在已经知道,广布于大西南的姚家三公与姚文龙是本家,姚文龙与姚勉是本家,姚勉与南昌斗门的姚雪峰是本家,姚雪峰又与姚湾的姚谷清是本家,所以,姚湾姚氏肯定与姚文龙是本家,当然与三公之后也是本家。既然大家都是本家,哎呀,简单一点。本家之间的事不要为外人所道也。现在的独生子女哪里会知道这么多名堂呢?

我静静的思索,真诚地希望灵源的两支姚姓以天下无二姚的心态,再不要说“谁抄谁的谱了,”抄来抄去都是姚抄姚,他姓是不会来抄的。都有历史记载,讲究先来后到就可以了。不要看到名人就大呼是我祖先,一会儿姚崇是我祖,一会儿姚思廉是我祖。后面的家谱会变得面目全非。另外,再一次拜托建钢兄弟,提醒族人把家谱安顿好,在我们老家是有规定的,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要定期晒晒家谱以免生虫。还有,家谱是家族的生命,不要什么人都拿得到。

写累了,抒一下情吧。我们姚姓都是舜帝的后代,“发祥由大孝”。我们好比种子无论我们到了哪里,都要同那里的土地结合起来,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四千多年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舜帝的种子是颗好种子,是颗值得骄傲的种子。

小结一下吧。六十五个字中我和博士几乎都说完了,还剩下一个“谟”字,字面上“谟”是计划、计谋的意思。这是否证明灵源两支姚姓不共修谱也存在什么共同约定的计划、计谋在其中。对此,我和博士搜索枯肠,也仍然道不出个所以然。总不能吵醒睡了几百年的先辈吧?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引用钟尧教授的一句话“由他去吧。”

南昌谱系记载,首修于姚勉。灵源两谱同时与姚勉有关联。我于是想起了一个关于姚勉的故事,范子坚老师认为姚勉的文章文辞绚丽,见解过人,但层次欠清、首尾失照。决意帮助他改正这个缺点。于是寓教于乐,领着姚勉登上凤山祠,俯观锦江鸳鸯。老师问姚勉:“你看见了什么?”姚勉答道:“鸳鸯在戏水。”“怎样个情况?”姚勉恍然大悟,笑了笑说:“一出一没首尾宛然。”姚勉回答的正是老师想给他点明的,不觉抚掌大笑,“妙,妙,一出一没,首尾宛然,写文章不也应当这样,开头结尾要互相照应。。。。。。姚勉接着说:”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层次分明,一气贯通。”如果灵源两支姚姓也象姚勉看到的鸳鸯那样“一出一没首尾宛然”全国又有多少姚姓宗亲拍手称赞。卿芳老先生将南昌姚氏族谱晒于网上其目的是求实、回归历史原貌、

请认识姚祖军宗亲的宗亲转告姚祖军宗亲,祖军本身有‘祖’.欢迎他来祖籍江西考查认祖,本人一定陪同,本人不常在网络与大家见面,但宗情常在。顺便告诉一下祖军,这个博士是我女儿,她不象她老爸一样学的是文史,她学的是生物工程。所以,她会把邹县的邹与姚勉夫人之邹联系起来。就不要在文字上笑话她了。

信手写来的东西,匆匆忙忙的。不可能做到姚勉状元那样首尾相应,最后交待几件事情。

1 灵源两谱是不一样的谱头,但是一定有内在联系。芳里除了“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开头,“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结尾,中间二十字与南垣二十五字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排列顺序不同罢了。写谱诗的时候,肯定是参考过对方的。

2 灵源历史上出现过株连九族的事件,还有数次农民大起义的打打杀杀。至今为止在灵源当地几乎无法找到从宋代一直住到今天的姚姓宗亲。南昌谱系中反应了宗亲进出灵源相当频繁的信息。出现这种不同谱系。或许是我们先人有意为之,为了保护后人,才不得不如此。客观的说,从灵源外迁的姚姓族谱,由于没有受到干扰,大多比灵源两支谱系更加严谨,更加规范,更加清晰,更加令人可信。

