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再说古老的灵源姚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0:49
标题: 再说古老的灵源姚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1 11:18 编辑
" {1 f7 p: x  U" n1 B/ z, V# z. {- `& G- p) L4 s# l  i# t
     再说古老的灵源姚
. U4 `- p' q, z, Y' B       江西古老的灵源姚根源于河南汴梁,隋末唐初播种于江西丰城,肇基于新昌灵源,开支散叶于瑞州,发扬光大于南昌。
/ p& ~! W2 ]  w) v! u( H
. j! O6 ]0 M5 d1 o1 p. H    从南昌姚氏家谱溯源,斑斑可考。虽历经千年风霜,有迹可循。唐代初年,彦国公三世仁贵公迁滨临鄱阳湖的昌邑(即海昏侯在汉朝建立的南昌古城)。遗憾的是这一支姚氏经过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十八年的浩劫散落了,昌邑故地仅仅流下了一个百余人的家族。8 f2 R$ ~1 M0 B* _
     “南昌姚”的称谓是1929年第十四届修谱的事情,之前冠名曰“豫章姚”,再之前就是“瑞州姚”。如今立村己超过八百年的姚湾,祠堂上的对联说:“姚墟缔福绥蕃衍豫章,湾水显吉祥肇自灵源”。- Z) n* N6 F) R( J5 M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9-1-21 11:33
     一个家族能否兴盛壮大,真正惠及子孙后代,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家族文化和历史渊源。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家族文化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子孙后代才能因此而受益。家族文化不仅仅是见证人们耕读传家的观念,它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它包括价值观、创新、勇气等诸多方面深层次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它是基业长青、永续的关键性因素和「灵魂」指导,它是一个家族引以为傲,并值得世代传承的珍宝,希望各支家族中的贤达和长者充分发挥、利用好中华姚网这个媒体平台,介绍家族知识、文化、历史典故,把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祖先辉煌的业绩传承下去。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9-1-21 11:39
    利用好中华姚网这个媒体平台,介绍家族知识、文化、历史典故,把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祖先辉煌的业绩传承下去。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3:47
        高安文史专家谢华平老师依据同治版《高安县志》和戴佳臻主编的八五年版《高安县志》及《高安姓氏大观》等资料,在“中国高安”网站发表了“新庄,高安姚氏之根”的文章,罗列了整个高安姚氏的脉络及分布。新庄即古新昌天德灵源姚的聚集地。高安即古称瑞州。我与南昌“三卿团”的卿堂于近日在谢华平老师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几支有代表性的姚氏村落。
, |: Q) J8 `$ [      座落在锦江上游,古高安金川门下的“锦水姚”,因为古城门下建有亭子,他们俗称“亭子下姚”。这支姚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第一个来到高安,年代为唐初的贞观年间。据族人姚有元说,此地易发水患,又是水路要道,外迁宗亲很多。由于族谱遗失,理不清谱系。即使外迁宗亲来锦水寻根问祖也是无从核对。他们的家谱现在与灵源老家的谱合修了,他属于“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的第十字“传”字派。“我们发源于灵源是沒有疑问的”,姚有元说。" R' m7 [0 Z6 _8 N
( g8 W. e1 U3 E' l9 k  P4 j% [' f
        据我所知,从锦水姚开枝到安福正雅公一支现在的分支星罗棋布。正雅公是唐朝中期人。安福家谱也记载从灵源到锦水,继迁安成即安福。浙江开化及云南巍山两支姚也说迁出地是瑞州锦水。. s# w5 ?# o) x+ G) z3 d
8 @+ H! Q1 m' g( L* P0 [9 U% ^
       锦水姚与南昌昌邑姚存在的时间上有惊人的相同,都是唐朝初期。一个是锦江进入县城的水路要道,一个是赣江连接鄱阳湖的古南昌城。巧的是锦江与赣江的汇合处历史上叫“烂泥湾”,现在的南昌姚湾仅在“烂泥湾”下游的几公里处。换句话说,锦水亭子下,姚湾,昌邑位于交通要道上。
# I4 b  S8 s- X4 R6 k/ n

1501548122810_.pic.jpg (607.7 KB, 下载次数: 647)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1491548122809_.pic.jpg (283.34 KB, 下载次数: 883)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4:08
       谢华平老师在文章中谈及了高安二十几村落的姚,他说有三支非灵源主流的外来姚。我和卿堂来到了篮坊镇的回山姚家祠堂,得知这也是灵源姚氏姚尚忠后裔建村的灵源姚。我除了对一支湖北人迁高安的一支姚未到实地认证以外,还确认了从上高迁来的这支姚也是灵源姚。

1531548122813_.pic.jpg (291.68 KB, 下载次数: 771)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1521548122812_.pic.jpg (478.58 KB, 下载次数: 700)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4:13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1 14:15 编辑 5 m% s: o2 w2 P1 z; y
# y& _+ H# C$ W6 G$ c- T8 N
      我和卿堂的重点放在寻找“贴市堆”这个地名,因为老谱上记载了彦国笫二十五世有个叫德一的人外迁到了贴市堆。

IMG_20190121_124117.jpg (66.02 KB, 下载次数: 474)

IMG_20190121_124117.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4:2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1 14:39 编辑 / H8 ]4 M- o) E) D$ i3 `

7 ~, j* B% P6 |  |' `    1929年,南昌姚氏第十四届修谱总编姚公礼一行曾在堆市堆同宗连城宗亲的陪同下,到访了贴市堆,经查阅贴市堆家谱,留下了“虽同尊彥国公,但以下世系与我族不同”的疑问。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贴市堆姚与南昌姚的谱头是一致,但是贴市堆姚参与了灵源芳里修谱,用了芳里字派,导致姚公礼一行认为“世系与我族不符。”

IMG_20190121_124448.jpg (115.07 KB, 下载次数: 506)

IMG_20190121_124448.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4:3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1 14:34 编辑 $ }! X' L; Y7 _# ^! R

) a* l+ i* a* o; _/ b( J4 c     谢华平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贴市堆故址,一条国道上的“姚家站”站牌周围尽是城市的新建筑。“习惯上,人们己将贴市堆姚及旁边的碧落巷姚统称为“姚家站姚”了。”谢老师说。

IMG_20190115_163435.jpg (88.27 KB, 下载次数: 498)

IMG_20190115_16343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5:00
      前几天,我在南昌莲塘与高安企业家姚孝明相聚,他指着这张照片说,这栋老房子正是他帖市堆的老家。巧得真是成了书。

1431548122730_.pic_hd.jpg (53.45 KB, 下载次数: 848)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再说古老的南昌灵源姚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5:16
     查阅了灵源芳里牵头所修的《灵源姚氏族谱》,发现有十七支姚与南昌姚氏同为“穆”公裔,“穆”与“和”是亲兄弟。

IMG_20190116_200534.jpg (91.66 KB, 下载次数: 482)

IMG_20190116_200534.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5:26
       客观上说,灵源境内存在两本姚氏族谱。芳里谱说,“和”的父亲叫“尚忠”号“秦原”。弟弟为“穆”。南垣说,“穆”的父亲为“烱”,弟弟为“和”。“穆”的别号就是“秦原”。说来说去,灵源姚氏就是两兄弟的后裔。

IMG_20190121_115117.jpg (96.75 KB, 下载次数: 565)

IMG_20190121_115117.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5:4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1 15:43 编辑 6 G/ b5 k9 c1 S, H
) {7 f8 @& X& J' i6 S* A$ w0 {
灵源有“左灵源”“右灵源”之分。南垣古华溪之地也。黄塘,冈下,大门,燕子窝,都是相距五百米不到的距离,属于左灵源。而芳里,院场,菏溪,衙里也是鸡犬相闻的距离,属于右灵源。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1 16:4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1 17:32 编辑
$ N" z$ \3 M: k& E8 o* u5 L$ h9 I* g' ^! C! \
      谢华平老师的文章说:“全市姚姓村庄最多的乡镇是村前镇,共有8个历史信息较全的姚姓村。全市最早的姚姓村——雷峰岭姚家就在其中。雷峰岭姚家是姚星一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建村的,至今已有一千零四十多年的历史。和姚星一同时代来雷峰岭定居的还有今雷峰岭双港村的姚永恕。”下文还说姚星一是灵源人,未注明哪一村庄。肯定了姚永恕是荷溪人。3 T  ]0 z- R6 d" K; s
     芳里谱说,姚尚忠是1004年从河南来的,祖先是发源于姚崇宰相的老家而侨寓汴梁的云公,云公是汉朝的名臣。并且说尚忠公是姚祟宰相的五世孙,还没有出五服。
0 s9 g- I# O- h; {% B      可以肯定的是,姚崇宰相不是汉朝云公的直系。数年来也沒有查到尚忠公与姚崇宰相的对应关系。% W: }7 ^, a" `" T2 q0 @
      问题来了。公元968年姚星一在尚忠来灵源的前36前就从灵源来雷锋岭立村。同时代的荷溪人姚永恕也到双港立村。大几十岁的姚星一,姚永恕后裔怎么可能是姚尚忠的后裔呢?
' @0 o% a0 `. D# f, |       又有网友问我,唐初的锦水姚与唐中期的正雅公后裔怎么也说成是姚尚忠公的后裔呢?我曾经回答,这是岳飞打张飞的问题。岳飞的母亲姓姚,你应该站在岳飞一边。
! p% }4 _2 e9 ^     灵源只有一本谱,时过境迁,存在新谱老谱之别。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老谱在元末明初就开始外流了。而1700年左右,当地姚族又组织修了新谱,号称《灵源姚氏族谱》。客观上说,新谱老谱都有错,闭门造车,拉名人,许多人信以为真了。

mmexport1548056909766.jpeg (57.95 KB, 下载次数: 565)

mmexport1548056909766.jpe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2 09:51
座位没抢到!站着听绍弦大哥讲灵源姚氏的故事!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4 13:12
释圆至
" ?- |' C4 d. s% T2 {  a% n8 P6 \1 T, N8 n
[元][公元1256年-1298年,宋元之际著名诗僧]9 c# S+ p( `/ q
宜丰县景点 宜丰县特产 宜丰县地名网 [手机版]* X! y% A9 z7 j& q. M4 T

