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6-3 17:31
标题:
〖转〗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
本帖最后由 yaozhongdong 于 2012-6-3 18:03 编辑
" U/ u8 T5 M- d0 m- y' ]
+ d' f t9 \- O* u
〈1〉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经过长久酝酿发展而形成的,能够主导国民思想并指导其行为方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那浩如烟海的创世典籍和博大精深的智慧思想,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壮丽的历史画卷,同时亦给我们构筑了一座座辉煌的文明丰碑。
. N8 X9 x1 H6 e; J0 J; D
每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自有“历法”,是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明是否久远的判断标准之一,而“纪年”则是“历法”构成的基本基石。
) N5 }- u$ z* X2 J j* p7 p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现在的纪年标准是什么?今年的纪年时间又是什么?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公元2007年”。
; x2 c; F8 w0 c( S& E8 _
如果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公元2007年”,为什么这么纪年?
. L6 ^' P1 b2 z& w( t# |
这个可能就不太好回答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龙评天下
·
more....
8 i5 Z) h' Q T' S- Q9 k: |
其实,这是基督教的纪年方式,是以耶稣诞生为起点,持续记录到现在,即今年是“耶稣诞生两千两百零七年”(
注:此处应为“两千零七年”
)。
( I U; W- }0 B# g9 F' T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值得注意,那就是“公元”。
( S9 G1 k5 V o7 d2 B' f: y' l
所谓“公元”,也称公历,即公共的年历,是现在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近代中国与国际密切接轨,使用此纪年体系看似无可厚非,但这其中是存在问题的。
1 M9 n1 k% C7 y1 q" N8 U$ b
前面说到,公元2007年,是源于基督教的纪年方式,对于信仰这个宗教的国家完全适合,但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无神论国家,使用此纪年方式就有欠妥当了。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台湾省对此的称呼更为确切,即“西元”。
+ t0 o0 l, d7 a% L4 _
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样的纪年方式更为恰当呢?泱泱数千年的华夏大国有没有更为完美的纪年方式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不但有,而且还是世界最早的纪年体系,那就是黄帝纪年。
* e% k& p5 S3 S0 o4 v* g& k. f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华文化的谛造者,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使用黄帝纪年法来记述时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就像清朝学者刘师培所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他的意思就是主张用黄帝出生的日期来做为黄帝纪年法的第一年。当然,与此不同的观点是有的,有些专家学者认为,黄帝纪年应该是以黄帝即位的那一年为元年。
% p, }4 \1 O9 N, g! z9 ~
经过我们大量考证史实,参照夏、商、周的参考资料,再加上精密的推算过程,我们确认了黄帝纪元的起始问题,那就是以现在西元纪年体系表述的西元前2698年,这在《辞源》中也得到了验证。
4 Q& t- t4 K, \8 G/ h
因此,我们得出了计算黄帝纪元的公式,即:
$ f. n+ j( P( D% z( |
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8年
' o W" H( m/ f ~+ |
具体到今年,西元2007年,对应的黄帝纪年就应该是,2007年+2698年=黄帝纪年4705年
2 g7 |( s6 a3 u' a
黄帝纪年,作为世界最早的纪年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受到重视,各朝各代的盲目自大和缺乏民族观,几乎从未正式使用过黄帝纪元,而只是使用自己的统治年号,及至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后,黄帝纪元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 _+ A0 z5 b) a( t5 N
那时,孙中山先生当选临时大总统,就任时发表电文,确认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即西元1912 年 1 月 1 日)为中华民国的元年元旦,并正式启用了中华民国纪年,不过可惜的是,黄帝纪年的使用很快就被终止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西方耶稣纪元。
" R7 U _$ P6 X1 j
1949年后,社会政治体系再次发生转变,又迎来一次启用黄帝纪元的良好契机,可惜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采用,并且还将西方耶稣纪元认可为合法性,认可启用“公元”这个名词。
(续下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6-3 17:33
本帖最后由 姚元周 于 2012-6-3 17:37 编辑
! @. ]! [$ t% X2 G/ @$ f5 U
# a- P! u/ v; Q |5 l [
〈2〉 至今,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符号特征的黄帝纪元,一直没有被正式采用,并逐渐的被“公元”慢慢的湮没和取代。
7 ]. J$ ^6 t0 E1 e& q E
8 m% |3 S" x7 K
当然,我们不是要彻底否定或者打倒西元纪年。现代的西方文明是先进的文明,采用与其相同的纪年是有利于文明的交流,没有必要完全的取消。但是,作为八千年文明的继承者,采用我们民族自身的黄帝纪元,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意义却是意义非凡。所以,我们现在最适宜的做法应该是,两者皆用,并在特定的场合适当的突出宣扬。
& r5 M3 d: v% W( r" B4 @( w$ Y
- R5 |5 N' R4 c2 a
国家的统一,首先是文化的统一,其本质是让所有人对本国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纪年的认同则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拥有本民族的血脉,每个人的出生时间都应该跟本民族的始祖相比较,而每个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朝代事件也应该有本民族的时刻记录,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个人都应该遵从的基本规则,但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却将这些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具有重大意义的时间记录跟耶稣扯上关系。凭什么具有八千年文明的中国,还要采用具有西方殖民色彩的基督教纪年作为我们民族的公用纪年?凭什么拥有优秀智慧思维的中国,还要用别人的宗教历法来计算着我们自己历史的时间和未来?
