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t& @- Q- V/ U9 x
知道了咱姚姓起源于始祖舜帝,知道了我们与陈王胡田虞五姓同源,今天一起来了解下咱姚姓的“郡望”和“堂号”。这些,都是身为“姚”姓人必须要了解和知道的。
$ p' I7 K! T; Y3 ?- `6 m: D: H3 i
人们提起历史上的一些显姓大族,往往在其姓氏面前冠以地名,如京兆杜氏、博陵崔氏、颍川陈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琅玡王氏等,姓氏前面的地名就是此姓的郡望所在地。郡望不是姓氏,但却与中国古代姓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8 U4 d O( a G9 Y
" u( N h0 D/ L8 f
+ @! N0 I7 t7 V1 }
什么是郡望?
" u; v8 T! g4 f: ^9 X2 `
所谓郡望,顾名思义,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因此,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来。 # d% C; v o* X9 }
我们在论及姓、氏的功能时曾指出,在先秦时代,姓、氏二者有明确的区别,姓用以标血缘,而氏则用以辨贵贱,贵有氏而贱无氏。但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变封建制为郡县制,原来的世袭贵族烟销云散,氏也就不再是贵族的标志了,而与姓一样成了单纯的家族血缘标志。
8 I. N2 d! |; z2 M ?, C: b
“吴兴姚氏”,就是因为自汉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姚平卜居之后,子孙世代蕃衍昌盛,且历代簪缨济世,有鼎缨济世,有鼎鼐重臣,有封疆大将(详见《世乘》表)。姚氏成为吴兴大族、望族,吴兴成为姚氏郡望,姚氏成为吴兴郡姓。外迁异地子孙遂以吴兴标谤郡望。福州闽东地区姚氏,都是吴兴姚氏分支。所以,族谱、楹联都标明吴兴望族、吴兴衍派、吴兴郡姓。 * ~; f7 y0 S5 d, d+ [$ S& \% q
5 s/ Q6 \9 Y7 o" n
姚姓的郡望有吴兴郡,南安郡等。姚姓以耕历、世德、仁圣为其堂号。“仁圣”堂号源出帝舜。舜是上古的圣人,是至仁至明的帝王。 0 J2 q* G5 B! ?0 x& b: \4 @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
/ j, f: U, b. X/ D; G+ Z! c# U4 K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陇西渭水东岸,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隋初废。 - n# o- H! W4 B4 p1 c7 L: x. H8 E
, Z9 Z: u( u+ Q6 O2 V
什么是堂号?
/ p9 i5 b7 Z9 } t4 X# K
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 T. Y0 z# o% Q6 Y
堂号标榜姓氏源流,是郡望、族望的分析和发展。所以堂号是宗祠的徽号,它不同于郡望。郡望是家族的祖籍,家庭的发祥地,即望族之郡邑。堂号,也叫堂名,是宗祠徽号,命名多用分支居地、族史、典故。 6 t$ X+ L8 ?( }9 {- K
( J% N; a2 ~) Y
姚氏堂号,从总的说,有“历山堂”、“耕历堂”,是纪念圣祖舜帝征庸前长耕历山这段历史,以此标榜姚氏之本源。从支派说,多以族居地为堂号,如:长乐“潮山”,宁德“穹窿”,闽侯“中山”,屏南“天马”,福安“隆山”,莆田“中沁”,晋江“罗山”,连江“三畏”,黄柏“仙源”,浦城“南溪”,等等。连江厦乙姚氏“三畏堂”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 `" f% g B- |' |# r常见的堂号:“仁圣”、“耕历”、“存仁”、“南安”、“世德”、“吴兴”、“藻镱”、“谐孝”、“耕山”、“承德”、“重华”、“上郡”、“历山”等等。
0 _& o, u/ J& k推荐阅读:
% s* Z; ^; N& q' i请戳 “在看”,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