8 H* I- I& d! ]2 n: l( V5 U% r  释圆至(1256—1298)俗姓姚,字天隐,号牧潜,又号筠溪老衲,新昌县(今江西省宜丰县)人。父文叔、叔父勉、兄云,皆南宋进士,叔父姚勉乃宝祐元年(1253)进士第一,官至校书郎,兄于宋末累官至工部架阁,元初任抚州、建昌(治今南城)两路儒学提举。圆至少承父兄习举子业,咸淳十年(1274)依宜春仰山慧朗禅师落发为僧。年十九为僧。入元,驻锡建昌能仁禅寺。一生远权要,遁名誉,好云游,交友朋,遍历两湖、吴越间。大德二年(1298)卒于庐山。圆至自幼研读儒经,博览群书,后出入儒释之间,即所谓“儒而禅,释而文”。其文赡而奥,清而奇,方回拟之以“斩铁切玉”。《四库全书总目》谓“自六代以来,僧能涛者多,而能古文者不三五人,圆至独以文见,亦缁流之中卓然者”。其诗亦楚楚有清致。又注《周弼三体唐诗》,名《唐诗说》二十一卷,然不甚佳,今已不存。其文集《牧潜集》7卷,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5 17:4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5 18:01 编辑 : ^- x! V% T# f( y' `3 c

. ]5 ?" k2 Z# E9 W此文在姚网公众平台推出引起广泛反响。写留言的人很多,我还接到过几个电话。表示关注与支持。, g2 ^) z7 j3 C; \4 _
反面的意见如下:
% [( s1 ]- D) W$ G9 u) [% O
& j! a8 `4 O4 s9 C/ l姚杰峰15979541366
0 f9 H4 R. {' ?  V6 i 灵源姚以方里,衙里,楼溪,中垣,菏溪,院场为主体,不关南垣姚什么事,不要不知廉耻冠李戴混浠视听,欺弄不知真相的人,我是正宗灵源衙里姚代表,对你发表的言论保留追究法律的权力,欺师偷名的伪砖家,无非就是骗吃骗喝的假记者,请大家擦亮眼睛别上他的当。% Q8 E1 T, W, `/ J. e1 t; H
姚杰峰15979541366
- T  g, @+ {) E, E: m 只有尚忠公的后裔才是灵源姚氏,其他人后裔没有资格称灵源姚,有无彦国公我不去管,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混浠视听。: P: P) y. T7 ?5 U3 N3 O7 o
我的回复是:1 z/ I4 ~' V2 S$ j( ^/ ]5 P
   姚绍弦
/ J" B3 ]! f( P' U 回复姚杰峰宗亲
( p2 U$ ]$ N$ B1 A; |/ }3 g   你自称“正宗的灵源姚”,从灵源外迁的宗亲就不是正宗的吗?) @6 t& p3 M# W$ h; O
   你既不懂谱,说话也不靠谱。4 y# {$ T& s6 `2 l
姚杰峰宗亲又说! q, g2 r5 N4 [$ n4 @: H5 i- |
   姚杰峰15979541366
& c3 H, C9 p& N' h 我懂不懂不需要你来教,我们自己的家谱自己清楚,灵源姚不需要你一个外人来道听途话,以后关于灵源姚的事最好在姚网发表,搬弄是非,把灵源姚说成是南垣姚分支了,你们要做彦国公的子孙,不关我们什么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3 m5 d% [9 `0 [, i!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5 17:5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5 17:58 编辑 & X9 N) D) Q7 z; ^0 o% i0 @4 `7 Q5 _

) P  u* G' w1 ]6 `! s- z     姚建钢宗亲说            姚建钢灵源(舜131世)
. D. Q# [: R, P, T 到处胡说八道!你姚绍玄现在当搞破坏族群团结,搬弄是非为职业了。
* W" T/ D2 D/ R  l9 m   我的回复9 q) k4 ?3 b8 F4 T
    姚绍弦 + D4 I+ ?9 B) H. t+ \6 a
回复姚建钢灵源宗亲) }& `; ~! E8 U$ ^
   有理不在言高。上面的资料、图片都有出处。你何不再去考证一下再发言呢?4 E* h' k% s" H! J1 J1 a9 e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6 09:5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5 17:54) ~' G. W3 b. }+ T# y; m
姚建钢宗亲说            姚建钢灵源(舜131世)
% u" W% h/ [* ]9 t3 p4 ~9 B 到处胡说八道!你姚绍玄现在当搞破坏族群团结,搬弄 ...
- ]. B0 s5 z* ?  t( h
姚建钢宗亲给绍弦大哥扣的帽子不小啊!破坏团结?如果置事实于不顾,永远做个老好人,是不是就不算破坏团结了吧?- S. L% x7 R5 y6 a7 c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1:34
我是不在意建钢、杰峰宗亲给我扣上的“帽子”及恐吓,否则也就不会原文发到这里。只希望建钢与杰峰宗亲平和地靠谱说话即可。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1:45
      如果建钢与杰峰宗亲是“锡”公后,那么绍峰宗亲的血缘与他们更近。绍峰宗亲也是“锡”公后,我是“铸”公后。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1:4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6 12:03 编辑
/ j% x2 A& Y  M8 B
/ L, {/ ~, B% |/ c" I/ [               一。南昌姚氏是九五年才与灵源建立关系的吗?           南昌姚氏第十五届修谱确是上世纪九五年,据说也多次去了灵源,查阅了新老家谱。由于新老谱头的不同,修谱一行进行了严格的认证,认为灵源姚氏数个村落都是一家。九五年以后,南昌姚氏时不时也组织各团族回灵源祭祀先祖。谁知芳里系竟传出“拜了芳里就不得拜南垣,拜了南垣就不要拜芳里”。委实让南昌姚氏祭祀团队左右为难。之后,芳里系又流传南昌姚氏仅仅是九五年才确认是灵源姚。
! j, ]7 t7 L: v7 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2:10
    一九二九年(民国18年),南昌姚氏第十四届修谱保存了《致瑞州宜丰县灵源村函》,提到了“华溪即今灵源”。

IMG_20190126_111520.jpg (84.18 KB, 下载次数: 490)

IMG_20190126_11152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2:22
    修谱人姚公礼、定松、卿喜特意作了说明:“地名之沿革有应说明者,如县名新昌今则改称宜丰,都名五十今则改称廿五,村名华溪今则改称南垣,至灵源二字,实该处姚氏十余族之总名称也。”

IMG_20190126_121401.jpg (88.75 KB, 下载次数: 498)

IMG_20190126_121401.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2:30
    往上追溯,南昌姚湾家谱记载,生于明朝天启四年的修伦与九房宏明邀东四房期文偕往灵源查考远祖支派源流重修族谱。

IMG_20190126_111551.jpg (100.41 KB, 下载次数: 537)

IMG_20190126_111551.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2:39
继续往上追溯,斗门祠堂建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当时留传的对联有“春露秋霜当思沩汭家风远,敬宗尊祖喜自灵源子姓昌”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6 12:4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6 12:49 编辑 ; t2 s! l  e# U* `5 Q
7 Q4 g9 U- e" @
     又往上,从南昌姚氏分支的修水姚也记载了他们祖先回居了灵源。这是宋末元初的事情。

IMG_20190126_111908.jpg (83.04 KB, 下载次数: 530)

IMG_20190126_111908.jp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6 15:0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6 11:45
! o- \& Q4 z8 {& D3 n如果建钢与杰峰宗亲是“锡”公后,那么绍峰宗亲的血缘与他们更近。绍峰宗亲也是“锡”公后,我是“铸 ...