3 前面提及的三个小孩都姓姚,姚家的好传统,一定要让姚家人从小就知道,一定要让后人来传承。

4 我,姚绍弦,女儿名瑶,字起瑶 生物博士。我们共同提出了一个新见解,自以为发现了灵源两支姚姓惊人相同的密码。现在,战战兢兢,毫无保留地在网上摆在所有宗亲面前。都说我们父女痴,谁能理解其中之味。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分数,任凭宗亲评说。

+ I3 k/ q. P4 r8 m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6-21 13:44
感謝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6-21 15:27
思维严谨,赞一个!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6-21 19:43
.世文思志子
+ [% [; A( g( f: ]+ t天永必通伟
# `- q! z: D) N9 Y; F5 a' c6 G正大贤明启
7 x$ v! b6 }1 n; |* C  f3 {7 s( Z4 Y荣华福良宗, t" j. m$ A) D
上面是湖南三公字辈
# q. O  b6 \6 K) J, g. R! Y4 \% h* ~" Y贵登美大梦5 [9 Q6 A) S' D! ]7 }
世光秀荣华
$ L7 W$ {8 V  b永守先宗德$ [9 @3 o$ I/ o8 c+ k
万代必兴发5 P; P, L  U" w: \8 l
上面是我家二十字辈,请绍弦与博士姚瑶帮忙分析下,有密码没有,恳求帮忙。
作者: 姚祖军    时间: 2012-6-21 23:32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6-22 00:16 编辑
% y( _( ?7 s1 Q0 c/ ^5 y  \4 [1 R: U* p- K- X
首先,我想向绍弦宗亲致歉。前日因为突于网上见文中论及先祖文龙公降元之事,以及历史上
; q7 m* N# u: a9 B; C$ d, ]1 o2 l当地别姓对我姚氏子孙歧视之种种,及历代地方政府对文龙公之不公允评价,未免忿忿然!故文中难免有不恭之词,还望海涵。但若通篇四平八稳,毫无脾气,毫无新意之评论甚至马屁肉麻之言,想来诸位宗亲也不喜,且毫无研究意义。
作者: 姚祖军    时间: 2012-6-21 23:45
读罢《密码》一文,深为绍弦宗亲及其千金起瑶博士及三位不知名的小宗亲孜孜以求地探索精神所感动!此一研究参与人员涉及我姚姓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次,参与者身份、学历涉及教授、博士及中、小学生,实为研究族源之盛况也!此种精神,此等方法当为我姚姓研究族源者学习借鉴之!当然成果亦不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探究线索。
作者: 姚祖军    时间: 2012-6-22 00:10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6-22 00:18 编辑
" f- x7 F7 O/ [5 |  W
) m' n( U3 S0 i* z. P4 g: G0 ^现就此发表几点个人浅见:. z0 ]" M& y& I
一、关于芳里、南垣、三公姚所采用字派的联系。(1)赞同绍弦、起瑶宗亲关于芳里、南垣所用字派用字存在联系的说法。(2)三公后裔世龙虎清泰四公于明代初年在湖广辰州浦市盟誓所定的二十字派“世文思志子,天永必通惟。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及清代时湖南及周边三公后裔续字派似乎多采用芳里、南垣谱的一些字,如:文明景大必昌本正世德启千士宗绍盛等字。当中存在何种联系?尚待探讨。8 z" j# X  L& \9 m

