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我们来帮重庆姚中友寻宗问祖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2:16
标题: 我们来帮重庆姚中友寻宗问祖
姚中友:
6 G- B2 \# p9 z4 @) {* Z1 b4 F 你能将你族谱所有涉及姚清公的资料都上网?不要你的世系图片,看不清;要文字表达。4 A+ E/ G* t. I
“姚清明建文时居福建漳州龙溪孝贤坊,生有四子,长姚伯龙,次姚伯虎,三姚伯乘,四姚伯玉”你认这句话吗?或者,你认可姚清明建文时居福建漳州龙溪(孝贤坊)吗?$ i: O+ W* V) t- z) F& R4 z2 j
“良德、良能、良珊是姚崇的后人”你认可吗?
$ H+ _8 C+ H, @ e. z6 A9 p3 ` “姚清是思廉的还是姚崇的后人?”你不晓得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2:2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10 12:32 编辑 ' {# {4 R6 A& d2 ^6 p
9 b3 e+ s& h/ b1 f$ F' S+ r# V我手中的族谱所记载只有了伯龙、伯虎,没有清公的记载,清公是姚闻宗亲在万盛谱上看到的有此记载。
5 g% n/ M- v8 N) W5 t
$ o3 x8 @, d2 W. \9 }姚氏新攜族譜序
. t; o0 d& d J) O/ o7 x 當聞人生天地秉秀而靈而族之有木本水源乃人之大倫也。而父子之身昭生穆而乾坤定矣則為陰陽合而四時
: ]6 e) `2 G5 f# }+ v夫婦有別而日月之殊矣成為陰陽而鴛鴦之雙和之。昭生穆也。則長幼有序穆生昭而尊輩氏高。予思念門中宗祖而五服六親不知穆生昭昭生穆如置弗論第。我籍肇自湖廣麻城縣孝感鄉姚家灣之人氏矣。自入蜀以來昭生穆穆生昭迄今十餘世矣。漁之曾玄孫竊見龍 俸等公生卒盧墓不盡可稽昔無所譜致矣。今特修简单族谱仍前后世世相传以免后裔之错讹。一言四韵音雅词和。俾子孙世守弗替木本水源字之渊源下以启三大房之统绪而大孝之舜历矣长存而不坠。是以序为。
0 z( p2 e; @1 u; | B$ | 中公华元民一国九七八十六四年丙寅岁仲夏月廿日 十八世孙兴渔撰. J& j& S, W* ^* v
! a6 K* r9 }! q9 Z2 P “中公华元民一国九七八十六四年丙寅岁仲夏月廿日 十八世孙兴渔撰”3 Q1 n5 T# k m9 W
有错,请更正。, k% s) H# F3 f2 y4 W
9 m U1 q7 Z I: Y8 U. q “我籍肇自湖廣麻城縣孝感鄉姚家灣之人氏矣。自入蜀以來昭生穆穆生昭迄今十餘世矣。”' e9 S* ?$ A, ~" F" r4 x7 _
这是线索。欠缺入蜀具体时间。
+ |: J3 L, H% i) W7 Y/ e1 S, P
. o t% N0 z; {; E* [ “今特修简单族谱仍前后世世相传以免后裔之错讹。一言四韵音雅词和。”
3 c5 B! O8 {* L3 k/ r0 U “一言四韵音雅词和。”指什么?传上来,讲清楚。
0 l# S9 A* v1 I+ D/ }! p- ]. Y. [. h L5 s& |
“以启三大房之统绪”1 p# j( ? I0 M# m$ k2 j
三大房指谁?从哪世分?: L3 l( F! v+ @, m+ P& \) I) G
' J% o/ c- W1 {; e, G! ` “十八世孙兴渔”
! @" K, D1 G4 _3 \7 f- H 姚兴渔是什么人?他的后代情况?能不能从他家得到什么?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2:34
“听我们当地老人讲,没有清公的传说,只是说是“四弟兄入川”(也有八兄弟入川之说),只记得伯龙、伯虎。”
- h6 j, {1 S; x9 _ ?) j 这是一条线索。谱书的传说的你都传上来,放在楼下。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2:46
姚中友回复:"这个贴原是我支姚闻宗亲在万盛谱上看到是这样记载的。"1 |1 d2 h! R8 U/ b
你确认姚闻与你是同支吗?# r% i# F; r/ g: a
万盛谱是什么?何支何地的谱?何人何时修的?“万盛”是什么?
& S, v* L1 ?( X! T; g4 I8 P; ?
: g0 }# }* @5 A4 F 如果姚闻与你是同支,你们要多多依靠他。他是学历史的,科班出身,身居直辖市,出入大学,有很多条件和优势。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2:51
“姚清明建文时居福建漳州龙溪孝贤坊,生有四子,长姚伯龙,次姚伯虎,三姚伯乘,四姚伯玉”& Y( _ m$ |: G* R9 O' T
这是很重要的线索,即使能确认“姚清居福建漳州龙溪”,便大有希望。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4:02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10 14:09 编辑
# y9 r, A W% Q; E3 M8 M B: Z% e3 f$ g K3 O( Y( n5 P, Z
回复 5# pszyyao
2 B/ g6 E' b( l! t# b& v3 ]
! a* ^4 I3 m, T$ K7 w/ l. |! p0 I& Z+ d
8 u+ m* V! G: U6 V; d+ B7 a& Y 姚氏新攜族譜序
當聞人生天地秉秀而靈而族之有木本水源乃人之大倫也而父子之身昭生穆而乾坤定矣則為陰陽合而四時夫婦有別而日月之殊矣成為陰陽而鴛鴦之雙和之昭生穆也則長幼有序穆生昭而尊輩氏高予思念門中宗祖而五服六親不知穆生昭昭生穆如置弗論第我籍肇自湖廣麻城縣孝感鄉姚家灣之人氏矣自入蜀以來昭生穆穆生昭迄今十餘世矣漁之曾玄孫竊見龍 俸等公生卒盧墓不盡可稽昔無所譜致矣今特修
简单族谱仍前后世世相传以免后裔之错讹一言四韵音雅词和俾子孙世守弗替木本水源字之渊源下以启三大房之统绪而大孝之舜历矣长存而不坠是以为序- Z/ e3 i9 t ~4 v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 公元一九八六年丙寅岁仲夏月廿日
十八世孙
/ U6 a0 {. |0 |. Q, w兴渔撰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4:04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10 14:05 编辑 $ l$ E3 p" D; i0 Z& S2 H8 E. G
( t: h# K1 Q% Y回复 6# 姚中友
4 x, _' V& D% x3 q' l- a5 Z$ o2 D9 I/ J; g
8 g6 e* X# m) p' c
姚氏新镌族谱
涪陵仁义应唐字兴渔 手著
序昭穆
9 w! U0 r- u) U' o姚氏木本水源
自周序昭穆以来而昭穆之名始著我
% [4 a8 k/ c! b! x1 D2 r8 e; f$ L' @: Q+ G
鼻祖 伯虎龙公由楚入蜀落业于涪洲郁山镇兄弟生离各地插佔结草我4 d4 j! F) k, C9 j
始祖落业拴佔北岸万灵庙包家坝姚家湾落置以来数百余年矣而昭生穆穆生昭至天照公以上共八世犹可历 ヒ志之如鼻祖伯龙公祖母妣刘 氏生一子名俸是昭生穆也 俸生四子长世富次世贵三世金四世荣是穆生昭也其世富生二子长金春次银春其世贵生二子一我春二能春居住忠洲杨柳岩是也至世金一房则无人承祧而公亨、其世荣竟生四子孟春一也仲春二也季春三也新春四也 此三大房皆孟春之后裔是又昭生穆也然孟春生三子一国元二国亨三国祯是又穆生昭也至仲春生国礼国义季春生国忠国臣新春所生失考俱不知住居何处若国元公生甫忠甫忠生文通文通生天伦益佑公 而天伦公失故矣 显有足誌具国亨公生伏忠 伏忠生文伦 文伦公生 天照至今鼎峙成结为三大房一长房天照公二房天佑公三房天益公 三大房之子孙俱极繁衍住居生长或涪或丰难以枚举 更有一房在丰邑姚家沟不知派分何代 原系天字以前分支尚未注明 谱中凡有族人当知木本水源慎勿数典不忘其祖也
定字派
从伯龙公入蜀以还十余世皆无定派世世相传以及于今尚未紊乱此祖宗之灵魂在天而默为呵护也然昌字以前字派皆同昌字以后字派渐異惟天益佑两房至正字以后始殊如不定派窃恐三大房之子孙分之不清终必至尊卑颠倒祖宗在天之灵安乎否乎爰从天字启押韵取派定派成诗万无错讹而以第五字为韵即以十字成联前九十字皆旧派或十一至十二字一律皆旧派至十三字新派一押七阳韵一押十蒸韵汝联上八至九字三大房皆仝惟未下二字不同此无他叶韵故也凡我族人各遵新派所取则得位得禄得名得寿可预卜也何幸如之所取之派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4:14
回复 4# pszyyao 1 i3 p. |$ @; c( G# P
& k2 r4 F* V' ~7 E& t4 V
3 j. \9 H- ?6 f* G! A* y “万盛”是重庆市万盛区。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4:18
回复 3# pszyyao 4 O o: b0 N7 _3 k
" k9 P1 c2 C! E/ M7 ^6 O
; }. j: c# g2 n7 l* n “听我们当地老人讲,没有清公的传说,只是听说是“四弟兄入川”(也有八兄弟入川之说)都是口传,谱上只记载了伯龙、伯虎。伯虎也只是一笔带过。
0 @3 A, J3 h( e “八兄弟入川之说”听说有谱,我正在联系。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4:49
回复 2# pszyyao . l$ k( Q: t; Q: X4 e$ \
1 J) }4 O8 M+ p9 K+ ?: Y" C3 K1 Y
回复2楼:3 ^/ k0 N K) ^
“中公华元民一国九七八十六四年丙寅岁仲夏月廿日 十八世孙兴渔撰”) P/ \' }& Q2 z& q3 G
有错,请更正。(中华民国七十四[公元一九八六]年丙寅岁仲夏月廿日 十八世孙兴渔撰。)& i0 n. g) q# W; e
' R# i/ j0 ?5 j$ ?0 T
“今特修简单族谱仍前后世世相传以免后裔之错讹。一言四韵音雅词和。”
; g/ a" S) _8 o5 r “一言四韵音雅词和。”指什么?传上来,讲清楚。(答:这个我也说不清楚 。不知是不是这个:“湖海奔川陵 郁山落太平 籍清朝相舜 万代奉其先”。“川陵”应该是四川涪陵,“郁山”是现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太平”是我们现居住的地名(现更名为万灵村)。
5 l g5 f# H( e" G+ q
9 m, Q7 L( n5 c: @2 k% Y; g “以启三大房之统绪”& ?$ O) N3 S: M# D0 n1 b) P9 U
三大房指谁?从哪世分?(答:三大房是指伯龙公八代孙天照、天佑、天益) m- M( N4 y/ @# U# ^, G/ D9 X7 h
" `( g5 i3 T6 ~4 @. v
“十八世孙兴渔”$ U4 q+ p; a: O# I+ ^3 q4 {/ \
姚兴渔是什么人?他的后代情况?能不能从他家得到什么?(答:兴渔,字应唐。他是我们这一带出名的一位道士先生,他是92年去世的。他的后代前面都是女娃,有一子,还很年轻。这谱就是从他家拿来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5:12
原字排:- B: y. v' I, E' g* P' T
伯仁世春国忠文天昌......
