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寻踪桐城派古文领袖姚鼐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4-15 21:59
标题: 寻踪桐城派古文领袖姚鼐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4-15 22:11 编辑
0 K  e' p: e- Y- a- c0 o# v/ Y$ u" k, R# a: W/ \6 \  V$ p& Z" }

2012414,随77级师范同学前往桐城聚会,有幸瞻仰了城内的文庙。供奉孔子高大塑像的正殿旁有一侧门,进入门去,有平房一幢,细观金字牌匾,乃是“桐城派文物陈列馆”,遂欣然前往,拍得关于桐城派古文领袖之一姚鼐的几幅照片。作为资料,虽只是“桐城派”浩瀚典籍之沧海一蠡,但毕竟较为感性与形象,于是发来我姚网上,以表对我姚氏大文士姚鼐的景仰。

) O5 s' ~+ L. y4 c9 {& J1 a. i% {, U1 }

3 W0 ~5 ~* h) Y0 ]* x; y

   

          


+ V0 a( s' F) |2 P+ {: [9 {

" J- |0 f) F3 D# o

      
0 H5 @) q" e; P: x# h1 @+ [


5 U. ~% o: a( d8 ?; [8 s1 h) E

            

IMG_1824.jpg (204.84 KB, 下载次数: 103)

古文运动概述

古文运动概述

IMG_1826.jpg (118.82 KB, 下载次数: 121)

IMG_1826.jpg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4-15 22:16
好!好!好!
作者: ydw35    时间: 2012-4-15 22:4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要知行合一。. j4 K( ]1 [; p7 Z! S3 e
希望也能和維侃宗親一樣,四處遊覽。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15 23:56
赞一个!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6 08:46
赞。
9 J! |+ x% N% _0 m4 Z, Q0 o- {- P; S顶。
0 c! V; x4 X5 A, z: |
! W/ `, z3 O5 A0 F, [8 w% O     甲第科名坊缘何而建?什么人建?坊上有其他文字吗?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4-16 17:54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4-16 17:58 编辑 3 ?# p& \) _2 j

4 \+ E0 B2 _: T( V( A9 G4 \: ]9 o回复 3# ydw35 6 ~2 H$ T7 T/ @  F- o! T1 S

3 E! o" S. M0 V+ S% z" u
8 A( ^3 M2 V5 I7 M8 q; C" b$ }. j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要知行合一。”大偉宗親有見識!我其實並沒有四處遊覽”的便利,只是隨著一班老同學,為之助興而已。:lol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4-16 18:08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4-16 18:17 编辑 - c$ x3 D$ G2 P+ P5 g! T5 }/ Y  N

" F& F2 p1 [2 j& U8 [回复 5# pszyyao ! @5 P, X: _1 d: J+ `# P& \
* h. S2 z  ~' `# t% i0 x

8 X4 C1 k5 f' b: u# @    呵呵!钟尧宗亲的问题第一个我妄测臆度,是否可以理解为“甲第科名坊”就是因姚鼐得中进士而建的?这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我可以问一下我桐城的老同学,有的问题可能他们也不一定能知晓。特别是第三问,坊上还有哪些文字,更无从知晓。因为我是从文物展览馆的宣传画上拍下来的,并没有亲见那“甲第科名坊”。况且,那坊现在还在不在已经很难说了。中华文明毁于“文革”的好东西之多之巨之珍贵,实在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4-16 18:13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4-16 18:15 编辑 7 \( p% \( d  n: n6 ^3 q% E5 ?
$ V% V# d; B7 \# `7 D2 e3 x$ Z& U8 V$ P
忽然想起一个桐城的宗亲——zhishu ;不知近来可曾上姚网来,他会比我清楚得多。您打开下列链接就能想起他来。
% U8 Y, b' V4 y$ Y% a- h
7 G: Q$ c* m4 U$ y2 U% H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8903&extra=&page=4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4-16 18:45
忽然想起一个桐城的宗亲——zhishu ;不知近来可曾上姚网来,他会比我清楚得多。您打开下列链接就能想起他来 ...
1 R. n8 r. k+ y! |  J; Z# j姚维侃 发表于 2012-4-16 18:13
6 n; J( K+ u) Q( g! i# a