, [4 ]: n+ O4 o" o二、关于南垣字派完整性疑问。南垣字派为何只五句二十五字?不符合诗的特点,且五句之后,意未表尽,是否还有一句?只是大胆臆测,请恕不尊之嫌。
作者: 姚祖军    时间: 2012-6-22 00:13
三、关于芳里、南垣、三公字派的释义的个人看法。(因研究需一定时间,待续)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6-22 08:33
可惜自己的水平不够,很想参与你们的分析与探讨;不过还是你们这种新颖而严谨的思路。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2-6-22 11:17
<密码>这样的文章构思只有年轻人才写得出!
! ~' D; ^4 M4 P* i1 N) A学习!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6-22 15:55
南垣姚氏谱是道光二十三年留下的老谱,去年修谱时,老谱上有的字看不清,前面个别看不清的辈字也是参考先辈世代中的人名来确定的,现在该支姚氏的辈字已用到了第二十三个字,所以25个字后面是不是还有?如果有,那是什么字,就不能猜断了。所以只能写出25个字。然后再排了新字。
作者: 姚春华    时间: 2012-6-24 20:34
学习了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7-10 11:1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7-10 11:28 编辑
' L3 m( `3 l- u- _2 j+ q( F, X3 V  i" t' n" K
     本人拜读南垣.方里.南昌族谱五年之久.南昌始祖与南垣始祖一致,延续到二十五世南昌与南垣分开修谱.南昌谱与方里谱是从南昌十二世"炯"与方里谱始祖"尚忠",雖名不同.但字都是"秦原",而且儿子都是"穆""和"而方里是"和""穆",以后的十多代.代数层次相同.个人行传十有八九相同、方里谱记录中旦公二子铸和锡.铸公以后不详.沿锡公往后记录下传.而南昌谱记录同样是旦公二子铸和锡.南昌姚湾是铸公后裔、南昌斗门就是锡公后裔.因此方里谱与南昌斗门谱和湖南姚门才女谱发展趋势相同直至宋.元名人姚文龙.不过斗门谱记录简单.(因是旁系之故)2 J7 J: n7 t1 e' Y3 r
     正如我姚氏先祖某公写的<舊譜汴梁派存疑> 中一段名言摘录 * N+ T5 T2 Q* J
"夫圣人言禮.必赖文献.貴其徵也.有可徵而怠棄之.是之謂忘其先,無可徵而附会之.是之謂诬其先.忘與誣君子不由焉,"希望我三支宗亲努力求徵、勿忘勿誣祖先啊!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7-10 11:58
夫圣人言禮必赖文献,貴其徵也。有可徵而怠棄之,是之謂忘其先;無可徵而附会之,是之謂诬其先;忘與誣,君子不由焉!    (姚氏先贤某公《舊譜汴梁派存疑》)2 i- q% b/ n. E* ?1 l* f
5 A0 J7 G" p9 T1 A5 ?5 N
    希望我三支宗亲努力求徵,勿忘勿誣祖先啊!    (今南昌姚 姚卿芳,2012-07-10)
% y+ C9 h1 u, M7 B9 M
/ V/ v  l2 R. ^  Z& w    姚卿芳和姚绍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C' w' Y/ E4 u    务实踏实,肯干事能干事,严肃又平和。(今潮阳姚 起哄者,2012-07-06,10)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7-13 00:10
“‘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表示灵源的十兄弟,兄弟多,不一定实指。”把“克”释为“十兄”或“兄弟多”是玩文字游戏,纵然祖军宗亲不再笑,却并不能证明可以这样译解。
* i0 g+ J) I7 {$ L4 Y      查工具书,古人所说的“克家”指能承担家事或是能继承家业。 1、“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2、 “有子克家,聿著堂皇之美。(清 钱谦益《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之三)”3、“但这个败子,本来并非败子,他父亲竭尽心力,原想他成为一个克家的令子;而他自己也时时在理欲交战中。(朱自清《“歧路灯”》)”4、成语“克绍箕裘”是“克家”的更文、更突出的另一种说法:克,能够;绍,继承;箕,扬米去糠的竹器,或者畚箕之类的东西;裘,冶铁用来鼓气的风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6 O  \. F) O0 I
      指出《密码》文中的错误并非要否定《密码》的价值,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但微瑕也是要指出来的。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7-13 00:56
      “六十五个字中我和博士几乎都说完了,还剩下一个‘谟’字,字面上‘谟’是计划、计谋的意思。这是否证明灵源两支姚姓不共修谱也存在什么共同约定的计划、计谋在其中。对此,我和博士搜索枯肠,也仍然道不出个所以然。总不能吵醒睡了几百年的先辈吧?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引用钟尧教授的一句话‘由他去吧。’”( {! ]) s' t$ }2 N! G9 y
     用不着“吵醒睡了几百年的先辈”,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应当是可以解释这两句的。“谟”有“计谋,策略”的意思,核心是个“谋”;“孙”古义和“逊”相通,古语里有“孙谋”一词,《诗·大雅·文王有声》有“詒厥孙谋,以燕翼子”之句,郑玄解释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又释为“为子孙筹划”的意思。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貽以清白。” 宋黄庭坚《神宗皇帝挽词》之一:“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今代谁班马,能书汗简青。”联系上句,从对偶关系上看,与 “世德”构成对仗,“世德”即是“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或“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上句讲继承先世的德行致文德辉耀远播(“文明<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远”),下句讲为子孙作万世之谋所以集美集善无所缺憾(“美善全”),意思不就不难理解了吗?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7-13 17:02
“六十五个字中我和博士几乎都说完了,还剩下一个‘谟’字,字面上‘谟’是计划、计谋的意思。这是否 ...+ F3 {* \( ?7 ?( T
姚维侃 发表于 2012-7-13 00:56
4 B) a9 t  _; e; W- |6 `

