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元军攻日大败揭秘:马可波罗诱使出兵?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6-2 18:14
标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元军攻日大败揭秘:马可波罗诱使出兵?
9 f5 t! p, K' C. ~3 P; b0 Y
读日本土桥治重的《日本史·宿命对手们的决断和苦恼》一书,其中说道:忽必烈之所以攻打日本,是因为马可波罗对忽必烈说了:你派使臣去日本,要他们前来朝贡,但你还不知道日本有用不完的的黄金和珍珠呢!
* W9 {+ G' n' K* [0 E
不难看出:这样的说法,很有马可波罗诱使忽必烈出兵日本的意思。《马可波罗游记》中确实也说过日本“黄金产量极其丰富”之类的话,但土桥治重说:马可波罗是至元元年(1272)来到忽必烈身边的,到至元九年还是他的一百个“闲臣”中的一员时,就把时间弄错了。
* c4 K6 H$ ]$ a% e
马可波罗1275年才见到忽必烈的,而第一次攻打日本则在1274年。他在《游记》里是说了:“这个岛上的财富既然如此丰富,则必然引起忽必烈大汗的贪欲,并想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但没有证据说攻打日本与他有什么关系。
D: M0 J9 V! d) }) c
很多人一直说元军二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遭遇了台风,但事实并非如此。《元史》记载:至元“十一年三月,命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以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冬十月,入其国,败之。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虏掠四境而归。”
& |6 b' A! U4 y9 k
此次战役的副总指挥是高丽人洪茶丘,其父亲洪福源为蒙古人作向导打高丽,却被别的高丽人说了坏话而被元政府处死,所以对高丽有着相当强烈的憎恨与厌恶。他的部下并不乐意为这个“小人”卖命。
: S6 ? |6 M t
手头有一本日本阪本太郎的《日本史概说》,是这样说的:“元军攻陷对马、壹岐诸岛,进入博德湾”;“日军因形势不利,退守大宰府水城,恰逢当夜刮起暴风,使敌舰损失惨重,残余敌军暂时撤回朝鲜”,日本的史料说元军三万,但就是这个有夸大嫌疑的数字,在十万之众日军的顽强抵抗面前,元军军力的单薄和准备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士兵毫无斗志!忻都等见日本并无什么财富可掠夺,也泄了气。
) t' P' j% I- q+ d& M+ K) t! p. C* A. v
第二次攻打日本时,忽必烈犯了同样的错误,副总指挥为范文虎,此人原是备受人轻蔑的南宋常败将军,他的主力又是从原来的南宋地区新招募而来,而且忽必烈前一年刚刚灭了南宋,那里的反元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当然不愿意参战。
1 p9 m" X- L2 ^3 a% O" d E: ~
于阊是被俘后逃回来的三个人之一,他的报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七日,日本人来战……九日至八角岛尽杀蒙古高丽汉人,新附军不杀。”新附军就是南宋人。同样存在民族矛盾的是洪茶丘手下,高丽士兵统帅金方庆,是高丽比较爱国的人士,他们也都是不愿意打仗的。
+ [' z1 B% Q+ |0 m! V
于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元史》载:忽必烈也担心要搞砸,所以出发前对阿剌罕、范文虎、忻都与洪茶丘他们几个统帅说:“又有一事,朕实忧之,恐卿辈不和耳”。
, o: \! K% D8 r% K8 K+ y8 ~
《马可波罗游记》说此次攻打日本的结果是:“远征军从剌桐和京师两个港口出发,横渡大海,安全到达日本岛。但是,这两位统帅却相互猜忌,看不起对方的军事策略,而坚持要执行自己的方案。因此,除了攻克一座城市外,其它地方都因日本兵士的顽强抵抗而一无所获。不久,这里刮起了猛烈的北风,使靠近海岛沿岸的鞑靼兵舰被吹得相互碰撞挤成一团。于是军官们在船上商议,决定离开该岛。军队上船后,舰队就立刻向海洋进发。但由于北风愈刮愈烈,所以还是倾覆了许多船只。”
1 |1 g2 E# a7 I1 n+ W F
要让这样的乌合之众打胜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且总指挥“阿剌罕以病不能行,命阿塔海代总军事”。
4 h. [/ V/ |' R* d8 r3 p
临阵换将,于是乘着“代总”还没到,范文虎等各自为政,过了一把当总指挥的瘾,加之军中疫病蔓延,所以一触即溃。
- v; }! J! L" F5 T8 c) I
“文虎等诸将各自择坚好船乘之,弃士卒十余万于山下。”;“万户厉德彪、招讨王国佐、水手总管陆文政等不听节制,辄逃去。”简直如同儿戏,所以说:元军的失败,主要并不在于是不是刮了台风,而在于这根本就是一场无知者的瞎胡闹。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