. s$ _7 c; d/ D5 I人家是灵源姚氏正宗,恐怕我们不敢高攀。" a- t, V/ `: L4 D4 }' u; Q"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6 15:15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1-26 15:08& j# ~0 o" f4 Q% |0 ^% v
人家是灵源姚氏正宗,恐怕我们不敢高攀。

' [  [$ Z7 @' x+ Q! h% M《说 姚氏正宗》- m- n/ B1 n  m# v
' `. o  y7 T5 r$ n+ d& Z! ]
你也称正宗,
& E& ^5 Y6 ~1 m我也称正宗。
4 x8 f# \" v9 D* F; q$ v都是虞舜后,* D+ q2 U, T# {2 J( a
争之有何用?
& n! n9 ~* P0 N+ A
( H4 A6 h3 O' }) l吾是枣庄姚,' `& O9 R) |5 J$ s) }
祖籍是南昌,
5 S; p' E" m2 _5 A# ^) j由此上朔源,  _! J6 ~( D/ j. I  r* i
灵源是家乡。
. h5 e, G% D/ Z$ V( b
' }1 M; p) J, K, Z) l始祖彦国公,
6 a3 C2 i" C3 d0 P1 O3 ?籍贯汴梁城,
. `% {7 a) \8 p一说横公后,
& E+ b  J' O& e( Q5 P又曰吴兴龙。, E5 u4 N% z! f/ k/ p

5 `# s2 J& Q( J2 b4 P上朔几千年,- k6 k6 \& m  N: N! B6 k
重华帝胄重;9 Z7 l3 \# r& {& {8 P
愿君多思量,
3 P, K& e/ r! z" E) j  C' n嫡系谁称雄?
' Z, T  f7 Y; Y  {) n7 ?8 s; X* _( W" p
   枣庄姚少峰4 S* N2 d  o: F& D7 c
  2016年仲秋
) l$ Y& g. W5 u% C. ~
4 B& Z6 L. N) A, n. N) k, W! p3 S+ m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6 15:3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5 17:40
# v4 b- f8 h: H, |- L此文在姚网公众平台推出引起广泛反响。写留言的人很多,我还接到过几个电话。表示关注与支持。  {/ y7 S5 t+ C4 X& t) ?/ ]& F
反面的意见 ...
( [3 `1 F' y1 E, M2 H" Z' }
看了上面的议论,感到心里很可笑!我们村姚家人有三百多,都是一个老祖宗的。这些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十之七八都搬了出去,可是迁出的那些人每年还会回自己的老家看看,亲人们见见面聊聊天,给祖宗上上坟,添添土。如果有一天我们告诉那些迁走的族人,对他们说,我们已经不是一家人了,你们不要再回来了,我们也不认你们,我想,肯定会惹起众怒,甚至打了个不亦乐乎也未可知!所以,这种六亲不认的话,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说也不敢说。9 ~1 X3 E( s  G0 b( J0 {) l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7 09:0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7 13:13 编辑 / s5 H, @4 T- ~, e
5 h# W4 X' n& Z) J7 {7 ^
   二。关于正宗与非正宗。                                                      先说一段“家丑”。# p" h% ~: L! x) W. z
        几个月前,南昌姚氏微信群里曾经暴发了一场争吵。我不在该群,不知道为何起因。但是一星期内我突然接到从上海,连云港,盐城等地宗亲分别打来的七八个电话,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致说,南昌姚湾有一个宗亲在微信群自称是“正宗南昌姚”,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这极大的伤害了外迁宗亲的自尊。或许这些外地宗亲知道我祖籍是姚湾村,还知道我太公时即是从江苏回迁南昌的。当然也知道我有一定知名度。他们纷纷要我主持公道处理这件事。我问这是谁说的?他们形容这个人是“肥头大耳”的模样。  
5 d: l% r- b& P          这为难我了。我既沒有在南昌宗宗会任职,也沒有在姚湾团任职,认识的姚湾宗亲并不多,只知道一个人经常理光头,但仔细分析他的耳朵并不大,估计他不是这“肥头大耳”的人。" k  O0 d8 R1 }( I+ o* q
4 j0 `- l9 j9 s2 a" a! g
7 I6 E9 n; H; R& v) {8 E% e7 q& M

3 |4 `2 b/ ~1 w2 ]
2 y1 H2 |4 r" [  q) |. h3 P* D- e: F3 t
# `# @4 h0 @& z1 W. g
. E. }5 ~" G# `3 d; A4 k
* Y6 ?5 ]/ J2 Q% T7 L% \
4 _% E( ^3 |+ V6 V$ t- c

$ L" Q6 C% M, H; }9 n4 e
作者: 姚俊兴    时间: 2019-1-27 09:34
关系关系关系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7 09:46
     外地宗亲发来他们家谱上清朝咸丰年间的祭文给我,证明他们也是正宗的南昌姚,正宗的灵源姚。

IMG_20190127_084525.jpg (44.23 KB, 下载次数: 627)

IMG_20190127_08452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7 09:5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7 10:29 编辑 4 N; I9 ?2 Z" s# c' M, o, e
' \$ p! c% `+ u1 H7 _4 }
    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这一支之前就到了江苏。* a- m8 I4 s$ v) v1 T4 V& ]
    盐城的宗亲还说,第十六届南昌姚氏家谱的主编姚卿仁就是盐城人,怎么祖源地南昌的宗亲要说“正宗”与“非正宗”的关系呢?

IMG_20190127_090222.jpg (132.05 KB, 下载次数: 706)

IMG_20190127_090222.jp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27 10:1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9-1-27 17:04 编辑 0 I8 n5 T, i/ o4 O( p5 V# x'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7 09:58
' n/ D+ S. I5 l5 ]4 w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 ...
% D$ K9 P: _+ i6 Y3 Q! o

( F/ @5 r3 W" [, E& F) s            32#清朝咸丰年间的祭文和33#世系谱页,不是同一本谱。前者可能是江苏赣榆图书馆收藏的族谱(姚公礼主编)。
5 ^# _3 I6 Q  @, Z4 Q      外地宗亲发来他们家谱上清朝咸丰年间的祭文——外地是指江苏哪里?
1 N+ F7 l5 g6 Q% {/ x6 d

) M% g  _. Z* H5 q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7 10:2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7 09:58
, L/ \7 ^% d0 T) C% V1 h* J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 ...

* Y+ g9 p* ?0 H对,第十六届南昌姚氏续修家谱的主编姚卿仁就是盐城人。) L( ~4 {$ p2 H& l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27 10:2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7 09:58* L/ a, q0 [; [0 o/ `' m
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 ...

( Q% B" E2 `, G/ l3 `# L         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斗门籍知县“上海公”是祭文中的“上海公始”,是姚修蔚?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7 10:2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7 09:580 o, }1 s5 v; h" P1 B- f0 y2 U
更有较真的宗亲从江苏赣榆图书馆查到的资料,说1656年有一个叫“上海公”的斗门籍知县倡修家谱。而他们 ...
+ W" t& P: X# U
     南昌姚氏向来是知书达理的大家族,主张“族群不分始祖先后,不分人数多寡,宗亲不分富贵贫贱。”在祖宗面前一律平等。何来“正宗”与“非正宗”之说?   
/ h4 ^, Y+ h5 F' _% O      
; n* V- Q4 d2 n9 b: ~      祖源地灵源的杰峰宗亲几次说他是正宗的灵源姚而排斥外迁灵源姚,我不知道他的文化背景,他说的也是空洞话,我仅送他二个字:“好笑”。
8 i" B' m- i/ r8 Z, T: y
! A1 u  ^! V, u-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27 10:3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7 09:07: I' W. n  m# V
二。关于正宗与非正宗。                 先说一段“家丑”。
. c- S) ~1 a7 g0 t- d/ T- @! P     几个月前,南昌姚氏微信群里曾经暴 ...
4 V1 `9 S0 v: i9 N( C' S) \% T
      30#,原来有正宗与非正宗的一段“家丑”事。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7 13:27
pszyyao 发表于 2019-1-27 10:35
( E% d5 ]7 R6 K( n& G30#,原来有正宗与非正宗的一段“家丑”事。

$ ]7 [: V$ `, {5 s        咸丰时的祭文说的这个“上海公”,指的是1656年修谱的姚修蔚。其功德一直被懂南昌姚氏家谱的人记取。早在修蔚公任职上海知县之前,就有姚湾,斗门的二十支以上宗亲到了江苏宝应,高邮一带,我因此判断宝应不止三支南昌姚。从我查阅到的信息,宝应驻足以后,他们又集中在阜宁的庙湾,邳州,然后散落在苏北,鲁南。% x% G. j  S8 q& r,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9-1-27 15:5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9-1-27 17:07 编辑 ( m! r2 O7 B* m6 x

% L: k$ M3 E# O  m, y1 [本是微信聊天中的口误,一句错误的的话“我是正宗南昌姚”引起部分宗亲有意见,我看仅此而已。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27 17:17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1-27 10:21- I) ?/ K- h6 o
对,第十六届南昌姚氏续修家谱的主编姚卿仁就是盐城人。
) Y% n  q! C/ o) z
            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叫“上海公”的姚修蔚(知县。斗门籍)倡修家谱。每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叙谱,始于“上海公”。- }5 f% f* y6 @' U& K8 [
       这一届谱是几修?“上海公”这一支之前就到了江苏什么地方?与你们枣庄的南昌姚氏什么关系?
6 D& F% w" C% `       第十六届南昌姚氏续修家谱的主编姚卿仁就是盐城人。他当时是在南昌还是在盐城修谱??他会毛体书法?& b  c5 a: r, k7 Z8 E! s5 u  S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7 18:13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9-1-27 18:18 编辑
. c7 f0 I7 o. _0 b, u' X
姚卿芳 发表于 2019-1-27 15:54
! |4 T9 e; D1 m6 L本是微信聊天中的口误,一句错误的的话“我是正宗南昌姚”引起部分宗亲有意见,我看仅此而已。
9 d1 x6 y9 R, [0 F/ f
    是的大爷,前短时间的南昌姚氏微信群里的“正宗”一词,是一句玩笑话,在南昌群里只是为了活跃群气氛,没有负面的东西。南昌姚氏微信群一直都是正能量满满的!😊😊💪💪⭐⭐⭐🌙🌙☀☀☀    所以此“正宗”的聊天戏谑之词,和彼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讨没趣的自诩“正宗”,是有根本区别的。
5 \5 S; M; f8 W  G0 m' `

