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六月札记》:姚氏家风与家训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8-13 10:57
标题: 《六月札记》:姚氏家风与家训
姚文淮,山东淄博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检察官。这是本文作者赵志刚为他的文集《六月札记》所写的序言。

5 E8 t! l8 x4 F7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家书》)
百善孝为先。(《增广贤文》)

1 S2 s& e' f( R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增广贤文》)

' Q! W" O* p1 m* {8 O, G* T  E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增广贤文》)

0 H8 Z/ M0 c; M: H4 j; t# J+ w2 D* a
立身无愧,何愁鼠辈。(家诫要言)

( m+ E6 P/ E- B; C7 P( G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心口如一,童臾无欺。(《增广贤文》)
9 h8 w7 d, F6 x% J7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为维艰。(治家格言)

3 k. _6 t) N( t8 C8 w1 Y
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家诫要言)
* I! u, C5 K( X' S1 L
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增广贤文》)

, ]+ ?+ L% N4 X# L2 [7 [; J; \$ p( W7 e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铬言)
) t, T  |# b$ |2 v) S( B3 T

; e/ c# c, f- f0 V7 w/ {3 q" O
当我细细读了几遍《六月札记》,用心体悟姚文淮检察长以及他的家人集成的这本20多万字文集之用意,不由地调用自己的古文记忆,录下上述古训大略概括之。这本用来纪念姚文淮父亲百年诞辰的集子,更是一本姚氏家风的铺陈,更是一份姚氏家训的传承。
/ p2 B) ?* i( j! i& `" h" `; {
整整20年与姚文淮检察长的互动,从纯粹的公务交往,到今日亲人般私密往来,当下的我已经自觉把自己当作姚氏家族的成员。然而,当姚检亲自致电要我作序一篇,我还是极为惶恐。尤其是当我一遍一遍读完书稿,从初稿到三稿,更不敢下笔。我何德何能,敢于担当这样一本著作的序者?!
7 ~, B8 C% l$ g' n
我与姚文淮检察长的交往,最早是1995年初前来采访淄川区检察院的信息管理系统,那时自己尚是20多岁的检察日报年轻记者,不料20年后却成长为检察信息化的执行者。之后是作为检察日报老社长刘佑生的身边工作人员与他密切接触。而真正越来越融入姚氏家族并成为其中一员,则是在姚文淮检察长退休之后。这十几年,我们建立起一种近乎血缘的深情,爷俩每年都会见若干次,以致一段时间不见就会异常想念。

1 d8 e2 g0 c+ {
我在以往一些文章中,总结过姚文淮检察长44年政法工作光辉岁月所体现的个人魅力:一是爱憎分明、爱民反贪、不惧邪恶的正义感,身上具有古代钟馗、包拯那样的清官气质。二是雷厉风行、硬朗务实的行动力,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三、他是性情中人,工作执著,珍惜荣誉,严管家人,对百姓、对干警爱护入微,如长者和亲人。再者,对于长辈,他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他曾给我看过所写纪念父亲母亲的长文,情深意切,读来让人潸然泪下。他说,评价一名干部是否优秀,除了德才兼备之外,还要有对父母的孝敬。
2 j- l0 o; b8 U
对于领导、同事,姚检一视同仁,富有平等心,不媚上,不欺下,与人为善。对于晚辈,呵护有加。对于整个家族,始终以一个顶梁柱的姿态承担各种责任,事无巨细,心细如丝。
7 P. @3 q: A! ^2 j
这本文集以姚文淮检察长40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的断代史为核心,回溯家族历史,铺陈姚家的家教,孝敬,仁爱,简朴,正直廉洁,勤劳进取,诚实守信等等,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大家族的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画卷,让我们读懂什么是源远流长。

* ?# N0 l* c" q
他在文集中这样表述:
; L- T. [+ `3 ?7 {8 M+ y
“走过70多年的人生历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黑暗和光明来临后的条件匮乏,正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让我在经济飞速发展、充满诱惑的环境里坚守底线,从未作出过有违原则的事情。这不仅是秉承教诲,使父母安心;更是以身作则,为家人后辈作出表率。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 y6 z4 j: X: A& F0 S
“在做好人、做好事、为好德、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之外,要不忘贫困,勤劳节俭,不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永远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Y0 O1 s4 w2 t: \5 `) P& J
古人一直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但不是也有许多像岳飞和花木兰一样的杰出代表做到了忠孝两全吗?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试问,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孝心为前提,又何来对国家的忠诚,又怎么会成为一代爱国志士,巾帼英雄呢?春秋时孔子的门生曾子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率一切伦理道德。他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忠孝两全,以孝为先。姚文淮检察长用自己的行为艺术示范了何为忠孝两全。

% V/ U, i6 g/ X3 s; Q- Z  a
姚文淮检察长也传达了《六月札记》的意图:

: k( X6 X8 L: i  k6 F+ n2 Y2 P' ~4 k( c
我的父辈们世世代代在孝妇、范阳两条河流之间的黄土地上,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创建了我们这个家 ,同时也凝炼出“忠厚、诚实、孝道”的家庭文化。只有种下忠厚、诚实、孝道的苗,才能结出家风、家教的果。以忠厚、诚实、孝道为本,就能塑造完美的人生,给心灵一片净土。让我们的姚氏家风、家教世代相传。

& P4 [, V3 A2 R( E# D% k2 y
古有三不朽。

. H4 U5 U# o  `% o  c3 Z8 u/ c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 H$ H0 D+ X; x) A8 n
关于“三不朽”,古往今来有很多阐述,我的个人体悟大体可以这样说:立德是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是为人民做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 S2 _: O. q2 D8 e
一个源远流长的家族,一定是有某种伟大的哲学在内在地支撑着。
6 F5 @, ?) ^4 b- J* |4 K
当我郑重地将自传体家族史诗《六月札记》浏览几遍,我突然意识到可以用“三不朽”来隐约地勾勒姚文淮检察长的人生轨迹,尽管他的未来岁月、他的人生行为艺术依然在延展。

6 O+ v! D) }2 S/ e; ?! E4 O1 J
有了上承古风、下接大地的家风与家训,姚氏家族会世代流转,到百载,到千秋。那是姚文淮检察长所乐见的。

$ x1 }5 K. d- h5 [
是为序。
/ H$ r6 P3 e4 G' U) o" h
赵志刚
2015年初夏于京西

7 y4 D* H( M9 v2 L3 n! c4 L& Y) f- I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