, f+ O0 z) Q- T" R [( g: \$ d5 G) N* F5 s% I3 }
后从“昌”字分支为:天昌帝清升 正玉文学应 孝德承宗舜 邦家必有光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5:27
好,谢谢。楼上的问题,有的回答,有的在其他帖也回答;还有未回答的,能回答的请尽量回答。我是有的放矢地问。例如,是思廉后还是姚崇后,我认为重要,可少走弯路,少查许多文献。0 Y1 ~! @0 p: [; K0 u# T1 A
1 ? J/ m; q( o+ t; f( Z% T7 e" \ 十八世孙兴渔是我们这一带出名的一位道士先生,他是92年去世的。% x0 |5 K% c1 v8 T+ p5 f
我以为他是台湾人或海外人。建国60余年,他还用中华民国纪年,够大胆,有意思。
3 s! O# N; F7 F0 R, z' L! y% b3 C
( t5 @( Q/ F0 a9 N “今特修简单族谱,仍前后世世相传,以免后裔之错讹。一言四韵,音雅词和。”' r& Y) K: V8 Z, z* B6 V
可以理解为“简单族谱,一言四韵,音雅词和。”可是看不出来呀。
5 r& t6 K2 P& g' V% z “湖海奔川陵 郁山落太平 籍清朝相舜 万代奉其先”在哪里出现?"一言四韵",不符,是五言,也不是四韵。你有没有抄全?
0 |8 b: a L& h
* x& o( @1 T+ @+ u& C “以启三大房之统绪” 三大房是指伯龙公八代孙天照、天佑、天益
$ `# A6 B) L2 T" q- \% X 你是天照公房?姚兴渔是哪一房?姚闻闻是哪一房派?$ c- S8 B* A1 n4 Q; w3 S/ p
; p( @& A; w7 X R7 W! K
兴渔,字应唐。他是我们这一带出名的一位道士先生,他是92年去世的。他的后代前面都是女娃,有一子,还很年轻。这谱就是从他家拿来的。9 g0 Z }4 U' q1 E. J- r. d/ Z
这谱是指兴渔一九八六修的谱吗?你族没有其他谱?你发的世系谱页是哪里来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6:06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10 16:18 编辑
: k3 U0 E- ?; g. M4 v1 V5 i, V5 y7 h+ @1 g
我和姚闻同出一脉,都是贴中说的伯龙后裔,我和姚闻是伯龙五世国元、国亨分支的,姚闻属国元后裔、本人属国亨后裔。原字派:伯仁世春,后续: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永隆。我支从“昌”字就另行派字了:天昌帝清升,正玉文学应,孝德承宗舜,邦家必有光。 为何另行派字我也正在查找原由,在我们现在的字辈以前曾经还改过一次:天昌虞世长当开金学应先承基...;字辈:天昌帝清升...邦家必有光,是清朝时期我支一位私塾先生(天益支:姚浩然)改的。我和姚兴渔都是天照公后裔。6 Q7 o8 W) n5 h5 Z3 Y* @
, I" H0 ^0 `1 h& e$ Z F
以上是天照房支独修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6:14
我原来发的世系谱页又是八八年“天照、天佑、天益”三大房合修的,那谱过于简单,主要目的是续字排。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6:32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10 16:33 编辑 ?5 _1 d i9 f* w
( \7 q( }/ K/ U1 C1 P1 l# `
“湖海奔川陵 郁山落太平 籍清朝相舜 万代奉其先”在哪里出现?"$ z4 ~+ _* k2 h9 T# y- s
答:族谱“姚氏族谱”前面附的有两页,这应该是兴渔题的,因为下面有署名。
0 j# j4 E2 J8 G6 J% h! e 另外“姚氏族谱”下页题有“堯天舜日 世代榮華”,之后才是谱序,这应该也只是一个喻句吧?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7:00
“新镌族谱”还是“新攜族譜”?新镌指什么?此谱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什么刻板印刷?两序中还有错别字,是原序还是你造成的?例如:涪洲郁山镇——涪州郁山镇,忠洲杨柳岩——忠州杨柳岩,慎勿数典不忘其祖也——慎勿数典忘其祖也,未下二字——末下二字,叶韵——押韵,+ C! k. E- y$ i% L8 J8 m9 z P
. G9 g- D2 C& X. j( @ 试将《姚氏新镌族谱》断句。“新镌族谱”还是“新攜族譜”? j4 B2 O5 q* n3 D; Q$ B9 Z
) o+ X' v" A. X9 J 姚氏新镌族谱: W0 E) ?$ {0 z; V, U8 T, ^9 q
涪陵仁义应唐字兴渔 手著' e8 b( M$ a8 L) @! {5 \
, ?1 Y) F+ f4 |2 K/ ^* Q
序昭穆) f3 f6 |4 O |6 N6 q# P3 z
姚氏木本水源4 h: ?5 {9 ~! [; h( B- Z: A! j
+ h. v: ]* w6 b# t, R5 [2 w0 N1 ^ 自周序昭穆以来,而昭穆之名始著。我鼻祖伯虎龙公由楚入蜀落业于涪州郁山镇,兄弟生离各地,插佔结草。我始祖落业拴佔北岸万灵庙包家坝姚家湾,落置以来数百余年矣。而昭生穆,穆生昭,至天照公以上共八世,犹可[b]历 ヒ志之如。鼻祖伯龙公,祖母妣刘 氏生一子名俸,是昭生穆也。俸生四子:长世富,次世贵,三世金,四世荣;是穆生昭也。其世富生二子:长金春,次银春;其世贵生二子:一我春,二能春居,住忠洲杨柳岩是也。至世金一房,则无人承祧。而公亨、其世荣竟生四子:孟春一也,仲春二也,季春三也,新春四也。此三大房皆孟春之后裔,是又昭生穆也。然孟春生三子:一国元,二国亨,三国祯;是又穆生昭也。至仲春生国礼、国义;季春生国忠、国臣;新春所生失考,俱不知住居何处。若国元公生甫忠,甫忠生文通,文通生天伦、益、佑公。而天伦公失故矣,显有足誌具。国亨公生伏忠,伏忠生文伦,文伦公生天照,至今鼎峙成结为三大房:一长房天照公,二房天佑公,三房天益公。三大房之子孙俱极繁衍,住居生长或涪或丰,难以枚举。更有一房在丰邑姚家沟,不知派分何代,原系天字以前分支,尚未注明谱中。凡有族人,当知木本水源,慎勿数典不忘其祖也。(慎勿数典忘其祖也)
9 i+ d; X) Y" w. V
5 ?' P. { L, Q9 q 定字派
+ A: u* p3 e5 {: I1 c 从伯龙公入蜀以还十余世,皆无定派,世世相传以及于今,尚未紊乱,此祖宗之灵魂在天而默为呵护也。然昌字以前字派皆同,昌字以后字派渐異,惟天益佑两房至正字以后始殊,如不定派,窃恐三大房之子孙分之不清,终必至尊卑颠倒,祖宗在天之灵安乎否乎!爰从天字启押韵取派,定派成诗,万无错讹。而以第五字为韵,即以十字成联,前九十字皆旧派,或十一至十二字一律皆旧派,至十三字新派,一押七阳韵,一押十蒸韵。汝联上八至九字,三大房皆仝,惟未(?,末?)下二字不同,此无他叶(?,押?)韵故也。凡我族人,各遵新派所取,则得位得禄得名得寿可预卜也,何幸如之所取之派!