& n2 A& E7 a6 ?9 M. f, x
6 N& r. x  Q9 h
3 M/ z' C. }  A# ^$ J&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7 18:21
pszyyao 发表于 2019-1-27 17:17
; s% ?7 t6 t- u# m4 ~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叫“上海公”的姚修蔚(知县。斗门籍)倡修家谱。每一年十一月十一 ...
8 B1 ^. z$ J( D* ^, d! ^% ]1 T
是的教授,据说卿仁主编的毛体书法写的很好。为了第十六届修谱事宜,卿仁主编往来奔波于南昌与盐城之间。
' S) c- M; s: }1 ?6 q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1-28 10:35
《再说古老灵源姚》在姚网及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引起一些争议。特此提醒所有参与讨论的宗亲们,本着文化交流的精神,良性讨论,拿证据摆事实,切勿涉及个人人身攻击。谢谢~, ~: @* F6 H/ d

作者: 姚启义    时间: 2019-1-28 11:54
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我在这里说说我卿芳介说的口误对各位解释一下,事情发生一年前的事,当时是南昌一个外迁宗亲在南昌宗亲联谊群与南昌以外的宗亲吵架,我当时在骑电动车上班路上看到这些信息,他在南昌宗亲联谊群赶人家出群而且不是一次,我当时一边骑电动车一边说话,对当时我是说了记我是正宗南昌姚氏就没说话,因为那时我骑电动车到十字路口没把话说完,过了十字路口接到电话办事去了就一直没说话,等我办完事回来看微信事情就平静下来了我当也就设说话,因为这个南冒外迁宗亲经常在南昌群与南冒以外的宗亲吵架赶人家骂人家说人家不是南昌姚不能在南昌群里叫人家自动退群,我当时想说的那记正宗南昌姚氏的原话是想诰诉他,我是南昌宗亲会正宗的理事会成员从来没有听说过南昌宗亲会有这个规定,不是南昌姚不能进南昌群,那想到我一向没说完的话让人利用了,这也是我的错,我在可以诰诉所有姚姓宗亲,南昌宗亲群与宗亲会永远欢迎全国名地宗亲来南昌交流姚姓文化,交流我们姚氏今后发展。好了在这我也不多说了,说多了又怕被人利用,今天开始就过年了我在这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下姚姓宗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1-28 16:41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9-1-28 16:44 编辑 & f8 m  a$ N6 N7 Y" C% G6 \
姚尚明 发表于 2019-1-28 10:35
& T6 L! Z9 D- T0 ]' }- Q+ |《再说古老灵源姚》在姚网及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引起一些争议。特此提醒所有参与讨论的宗亲们,本着文化交流 ...

7 d  K2 N: {4 _% B" F. U  尚明站长,小年吉祥!您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在以后的发帖中,确实需要注意,以免伤害宗亲感情。  但是关于“正宗与非正宗”,却也非空穴来风,还希望宗亲也需要注意用词,也免得伤了宗亲之间的和气。  y3 M( @0 E) S' P! O
  总之,含沙射影不好,蛮横无理也不可取。家和万事兴,大家和气生财吧!😊😊$ H7 j+ M/ W# ~& B/ ^

作者: 南阳_姚丽    时间: 2019-1-29 14:59
姚启义 发表于 2019-1-28 11:54
0 _# Q4 ^6 v7 J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我在这里说说我卿芳介说的口误对各位解释一下,事情发生一年前的事,当时是南昌一个外 ...

- q6 S4 Y3 W: F1 x- m0 M这个事情的始未我知道一些端倪,和启义会长说的一样。6 d, `! b( ~7 Y7 Z
      我是15年参与宗亲工作的,16年元月受尚明站长和众位版主所托添为版主之职,16年8月在南昌召开了『中华姚网第二次版主会』才第一次融入宗亲活动,认识了那么多可亲可敬的宗亲,我祖籍唐河,不是南昌姚一脉,可南昌姚以他宽大的胸襟包容了我,我也走近了南昌宗亲这个热情.宽厚.纯朴的群体,认识了如父亲般慈善的卿芳老,认识了纯朴热情的明芳会长.卿宸会长.卿堂会长,认识了睿智.勤勉.谦逊的来水.来保秘书长,也认识了活泼中不失憨厚本性的启义会长,南昌版主会议由南昌宗亲会全力协助举办,而我是会务人员,所以几天中与启义会长接触较多,为姚网会议他忙里忙外,常常是汗湿透了衣衫,但挂满汗水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饱满的热情,那几天他象小弟弟一样的照顾我,布置会场脏活累活.爬高上低抢着干,庐山险道牵着.扶着我通过,那几天我感受到了宗亲情.血脉亲的内涵,体会到家的温馨,从南昌宗亲身上我也领会了宗亲工作的意义何在,后来.南昌宗亲又吸纳我参加〈南昌姚氏宗亲群〉,并委于我这个编外的南昌姚做了南昌家族群的群管理,所以我比较关注群内的聊天状况,大约是去年(具体时间记不得了)在群里,上海一位宗亲[盐城籍]和凤阳几位宗亲产生争执,启义看到后想中间调停,启义是用语音,我当时也听到似乎有:我是正宗南昌姚………,后语句就忽然中断了,我当时也认为此话有不妥的地方,所以,当日傍晚即打电话与启义沟通,启义解释说:当时正在开车路上,正好遇到红灯刹车才停止了语聊,本来是想说:我是正宗南昌姚宗亲会理事,从没听说有随便赶宗亲出群这项规定。所以这样才引起了有些宗亲的误会与疑惑,从我这几年接触南昌姚和启义宗亲来看,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从来都没有把宗亲分成远近亲疏而对待,都将所有姚家人一视同仁,这次去年11月份我和信阳姚磊宗亲到南昌姚湾参与祭祖叙谱活动,现场就见到我们一个河南籍姚姓小伙,与南昌姚无任何瓜葛,在南昌工作,就因为姓姚而常常得到启义和宗亲们的眷顾,使他彻底的融入了南昌姚,参加当地的宗亲活动。
1 Q4 [( x% h/ H      这就是我亲身感受到的南昌姚这个群体和我眼中的启义一一一一朴实憨厚的一个年轻会长!所以,大家不要轻信以讹传讹而谬误...........
/ b, E; h" c6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9 19:0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9 19:09 编辑
. l, I! V2 g- F( ~% C+ k- R) c9 p+ m: b, C% ^
         我认为此事不宜再议,起义宗亲也无需“对号入座”。我仅仅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说到灵源姚,或者说到南昌姚。千万不得再说“正宗”与“非正宗”。否则会伤害一大片外迁宗亲。+ l( C; A! S" S' N4 h. Y, ?/ A8 ^

, a# W% O% n/ P& j. i. w5 H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29 19:3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29 19:43 编辑 2 _2 ]  n: k( y5 r  \% y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9 19:02% ^3 w$ L, C. p: {& ]0 g
我认为此事不宜再议,起义宗亲也无需“对号入座”。我仅仅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需要提醒的是 ...

4 A0 d$ H  l0 Q/ S$ h1 ^     回复41#钟尧老     “上海公”姚修蔚主修的是第五届谱,时间是1656年。“上海公”犹如当今的“三卿团”,是人们的尊称。修蔚字仲华,号友石。属于斗门中房,这一房修了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九届修谱。灵源姚氏在南昌的发扬光大与斗门中房密切相关。我注意到,斗门中房从第十届修谱修的1816年前后,散落在苏北以徐州为中心的广泛区域。现在留居在斗门的八大房中就数斗门中房的人数最少。新近在徐州西部的汉王镇发现了一支有上千人的姚氏村落,字派与南昌姚氏字派相同。但他们说是河南来的,祖上也多行中医。目前他们尚缺乏热心家谱的宗亲。我正在与他们沟通当中。
1 V- @* E+ H' t: ^  \# A

5 i' k6 w6 P. F( C( c+ y2 X3 [; S4 ?! z# M

: r; y- C9 G& `2 U# J# f0 u& `5 u3 A2 O2 n7 Y# {0 t' e: K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29 21:3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9 19:32* M  W2 s* H2 S( e/ x. l6 q% f
回复41#钟尧老     “上海公”姚修蔚主修的是第五届谱,时间是1656年。“上海公”犹如当今的“三卿 ...

