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黄埔军校1-23期本校学生入学、毕业时间一览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26 18:05
标题: 黄埔军校1-23期本校学生入学、毕业时间一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924年5月至1924年11月30日)2 n& ~$ H# E# c4 [7 d6 H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4年8月至1925年9月6日)
, F3 ~  B6 B# @& k9 I* Z' ?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25年1月至1926年1月17日)
: p% h* K7 y) \1 J4 U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期(1926年1月17日至1926年10月)( q, l( _: s2 z" L  G. F( c, q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1926年3月至1927年8月15日)$ T( ~/ O5 w# l' W; W- e0 M- K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南京第一总队(1928年4月23日至1929年5月15日)' _, m, h+ H% u" ?! G  X- F" O
    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黄埔第二总队(1926年10月至1929年2月24日)% {# l- i) V7 q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南京第一总队(1928年12月28日至1929年12月28日). z4 B% }3 j% V1 ~
    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黄埔第二总队(1926年10月至1929年2月24日)' Q& i" j% O8 q/ j2 p, W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第一总队(1930年5月至1933年5月)& M3 ]+ {  Z8 w/ M4 Q: J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第二总队(1930年10月15日至1933年11月25日)
7 M) W9 K: @, [+ N; ^. H- d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1931年5月1日至1934年5月8日)# A- }1 a% O* Z" k) A2 B: P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第一总队(1933年7月15日至1936年6月)
5 }$ ^. f  W- o1 C2 v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第二总队(1933年8月至1937年1月)
! b6 k: _# j0 G+ E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第一总队(1934年9月至1937年8月)# y+ k) ^9 K/ N9 U3 p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第二总队(1934年9月至1937年10月)
$ Y$ L5 Q: g7 O, ~! w$ Y( [: \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1935年9月28日至1938年1月20日): q, n) ]/ U# i0 ~6 g' V4 T3 E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三期(1936年9月1日至1938年9月16日)
2 x) P- b) p. a% L+ W3 Q0 K4 G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一总队(1937年12月26日至1938年11月)
: l- I0 e, u# }& M7 Y5 x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1937年10月26日至1939年9月)) v: o9 x3 t' P3 z, y( o5 j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六总队(1937年9月至1939年1月)  I& j7 B: Q; {6 R+ U2 F1 E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五期(1938年1月1日至1940年7月21日)4 @1 B3 j* U$ F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第一总队(1938年10月至1940年12月25日)% t% K/ L# n: S6 p$ j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第二总队(1939年1月17日至1939年7月.10月)
: Y6 h7 Z4 A" s$ r+ p7 i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第三总队(1939年春至1940年4月)
. W" P! ~7 `0 i; _5 a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七期第一总队(1940年4月15日至1942年4月12日)  {/ F" p; a/ P1 s, L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七期第二总队(1940年5月6日至1942年11月2日)9 q0 d2 |1 X. s9 k4 r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七期第三总队(1940年6月12日至1942年2月15日)7 L% @* M) W; ~" _8 F8 n* T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第一总队(1941年4月1日至1943年2月)
% b' q3 X1 z# I! A  c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第二总队(1941年12月25日至1943年10月8日), p0 m" X& e  p; T# \+ l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九期第一总队(1942年12月25至1945年4月)( ?4 C+ h9 |9 O' O- O) l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九期特科总队第二总队(1942年12月25日至1945年3月)
3 i' l6 }! t6 s  ^: A) ^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期(1944年3月20日至1946年12月25日)
8 {3 C' n! I+ ?. c, z2 d& J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一期:0 t+ ^, u0 }4 x' V% d" d
    成都南校场督练区步兵第一、二大队,辎科独立第三大队(1944年6月1日至1947年8月22日)$ @( h( r- E8 W2 r! ^: n& ]6 s0 Z5 T+ X
    成都皇城督练区步兵步兵第三、四、五、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第一大队、战车独立中队(1945年1月3日至1947年12月25日)1 \( U3 W% q, D4 C6 |6 P
    成都北校场督练区步兵第六大队(1946年10月1日至1948年6月)
9 |; S$ f8 v( Z3 b    成都北校场督练区步兵、十一大队、工兵、通信兵第五中队(1946年1月至1948年7月7日)) `" z6 x; Q6 Y% x; V
    西安督训处步兵第七、八、九、十大队、骑兵、炮兵、辎重兵、工兵、通信兵中队(1944年8月1日,10月1日至1947年9月18日)8 h; y3 |- D4 Y% [% J1 m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第一总队(1947年12月29日至1949年2月12日)' ?: W( M% v) J3 d2 P# ^$ L2 u6 v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第二总队(1948年7月7日至1949年7月)
1 m% J6 D1 S" ]" \) n/ o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第三总队(1948年7月18日至1949年10月)
# x" M/ \0 X1 Y, n5 I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三期第一总队(1948年12月1日至1950年春)
  f5 e6 Z6 `* T. l8 f# k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三期第二总队(1949年1月至1950年春)


5 o& |; U' _/ H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12-26 20:52
为什么缺第七期?
) P& P! }3 `1 Z8 F. P* s2 M1 q; w2 p0 {4 ?- H2 W
黄埔军校什么时搬离广州黄埔长洲?
6 _: n! |/ e! C  O  w
7 x6 `! u) \* f/ h1 r/ ]之前的黄埔军校生,国共两党的将星闪亮。  k* F, o" }8 c6 H& g
0 G# g! U1 l. U9 n
黄埔军校易地是什么时候?0 d) H* m3 s% j) J

