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安徽歙县武阳乡约礼古村落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8 12:02
标题: 安徽歙县武阳乡约礼古村落简介
01! {5 Y# H  R$ w% u+ p8 `
自然环境

. @$ C2 Y9 t. V7 |
      约礼位于安徽省歙县武阳乡洽河行政村,地处东经118°40′,北纬29°40′。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溪水迥还,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古村落负阴抱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虽交通不便,却高远空旷,风景极佳,古朴原始生态宛如世外桃源。
4 O6 I- N, `# X# x8 ^

) W# q0 G6 v( A6 S5 ~; U
02/ Q0 @9 C$ v/ P7 @; s9 E- z; _
村名来历
- ]; H# A# W4 J/ Y9 k+ n! _+ R
      明清之际,约礼始祖积奉公自深渡九砂迁来,先是在对山搭舍,然其爱犬老往现祠堂一带逗留休息。于是积奉公请来地理先生,经现场查勘,觉得此地阔阳,乃风水宝地,遂定居于此。因当年此处长有黝李树,周围比较平坦,始称黝李坦。后来因谐音,曾一度演化成箬笠坦。民国初期,取《论语·雍也》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将村名雅化,称之约礼。解放后,为书写识记方便,又简化为约里,沿用至今。
03
+ A- u: G8 C  j2 p
村落格局

5 a& ]6 Z" j6 y6 F
      古村落坐北朝南,上大下小,呈螺蛳状,布局上极有匠心。祠堂、六顺堂和坟茔坦建在螺蛳口上,中心位置不言而喻。外湾、里湾护其左右,坟前、屋背后佑其南北,整个村落向内聚合,具有强烈的向心性。一条青石板路横贯西东,极像螺蛳的两条触须,一头通往外湾,另一头通向里湾,连接全村南北巷道。石板路旁,一道暗泉,一窝水罍,汩汩甘露,螺蛳依水成活。螺蛳都由两条小溪汇聚而成,永不干涸,滋养螺蛳生生不息!盖因螺蛳产子千千万,意寓此地发子旺孙,人丁兴旺万代长。
3 c4 N  O, `& }' J+ R% f
04* `. A8 X/ M( W0 c; ^
村落风貌
- [' Y- o( m0 H0 K
      约礼具有明显的江南传统古村落特征,村落水口古树参天,古民居梯状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建筑群体宏伟壮观。村内的石板路古朴平整,大宅小院曲径相通,徽派砖瓦房和土楼黄白相间,淡雅有韵,和谐相处,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

/ R4 l1 e0 }/ V

9 J9 n0 c5 q) j2 f/ c) h" \) F
050 E3 B: F5 _! P, R: L* S. }, ~' D
文物古迹

9 G' ?) s$ y" U# d0 U) @4 I7 ?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姚氏宗祠----明德堂,六顺堂,天一祠、坟茔坦等建筑群和外大庙为主的明清老院。飞檐翘角的马头墙,精美绝伦的徽州三雕,古色古香的青古板路,给人以寻味无穷的美的享受。虽历经风雨几百年,险遭战火的洗礼和文革的劫难,至今仍保存较好。

: Q8 h0 P2 k1 ?

6 C% q2 \7 @+ w
06, J9 i/ s8 c2 b) U; Y0 \7 Q
建村智慧
1 L; l) y4 \4 X! u( E( T- K
      奇峭螺蛳形,高峻约礼坦。约礼古村落逼仄的生存空间和地理条件,告诫子孙为人处世要懂得“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真正含义,即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小处做出大文章。