8 c" |0 P: U0 k+ u49#,“新近在徐州西部的汉王镇发现了一支有上千人的姚氏村落,字派与南昌姚氏字派相同。但他们说是河南来的,祖上也多行中医。目前他们尚缺乏热心家谱的宗亲。我正在与他们沟通当中。”
5 ^0 b3 X& a1 Y/ h, L——徐州市西部汉王镇姚氏,上千人,不少呀!8 {6 ~  `# s3 q; N
      河南省信阳市几个县有南昌姚,比较多。) l* [. b; ^2 g; J$ M7 f/ O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9-1-30 00:1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29 19:020 s8 b" n& D) {, m
我认为此事不宜再议,起义宗亲也无需“对号入座”。我仅仅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需要提醒的是 ...
) V5 u0 B5 M2 B# Y/ a3 l
这里的“正宗”与“非正宗”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没有讨论的必要。  f: ^' f5 t; m! B( P4 W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9-1-30 10:09
明洪武年间,设卫屯田,姚氏22代姚镐到云南巍山做官,遂定居巍山。现居住在巍山县大仓乡潘官厂、高明园、后厂等村子的姚姓汉族,祖籍为江西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宜丰、上高等县),后迁居安成(今江西安福),和欧阳修同庐陵籍,姚、欧阳两姓关系密切,并有姻戚关系。巍山姚氏家族于明万历年间续修《姚氏族谱》时,将旧谱中欧阳修等名人的序照原版刊录保存。欧阳修这篇題为“刻姚氏先朝旧谱序”写时为熙宁四年(1071),次年他即去世,未收入他的文集。
6 C2 I, M" R' n% u2 P& Y2 A序曰:
, c, w4 Q* D) c( F2 ?高大父铣唐同光乙酉(925)举,是岁安成姚君洽登都榜解元,高大父同登得附榜末,是姚氏与余通家也。一日,姚子祥持族谱一帙前余请曰:详家世瑞州,今徙居吉州安成又九世矣,世系渐远,子姓渐繁,今特修文谱以启后,愿余一言,以垂不朽。余因谱系之修,所以类族而永孝也。故率乃祖攸行,斯谓之孝。瑞州姚氏海内望族,缙绅君子,奕叶济美,若散骑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姚君源;翰林侍读学士姚君启;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姚君质;其他太常博士洵;太子中舍洙;大理博士汉卿;湖州长史文光;句容县令长嘉,此皆瑞州姚氏之显达令宦也。今徙居吉安成姚君洽又掇巍科,登都榜解元。信乎,祖泽深则桂兰秀,世德隆则宦声奕。姚氏后裔其必观感,且绍禔身,向道求无,忝于尔祖,斯则孝永而族昌。谱牒之修,信有光于简牍矣,姚氏盍自勖乎。熙宁四年辛亥(1071),观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印) .. s; N% f% E' D1 v( H$ c- F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9-1-30 10:14
这是高安锦水姚。# H" e& o* `% W0 t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0 10:2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0 11:12 编辑 8 O/ d& @, E! \0 B1 t3 W2 n
姚先登 发表于 2019-1-30 00:18/ l; b* F2 o' q% z( G( P
这里的“正宗”与“非正宗”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没有讨论的必要。

( P+ H+ A6 g+ g3 M. A           三。姚公骞和姚公伟——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双子星座”
1 m3 m" b! ]% T/ Q6 Y: n      姚公骞和姚公伟是一对同胞兄弟,他们未入南昌姚氏家谱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6 y/ Z3 U+ g. @, d5 a; D. l% m; h
     从南昌家谱文化层面上说,如果家谱上少登记了一个硕士几乎微不足道;少登记了一个博士,有点可惜;少登记了姚公骞和姚公伟兄弟,那是家谱上失去了一道光彩。这两兄弟属于“博导”平方以上级别的人物。
; O6 X: n$ }+ I. K. g.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0 10:2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0 10:40 编辑 7 P: `; v2 N( Z: M  c+ r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30 10:22
# d9 |$ z  Q  o$ V$ }. S三。姚公骞和姚公伟——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双子星座”! T+ O. x( B8 _. B7 B
      姚公骞和姚公伟是一对同胞兄弟 ...
: i; N' |* B8 d4 j0 Y
百度上说:: f' V& @, s7 b+ ]" F
姚公骞0 x" l4 P5 s0 ^
姚公骞(1924—2000),男,江西南昌人。早年执教于乐平、德兴中学,求学于厦门大学、中原大学,1957年由南昌师范专科学校调入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为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3 A# n! d  m7 e5 H( _; e, }
1981年调江西大学历史系,担任系主任,教授。后为江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承继家学、文史兼通,好诗词、工书法,涉猎禅机佛理。《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江西人与南北曲》等为其代表作。
7 ?% v' \+ k1 v" R7 r; |2 }0 r江西社科院的资料上说/ _- B5 J$ d1 f/ j9 b# d
         姚公鶱,南昌市人,1924年生于江西波阳。解放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建国后,先后任波阳中学、乐平中学教导主任。1956年调往南昌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后改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任历史教研室主任,次年,转至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讲师、刚教授,至1981年,调任江西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1984年调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其间兼任过历史研究所……   0 K8 O) P/ {8 L9 E" s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0 10:4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0 10:51 编辑 4 e3 d/ V8 _. r3 l4 D4 r
) S  |, C: ^( T
52井姚克保发言了,引用了云南巍山姚氏的材料,很好。我今天的话题碰巧说到“姚公骞和姚公伟”去了,为了不打断节奏。让我先把这个话题说完,回过头来说绵水姚的话题。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30 11:19
姚克保 发表于 2019-1-30 10:09% V, O. b* d. d  d  m; L# B2 N
明洪武年间,设卫屯田,姚氏22代姚镐到云南巍山做官,遂定居巍山。现居住在巍山县大仓乡潘官厂、高明园、后 ...
2 e: [: A4 X; ^% m
            云南这支姚姓有姚网会员,在姚网发了明万历年间续修《姚氏族谱》时的欧阳修这篇題为“刻姚氏先朝旧谱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0 11:3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30 10:499 |  P8 W. A8 \- u2 S* x4 h! ?; N
52井姚克保发言了,引用了云南巍山姚氏的材料,很好。我今天的话题碰巧说到“姚公骞和姚公伟”去了,为了不 ...
8 E* c/ A9 ]- ]
       1。姚公骞的名字之误。. T3 b3 ?+ R# c( c" t, ~4 T3 V
     张骞之“骞”从“马”,姚公骞之“骞”从鸟。不读qian,骞,而读xuan,音为宣。或许为姚公骞取名的人太有文化,这个古字竟然从《新华字典》上消失了。姚公骞本意是天上的飞鸟,变成了马路上跑的赛马。“马”与“鸟”的不同,多出了两条腿,少了两只翅膀。6 h3 A: t1 f$ {' @  V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0 11:3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0 11:36 编辑
: F6 I9 m' @# E, P; M
8 p7 X2 o/ Q9 X( b4 f" {     我在《说文解字》上查到了这个字。反切读虚言切。算是我对姚公骞爷爷的景仰。

IMG_20190130_093249.jpg (113.14 KB, 下载次数: 714)

IMG_20190130_093249.jp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30 14:1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30 11:34
& m! j# V: f' g2 W3 L我在《说文解字》上查到了这个字。反切读虚言切。算是我对姚公骞爷爷的景仰。
6 }  \6 p$ s: j8 {: I2 Y
               《汉语大字典》有“骞”字,义二:飞鸟;高飞貌。  t& h. a' ^+ ?  @7 l
         姚公骞爷爷烦人家写错他的名字,声明是“鸟”不是“马”。5 H- w% P7 w2 ]$ k! r+ t8 y+ z(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1 09:57
pszyyao 发表于 2019-1-30 14:140 D: a# u% {& E+ D! z
《汉语大字典》有“骞”字,义二:飞鸟;高飞貌。
8 h7 D& a, i# D$ A4 r         姚公骞爷爷烦人家写错他的名 ...

2 _' \$ g3 F0 D& Q        2。姚公骞为南昌姚氏山背族) \/ y7 M1 M" P, i% N7 E
     曾经有人说姚公骞是鄱阳人,又有人说他是万年人,这是不对的。从他的履历看,他确实在鄱阳中学教过书,我的老师严惠媛是解放初期鄱阳中学的学生。“姚老师教过语文”。严老师告诉说。
# ?' W# a+ J- v1 P     一九九五年修谱,谱会的人曾经找过姚公骞,希望他为家谱的修缮进行指导。当时,姚公骞是江西地方志办主任,官至正厅。或许是当时社会尚不流行修家谱,他多有顾忌。或许他这支姚在历史上有过与南昌家谱脱节现象,他没时间去研究。虽然当时江西各地的县志修缮已经蔚然成风,姚公骞的大名位列各地县志的“顾问”或“指导”,但是南昌姚氏的家谱上沒有留下任何姚公骞的痕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 h7 j7 H5 O' l: z8 z  I3 P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1 10:16
    3。 向塘镇山背族源流。2 g; [8 [* i9 A' r6 y
    向塘沙潭山背村离斗门七八公里,山背姚属于斗门姚的分支是毫无疑问的。从斗门老谱上保存的山背姚的源流看,明朝中晚期他们主要外迁至江苏的通州(今南通)。因为发了财,回南昌以后在城里建了一条街,并在向塘山背建了一个大宅院,规模宏伟。还建有一个一进半的祠堂。可惜这些建筑毁于日本人的战火。全族人己作鸟兽之散。截止到2008年南昌姚氏第十六届修谱,该族仅11户50人入谱。

IMG_20190131_095719.jpg (80.72 KB, 下载次数: 480)

IMG_20190131_095719.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1 10:31
    山背族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他们从江苏回南昌后自己又独自修了家谱,以致很长一段时间与斗门大家庭家谱脱节。好在姚公骞等几家又改回了标准的南昌字派,所以衔接起来准确无误。只是山背家谱的遗失,他们有十代人无从考证。据家谱分析,山背姚与江苏南通有密切关联。

IMG_20190131_095719.jpg (80.72 KB, 下载次数: 484)

IMG_20190131_095719.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1 10:41
     4。姚公骞的历史地位。
& w$ i. v* G& v  V% T3 M2 X    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姚公骞,长期在江西文教系统工作,桃李天下。他是恢复高考以后江西高校当中为数不多的教授。前几届的学生多为“博导”,说姚公骞是“博导的博导”不是夸张的。