- w: ~, |9 U( r9 M0 z. W* `2 K% w d2 Z5 m. T% V
由上可知姚兴渔先生是怎样定字派的,是有目的,有讲究,讲押韵,有嘱咐和告诫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7:45
经钟尧老如此断句,读起来就明白多了,原都是似懂非懂。多谢老宗亲了!!( x3 t% H+ _' x5 A4 O
另外“其世贵生二子:一我春,二能春居,住忠洲杨柳岩是也。”应为“其世贵生二子:一我春,二能春,居住忠洲杨柳岩是也”。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0 17:49
谱序原文就是这样的,在没有读懂的情况下我不敢妄自改动。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8:19
“八兄弟入川之说”听说有谱,我正在联系。
- S- _; O z% R
: L3 s; V! l. j, T+ ~6 S 应是“八兄弟入川之说”如是,越来越有希望。联系情况和结果,请通报。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1-10 18:43
回复 pszyyao
0 u- @/ `- u/ g# e: r: I2 B6 V0 x9 M+ T( a' M4 P# i
2 | _0 q6 [. H. g) m. B 回复2楼:
: r( D. a/ [# Q# h( D% G2 R“中公华元民一国九七八十六四年丙寅岁仲夏月廿日 十八世孙兴渔撰”7 ?$ d( B6 u+ @. l/ b8 G
...: }0 U- J6 \: x* n/ ^6 s/ ^) x: }
姚中友 发表于 2012-1-10 14:49 
6 u6 V7 [0 u" A/ C5 \; k
9 O# ^9 d# _. X4 |' @: c: e, H. \
民国七十四年,应是公元1985年。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0 19:39
回复 18# 姚中友 " r' }5 h$ E. o0 [5 h
) X! j; q r$ K7 S: X( h
姚清公离你支涪陵天照公甚远,你是怎样知道你们的姚清公的?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1 00:59
首先谢谢教授的帮助,也谢谢各位宗亲发表的意见,这对我伯龙支追根寻源非常有用,哪怕意见不一,都是真情的流露和关心,非常谢谢!为使探讨真实,我将我收集的伯龙重庆梁平支,清乾隆时撰写的谱序,粘贴如下:本支百世不易,宗派万古犹同,故礼云,收恭敬宗。书云,以亲九族,是知睦族之道,莫先族谱之设也,由来旧矣。所以圣朝有论,义由而外,惟谱书为最重,岂细故哉,我族之谱,自昌字辈始,是辈运、德二翁(即姚运昌,姚文魁天玉之后;姚德昌,姚文选天祥之后),二翁者,素性纯良,公直孝,率领家门会议成谱序。$ S2 B. Q0 q! H" J* n
语言,我族姚之发源于有虞也,自封以后,其支流,传迁居移地者世之远年,湮已不可考,切闻祖父遗言:大宋年间弃江西省广信府黄州邑,号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岸于斯时也,烟村云连,其生齿之外,有不堪枚举者矣。; P5 |: i% {+ P
迨至大明初年奉旨入川,我始祖姚伯龙尔乃卜地重庆府黔江县宅山里铺坪坝建业而居,越国忠两代,瓜失衍庆 虫斯叫吉,盛称姚家营焉,无如甲申(1644年)变乱,黔邑又遇土匪接嚷我祖,六人虑非久安长城之地,荷大清定鼎,顺治十八年(1661年)另具迁于梁山县赤滩桥吴家街平头山等处,插业而居处,虽分烟各爨,实手足一方,穆穆雍雍,诚天伦之乐事也,只虑远迁忠州,涪州,阖州者,之不能时相晤对也,云云,由此序语观之,夫曰,祖迁居梁邑,可知姚伯龙以下至孝忠六代,皆死葬于黔邑故土也,曰者矣,我文祖同堂之伯叔弟兄,在黔邑已分散而各迁也,又曰,闻诸遗言者,是谓伯龙以后,至孝忠六代,皆系口传笔录,男女尽注族内,但当日抄写者,只图简便,未载号与妻室,故,运者德公二翁仍其旧录,而不敢以无稽之传闻,妄有增益以取咎也,至若孝忠以下,厥惟文祖,运德二翁去文祖未远,于其父老抄本犹存者,故,文祖以后,号与妻室独加详焉,此二翁之费婆心注载分明,亦无非使后人之易于观记,得溯本源也。. B. s% J0 B: H* m; U
乾隆三十八年癸已秋(1773年)有后生、监生姚世元、世诰、世桂合族人等,将谱重修,增补人丁若干,至于乾隆未,有首事世元世诰世桂世宁,族长姚珖姚珣等集众捐赀札造祠堂,丙辰年嘉庆即(1796年)工完告竣,越十四年,已巳(1809)春,总领姚世谱姚世鸣值年宗祚宗衡等修建龕坐,设立神主及至壬申(1812年)之冬,仍系宗衡宗祚偈处募化修筑门墙兼修砌堤坝阶沿,于是我族宗祠即可亦观,纵有不甚堂皇者,又岂乏修补之资豪也,独是族谱一事自乾隆癸巳年(1773年),嘉庆丁丑岁姑洗月间越四十年(1817年),历年既久,书多残缺,后嗣迭兴,名多未载,倘不于残缺者补之。未载者序之。再越数载,不几伤堕茫茫乎,幸有宗衡宗祚是二人者,秉性温良,服习诗书,常切一本九族之念,时怀孝弟忠信之心,不忍先人谟训,至我辈遂废,堕不齐爰,是旧谱改张,惟新遂门彩,取未列之名号与妻室儿女二百余户,而格恭敬慎登诸新谱,谱内原有字辈数:* A! w; X5 Z, f" [0 }
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永隆。
% V( i& k4 R6 [, W9 G十六字,周而复始,至今世世相传,无紊代代,悉宗一源,其有功于宗族,固非鲜,况且于宗衡宗祚,二人不惜劳瘁,非惟草故,鼎新而更公缕晰,必于谱内之上,列书小字,曰某之几代,且于谱之下面另加批解,曰迁于何方,不宁惟是复,又总序以启其源,总图以竟其委,如日月经天,山河纬地,使见者了如指掌,观者不费翻寻,其功亦多,其事甚大,虽照葫芦旧样,亦未始不费匠心矣,续后又附录历代帝王之次序者,又岂先人之心苦哀也。噫嘻!
) V4 u. T4 ?' {, ~* V/ R" W切念宗绪,宗祚立念以来,同心协力,兢兢业业,未敢轻视,故费堪愚鲁,自序以弁其首,更望后之学者,光大其事焉,则庶几荷圣朝之论,我族之谱,使本支百世名号,不紊宗派,万古尊卑秩然,岂不幸甚。
6 i2 \, q$ _2 g* |" ^( A我族入川字派:老派:伯仁世春。字排: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安,一家永兴隆。后于我族姚三锡(洪恩)又议貮拾字派:新派:有虞祖得厚,期崇常继生,贤哲能绍远,光大振家声。& e( }& C/ Q( T5 T8 l4 E1 O
祠堂右廓明伦斋增录族谱。监生姚宗衡采辑序录。后学姚宗衡採辑书录。族长姚珣姚珖 採辑参录。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1 01:18
首先谢谢教授的帮助,也谢谢各位宗亲发表的意见,这对我伯龙支追根寻源非常有用,哪怕意见不一,都是真情的流露和关心,非常谢谢!0 v! t% S- k/ ^5 E
为使探讨真实,我将我收集的伯龙重庆梁平支清乾隆时撰写的谱序,粘贴如下:
: x- G% W" U3 b- b/ s 本支百世不易,宗派万古犹同,故礼云,收恭敬宗。书云,以亲九族,是知睦族之道,莫先族谱之设也,由来旧矣。所以圣朝有论,义由而外,惟谱书为最重,岂细故哉,我族之谱,自昌字辈始,是辈运、德二翁(即姚运昌,姚文魁天玉之后;姚德昌,姚文选天祥之后),二翁者,素性纯良,公直孝,率领家门会议成谱序。: J3 T: t3 a7 n) @0 w8 m& W6 t
语言,我族姚之发源于有虞也,自封以后,其支流传迁居移地者世之远,年湮已不可考,切闻祖父遗言:大宋年间弃江西省广信府黄州邑号麻城县孝感乡高杆岸于斯时也,烟村云连其生齿之外,有不堪枚举者矣。
6 F2 K- r) G# U, u0 j- Y迨至大明初年奉旨入川,我始祖姚伯龙尔乃卜地重庆府黔江县宅山里铺坪坝建业而居,越国忠两代,瓜失衍庆, 虫斯叫吉,盛称姚家营焉,无如甲申(1644年)变乱,黔邑又遇土匪接嚷,我祖六人虑非久安长城之地,荷大清定鼎,顺治十八年(1661年)另具迁于梁山县赤滩桥吴家街平头山等处,插业而居处,虽分烟各爨,实手足一方,穆穆雍雍,诚天伦之乐事也,只虑远迁忠州,涪州,阖州者,之不能时相晤对也,云云,由此序语观之夫,曰,祖迁居梁邑,可知姚伯龙以下至孝忠六代,皆死葬于黔邑故土也,曰者矣,我文祖同堂之伯叔弟兄,在黔邑已分散而各迁也,又曰,闻诸遗言者,是谓伯龙以后,至孝忠六代,皆系口传笔录,男女尽注族内,但当日抄写者,只图简便,未载号与妻室,故,运者德公二翁仍其旧录,而不敢以无稽之传闻,妄有增益以取咎也,至若孝忠以下,厥惟文祖,运德二翁去文祖未远,于其父老抄本犹存者,故,文祖以后,号与妻室独加详焉,此二翁之费婆心注载分明亦,无非使后人之易于观记,得溯本源也。
6 p, ~; R: `. b! o$ h- g. _$ U乾隆三十八年癸已秋(1773年)有后生、监生姚世元、世诰、世桂合族人等,将谱重修,增补人丁若干,至于乾隆未,有首事世元世诰世桂世宁,族长姚珖姚珣等集众捐赀札造祠堂,丙辰年嘉庆即(1796年)工完告竣,越十四年,已巳(1809)春,总领姚世谱姚世鸣值年宗祚宗衡等修建龕坐,设立神主及至壬申(1812年)之冬,仍系宗衡宗祚偈处募化修筑门墙兼修砌堤坝阶沿,于是我族宗祠即可亦观,纵有不甚堂皇者,又岂乏修补之资豪也,独是族谱一事自乾隆癸巳年(1773年),嘉庆丁丑岁姑洗月间越四十年(1817年),历年既久,书多残缺,后嗣迭兴,名多未载,倘不于残缺者补之。未载者序之。再越数载,不几伤堕茫茫乎,幸有宗衡宗祚,是二人者,秉性温良,服习诗书,常切一本九族之念,时怀孝弟忠信之心,不忍先人谟训,至我辈遂废堕不齐,爰是旧谱改张,惟新遂门彩,取未列之名号与妻室儿女二百余户,而格恭敬慎登诸新谱,谱内原有字辈数:4 V# P- s. E+ F! g& y
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永隆。
% J: F( ?0 {. B/ e5 r十六字,周而复始,至今世世相传,无紊代代,悉宗一源,其有功于宗族,固非鲜,况且于宗衡宗祚,二人不惜劳瘁,非惟草故,鼎新而更公缕晰,必于谱内之上,列书小字,曰某之几代,且于谱之下面另加批解,曰迁于何方,不宁惟是复,又总序以启其源,总图以竟其委,如日月经天,山河纬地,使见者了如指掌,观者不费翻寻,其功亦多,其事甚大,虽照葫芦旧样,亦未始不费匠心矣,续后又附录历代帝王之次序者,又岂先人之心苦哀也。噫嘻!
