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康定情歌》作者的前前后后
! ]0 ~) o5 B3 @2 x+ J6 M 欧阳鹤龄
7 t# s# X# @0 i9 f 上世纪七十年代,《康定情歌》(以下简称“情歌”)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十首歌曲”,随着“旅行者二号”太空船升空播放。九十年代后期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十首民歌之一。这全中国唯一的一首旋律优美、人人爱唱的民歌就这样唱红了康定,唱遍了全国,唱响了宇宙,被外国朋友自豪地称为“《康定情歌》是我们的情歌!”1 a. l, M4 j7 s; Z* y2 D
“情歌”作者到底是谁?0 k% e9 R) B7 }9 \6 [6 s* x; f& {
全国、全川、特别是康定人民感到了无比的骄傲、自豪、震撼,是谁创作了如此优美的情歌?康定人一直感到是个谜。于是一九九六年五月的《甘孜日报》在月末版悬赏万元寻找作者。一时《四川日报》和全国数十家媒体争相转载,寻找“情歌”作者的信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关于作者的几种观点,数百份稿件像雪片似的飞向康定这个“情歌”的故乡。
% M! y8 m# p' o* P 其中有四川轻化工学院(现四川理工大学)的宋方信教授和自贡市的知名文化人熊仲文先生。他们经考据认为《康定情歌》的作者是宣汉的李依若。我非常激动和震撼,于是向宣汉县作协和文联的朋友们建议应该深入李依若的故乡马渡乡和县内外进行调查、取证,给宋、熊的论证予以配合响应。0 @/ j& T2 O) P. e1 H: ? T
然而,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甘孜日报》悬赏寻找作者以来,《达州日报》也发表了于蛟等记者的专访文章,说是李依若家乡的人们都说《康定情歌》原叫《跑马歌》,是李依若30年代初在成都岷江大学读书时与康定李家大姐同学相爱所创作的歌曲。但是,关于李依若的论证却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其中有人说《康定情歌》是康定本土自然产生的,根本就没有具体的作者,更不是什么文人才子创作的。并且持这种观点的人说“如果是文人写的,怎么会始终出现一个错别字‘照’,因为云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应该是笼罩的‘罩’字才对头,文人是不会发生这种常识性错误的。(恰恰相反,文人不会把自己比喻成乌云去笼罩美女化身的康定城,具有太阳反射光的彩云却可以用‘照’字,这正是文人的点睛之笔。)而且还说到康定雅拉沟一带有人是这样唱的:“跑马溜溜的山上嘛,一朵溜溜的云嘛,端端溜溜的照在嘛,朵洛大姐的门嘛……”他们说这就是《康定情歌》的原始唱法。因为他们康定有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是一位卖松光的,当地人称‘松光西施’。康定人还通过中国广播电视总局这个对口扶贫单位的优势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打造品牌,希图“情歌”通过中央台肯定作者“本土说”的观点。但不管什么级别的单位或权威媒体、个人都只能是一家之言。只有胜于雄辩的事实论证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4 T; [* I! S ?1 H
初 访 马 渡 关6 h4 Z8 i4 A9 c( R
《康定情歌》的作者究竟是谁?李依若是个什么样的人?对此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我对那万把块钱的悬赏并不感兴趣,重要的是要争个理。如果作者真是宣汉的李依若,我们就绝对不会放弃,因为这是我们宣汉的品牌,是宣汉人的骄傲(但并不影响康定是“情歌之乡”的事实)。鉴于作者李依若早于一九五六年逝世,又无子女,我认为《康定情歌》的版权应属于中国的音乐事业,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任何地方所谓有作者后人的说法都是瞎编乱造、荒唐、滑稽。( Q3 M' u' w: j5 E( ]% a( D
3 [6 F& _/ y. x6 \( [4 a: N
3 j z8 L( p' G: @6 ^/ h.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