22-20-43-502916cfnd4585f2f6aae&690.jpg (66.65 KB, 下载次数: 459)

22-20-43-502916cfnd4585f2f6aae&69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1 10:51
      后排右三为姚公骞。中间坐者为江西大学校长谷霁光。
' r2 ?! B6 s4 r      姚公骞为著名的“江西三老”之一。谷霁光与吳晗、罗尔钢在北京时号“十人小组”之一,江西的另一老指的是当时的江西省委党校校长“老革命”石天行。

22-19-58-502916cfnd4586ced7a79&690.jpg (53.32 KB, 下载次数: 474)

22-19-58-502916cfnd4586ced7a79&69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1-31 11:0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1-31 11:05 编辑
0 r0 o# R3 |7 o0 W, @* n8 v
& r% R9 X& C5 ?    5。山背姚与斗门脱节六代人。
1 X6 N1 X- L# B    从现在的山背家谱上看,尽管多方努力收录了三个“文”字派的先祖,依然有六代人约二百年时间与南昌斗门家谱脱节。

IMG_20190130_093750.jpg (86.88 KB, 下载次数: 478)

IMG_20190130_09375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10: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1 10:16 编辑   j  W( \! F- ^. j0 p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1-31 11:04. _  o* y# v' B9 S( J( Y
5。山背姚与斗门脱节六代人。& ]8 f) O# X' j& F1 G3 S6 u" j
    从现在的山背家谱上看,尽管多方努力收录了三个“文”字派的先祖, ...

# L! {0 R. I+ E, B+ n% G& ], R8 @   四。姚一苇,“暗夜中的掌灯者 ”  W* a. G$ {4 V% S; M) [
       标题上的称誉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台湾文化界的总结。
' c* I$ z! m: q( b4 z        我在许多版本的姚书和多地家谱中看到过介绍姚氏名人中有“姚一苇”的名目,作为台湾姚氏的杰出代表“姚一苇”赫然在目。我单独为他开一话题介绍。
' r6 {) J. `/ D9 R( y' L- @/ e) S     百度上有关“姚一苇”的内容很多。我选择如下:. a; L+ A$ |* y" H8 \

! R1 ^" m. s+ u6 O      姚一苇
' j2 _  U2 y2 L1 C. f$ [* J8 F       姚一苇,台湾戏剧家、文艺理论家。本名公伟,字一苇。视野广阔而勇于探索,他的剧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地探索、追求一种融会中西戏剧精髓的艺术表现。他经常在一个纯粹中国式的故事框架中,铸入一些现代的、崭新的思想或意念。他不但从我国古老的戏剧传统、民间歌舞、皮影、鼓书、弹词、杂耍等民间艺术中汲取艺术表现力,而且大胆地借鉴了外国面具、哑剧、歌队、象征手法等各流派的戏剧技法,从写实到抽象,无不成功地拿来为体现内容服务。他的作品清晰可喜,意蕴无穷,深受读者喜爱。
: [% V5 p0 r3 T6 h) n' v中文名& v" [& h% h( j% Q- x% |: q
姚一苇
5 z' H9 O5 j1 V: |! l1 u9 v出生地
/ G5 R/ W, o2 \7 z* u  x江西南昌2 _; O" R7 v2 l& l
出生日期
9 O1 f6 q( V' L  h- X2 K1922年
8 C3 _  ?5 V8 _逝世日期
, u6 x, h0 M0 T+ |& p) d3 }! U1997年
0 `9 K' k) S8 D2 i# D7 g; @$ L职业
4 o. c" C$ P% g7 o. ~戏剧家,文艺理论家
8 C7 A6 L2 u6 S9 [8 [8 m, ]) m7 p3 z毕业院校$ r& M+ K6 G; T. w1 r
厦门大学
" @  o  C* V, V* |; {/ ^# \0 g# x7 B3 I1 |代表作品' _" c2 |7 C( q* n& A/ I6 l8 k
《艺术的奥秘》,《美的范畴论》,《戏剧论集》,《文学论集》
! K/ [; Y& m. p1 {" O* x, Q人物介绍
, o8 G+ g# f5 F# {( W- I# V) i姚一苇(1922--1997)男,1922年生于江西南昌 ,本名姚公伟。& B. ]' v8 _. L3 r. ], X, @; ?
     1980年催生了第一届"实验剧展",1982年创办艺术学院戏剧学系。1997年病逝台北,享年76岁。
. {) K6 i* l( I6 e1 e% d! o    生前一向被文化界尊称为"姚老"的姚一苇,和创办"中国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及催生"世界剧展"和"青年剧展"的李曼瑰,同为台湾早期戏剧发展史上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 w3 H" d; ]( S2 j, b3 D生平经历( r' ]" B2 i; ~& t' s% f* j
     1938年十六岁时入吉安中学,旋即连年遭遇战乱,随校迁徙,后考进厦门大学,[1]厦大躲战火而搬到长汀,先生仍需以校为家,1946年毕业后,姚一苇来台就职,奈何两岸遽然隔绝,直到五十一年后,1989年,始得重返故乡。
* W" N8 a. m, S6 t: o( d+ Z; ^      1946年去台湾,先在台湾银行任职,后在各大学主讲戏剧理论和文学理论。先生在台湾银行工作三十六年,不求升迁,但求温饱,毕生以读书为乐,创作、著述、教学为志业。先生坚信传统人文精神和古典美学信仰,治学严谨,意境深远,在剧作、美学、理论、批评、散文等领域成就斐然。从五十年代起参与《笔汇》、《文学评论》、《现代文学》等重要文学刊物编务,提携后进,发掘有才之士不遗余力,被文学界誉为“暗夜中的掌灯者”。
, T4 ^6 y* @9 L. w
" [5 W2 x' v3 D
) L) i& m7 D6 t2 |0 I) M- ]' K4 U  W0 D9 z8 d3 Q% f! p

8 `* R* t: ]% ^% g. V) c4 y& U

9 q1 [8 g) Z5 {- E* k
& M5 p; ?3 L( l9 A! _
  \: E8 B( x; {2 G
     % O8 R9 W3 ^' j" |3 m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10:2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1 10:28 编辑
1 \) g3 H2 m. o9 x0 `0 q; q' I6 S* t- V7 h+ R/ E" h
       从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笔下,我们可以知道“姚老”的名望。9 i/ i6 Q" M1 f6 ]0 H/ g" t
作者
2 m4 o  [3 i- J. T陈映真
2 [7 _9 q- M. `* e0 c5 t; I" ^) Z7 a4 D- f, J- c& @7 v
       认识姚一苇先生,是在一九六○年.推算起来,那一年先生方值三十八岁的盛年,我则是二十三岁的大学生.中学时代的学长,也是当时文学同人刊物《笔汇》的主人尉天骢兄带我去永和竹林路先生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前此,在天骢兄的怂恿下,初写了两篇小说,刊在《笔汇》上,据说很引起先生的注意.当时半是闲嬉,半是漠然地写了发表的小说,竟而受到先生亲切而又严肃的对待,觉得十分诧讶.先生在竹林路上那一幢如今早已拆建成楼房的日式宿舍里对我说过的话,今日已完全不能记忆.但还记得一个总体。9 V" z8 R2 j. \8 l. e2 A( k0 p6 l8 \9 W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10:40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 10:258 n: W: Z3 _; |1 Q: e" K8 W( e
从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笔下,我们可以知道“姚老”的名望。# Q) H# X: Y5 y  J
作者6 ?- c5 \0 U6 [6 T
陈映真
8 C2 W' v1 f9 M, Y2 d& B
         学者朱双一找到了姚一苇早年在大陆发表的小说,与鲁迅等人进行比较。把姚一苇的小说提到台湾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i& ]! ^1 |7 R# P; F) L0 l   7 j4 L' d5 y& f$ z& w% V8 A

) }% U& ]) B- i% y/ B$ j  _! S, b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F1 z* m% b5 L) j* I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10:4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1 10:48 编辑
  S6 A7 E3 Z) o, _' d
8 C  r4 H* X  Z( p            普遍认为姚一苇的成就在于戏剧,他与大陆的曹禺同时代,都是在“孤独中写作”。还有人专人对他与曹禺进行了比较。一苇在台湾戏剧畀的地位可见一斑。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11:02
     照片中间者为姚一苇。这是他离开大陆去台五十年以后回厦门大学与同学的合影。

22-46-04-4ccc80844cd1b75d069a6&690.jpg (47.69 KB, 下载次数: 573)

22-46-04-4ccc80844cd1b75d069a6&69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11:0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1 11:18 编辑 ! g0 E( C: O0 U
- I! E1 b/ c7 L8 x9 L. _
       姚公伟和姚公骞都是南昌姚氏及灵源姚氏的骄傲。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闪闪发光,无愧于“双子星座”的荣耀。很长时间,因为一道台湾海峡,一对亲兄弟天各一方。双方家属都对对方避而不谈,上演了一场人间现实版的“悲喜剧”。      有关姚公伟和姚公骞的祖源地问题己经尘埃落定。山背企业家姚井山告诉我,他小时候在父亲的带领下曾经去过姚公骞家拜年,井山是“起”字辈,叫公骞为“太公”。我叮嘱井山,希望下一次修谱,记住把姚公伟姚公骞一家修上去。为南昌姚氏、为灵源姚氏添光增彩。8 k" |% i/ Q; P

作者: 姚俊兴    时间: 2019-2-1 18:53
本帖最后由 姚俊兴 于 2019-2-1 19:29 编辑 1 X- g1 d9 I) K
! K2 y; A' s0 R9 g0 c0 H* ^4 n( P- ^' M
; a6 o4 h9 @9 f( o  p( [& b
  网站关于南昌姚氏资料比较多本帖有资料,个人看法,江西古老的“南昌姚氏”彦国公、根源于河南汴梁,隋,唐,时期播种于江西丰城,肇基于灵源南垣,家族兴旺于瑞州,发扬光大于南昌,# ^) X9 I- l3 l4 j4 S- n* {
2 P, t. i7 v! Q5 X9 ~( |
区分灵源姚有二:
9 i( b' o; w' Z芳里为代表:尚忠公后裔。   9 Z) Z* r7 r1 @9 Z8 n& e
南垣为代表:彦国公后裔。; q/ Y" h$ s5 ]" ~3 J' {+ B

7 ?# i$ K' U&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2-1 22:1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 11:09
) p1 i. I! m3 B+ B6 @姚公伟和姚公骞都是南昌姚氏及灵源姚氏的骄傲。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闪闪发光,无愧于“双子星座 ...

