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贾(战国时期)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6 12:39
标题: 姚贾(战国时期)
姚贾(战国时期)赵国人。
& c7 e& e" {/ @! ^3 s  御史大夫。上卿。千户侯。

0 M2 R/ M/ c7 t& U: q  姚贾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使者、说客。为了统一六国,秦始皇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联系,采取各种战略与战术。外交亦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
( |; A/ M% @+ E
  秦始皇精选了一批既有谋略又具有口才的使者,来往于各国之间。姚贾是其中一个,因其常常有出色的表现,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而获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特别委任他出使于韩、魏、楚,燕、赵、齐国。姚贾每次出访都是满车绸缎绢帛,或是金银珠宝。他面对对方上至国王、宰相,下至武将文官等群臣。极尽能耐进行游说,先是厚礼重金,再而挑拨离间,又许兵器战马粮草,甚至割地封侯。之后加上种种威胁,恐吓手段,凭其软硬兼施的计策和三寸巧舌,促成各国都与秦国结盟,致使六国之间互相猜疑,矛盾危机重重,甚至对抗开战。从而达到秦始皇分而治之的目的。后经宰相李斯的推荐,更获得秦始皇的赏识和深信,被封为御史大夫、上卿,后封千户侯。

3 C2 g1 G) q8 f  姚贾原为赵国人,其父亲曾为大梁看门人,在魏国当过盗贼。后来姚贾被赵国驱逐出境。姚贾还参与李斯一起杀害韩非子。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11-5 17:10
姚平(汉朝时期): x* x; g9 {/ q; b/ [# [
河东人。西汉学者。; G" q2 B: T/ O: j
姚平为汉代著名的经学家,谏议大夫。姚平受焦廷寿于京房,为郑国博士。由是易有京氏之学。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2-11-6 08:02
回复 1# 姚孝中 ) I$ V4 J8 N1 M- I  C
8 {8 i( ?- `9 ~  i0 O" \
" ?$ D9 T* F, ~5 }2 `8 c# h  A) }
魏国人姚贾,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他的经历更是让人非议,乃至于韩非后来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后来又被赵国逐出境。可是他竟然得到秦始皇的礼遇和赏识。当他奉命出使四国之时,始皇竟然“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这种待遇,有秦一代,并不多见。出使三年,大有成绩,始皇一高兴,拜为上卿,封千户。 5 c! C) M5 {- `% `2 e+ M% ]
& g! ?! \$ G0 @) d# R6 E
楚、燕、代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名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姚贾的出使制止了四国的联合行动,回秦后得到重赏。韩非对此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一开始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又揭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信任姚贾而杀了韩非。

3 f% Y" e2 p. B* m( n- O' y 2 N1 K+ ?' E, K1 p( [* k  o
是非功过,姚网不做评说,尊重历史,还原史实。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