" K. M: I2 I5 G4 _" J
/ O  s; V, M1 h
071 ]6 L$ T) U" v$ x4 Y& q0 P: Z
姚姓家谱

) Y7 |; n! ^/ c2 w/ q
      姚姓源于舜帝姚重华,约礼姚与深渡姚同宗,以吴兴为郡望,系明清之际从歙县深渡镇九砂村迁居而来。
      约礼明德堂通派字辈诗:积德天高大,聚民国裕光,家齐惟礼法,承启在明良,志善名恒立,怀仁世永昌,兴邦由正本,顺理可成章,守道恢先绪,崇文作令望,安和生吉兆,治定有嘉祥,士以希贤圣,忠思效殿堂,皇庭时锡位,宗社日传芳,宝族英才广,登科美誉彰,元魁百代继,富贵万年长。约礼姚现已传至第十四代,即“礼”字辈,而第九代“裕”字辈仍有人健在。
5 T5 ^4 v$ G$ I/ C
088 T/ p$ M6 d- T  Q
民俗文化
% M- U; U9 ?/ _( v( q- S( ]" W
      除了与周边村庄共度的节日外,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约礼还有 “接观音、祈丰收”民俗活动,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用米糕、馒头互送亲戚,以示“撒福”。 像“游山保熟”等民俗活动,地域特色也很明显。
      此外,“过桥过渡”等民谣,“德富痴松毛篮挑石灰”、等民间故事,引人入胜,一直流传至今。
. y6 I+ {& g* b; p1 W$ h7 C
09
3 x7 ^; M3 x2 E! e
风景名胜
5 Z# a1 R" T# S6 P/ c
      革命圣地龙岩尖屹立村西,云雾袅绕,重岩叠嶂,绵延数公里,与古村落相守相望。神秘的仙人石,高大的千年松又给人平添了几分遐想的空间。文昌古道在坝岭处折向南下,连通约礼古村,与村中气势巍峨的垄坦高磅,之字形枫树林融为一体。7 [: O* I& o1 G- ]
      如今,约礼古村落、龙岩尖、文昌古道已经一线串起,形成“红色旅游+乡村休闲游+徽州民宿”的独特户外路线,越来越多的外地驴友和客人纷至沓来,走古道,赏枫林,游约礼古村,登龙岩尖,游出别样的精彩。

$ I4 t  I3 a5 w' Y& }" p' y* X2 Q, c; K  J  R6 ?+ e
/ w  L- Z5 N" o% [* p7 i, A/ k

640-10.jpeg (112.96 KB, 下载次数: 125)

安徽歙县武阳乡约礼古村落简介

安徽歙县武阳乡约礼古村落简介

640-11.jpeg (143.87 KB, 下载次数: 153)

安徽歙县武阳乡约礼古村落简介

安徽歙县武阳乡约礼古村落简介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8 16:37
《中国姚氏祠堂》第二部开拍情况跟踪报道(每天更新)
% f6 R( ]: \6 I# K: V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29722&fromuid=1
. K5 f% a- _4 i(出处: 姚氏宗亲网)
: }4 _! _) ~; u% j8 I) `" P4 x1 x
* g* h+ J, ?) @4 f- w8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1-8 22:25
          明清之际,约礼始迁祖积奉公(一世)自深渡九砂迁来,先是在对山搭舍,然其爱犬老往现祠堂一带逗留休息。于是积奉公请来地理先生,经现场查勘,觉得此地阔阳,乃风水宝地,遂定居于此。因当年此处长有黝李树,周围比较平坦,始称黝李坦。后来因谐音,曾一度演化成箬笠坦。民国初期,取《论语·雍也》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将村名雅化,称之约礼。解放后,为书写识记方便,又简化为约里,沿用至今。ai4 Z$ g  i+ Z6 V" Q0 i3 \6 Z0 G
      今已传至第14代,高辈分的第九代也有存世。
+ o. }: a/ f. f6 ^;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1-10 09:54
@路明【姚廷明】10 你好。
! L) w1 g. h2 h% r
8 C6 u% n3 G- |  i5 x       说说我对约里姚祖源的思考。2 s0 B2 \. S2 i# o) X8 y0 q
       你刚转发的村简介和此前网上的明德堂姚氏采访记,都说是从深渡九砂迁来,与深渡姚同宗。, D; ~, o/ G8 N( L% c
       这些说法未能明确约里姚的祖源,因为今歙县深渡有3支姚: 深渡四川姚(歙南武担姚); 深渡湖州姚(深渡昌富里姚); 深渡九砂姚。  A% y- C0 i) G3 M
       约里姚的长者,对凤池先生姚琏与朱元璋的龙兴召对故事耳熟能详。凤池先生姚琏属深渡四川姚,而今的九砂姚是唐相姚崇的裔孙姚巌傑(姚岩杰)的后代。也就是说,歙南武担姚与今深渡九砂姚不同祖源。
& _( r, z: y( r: X. N      请注意,我一再称今深渡九砂姚。因为据我所知,深渡四川姚有祖坟在九砂。也许九砂曾有歙县武担姚。! E( c1 A9 D( ?8 K( m. P) b
      讲了这么多,就是要请你关注约里姚的始迁祖姚积奉属深渡哪支姚,是什么时代迁移的。我认为不是明清之际迁徙,最早大约三百年前,是清初期。
6 q4 B6 k4 M+ R; N  R3 T: G / K, B/ c1 a6 q+ j/ S* z. }
@路明【姚廷明】10 :3 R9 Y+ h; c" C. v' E
      这支姚很特别,不管他们是九砂姚还是武担姚,同在歙南一地,他们很早就建了气派的姚氏宗祠明徳堂和其他民居,很早独立地立了自己的字辈。

! H# ^+ v; |8 P; I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