- e3 i  \# [5 {; N6 l) }/ @- u
9 [1 {* {% I8 u- g- \! `9 P/ J2 K  V  O* j1 j
   

谢谢维侃宗亲的指点。

姚家确是有能人,更希望姚家多一些热心的人。以维侃宗亲的水平当一个博士生导师是没有问题的。我女儿成天在实验室,总是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专做破译密码的工作。她老师的老师是留苏的,巴甫洛夫的学生。她老师是某大学的校长,曾经破译了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密码,打破了盐酸克伦特罗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当然,后来浙江某大学教授将密码流传出去,而不法商人又将盐酸克伦特罗十倍、二十倍地用在饲料上,危害就另当别论了。

/ ?  x( u' F1 D
我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希望她能学点文学为姚氏服务,有机会的话,我会同女儿一起当面向您求教。

因为我们都是志在为姚姓服务的,所以如果我有缺点和错误就希望我姚氏宗亲批评指出,您说得有道理,我们就改正,您说的办法对姚家有好处,我们就照您的办。

毛主席的话,很精典,借用一下,再一次向您表示感谢!


5 B& B! j5 r3 x, X8 N; f# _' x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7-14 15:07
      绍弦宗亲太客气,太过誉了!都是一家人,不过是为传承、弘扬姚氏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太客气了倒见外了;我的水平很有限,即使大学学历也是通过专、本两度函授取得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土八路”,您说的博导,我是仰着面来看的,岂敢僭越。更不能有以“教”您及令千金,愿我们共同探讨,一起为繁荣咱姚氏文化努力。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7-14 17:02
绍弦、维侃二位宗亲都是这么虚心谦让!  $ |' |# j! ?( s4 N/ L
& Y) n) i4 s. {4 u( \
谦虚是美德,好!向您们学习!:handshake:lol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7-14 18:34
    维侃.钟尧.闻闻.祖军和绍弦你们都是我姚氏中坚。愿你们同心协力把我姚氏的事情办好。我已近八十岁老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覚。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7-14 19:42
现在热爱谱牒的宗亲越来越多,肯定会把姚氏的事情办好。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7-14 22:49
回复 20# 姚卿芳
1 J* a) h4 ^$ V! Q! p
% C* n5 A7 u) ~
/ E/ Z& O' T3 H8 Q    卿芳老谬奖了!弘扬姚氏宗族文化是每个姚氏子孙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卿芳老的嘱托让我等深感任重而道远。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