4 H- z7 j* f; @: g! h: R9 ~& L萍乡姚家洲姚松勇之族的十二期姚光兴,不在姚尚明的黄埔军校微信中。
* Q" A9 Y$ O5 x!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12-26 20:59
黄埔军校生名录_黄埔军校同学会  http://www.huangpu.org.cn/hpml/
% {8 N9 F. ~& J4 |( [" @
2 @1 K' V6 k! s查黄埔军校同学官方网站,既可靠又快捷。
1 j3 W0 j6 a5 `  Y, Y5 |7 S& ~2 Y, M1 G  C. f7 F
据说约300姚姓黄埔生。
& R" j! U0 Y4 e, p5 U/ f
作者: 姚珍淮    时间: 2020-12-27 05:23
您好,。! Z- l5 V/ R$ x4 t* u6 A; N( L/ L
   您知【中央军需学校】的历史,能告知我吗,谢谢。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27 08:16
pszyyao 发表于 2020-12-26 20:52
. u/ V( _6 `) Y3 C  E' u) k7 G6 ?为什么缺第七期?' O, @8 H! _8 ^, m
4 [" ^0 i8 W; T& D- t
黄埔军校什么时搬离广州黄埔长洲?

# r  ~, K; D1 u6 V" m' f+ I还有不少都不在,黄埔军校同学录中的好像也不全,因为从宗亲们陆续反馈中,有一些在同学录中是没有的。
/ o9 D6 n+ }3 I0 t+ S. v+ V$ t* J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27 16:04


4 T& j& G  n5 G: l% l( Q. S# S( |

黄埔军校简介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干部。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


0 w; h/ p* Y' K1 |

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4 i4 v, r: _# T3 o# L5 X2 k

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军校一至四期的毕业生共4981名。以军校学生为主组成的革命军,参加了统一广东的战役与北伐战争。

/ S! ~! ?: @" Z6 N3 ~: m

黄埔军校著名人物

一、黄埔三杰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团员,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

二、共产党军官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

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

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女)、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李运昌、段德昌;

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

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

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刘淠西。

三、国民党军官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

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郝柏村;

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

郑作民、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赵子立、阙汉骞、董钊、李铁军、罗奇、贺忠汉、胡靖安;

王慧生、宣铁吾、黄梅兴、姚子青、钟彬、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戴安澜、萧作霖、唐生智;

林伟俦、吕旃蒙、覃异之、贾伯涛、郑庭笈、陈修和、文强、杨伯涛、侯镜如、王耀武、孙元良;

刘戡、黄杰、陈大庆、刘安祺、高魁元、蔡炳炎、廖运泽、曾扩情、酆悌、张耀明、廖昂;

吴起舞、彭士量、邱行湘、孙明瑾、李文、王怀义、王敬久、滕杰、唐纵、蒋孝先、郑蕴侠。

- g1 x/ }5 k! Q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27 16:06
                        

        大陆黄埔军校一共有二十三期,最后一来期为二十三期。黄埔军校的第二十三期学生于1949年初入学,学生提前于12月4日毕业,因1949年解放军兵临成都,只有少数的师生被空运回了台湾以外,剩余师生被歼灭。
: Y2 o9 d% H0 `$ N% |' H! X0 e# V


, l& L# T1 i/ D4 I

        + r) m2 Y) A$ X
0 \& @6 v8 u. f( k% h

        黄埔军校是中国源近代最著名的一百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 i, s, K. n# ^2 {7 o1 f


6 n9 Q4 e2 n: W; Q3 a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 d2 [% m0 g! B. H% O4 F0 h' E

( `6 Q. a) I* ?7 X, N# h1 y$ r1 \

        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
6 F6 o+ z; D; ~' G

8 g/ l# q* X* X& _

        1924年国民党建度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 e9 E3 }6 o: m

; g* U1 o# ~$ q! B) O, ^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27 16:08
                        

黄埔军校是谁创办的?


% n  ], `+ F/ s$ y$ L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百国共合作的产物。

/ ~6 j# w4 R6 L& @+ c

       
* N- h, F9 S8 O/ d+ D, c4 ~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度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问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 t- i$ x( p" o$ U/ O* @


4 R) ]& I" ]0 z# v, E5 k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答校”。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 ~! v& Q2 D1 E

7 w2 i0 Q2 O6 _/ e0 g

        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专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属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 _2 D0 }" U% `: {. D- @5 M! ~- O" b+ @2 v7 N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27 16:09
                        

        黄埔军校是现在的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百,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 }: g0 K5 N6 F- v

( s8 w+ H+ X, x; x3 }

       
. _0 x& Z8 }$ j, n3 Z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度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 z3 D$ V9 z( m2 Z4 ~4 B; _/ @

" v# L& D& m  ]. l7 A( s

        入校誓辞介绍:

        一期: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问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 0 n7 R& h  ~# E: Z" g: J! p3 q! e% s

: a2 f: x: L5 S; Q

        二期:谨遵校训,亲爱精诚。服从党纲,五权三民。履行遗嘱,国民答革命。继专承先烈,奋斗牺牲。发扬光大,赴义蹈仁。言出身随,誓底功成。 3 ]; p* m1 q' }; o% ]: ]


: q+ B. h, o" r! E4 d

        三期:遵守总理共同奋斗之遗嘱,亲爱精诚之校训,追随校长、党代表与本党各同志,于广东统一以后,更努力于全国之统一,以完成国民革命之工作。不爱钱,不怕死,不闹意气,实行主义,恪守党纲,永矢勿渝,死而后已。谨誓。
+ W+ c- ~7 A, X* {

, H/ O& \8 ^8 P6 x' F' t" p: h  u

        四期: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属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谨誓。

                    , J+ s1 u3 |6 W7 U" u3 Q

% U- b; x3 j/ u  H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