+ D6 f) M; A4 ?3 U5 Z- d' W
% r' w$ I- q6 S" H7 rzhishu宗亲的最后登录时间时2011年7 月23日,9个月了,一直没再上姚网。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7 15:16
回复 7# 姚维侃
( F  I) u7 C2 {+ j  o
  i; k% U$ o% R2 B" ?8 B/ u- V+ J! V7 @  Y  m
    我以为你参观过“甲第科名坊”。
5 q9 G  p4 Y3 k2 s3 S0 s& g1 H   此坊形制特别,可见三匾额“解元”“会元”“状元”也特别,故有此问。7 R' P. {) e. u3 {0 U
   “甲第科名坊”似不可能因姚鼐得中进士而建,姚鼐是乡试第一名举人吗?虽中进士,不是“会元”和“状元”则是肯定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7 15:26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4-17 15:27 编辑
8 I% m6 W; S- T! x0 Z8 ~! P' t
' n! ^/ B  D! g$ b* d( {+ V请教:5 Q$ E3 d$ T" f
    1楼图7,姚鼐撰和书的春联,是 “万类同春人己合”而不是“人已合”?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4-18 14:10
好!赞一个!:victory: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18 14:23
县学甲第坊是石牌坊名。又称"三元坊"。位于歙县县城县学前,为县学的门坊。建于清乾隆年间。四柱三间五楼,宽约5.5米,高约6米。正面楼匾上刻"甲第"二字,额仿上刻"状元"、"会元"、"解元"字样;背面楼匾上刻"科名"二字,额杭上刻"榜眼"、"探花"、"传胪"字样。每块额枋空档处镌有历代歙县中式者姓名。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8 15:26
县学甲第坊是石牌坊名。又称"三元坊"。位于歙县县城县学前,为县学的门坊。建于清乾隆年间。四柱三间五楼, ...0 a) B6 G/ ]6 z, l: j! T2 H7 L' r
姚孝中 发表于 2012-4-18 14:23
4 |$ p; t: y. @; V9 v
0 l0 j3 `$ \" {* g+ w% a
    好。
6 K( P: y. T- Y: I  ?6 e  w) b    原来是歙县县城县学前的"三元坊"。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18 15:33
我也不懂,只是感兴趣,这些资料是在网上查到的。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18 15:58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8 19:51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D2 X( F' }3 B& H
姚孝中 发表于 2012-4-18 15:58
& y5 ^( S0 q% e5 \
8 U6 L/ z+ L: P; r
) M. k$ |+ ?" n9 ]- w
    向你学习。
9 q& S- E8 }3 `; ?/ ~- e   櫆,用什么输入法在什么字库能得到此字?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18 20:16
向你学习。3 s, j8 W$ U2 A% e# S& F7 {
   櫆,用什么输入法在什么字库能得到此字?
/ [& R' G+ [' n: o5 epszyyao 发表于 2012-4-18 19:51
1 ?% r1 o, C. E# X( J* o
0 _) H$ W/ Z5 u1 d
1 N$ x) E- g. _' H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kui”选择第八版第四个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18 21:19
回复 18# 姚孝中
, Q5 \7 J1 c  C, ^) F7 ^
* Q  ~; P& b. N. R$ s1 S, ~: {
9 v3 k5 F' B5 Z: V3 E) n    果然。谢谢。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5-7 09:05
回复 11# pszyyao : a# g, `8 x+ p4 V
  j- [8 G9 r. o. f

$ U% Y; `; y' K+ W    以我的一孔之见,我以为应当是“己”而不是“已”。因为下联的“岁年”从词的组合上看是并列关系,所以上联中的“人己”也应当是并列关系,若是“已”,便为虚词,与下联中的实词“年”就不能相对了。从内容上说,“人己合”也就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思,抒写春光明媚,春色旖旎之时,“万类”(包括作者自己)陶醉于盎然春意中,不知身在何处,不知天地之所存的那种快意与怡然。以上理解请钟尧宗亲指正。! p' K/ O8 e0 w, |# i" j
      因外出旅游了,迟复为歉,敬请谅宥!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