) t9 a; k/ O1 D; e. A& S切念宗绪,宗祚立念以来,同心协力,兢兢业业,未敢轻视,故费堪愚鲁,自序以弁其首,更望后之学者,光大其事焉,则庶几荷圣朝之论,我族之谱,使本支百世名号,不紊宗派,万古尊卑秩然,岂不幸甚。8 c) ~5 K) R/ Z! u+ @ ?' i
我族入川字派:老派:伯仁世春。字排:国忠文天昌,玉世宗仕洪,其金万代安,一家永兴隆。后于我族姚三锡(洪恩)又议貮拾字派:新派:有虞祖得厚,期崇常继生,贤哲能绍远,光大振家声。
! ]5 |2 F& E% \$ C: L+ g* x; X祠堂右廓明伦斋增录族谱。监生姚宗衡采辑序录。后学姚宗衡採辑书录。族长姚珣姚珖 採辑参录。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1 01:41
伯龙生俸(第三房)' Z" x1 w2 Y( g: c) ^
俸(第三房)生世富,世金,世贵,世荣。+ n& B! z5 g1 M. X8 ?
世荣生孟春,仲春,季春,新春。
8 ~1 P$ e6 f! l. p2 v4 w孟春生国元(长房),国亨(二房),国祯(三房)1 @, B+ b5 ^( @& {" J
姚闻支:国元(长房)生进忠,可忠。
& Y1 z; o) m' g! Z% H2 B5 Q 进忠生文泰,文通。 b) M) ?% [+ m0 r, V
文泰生天祖。" b4 z' M4 ?. [6 f# I& c
天祖生礼昌,玉昌。
; ]% K- J) V/ E& x' a# P, h5 i 玉昌生湖; e. b+ g& X; o1 ?; n' z
湖生世才,世位,世策。* ^6 J3 X4 Y: W
世才生宗福(迁忠县之祖)' g7 V, q, ^# W' S6 k
中友支:# m n- A! N( F' x# _9 B! U) @
国亨(二房)生福忠。
$ R! V J! m8 I! n2 n0 `' D% f 福忠生文明,文伦,文灿。3 q- z3 g& u# T
文明生天夔,天衢。文伦生天宥,天照。文灿生天瑞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1 11:49
回复 19# pszyyao
% d) I0 ~7 P# H& H5 c; k/ `: q* `% u( n% P3 x* h" A
{) c; f3 t: F( L: }* O
如有线索我一定上传与大家分享。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1 12:21
回复 20# 卧龙姚建中 ( m* e3 z# ?4 O
( f6 I- ~# ~9 a6 f5 V; }0 H& t# @! [) K) K
这可能是对“元年”和“1年”的理解之误。把元年理解为“0年”了。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1 12:45
回复 21# pszyyao " E6 U7 h* N' ?( [/ V% h
9 z) F u* Q. ?% P7 T9 Y8 K0 T5 s. @' \: Y" U8 Z9 n) [* V; _
因为我和姚闻宗亲对过世系表,从“伯龙”至“国”字辈都是一样的。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1 14:31
这里我将万盛谱的一些资料发在此帖,以便各位宗亲研究:
2 n! I1 [" r' k# r, A一、万盛谱修谱时间:光绪二十四年岁次己亥季夏修谱(即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年)& U! e o K3 _1 d" l
二、万盛谱序中叙述了“......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孝贤坊,始祖曰清,于建文年间宦游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住居三世,天顺五年(1461年)分宗于湖广沅州府芷江县暂居五年(成化三年1467年)迁徙黔省遵义府大溪里之虾场,传至明龙公嫡派八房值明末遭流寇之乱各散流离........”& X0 h3 m* p8 C/ Q
三、万盛谱凡例“吾族实籍本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孝贤坊,迁移数处见序,自明成化三年入黔迄今四百年矣”+ C X2 u5 y- \& U. F/ l0 {9 M
四、万盛谱先代世系表:清公-百(龙、虎、乘、玉)。百乘-永(仁、义)。永仁-思(温、让、廉)。永义-思(良、海)。思温-良(道、朋、友)。思良-良能。思海-良(德、删)良友-明龙。
+ L7 b; T# x1 ~/ V五、始祖清公以下五代世系:8 d5 _" \* Y% ~# [6 {
第一世 清 大明建文年间在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孝贤坊住居,生卒失传,墓也无考,当时原谱流离失散仅得残篇次序不明今由康熙年间薄查对旧谱同详之于此 娶潘氏 子四百龙、百虎、百乘、百玉8 i. P" Z. [# T( P. B
第二世 百龙 清公长子,生卒失传,宦游于湖南黄州府卒葬罗田县,娶冯氏 生卒失传附葬后嗣无考或云落业麻城县、 + ~7 O4 f% b b9 i7 _3 y% w: N
百虎 清公次子,生卒后嗣失传无考 娶宋氏、
9 i$ n9 Q( }5 G: h4 s2 I0 L百乘 清公三子,生卒失传,永乐年间携祖妣李氏迁徙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住居 娶李氏 生卒墓均缺子二永仁、永义、
^' \5 s. L8 N- W( E百玉 清公四子,生卒失传
( L* H4 ^3 U8 F第三世 永仁 百乘公长子宣德七年壬子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生于天顺五年移湖广沅州府芷江县娶吴氏子三思温、思让、思廉、
, g+ m& {. J5 {3 N& n0 e2 M. g3 w第四世 思温 永仁公长子景泰六年乙亥太和县生天顺五年随父入湖广沅州府芷江县暂居五年至成化三年入贵州遵义府大溪里虾子场 娶米氏 子三良道、良朋、良友) k0 c' k I, f' P0 D& u# s: H
思让 永仁公次子据旧谱下房未议居百岩斯语今未解生卒后裔均无考
, K# ?' ]7 R$ d; b1 B第五世 良道 思温公长子生卒后裔无考、
8 T1 { ^8 F9 g6 J9 {2 u6 B良朋 思温公次子生卒后裔无考、
8 w' g' b. U2 S' J/ h, q, k9 N良友 思温公三子成化十年甲午贵州遵义府大溪里虾子场 娶张氏 子一 明龙+ c/ I' K' l+ W* Y$ @9 v( [: ^8 `
注:除时间注明公元外,以上内容照原谱实录,无一字变更。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3 01:37
中友,教授:回到家又是深夜了,在不经意的浏览中看到了你俩的对话,我很受感动,对你们热心帮助宗亲寻根解难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是教授对我伯龙支细心地考证表示真诚的感谢!对伯龙支的寻根,我有这几点想法,不知妥否供参考。! w# B! @, ?* J9 W! }
一、对现有资料的估计和筛选。
6 X8 u4 B, l) O6 i二、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判断
# F% l2 h% H' J I. {$ {三、对判断资料重要缺失资料的有方向的找寻
, j* Z4 w- E) k6 w& ` B四、再论证* E& S- q v4 Q
五、完成一篇考证文章9 L3 }3 z: z0 n" y% U7 l
六、文章挂在姚网公示,验证文章的准确性
f, N0 t1 R$ T. g$ j2 }$ v七、认可研究成果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3 09:20
姚闻老辈子,辛苦了。我看你的贴多半都来至深夜,你今年高寿啊?多保重身体啊!你竟然在百忙中还继续关注姚网的贴,可敬可敬!
作者: 姚成刚 时间: 2012-1-13 11:12
回复 29# 姚闻闻
" C( o- s- F6 _5 z: v, Z: J3 l! J2 e& m) s8 f
3 [" w2 N1 D0 f, {* j; ~
刚学习了以上的帖子。
! o/ M+ j# C' e" S O) V2 v5 M# e5 `" m6 _6 ?
非常感谢教授、姚闻及众宗亲!' p8 d* ], G0 T+ ?+ T4 ?