, S2 [3 X0 m$ Y! `+ ?
1 w' P& h, [+ U: I( Z- j# n
中华民族自身纪年的传承与弘扬,可以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可以全面凝聚全球华人的民族共鸣精神,使得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都联系在统一的民族情结之上,有利于团结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向心力与亲和力,从而形成全世界龙的传人都对中国大家庭的灿烂文化产生共同认知和诚挚景仰,更会对祖国两岸的统一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 G9 z, F7 j. L
2 j& m. L- q- T2 K. k& K+ ^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再次成为了世界注目的焦点,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以黄帝纪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展现,必将带给世界强烈的冲击,同时也会让全球华人同胞为自己民族48世纪的伟大文明而感到自豪,极大提高中国人的自信力和国际地位。
0 Q4 W, z1 ~7 v, N8 C
$ N2 R# r6 `# n& @
黄帝纪年作为中华自身纪年的传承与弘扬,及至民族文化的宣扬与推广,一定会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和认知,这必将带给中国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世界影响力等方面的显著增强。对此,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责无旁贷。
# x( `! `& H% X6 {1 J+ z
; D8 P! R2 n& Y! j: W8 X* a3 Y
现在,我们强烈倡导,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够牢记属于我们自己的纪年方式,并且不断地发扬光大。
" b3 \8 P/ v5 j k; }! q* n* _
) b% @& j& s) M. r/ ]4 x
请记住,如果有人再问这个问题“请问今年的纪年时间是什么?”
$ Q# _1 `# K5 m; i/ ?6 @2 d; z
6 K# v; O% \; u
希望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大声的回答,现在是:黄帝纪年4705年,西元2007年!
. y" m+ q+ D5 X& D4 ~& Z h8 l
) f8 T& G# F* ~1 ?4 _0 ~5 Z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黄帝纪年的第一年定义为“中华元年”,则这样的纪年就可以用“中元”来表示,那么今年就可以说是:中元4705年!
" f* K) @; Z- k) I
希望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在此签名,共同支持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民族纪年!
5 M' V# M" m7 z7 @7 I1 v
0 _9 P5 _4 ^& H9 S+ v% @
倡议首先发起者 许文胜
5 G+ z/ B) | w C
6 C* Z7 b" r' S5 _! M5 R8 f* _1 X" k
: N/ j: L: M; ~% S; s
附:许文胜教授简介
- c" m4 a! ^5 w( ~' _$ \
0 J4 v! X, j9 Y5 z$ ]
许文胜教授,新生代著名易学专家,他潜心研究二十年,将中国易学及太极精髓与西方先进管理模式及经验相结合,成功创立了极具影响力的太极管理理论,震撼现今管理学界,带给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强烈冲击!它赋予了企业管理全新的理念与思维模型,特别适用于中国本土企业,同时也是对国际企业管理瓶颈的重大突破!
6 H7 I r' \% A2 T- F% @
2 t4 n' z, |! H/ ^
许教授现任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培训师,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易学管理研究室主任,国际新生代著名易学专家,国际太极易学会理事,东方网景创始人,赛达集团董事,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管理顾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ASU、Monaco、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学府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6-3 17:59
學習學習
作者:
姚木平
时间:
2012-6-3 19:43
学习了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26 18:38
谢谢姚波、木平宗亲阅览。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