; F" Q. t4 T  q$ n) w      姚公伟和姚公骞——姚公伟和姚公鶱。
/ R; b4 X. L4 ~" H. e   鶱。鶱。——搜狗字库,手写或拼音,都可写出“鶱”。
+ \3 I8 A$ [7 b' X9 Y! _! F+ s/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2-1 22:4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 10:145 Z; t$ M5 N" D3 I7 K
四。姚一苇,“暗夜中的掌灯者 ”+ G* k3 q7 O$ ~
       标题上的称誉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台湾文化界的总结。
2 x1 s' x" D# q2 H( `      ...
- j; f! E* p4 o7 r
              姚一苇(1922--1997)    男,1922年生于江西南昌 ,本名姚公伟。  G0 W% I# l1 z- h  b
——姚一苇就是姚公伟,南昌姚山背族,公字辈。姚网和姚商会南昌联络站的姚井山是起字辈,称姚公伟“太爷爷”——“文武定公卿,绍起奉景仰”5 ]  d4 z7 K& w3 c" c% @9 v
; x& w, N6 G1 y) j# P% z! g; E: P
6 K* n* r+ b( X9 \! _' h; l
     姚一苇的这个名字,比他的“姚公伟”更为人熟悉,姚一苇(本名姚公伟)都入了《中华文化名人录》。
" K& ?$ Y) D2 |1 E; _: l % e3 y/ @8 M5 j; J4 G" d% @. K! u

5 p5 [. r# q7 b6 I4 P1 a# E      ' {: I6 B$ Z. D$ }5 h5 D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 23:31
     我没有用搜狗字库,故也打不出正确的那个字。上世纪活字印刷时估计找不到那个字,所以“姚公骞"的名字随即也就将错就错了。我随手翻阅了《宜春市志》,分别记载了《丰城县志》与《万载县志》的顾问都写作了“姚公骞”。

IMG_20190201_231924.jpg (93.2 KB, 下载次数: 588)

IMG_20190201_231924.jpg

IMG_20190201_232040.jpg (74.34 KB, 下载次数: 612)

IMG_20190201_23204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 00:08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校园歌曲风靡一时,台湾文学也在高校盛行。开始流入的是从台湾旅美的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等作品,接着是白先勇一干后起之秀。姚一苇是台湾文化界泰斗级别的人物。我早就知道“姚一苇”这个名字,不曾想到他竟然是我爷爷辈的人物。“一苇”这个名字,显然与佛教“一苇渡江”有关。从他的履历看,抗战时,他与南昌姚氏的大部队来到吉安避难,从吉安中学考入厦门大学,之后就职于台湾高雄。从此远离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 00:17
     我曾经有机会采访过台湾电影界泰斗李行先生,也曾见过音乐界的泰斗庄奴先生,未曾见过台湾戏剧界的泰斗姚一苇爷爷是件遗憾的事件。否则他为什么叫“一苇”?何时开始叫的?是否与渡过台湾海峡的大船有关?等等等等。。。我便有了第一手的报料了。

mmexport1549035964747.jpeg (80.86 KB, 下载次数: 582)

mmexport1549035964747.jpe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2-2 14:44
好精彩的帖子,娓娓道来,如叙家常,为哥哥点赞!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3 21:3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3 22:43 编辑 ( a$ x  A6 h! p6 B1 s
- J. f. W  u* q
    回复73#俊兴宗亲
  q5 W8 A: ~7 K2 A5 _. w* n" V2 l     俊兴宗亲应该是看了姚网的不少贴,故有此总结。
4 X% A& T5 E+ C9 B, ?9 o, L       在灵源姚氏肇基具体的位置上,我为什么不提具体村名,而只提“灵源”两字呢?主要还是照顾到左右灵源各个村庄的感情。因为溯源到唐朝的地名,无从论证。姚勉出生地的位置叫“灵源坑”,现已被水库淹没。在他出生之前,姚氏已经人丁兴旺,纷纷从宋朝的驿道向一个喇叭形的山谷两旁移居形成了多个村庄。& b+ m: B( |- d
      南垣者古华溪之地也。从老谱上看,与华溪血缘关系更近的几支姚外迁了。恰恰是芳里谱上所列的与南昌姚氏同宗的“穆”公后裔有十七支,其中记载“质”公由杨林居华溪燕子窝,而“守道”由华溪迁燕窝留居大宅。

IMG_20190202_205528.jpg (58.45 KB, 下载次数: 564)

IMG_20190202_205528.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3 22:0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3 22:42 编辑 ' J0 F& L: t, Z0 S8 f, B9 Z( w
- [6 r+ `: |2 F& F& G9 j: |# Z
     2013年,由南昌姚氏牵头,各地彦国公后裔响应,在南垣村背后的一个叫燕子岭的山岗上建立了“彦国公祠”。公祠大门前的对联上说,“华溪树福基,后嗣成伟业”。就在祠堂北面不到一百米距离即是“燕子窝”。而由南垣村头附近的大宅姚外迁到高安村前镇,号“燕窝姚”。其祖坟山与南垣姚氏的祖坟山都在一个仅仅二十平方米的山坳里。如果不共祖,怎么可能共祖坟山呢?
8 H9 U0 b& d8 h, N2 _  B       对实地的认证与家谱上表述的事情,有人是真不懂,有人是装不懂。你无法叫醒一个装醉的酒鬼。

IMG_20190203_214138.jpg (91.6 KB, 下载次数: 595)

IMG_20190203_214138.jp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2-13 14:5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3 22:049 X; c0 J2 d3 b! e
2013年,由南昌姚氏牵头,各地彦国公后裔响应,在南垣村背后的一个叫燕子岭的山岗上建立了“彦国公祠 ...
2 f8 [+ ^7 o) O9 {
继续关注!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下去!
- A5 C/ l; N; K) i% 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4 10:55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2-13 14:55
, v: T% C" B& I2 `7 S继续关注!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下去!

+ [: m: s5 U" o) [1 n. ^. |5 K          这个帖子不可能这么快沉下去的。仅仅是中场休息。# ]7 n2 O+ ?' j9 |
          有宗亲在给我的微信留言说,“前面的部分,是散文的笔调。”说明这个宗亲是认真细致地阅读了我的帖子。他看出了行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风格。实际上前面的内容是我一气呵成的。后面的内容也没有偏离主题。
) J& o/ n3 j: U0 ]' w' k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8 09:44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4 10:55
8 _- n0 p# E6 I' }. A+ j+ y这个帖子不可能这么快沉下去的。仅仅是中场休息。
( ?/ }0 N4 S9 S# M1 R) t$ a3 [          有宗亲在给我的微信留言说,“前 ...
% [* q" \- H- E! L3 Z  u3 h
   五。姚湾与斗门         锦江之水流经瑞州,官方的称呼为“瑞河”。在高安与丰城、新建交界处汇入赣江。一到赣江,锦江之水就豁然开朗了。
3 R; G" R. @; k7 X  W' V) f+ ^8 N% H     如今的姚湾仅仅是一个自然村,归南昌县富山乡滩上村管辖。滩上,顾名思义即是一片河滩之地。在上世纪的五八年以前,由于这里沒有建立坚固的防洪大堤,水患频频。姚湾家谱记载,元朝的一场大水,姚家人的村落顺着水流的方向后撤到了如今的地域。这块地方地势较高,由廖姓与佘姓开基而成。如今姚湾保存的一口古井依然叫“廖井”,表达了姚家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情怀。
' k" H4 b( Z+ Z9 j! S1 F- ~

* M; S% N4 `+ W* i( Q, J2 }$ r; n& q  a4 o: n- C# m6 D0 I$ ]
! _+ b4 \9 B1 q  Y. c1 h. J
7 p! F, }+ }/ J8 D; w
& B* a3 V, ^+ ?) N2 H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8 09:56
廖井依旧在,井的背面砌了一个神台。

IMG_20181117_102105.jpg (148.73 KB, 下载次数: 605)

IMG_20181117_10210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8 10:0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18 10:07 编辑
  _: X, s& i8 p
/ e  c, A0 q3 ^+ o5 u    我在安徵太湖县熙湖姚氏家谱上读到他们的祖先真一公在祖母的带领下离开了“江右姚湾”。与南昌姚湾家谱完全吻合。熙湖姚氏已经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2-18 10:25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8 09:44
$ u& L- v+ r2 A4 w+ U. H1 |五。姚湾与斗门         锦江之水流经瑞州,官方的称呼为“瑞河”。在高安与丰城、新建交界处汇入赣江 ...
6 F) x: H; e. A( @
       姚湾自然村,归南昌县富山乡滩上村管辖。: l: G  W7 R$ _! j
      ——南昌县富山乡滩上村姚湾自然村。还叫“富山乡”?
" n( x: p8 B$ q: i4 h;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8 10:2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8 10:04# R9 l8 X" p' N
我在安徵太湖县熙湖姚氏家谱上读到他们的祖先真一公在祖母的带领下离开了“江右姚湾”。与南昌姚湾家谱 ...