# k/ H/ O6 Q9 A: N) v# x( p
从姚闻宗亲上传资料看,本人也是姚清公的后人啊!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3 11:56
姚成刚回复:“从姚闻宗亲上传资料看,本人也是姚清公的后人啊!”) e! B u1 l# J& F/ G
请你将姚清公的一切记载传到这里来,有多少传多少,传说也行。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3 12:07
万盛谱人,四川富顺姚氏,贵州桐梓等地姚氏,都是姚清后人,属莆福韶溪派始祖天明公仲房,也是唐姚思廉之后。
! B l+ ]' t& ]; |' E+ ]& e 如果能确定你们的“姚清公居福建漳州龙溪”,就应当好好读这些族谱和接近这些族人了解情况,先不管世系不十分清晰。
作者: 姚成刚 时间: 2012-1-13 15:48
回复 28# 姚闻闻 & ^; ^5 S. Y/ x% H' d" ^5 ?
' h: U2 Y6 Y1 d
& S! Z: d) `" g0 w) Y+ B* l4 E
姚闻宗亲辛苦了!
7 w1 N" q; w0 N% `1 m+ ^# H& R0 i( m1 M8 k5 x
从您抄录上传的万盛谱上看得出,谱上的内容非常多,敲打上传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6 [* n. Y( _, m- f& g# @ q * {: D* `/ t6 ~- Z3 Y
拍照上传是否更容易呢?
; A4 f1 Q# [$ w! \2 N6 Z
作者: 姚成刚 时间: 2012-1-13 17:12
回复 32# pszyyao
) p* g4 G3 P; d& f6 A
6 L- M* h7 ?5 E/ I, J: z) p5 q1 A) E0 K& _' m& E$ W* k
教授帮助宗亲的精神和热情非常令我敬佩!
* y% v0 B" Q! i; X1 p
- Q; F& ]9 X8 x2 c% j非常遗憾的是,我家没有家谱或族谱。$ g6 S3 D' s6 p( {2 L
( A+ w: z2 v7 Y0 w" ^
本人作为姚氏后人,对姚氏先祖及姚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直到去年国庆节才知道有姚网并注册,自觉惭愧。
1 x5 b# t* C9 J. g. G2 L
5 W% ]: V% Q% d5 |+ X3 Y- }感到幸运的是,从姚网上以及通过姚网、加入几个姚氏Q群与各位宗亲学习交流,已不断有所收获。
' k* z7 ]# G. B* Y) s3 h( B3 N: A) a( o6 i0 ]
在新的龙年即将到来之际,感谢姚网、再次感谢各位热心的宗亲!( H4 C3 Z7 Q, T3 R( }
4 \" e" `* K& m8 R; L6 R, \预祝新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幸福、吉祥如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3 19:31
回复 27# 姚中友 ' w) t& k0 g* ]; x4 B: z* h
! ], H0 F2 i5 m. ]3 }2 ]" V+ u5 a4 m! B% x4 w. V; M& S9 \ u, p
你未直接回复我在21楼提出的问题?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3 19:35
回复 25# 姚中友
+ T0 g4 I$ j& d9 B1 v8 M1 l* {/ H2 [3 s0 i/ }. j# E1 g+ m# Q+ j
- f/ E1 O2 H6 h: n% w
希望将姚清公的一切记载传到这里来,有多少传多少,传说也行。
; u8 ~ d/ R- D/ u 除了80后的族谱外,你们还有什么时候的较老的谱?令严的手抄谱录自什么谱?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4 09:27
本帖最后由 姚中友 于 2012-1-14 15:01 编辑 . @* Z! P* N L; |! i
. j! y [+ o' K) A- d回复 36# pszyyao . ~, d! }# e% T( A3 c
7 w4 U8 h8 `* ]: e8 p
7 f/ `# q9 p5 h( a% ]+ G 在我们那一带里大家都只是知道“天照公”始迁祖。,极少数人知道“天照公”以上的“伯龙公”等。我也是后来在看到族谱后才明白的。入川始祖是“伯龙公”,据谱上记载“伯龙公”明末清初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岗堰姚家湾入川,落业于四川省彭水县郁山镇,殁后葬于郁山。传至八代后,天照、天佑、天益、天伦四兄弟入涪(涪陵)落业。3 z1 _* x( L! M/ f0 k
' [1 t2 I v6 G& v* {* V* z1 e
我手中只的80后的谱,没有以前的。有一本民国9年的经单簿,上面也是记载入蜀鼻祖是“伯龙公”。
3 ^4 D& u: ?# d) J% N o/ ^. P+ u6 |' I7 `$ Y( m" @6 ?2 m0 w
族谱听说是在老族谱上抄的,就是不知在哪个老族谱上抄的,因当时在场参与修谱的人都已不在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4 15:3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14 15:37 编辑
7 r6 o9 G) u. S! ^+ x; f# |% t# I& Z- J9 X3 Y2 g
回复 38# 姚中友 + k6 e, q u2 ~0 M
1 b9 y s9 |: U8 J4 n$ R: g
' P" c6 Q( [+ Q/ H" u3 M( V
"在我们那一带里大家都只是知道“天照公”始迁祖。,极少数人知道“天照公”以上的“伯龙公”等。我也是后来在看到族谱后才明白的。入川始祖是“伯龙公”,据谱上记载“伯龙公”明末清初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岗堰姚家湾入川,落业于四川省彭水县郁山镇,殁后葬于郁山。传至八代后,天照、天佑、天益、天伦四兄弟入涪(涪陵)落业。"$ J1 r1 f* ^& x$ O
5 O! H7 R4 U3 y% t1 j8 \
) l; m/ X' n$ {; W9 ^ t “我也是后来在看到族谱后”这部族谱是你族的还是何地的谱?什么时候的谱?
: m$ U0 v* ~2 a4 P; I 姚江南发的那个含姚清公的世系帖,录自江西吉安姚峰编《姚氏通史》,是贵州桐梓姚氏源流。此后,贵州桐梓姚氏又到几省做了调查研究,终于在2003年梳理了姚清公的上下的世系关系。也就是说,贵州桐梓姚氏最新的姚清公的世系关系,要比万盛谱和富顺谱新和全。
Z: p! n3 \ _0 Q% B 我的感觉,桐梓姚氏的姚清公可能是你们的姚清公。是否还要靠你们去考证和落实。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4 15:37
我的感觉,桐梓姚氏的姚清公可能是你们的姚清公。是否还要靠你们去考证和落实。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4 15:44
回复 29# 姚闻闻 2 P' k5 s" s9 |0 N$ a$ l
! K4 ^ s! y" u& s* j: U
7 V6 W- j' Y( M9 r 做29楼的事,可以,不过为时早了点。1 @7 L7 {8 k/ V1 R7 Y3 g. E& u
* U' c( ~1 B0 [4 L! s
我的感觉,桐梓姚氏的姚清公可能是你们的姚清公。是否还要靠你们去考证和落实。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4 16:01
“姚江南发的那个含姚清公的世系帖,录自江西吉安姚峰编《姚氏通史》,是贵州桐梓姚氏源流。此后,贵州桐梓姚氏又到几省做了调查研究,终于在2003年梳理了姚清公的上下的世系关系。也就是说,贵州桐梓姚氏最新的姚清公的世系关系,要比万盛谱和富顺谱新和全”。
. \8 |( k" [% W7 E4 ^
/ T* b6 V) z9 I! H不知在姚网中是否有贵州桐梓姚姓的宗亲在网?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4 19:09
确实我的摄影技术太差,照了好几张都不能把资料照好照全,所以不能满足众宗亲的要求了。等我女儿回国后看她行否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4 20:31
现将我收集的四川威远谱有关姚清资料粘贴如下,照本实录(此资料在该谱《祖辈传状行述碑铭典志》内)
. C. A' o* e7 m8 u0 B 凭盘认亲
+ E0 a& P, O9 w 昌金支广东始祖姚清,始自汉朝,搬迁于福建潭川,座居十五代,又搬浙江洪都府宗时县,元朝又座十代迁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明永乐十四年(1417年)又迁湖广省。大公良能迁住辰州府沅陵县浦市江东,二公良德迁住常德府石灰窑,三公良珊迁沅州芷江县西溪柳寨,三公分住三处列为鼎足之势。
% d# _9 s u* g 三公为了让后世子孙相认,将一个瓷盘分作三份,弟兄各执一份,代代相传。,大公良能,二公良德所执部份,传至明末(1644年)因兵火毁失,唯良珊公部份至今犹存。* U7 B* x# V! Z; T
能
$ u+ d( v6 S' A% D1 n$ J8 ~' I7 X祖人良德第兄三人将老盘一分三破以传子孙各执一块永代为记 园图形内写“上以天为记”“下以地为记”。3 t* I) K5 e+ t# ^+ R
珊
2 i8 q; L5 s3 j7 E/ q: p' n字迹不能任变 姚通祥字$ F% T# h+ T- f1 {' N6 X& V% b
说明:原谱为竖写盘中字为“左以天为记,右以地为记”。今横改“左”为“上”,改“右”为“下”。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4 20:34
凭盘认亲
% l( X- _2 V( q 昌金支广东始祖姚清,始自汉朝,搬迁于福建潭川,座居十五代,又搬浙江洪都府宗时县,元朝又座十代迁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明永乐十四年(1417年)又迁湖广省。大公良能迁住辰州府沅陵县浦市江东,二公良德迁住常德府石灰窑,三公良珊迁沅州芷江县西溪柳寨,三公分住三处列为鼎足之势。* ]& v( h- G5 a) K6 r
三公为了让后世子孙相认,将一个瓷盘分作三份,弟兄各执一份,代代相传。,大公良能,二公良德所执部份,传至明末(1644年)因兵火毁失,唯良珊公部份至今犹存。
1 j( V' l1 m! l+ E4 Z" z 能
P K$ w( O) _. r5 F0 q% g3 Y祖人良德第兄三人将老盘一分三破以传子孙各执一块永代为记 园图形内写“上以天为记”“下以地为记”。- ?7 f/ o+ ]& l6 u$ ^2 X% [
珊
5 k! ]% ?: W4 ^. ], |) D% B" V字迹不能任变 姚通祥字3 D r, w; Q# Z, @- h' O
说明:原谱为竖写盘中字为“左以天为记,右以地为记”。今横改“左”为“上”,改“右”为“下”。" g7 \ z6 w" E9 @4 S
1999年8月转载 编者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4 20:36
45楼,少录了“1999年8月转载 编者”。特此说明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01:39
特将江西宜丰县(即丰城县)原县志办主任姚行先老人给我寄来的有关清公的世系公布如下:
; _4 Q5 j- {2 t8 j25世尚忠生二子和、穆。
# d9 r8 a: ?& M" D+ N! D* A26世和生二子小三郎、八郎。
( W. C& B! F8 ~9 H( D) k; R* c27世小三郎生一子振。) D6 k* d- G1 e' d% ~
28世振生二子渠、旦。- l1 u; L2 Y; G, E: m0 V
29世旦生三子锡、四十郎、铸。
! v, S( t: X! U5 b) r4 q30世铸生二子泳、枢(元朝相)。- S1 M4 C' A6 p# l) A
31世枢生四子辉、煌、炒、烛。5 c2 m ]1 O+ M' v9 I
32世烛生二子城、坦。
& ]' r3 n" f1 {! X3 h33世坦生三子三九郎、二九郎、二十郎。
# d# \& L2 A9 b0 x1 W34世二十郎生二子福三郎、淑三郎。' g$ L" F. Z! F
35世福三郎生三子俊六郎、俊四郎、俊一郎。* ~ ]4 q- j6 d9 F3 y! Y2 P
36世俊六郎生二子升五郎、升四郎。+ P- D" g4 Q+ x7 v5 m( P3 U4 F% ^1 ^
37世升四郎生一子睽二郎。
- m9 h0 h, R l* l3 `8 o38世睽二郎生一子文谦。& y0 G7 X+ C' G" V0 J
39世文谦生五子原城、原敬、原安、原其、原仝。' @. g) e. U) w/ [
40世原敬生一子斗南。原安生一子绍南。原仝生一子汝南。
' z) x3 s( _" F i6 q41世汝南生一子铎。
) s S! E; d' Q+ ]* |42世铎生三子澄、清、洪。, _: U% V1 m! ]" [0 M6 W
清铎公第二子,行实七,配吴氏女,失考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03:00
特将重庆南岸姚德高为巴南区辜家坝撰写的有关清公的世系和谱载的《锦江世谱》公布如下:& A) a5 Y3 H8 y n6 U6 t
一、世系:清生百乘、百虎、百玉、百龙。百乘生永义永仁。永义生思良、思海。永仁生思温、思让、思良。! r& c2 V! K4 M# h; F0 Q
1、思良--良能--宗岳--千四--世龙--文锦、文树、文秀、文彩、文质。文锦--思方思远、文树--思来、文秀--思明、文彩--思习、思安、思义、文质--思和。, r, J' e+ c. b4 @
2、思海--良德--宗蒿--千都--世清--文源、文浩、文学---思岳不知是这三公中何公生。
2 G8 x( }2 l h3 N6 g$ P 思海---良珊--宗伦--千帮--世泰--文政
) Y' r% R a: ?* u! f0 e- N+ R! u3、思温----良道、良朋、良友。
U4 ^) O# y: {- o二、锦江世谱+ X. G& T. Y( T) i( X
姚清始 由蒲坂迁闽之漳州住孝贤坊下里少仕隋为伺读唐入城起关公历城厉声曰唐公起义兵王室若等不得无礼唐王渊义之拜瀛洲十八学士与
8 p' j# [$ d. `# Z 魏征姚察修梁陈史裔孙荣局江西新昌士名许家坝烂泥湾繁衍数世延及勉号雪波状元及第与胡仲雪刘元高等齐名时称锦江四俊至明永
9 s6 g6 m, Q$ g2 w: x1 {- f 乐十四年诏征各道殷实家入辰卫荣公十八代孙良能良德良珊奉诏入辰遂居焉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04:23
特将我在湖南图书馆收集的湖南新晃《姚氏合修族谱》资料公布如下:
- `" \2 | c4 s+ a' U5 F" u$ f* f一、修谱时间:民国三十三年仲吕之月订。/ w* h, v, c- {+ T% c& E7 T
二、堂号:重华堂
( m& {2 Y. m j3 }; k L三、谱序摘录:“天为日月.......世系履历有可寻由姚墟吴郡之武康迁河南陕州之硖石移蒲坂漳州之扬盘徙江西瑞州之灵源居南昌丰城烂泥湾宅湖南辰州之浦市卜江东四都沙堆角旋沅陵灰窑之长坪上沅州之岩子坪坐晃邑之伞寨后人之分居各省不可以千万计.......一谱修则起于汉伺郎云公良珊文献及正字派十三公越至于今。”2 P0 {8 L$ ?* U+ H
四、姚氏历代世系总图:1云--2习--3瑜---4平--5公阳--6观---7期--8松亭--9明--10洪--11荣--12南辉--13玉刚--14相--15太--16方--17钧--18果毅--19崇--20彝--21芹--22公敏--23必聪--24磬芝--25尚忠--26和--27小三郎--28振--29渠--30锐--31溥--32格--33熹--34樨--35文龙--36荣--37始五郎--38明善--39克礼--40定典--41总贵--良珊--宗伦--千帮--世泰--文献......." r( u& V8 P1 E% X# G
清生百乘、百虎、百玉、百龙。百乘生永义永仁。永义生思良、思海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04:26
特将我在湖南图书馆收集的湖南新晃《姚氏合修族谱》资料公布如下:
; |3 l0 v; O! N: `一、修谱时间:民国三十三年仲吕之月订。3 N( ?" ]+ O6 o0 P
二、堂号:重华堂, P" ~# x9 t* T
三、谱序摘录:“天为日月.......世系履历有可寻由姚墟吴郡之武康迁河南陕州之硖石移蒲坂漳州之扬盘徙江西瑞州之灵源居南昌丰城烂泥湾宅湖南辰州之浦市卜江东四都沙堆角旋沅陵灰窑之长坪上沅州之岩子坪坐晃邑之伞寨后人之分居各省不可以千万计.......一谱修则起于汉伺郎云公良珊文献及正字派十三公越至于今。”
- p7 n2 J, Y0 H9 ]. S& H/ I四、姚氏历代世系总图:1云--2习--3瑜---4平--5公阳--6观---7期--8松亭--9明--10洪--11荣--12南辉--13玉刚--14相--15太--16方--17钧--18果毅--19崇--20彝--21芹--22公敏--23必聪--24磬芝--25尚忠--26和--27小三郎--28振--29渠--30锐--31溥--32格--33熹--34樨--35文龙--36荣--37始五郎--38明善--39克礼--40定典--41总贵--良珊--宗伦--千帮--世泰--文献.......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04:30
49楼因忘删除“清生百乘、百虎、百玉、百龙。百乘生永义永仁。永义生思良、思海”粘贴的内容。错发。以50楼内容为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5 12:41
特将重庆南岸姚德高为巴南区辜家坝撰写的有关清公的世系和谱载的《锦江世谱》公布如下:! J. J' ?3 \$ |1 b6 I# u4 s
一、世系:清生百乘 ...) J7 s, w3 j" r( B1 E* U3 x
姚闻闻 发表于 2012-1-15 03:00 
9 a7 ]1 x8 o A8 ^; ^
. }: [+ o1 y4 Q( ? 请你确认有没有录错。典型的一桶浆糊,乱七八糟!; x$ t8 s e! e% d
$ h/ u9 [- K( Q* r) A! c 二、锦江世谱/ z) z* f4 h% {
姚清始 由蒲坂迁闽之漳州住孝贤坊下里少仕隋为伺读唐入城起关公历城厉声曰唐公起义兵王室若等不得无礼唐王渊义之拜瀛洲十八学士与
$ w1 E6 z4 \2 X# r" Z; X 魏征姚察修梁陈史裔孙荣局江西新昌士名许家坝烂泥湾繁衍数世延及勉号雪波状元及第与胡仲雪刘元高等齐名时称锦江四俊至明永6 _% q! x( ^8 G( n3 E% c @; ~
乐十四年诏征各道殷实家入辰卫荣公十八代孙良能良德良珊奉诏入辰遂居焉
作者: 姚成刚 时间: 2012-1-15 14:50
回复 51# 姚闻闻
\- o. l( q0 q" t9 b" @3 d9 D
V( |' \$ t5 I* p* G' N8 w* [$ G; `6 x3 `
学习、比较了47#和50#的资料发现:
M3 J+ B* N! _5 }/ C+ e
1、- M. Q7 F+ }4 T& Y
两者有部分很相近甚至相同。如25世至29世几近相同!