* O0 v# d. N. r' {3 }    村庄的移动经过了历史的变迁,我在清朝的“南昌古地图”上偶然发现湖南三公后裔苦苦寻找的“烂泥湾”竟然就在瑞河的出河口下方,与姚湾的始迁地在同一区域。如今依然有凃家黄家人居住在那个区域。凃家人称自己为“泥湾凃家”,他们把那个“烂”字去掉了。其实,“富山”原来叫“苦山”。把“烂”“苦”脱去,或改动,反映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
( u& \, k7 k5 O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2-18 10:3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18 10:04
$ K- n) W2 x# _3 C- |7 c我在安徵太湖县熙湖姚氏家谱上读到他们的祖先真一公在祖母的带领下离开了“江右姚湾”。与南昌姚湾家谱 ...

' @; z9 q) {' D% O/ y/ C1 C5 ]从《南昌姚氏族谱》中的记载来看,外迁的族人以姚湾团为最多,不知他们的后裔还记得老家姚湾吗?还记得这口老井吗?
5 r, F7 F# z6 e# |; A" g; j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9-2-18 11:10
南昌姚氏外迁宗亲在外散失的还有许多,族人仍需努力!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18 11:13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2-18 10:39! I% Q- ]1 z# ^6 F% a6 t4 ^% y$ @
从《南昌姚氏族谱》中的记载来看,外迁的族人以姚湾团为最多,不知他们的后裔还记得老家姚湾吗?还记得这 ...
% R) _6 d! R6 ]* x3 ]5 [7 j' I
      姚湾立村是宋朝的事情,比斗门早八十年,多四代人。从姚湾家谱看,离开灵源二百年内依然与灵源保持了联系。南昌姚氏始终把灵源当作自己的故乡。

10-07-38-214430jpi3z4932p6alk8i.jpg (103.46 KB, 下载次数: 442)

10-07-38-214430jpi3z4932p6alk8i.jp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9-2-19 09:18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9-2-19 09:20 编辑 4 t0 r* z; |0 U; E" u
; o% b- ~% v; ~9 `+ O2 _" X2 z
赞赞赞赞赞赞!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1 07:41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2-19 09:181 C' @" r; d, {; N: X5 A2 L
赞赞赞赞赞赞!

7 f3 _4 U  R" m8 i" M  i1 P    客观地说,如今斗门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姚湾。姚湾家谱的入谱宗亲不及斗门的十五分之一。仔细分析其原因。首先,南昌姚氏第一次修谱是明朝永乐年间的1404年,而修谱人是由斗门后裔从山东和湖北回到斗门依据灵源老谱修的,他们主要是理清了斗门的世系,而姚湾当时没参与。到了1529年以后,姚湾家谱才收集到泌公后裔的信息。也就是说,现在姚湾的所有宗亲都是泌公一个人的后裔,从始迁祖谷清公到泌公的四代人不知去向。其次,姚湾位居水路交通的便利,顺水而下,半天就可达鄱阳湖。造成了失落宗亲的地利之便。第三,从元朝开始,经过了洪武前期十八年的朱陈动荡,乃至其后的一百多年,姚湾籍宗亲鮮有回归者。第四,姚湾滨临水患频繁的赣江,明末清初时居住在赣江对岸的有六房,七房,八房,九房人口几乎全部失联。
* X! J. `: G4 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1 22:0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21 22:05 编辑
' W4 V$ P3 {+ z/ {2 u7 V3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1 07:41
8 Y4 G3 E4 J9 Q4 Y$ w; m客观地说,如今斗门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姚湾。姚湾家谱的入谱宗亲不及斗门的十五分之一。仔细 ...

& W8 @: e; n0 h7 A9 [    6。斗门与斗山                                                            2 X8 g2 i3 {; `+ d. @
      南昌县广袤的土地实际上是赣江与抚河的冲击盆地,号称“千年古镇”的三江、幽兰、武阳等乡镇属于抚河流域。岗上、富山滨临赣江。* ?8 S; l$ n  q# [6 t5 F& v) \
     我在研究富山各姓氏的起源得知,江西殷氏起源富山。而富山的罗氏则号称是天下罗氏的发源地。但是,富山的有关资料遗漏了佘姓也发源于富山。
& U- h6 x( c( }  s7 q    我与“佘氏宗亲网”有过交流,全国的佘姓仅三十二万人。虽然佘姓的发源有多种源头,但南昌佘氏是整个佘氏重要的一支。
$ j! g, t9 ?  F4 g% a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1 22:10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1 22:01
! Z0 G: j+ E# @( t7 d6。斗门与斗山                                                            
* `. t$ `" V' M5 d/ n9 y- x      南昌县广袤的 ...

) N: v5 R4 s% Y6 {- |* u% n        余讽,字荩臣,乃改封佘姓之始祖。余讽在东汉末期为避兵乱,举族迁至南昌。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初乙酉岁(公元325年,实际上是晋成帝司马衍元年,未改司马绍年号),余讽历官都尉,兼经筵讲官,闻望日隆。后他以奏事见上,晋成帝曰:“余者,我也;讽者,讥也,卿欲为朕之敌人乎?”因赐改姓为“佘”,盖即余而少异之。余讽深喻上意,当即自请改名为顽,称“佘顽”。南昌佘氏自此开始。# X% n2 z* H% O4 H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1 22:1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1 22:10
2 |8 @: E2 @) B* _: M余讽,字荩臣,乃改封佘姓之始祖。余讽在东汉末期为避兵乱,举族迁至南昌。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初 ...

/ u9 ?" v  X- R/ E1 o佘钦[size=0.18](生年待考),籍贯江西南昌人。著名唐朝太学博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佘氏名人。
* J! |: u# n$ j! z4 D# H: t) [1 Z' p) s5 W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1 22:2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1 22:16
, ?. x6 m* ]4 @( ~5 X3 m佘钦(生年待考),籍贯江西南昌人。著名唐朝太学博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佘氏名人。

8 H# {( d7 k8 y! T5 a7 f    我在查阅《南昌县姓氏志》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南昌县竟沒有收集到一个姓佘的人。虽然在编写《南昌县姓氏志》时,南昌县有诸如尤口镇划归了南昌市管辖,使得在我们在讨论南昌县各姓氏的起源问题有所欠缺。但是《南昌县姓氏志》还是涵盖了近二百个不同的姓氏。
1 F+ a2 }3 H% V% m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1 22:3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1 22:27
- q) n$ [; j1 [4 N我在查阅《南昌县姓氏志》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南昌县竟沒有收集到一个姓佘的人。虽然在编 ...

/ {4 q; [1 i, S& m       我在一个资料上看到过,仅宋朝时南昌的佘姓就有一千三百多人。南昌姚氏好几个村庄流传“佘入大同一千烟”的民谣印证了佘氏宗亲网站长告诉我的一个事实,佘氏以“雁门堂”为重要的堂号。
7 T7 i: f. b3 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3 10:3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23 10:45 编辑
5 Q% [8 O1 }0 y, ]& g' ]: ]! X4 [% U, B, h$ R
       如今佘氏在南昌县的遗迹仅在姚湾与斗门、斗山可以找到。从历史上看,南昌县号称“千年古镇”的村落都在抚河与赣江沿岸。事实上,古南昌县的县治在抚河边上的谢埠,而不是如今的莲塘。这样推测姚湾的开基之姓佘氏、廖氏要早于斗门的佘氏。      南昌姚氏家谱记载:斗门姚氏的始迁祖姚澄1248年由姚湾入赘斗门佘氏,佘氏是斗门姚氏的太祖婆。澄公是在姚湾长大成人的。
( h# `2 [; k( F( P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9-2-23 11:5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23 12:05 编辑
  X& I( V  v* D% _# n

. H9 S8 s+ h8 [
    澄公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如今环绕在莲塘镇中央的澄碧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澄碧湖简称澄湖,周长有十四华里。     我读到过湖北红安,黄陂的姚氏家谱,他们对澄公的记载比斗门家谱更加详细。宋末元初之时,时局纷乱。澄公在湖边垂钓,以待时机,他自号“一竿风月”。往事越过了七百年,澄公后裔姚网会员“姚门才女”姚瓦以“一竿风月”为笔名,多有诗歌散文面世。其将她的诗文汇编成册,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就叫《一竿风月》。灵源姚氏的文脉贯古通今,代代相传。
2 Y+ b4 m8 O4 f6 h: _1 v. ]8 V5 _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