$ e8 b8 s+ |- n; P0 [5 `
2、
# c$ d+ I7 Y: X& D47#的第37世“升五郎”与50#的37世“始五郎”都是“五郎”。
7 O2 _$ t- Y! C" w* ]4 e
***两个世系有渊源,但后面差异好象越来越大!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15 15:41
回复 20# 卧龙姚建中
- V" `- l7 ?/ v& b; M9 t( l0 B3 v# j
{; S; z1 R$ L7 A8 d3 ?* y: n! f6 I3 s" Y$ i% d
民国七十四年,是公元1985年。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5 15:47
“二、锦江世谱3 I5 P+ D, |3 E. j+ j
姚清始 由蒲坂迁闽之漳州住孝贤坊下里少仕隋为伺读唐入城起关公历城厉声曰唐公起义兵王室若等不得无礼唐王渊义之拜瀛洲十八学士与
0 y1 m3 L. n1 p 魏征姚察修梁陈史裔孙荣局江西新昌士名许家坝烂泥湾繁衍数世延及勉号雪波状元及第与胡仲雪刘元高等齐名时称锦江四俊至明永) }/ U/ s2 k3 ^. \2 J! @; p( A
乐十四年诏征各道殷实家入辰卫荣公十八代孙良能良德良珊奉诏入辰遂居焉”
% [! P% y" F) l+ Y; h 试断句和加标点,更容易读出这段话有多乱:6 N, q: j' P; U. C
二、锦江世谱 - D% i6 {1 _1 O c% B
姚清,始由蒲坂迁闽之漳州,住孝贤坊下里。少仕隋,为伺读。唐入城起关公历城。厉声曰:唐公起义兵王室,若等不得无礼。唐王渊义之,拜瀛洲十八学士。与魏征、姚察修梁陈史。裔孙荣局。江西新昌,士(土)名许家坝烂泥湾,繁衍数世。延及勉、号雪波,状元及第,与胡仲雪、刘元高等齐名,时称“锦江四俊”。至明永乐十四年,诏征各道殷实家入辰。卫荣公十八代孙良能、良德、良珊奉诏入辰遂居焉。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23:01
等我有空了我会一一将此网关于姚清史料(贵州,湖南,江西,四川等等)的错謔分析出来,并指出错在哪里,有几分可信度。这个锦江世谱就是乱弹琴,一点历史常识没有,把姚思廉的事迹也未说清楚,思廉是隋朝人,唐公李渊也是隋炀帝所封,而且和隋炀帝是亲戚,资治通鉴也有这一段记载。其次,荣公,在湖南会同世系中怎么也数不到良能处有十八代,而且会同世系有两个荣公。所以我说清的史料太乱,一点没有说服力,也不敢认此清就是我清。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23:17
我们的祖先为了脸上有光彩,常常不顾历史真实,乱写一气,害得我们这些后人无语,所以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家谱最不可信,章学诚在他不朽文献《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就指出了谱志的问题。现在的我们还有一些人还在犯我们祖先犯过的错误,也不学点历史常识,修史方法,姚德高就是其一,好心办错事不如不办,他害子孙呀!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5 23:26
当然,合理的利用,分析的利用还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要犯常识错误,这样会被后人笑话的。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15 23:47
当然,合理的利用,分析的利用还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要犯常识错误,这样会被后人笑话的。
" W5 G/ L6 w! ]0 Y& ^- I姚闻闻 发表于 2012-1-15 23:26 
8 N6 F( z8 O0 i说的好!支持。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6 10:46
回复 58# 姚闻闻
3 @3 |' V, q& j, T; y$ I- F( S" d& @
2 R! c6 J1 P! d9 n 姚闻老辈子,请教一下,你能不能确定我们这支的“伯龙”是不是万盛谱上所说的“百龙”?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6 12:55
回复 57# 姚闻闻 % Y3 u9 {- X& \9 L: p& n
《锦江世谱》。锦江指什么地方?是四川、重庆、或成都什么地方?楼上的锦江世谱确实很乱,但也情有开原。族谱所载的,有吹水,也有可靠可用的,善待之。9 ] q) S. l; j' w; U2 o/ ]8 M
重庆南岸姚德高为巴南区辜家坝撰写有关清公的世系,有混乱之处,却是有用的。在此基础上,贵州桐梓宗亲走了几省调查了解,终于整理通和顺了。姚德高大概是热心族中事的人,应属富顺姚谱人。你们可能不能忽视此人。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6 17:43
此人冬烘先生,其功在热心,但这种热心也是其过的原罪,他把四川、重庆各支的原始资料搞乱了,其能力不够,其学养不高,其文化底蕴不精,他把四川、重庆各支的原始资料收集后,自编了许多世系,把不相关的搞成相关,把不是一家人搞成一家人,没有一点负责的态度。听说此人已作古,所留四川、重庆各支的原始资料被其后人化为灰烬,这是姚德高的原罪,也是姚氏的悲哀!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6 17:55
据我分析,如果良能的世系真是姚勉的后裔,《锦江世谱》中的《锦江》应该与锦江四俊有关,不是《八闽源流》说的成都锦江。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1-16 18:35
中友,想了解我的情况,可看我在此网原发帖和南洋作家为我作品写的序,也可到我处一切皆知,谢谢你的关心!
作者: cnbghbvda 时间: 2012-1-19 0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9 14:05
65#楼的朋友,cnbghbvda 你是哪位,怎么又不是实明注册,又发些与标题不着边的贴子,请你换个版块发好不好?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1-19 14:23
回复 66# 姚中友 ' n; h+ f( g7 T$ b5 W
# w$ g3 }, u$ D3 M我已禁止此人发言。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9 15:40
姚正洋,舜系135世正字辈,贵州桐梓龙爪(村)上三合头(组)人,现住桐梓县城小康城(小区)。据说他为了弄清姚清祖以上的世系,自费3次出行,到近10省调查了解。1 @2 x$ r7 l# f) J2 Z
姚正洋撰联:源流盛世长
7 v! ?1 S( B( M# k 姚清祖传遍浙赣鄂湘滇川黔各州府
7 s5 o: j: P+ c" a1 ] 八房后入黔遵筑安六毕铜南各市县# F- E. i- @8 ]$ r* D* Q% Y: F& z
上联表明姚清祖后人分布的地域,也表示他为弄明清公世系而行经的省份。下联表述姚清祖后的“内江八房”迁徙和在贵州的分布情况。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19 17:11
回复 68# pszyyao 0 ^; D/ @$ }3 }$ E% G0 }
% l S$ `" C( u' s7 i' Y2 s3 T4 }+ m @: Y- a+ o. L
您这个消息是从哪得来的?可有联系方式?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2-1-20 09:56
:handshake
作者: 天狼纵队 时间: 2012-1-25 20:09
我是重庆万州的,遗憾啊,跟各位都不是一个支派~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2-2 11:16
锦江是瑞州府(辖高安,上高,新昌三县)的母亲河,上次看到瑞州府治边上的锦水姚外迁后,其后裔有用"锦水堂"堂号的.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2-2-3 14:20
锦江是瑞州府(辖高安,上高,新昌三县)的母亲河,上次看到瑞州府治边上的锦水姚外迁后,其后裔有用"锦水堂"堂号 ...
# R% L8 E3 I6 V/ p+ {# | r. A姚克保 发表于 2012-2-2 11:16 
" i2 M5 n- q" d! i) j
6 s# e* [. r2 N4 k: }( c3 A7 }
x! R& ]/ ` ]* x7 _ 锦江四俊所指是江西高安的宋代四位名士,宋代状元姚勉即为其中之一。
4 j9 e: i& O4 Q3 I 不过据我所知,姚勉乃是南昌斗门姚氏之后(据南昌姚氏族谱,未经考证)。但这个锦江肯定不是成都。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2-3 15:3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2-3 15:36 编辑 ) W. K. X* S* ]) K" T
锦江四俊所指是江西高安的宋代四位名士,宋代状元姚勉即为其中之一。5 P* T7 }) i: d# Q) D
不过据我所知,姚勉乃 ...! N1 c0 C! A3 q9 l) z1 R5 W
姚士平 发表于 2012-2-3 14:20 
- L1 t8 a. @5 L$ w. d/ {
9 w( e5 F& t4 a0 W- }! g
, ^; A# K1 m" ~/ h "姚勉乃是南昌斗门姚氏之后(据南昌姚氏族谱,未经考证)。但这个锦江肯定不是成都。") v( T) @9 r. z( A4 t. m
1 M9 C8 {- a) P/ p4 p' k9 d
! S1 t( {& K- O% {( x' H 你讲反了,姚勉是江西新昌(南垣)姚氏,南昌斗门姚氏是从那衍生的。这应算去年萍乡之行的一个的收获。" {- b3 K9 I2 v! T/ y
我认为:楼上所指“锦江族谱”的锦江,不是江西新昌附近的“锦江四俊”的锦江。
7 x8 }3 i. a! h4 g! ?; E 楼上南垣克保兄赞同我的观点吗?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4 10:27
回复 37# pszyyao
-
Scan0087.JPG
(1.75 MB, 下载次数: 465)
这是民国3年谱记载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4 10:42
麻烦宗亲们帮忙斟酌一下!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4 10:46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4 10:51
以上是我支民国3年修的谱。封面是“掌族姚文治号瑞发”。以下贴是封二: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4 10:56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2-4 12:59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2-4 13:16 编辑 / v% }$ q1 X# p2 v6 [5 A* M
6 u' b% y/ v6 @5 z2 ] p5 ~3 b
疑问:姚勉到底是那里人?
4 D, x) R3 u0 s4 u! E. R百度来的资料一:http://baike.baidu.com/view/235416.htm
' |' T+ E# {! V" U5 q* l, z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A* H( U9 }) Q0 P- w9 e+ O 据《新昌县志》载,姚勉“少颖悟,日诵数千言,居常作文有魁天下之志”。稍大,移居丰城龙凤州海觉寺,从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乐雷发习文。淳祐12年(1252)中举,宝祐元年(1253)进士及弟,廷对第一,点为状元。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景定3年(1262),授处州通判,因病而未能赴任,当年谢世,年仅47岁,墓葬丰城燕坑邹家山。妻邹竹庄为丰名儒邹春谷长女,早逝,继而姚勉又续邹竹庄妹邹梅庄为妻。二女均才貌双全,诰封宜人。
1 q0 n$ O2 j2 Y2 b/ N- v* D江西状元表
" z8 ^' f7 w0 _( [) Z% O唐朝 王季友 卢肇 易重 2 s) F/ O% D3 ?, F3 R# Y
五代 何乔 乐史 王克贞
/ R/ {# u) b9 ? Z' K' Y宋朝 马适 刘辉 彭汝砺 何昌言 汪应辰 徐元杰 张渊微 姚勉 文天祥
( c. N: ~7 Y) ~7 c2 w. `, |. j明朝 吴伯宗 胡广 曾棨 萧时中 陈循 曾鹤龄 刘俨 彭时 王一夔 彭教 罗伦 张升 曾彦 罗洪先 费宏 舒芬 刘同升
: v) B$ I6 z7 H# y6 A5 F0 N清朝 戴衢亨 汪鸣相 刘绎 刘福姚 - Z* ]7 j1 X, g& y3 Y! V4 {
百度来的资料二:http://bbs.66163.com/thread-1120773-2-1.html9 S2 D' S9 |8 s5 L5 b, O
长乐历代9状元最新资料:
- f% ?* ]2 {1 M' ?# f5、勉 (1216 -1 2 6 3)
, S9 t1 Z- Z3 D* t2 K 字汝勋,一字瑞嶂,姚坑(今长乐文岭姚坑村)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召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官终朝请大夫。5 g1 p' i3 [3 K2 @+ \4 J4 P
姚勉出生后,因母亲出身微贱,曾被弃于野雪之中,后一日,过路者尚能听见儿啼声,父亲才抱回抚养。姚勉为不忘本,以“雪坡”为号。姚勉中状元后,初授平江节度判官。父亲病逝,姚勉服丧期满,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当时,丁大全专权,太学生有因弹劾而被逐出者,姚勉上疏论救,语甚切直,忤怒了丁大全,被迫退隐乡里。及至吴潜为相,姚勉被召为校书郎。时理宗贾贵妃的弟弟贾似道专权跋扈,理宗过东宫,正遇姚勉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遂将其免官。姚勉还乡不久,即病逝于家,享年四十七岁。著有《雪坡文集》行于世。4 k& l6 A; M; q5 N5 K$ W- V, A2 X
姚勉聪颖过人,尤擅长诗文,与黄梦炎、胡仲云、刘元高被时人称为“锦江四俊”。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03:48
中友:刚从北京回到家,一点睡意也没有,冥冥中自觉有点事没做,打开电脑上姚网,就看到了你发的图片,好高兴!谢谢你了!真是祖先有灵呀!第一此谱虽是民国时誊抄,但他给我一个重要信息,姚伯龙的“伯”字确实是伯父之伯。其二得到了伯龙的身份是将军,是什么将军固然不重要,但与乾隆谱所记“宦游........”之“宦”有了印证。其三此谱有一点不明白,伯龙前记有姚江姚枢是什么意思?难道姚枢是伯龙的父亲,但从此页背透的文字又记有“汉姚期”,“姚世富”等字样,难道你找到了姚伯龙以上的世系了,真是这样,万盛谱的姚清和他们记的姚百龙与我祖姚伯龙真不是同一人吗?所以不明白!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03:49
第四,此谱记有姚伯虎没有?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04:05
第五,此谱记有谱序没有?
% m5 M; o; ~7 n第六,此谱中的永辉是什么时候人?从书法角度应该是姚家的文化人。字蛮不错的。从考定龙字看,那些引经据典也是有古文字底蕴之人,遗憾的是无伯龙的详细介绍。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04:13
另,我没你的联系电话,你要联系我,可问广西建行姚成刚,他有我的手机号,太乏了,睡了。再见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2-5 08:07
回复 78# 姚中友 3 t/ i9 N" L" |& q4 ]. @, t1 [* P
8 J, M4 B: I+ e1 u) I
6 R! R) j3 [ s/ M 你家伯龙公生子姚俸,好显贵呀,又是状元又是附马(想是驸马吧)。
* ?9 v. m3 H) ^6 U _9 e) G0 Z6 R 姚氏又多了一位史书少载的状元。哪朝哪科的?
0 F, n! |! K% I- e* z1 h5 j 能不能将谱中对这位状元的行实传或有关记载传上来?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09:54
回钟尧老:! }2 u: i- ]6 \! f
就状元、附马之说,谱上没有相关记载。当然,难免也有后人对自己祖先有吹捧之嫌!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0:09
谱中记有:郁山镇、忠州杨榜岩、高溪镇、莲花寺、姚家湾、莲花洞、徐家边、石龙嘴、包家坝、黔江县廖家坝、定远县构树坡三台屋等地名字样。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0:57
回复 81# 姚闻闻
: F& d7 T3 r) M/ e
+ j/ b( k" b: o5 b
; q Y Y! l& v N 回姚闻老辈子:
1.
' |; N% I* \% w0 W& S1 e' B! u从此谱上看,伯龙的“伯”应该是伯父的“伯”。
2.
7 ]5 Z7 A5 t/ M6 I* b' p至于“将军”之衔,难免也有后人对自己祖先有吹捧之嫌!
3.
& f9 A) A ?8 ?, M; q, F伯龙前面记有“漢姚期
" S4 A. n4 ?' R8 _, j; }姚綱 7 M: }. T3 {+ [6 ?& Z8 H; s
姚孝廣
7 ~9 M' g+ N+ G9 U- i' f5 u5 \姚應龍 K' T/ u* Y9 g# ^7 y1 I. C! O
姚思* (这字打不出) 姚思義 & ~3 U1 C' x( H' P9 f3 S
唐姚崇設 * W. x& s6 {, ?$ P1 M: j
姚察。(我估计是名人录)。再前面就是戒條了。伯龙以上也没有记载。
4.
$ V4 a \( b* }: l/ S! j此谱只有记伯虎生三子。
5.
. e3 R" J3 L& K8 w此谱没有谱序。
6.' p# o! p5 B2 \
此谱中的永辉也是我支族人,也无祥细记载。
另外,谱中记有“姚廷琛 号献之”,他是民国10年修谱之人。但此谱还没有下落。
此谱记载:姚文贵生三子:天佐、天锡、天祖,天祖生三子:仁昌、礼昌、玉昌,之后无记载。不知是否与您支有关联?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1:00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2-5 11:01
回复 86# 姚中友 ( A8 G& X4 L, d: M' A
f6 K. P1 A d* B% c3 @/ ^
$ i# b- A6 E5 S8 @: d/ R “从书法角度应该是姚家的文化人。字蛮不错的。从考定龙字看,那些引经据典也是有古文字底蕴之人”$ R* H2 f0 v/ h/ k$ f
. ^6 ` P2 B+ |8 B- }9 i 不知这位“姚家的文化人”是不是卖书橱的?书橱卖到族谱上,民国的;第一次见,改革开放前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1:26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17:26
教授:你好!卖书橱的啥意思?不懂!何以判定改革开放前的?请教!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17:31
那个姚孝广,可能是姚广孝吧!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7:34
我想也应该是姚广孝,另外那个打不出字的应该是姚思廉。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17:42
伯虎三子叫啥名?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17:45
姚崇设应该是姚崇吧。姚期应该是云台十八将的铫期吧,当然也可写成此姚。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7:48
姚闻老辈子,从87楼的地名中你能参透多少?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7:49
伯虎后面记有三人,但我看不象是伯虎子。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2-5 17:50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2-5 18:34
回复 80# 姚江南
) I/ k; S9 v8 z k
H6 x& @1 V5 F# ]! _9 S我有一本明本姚勉的原始资料,历史上为姚勉作传或作序的有三人,一曰胡思敬,一曰方逢辰,再曰文及翁 ,胡曰勉为天德乡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高安人 。
/ u: m$ K% j& e, P9 Z2 A8 B胡思敬(1869—1922),字漱唐,号退庐,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光绪乙未(1894)进士,次年补殿试,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辽沈道监察御史,广东道监察御史。他不畏权贵,对权奸、贪吏、妖人、宄党无不指名弹劾。任职不及三年,共上疏四十八次。宣统三年(1911)3月,愤于进行不接受劝谏,乃挂冠离京,定居南昌,潜心著作,校辑图书。 . k# \* P" U5 D
方逢辰(1221-1291),原名梦魁,字君锡,号蛟峰,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县城郭高坊(今属浙江)人。南宋政治家。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理宗临轩策士,见他所对敷陈鲠亮,亲擢他为进士第一,并且亲自将他改名为“逢辰”。此后,他便以“君锡”为字。始补承事郎、佥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宝祐元年时,被召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在校书郎任以言事罢。即因上疏条陈海州丧师的导闻及战守计,言词激烈,理宗不悦,遂称疾求去。尽管程元凤拜相后又极力推荐,终因朝中大臣相继指摘他不该“交游学舍”而作罢。开庆元年(1259),召为著作郎。景定元年(1260),兼权尚书左郎官,居官不久又以言事忤贾似道罢官。应聘在婺州书堂开讲授徒,生徒从游者数百人。景定二年(1261),任婺州知府,不久又罢,回乡创办家塾,以理学授门徒。不久,又出任嘉兴知府,继而瑞州,不等届满又被罢官。度宗即位,即咸淳元年(1265),召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实录院检讨官,寻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其后历任秘阁修撰,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徙江西转运副使。五年,权兵部侍郎。后任编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侍读等职。七年,迁吏部侍郎。德祐间,历官荆、湖、四川宣抚司参谋官,累官至户部尚书,丁母忧去国,从此绝意仕途。后改礼、吏部尚书,俱不受。宋亡,元世祖曾诏御史中丞崔彧起用他,也遭拒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1 x2 ?& r/ ?& E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传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