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八旬老人张朝隆自编《画序百家姓》 [打印本页]

作者: as12345    时间: 2011-11-7 18:55
标题: 八旬老人张朝隆自编《画序百家姓》
八旬老人张朝隆自编《画序百家姓》
核心提示:) V; X; n; m+ z& p0 _/ f& O: Q9 X
类型:综合新闻作者:井璐来源:德州新闻网创作时间:2011/11/3
+ ^; t6 Y. D' B; q/ G- c; n
一位仅读过1年书的八旬老人,凭借对汉字的热衷,把《百家姓》里的姓氏按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编制了《画序百家姓》。这位老人就是陵县边临镇西宋村村民张朝隆。
! R1 ^( e: z- a/ k  E$ I' n
% k4 `# f0 ~+ N# g' }& f  张朝隆虽已八十高龄,但他精神矍烁、思路清晰。“小时候闹鬼子、闹革命我都赶上了,12岁那年咱这里来了八路军,我进学堂念了1年书。后来学堂散了,我还要过饭、逃过荒!”忆起年少时的苦难经历,张朝隆像在讲述故事。艰苦的生活没有打消张朝隆对知识的渴求,他把在学堂里学过的《千字文》《百家姓》《朱子家训》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背得滚瓜烂熟。
% Z$ X! v( H/ n7 P$ E
, W; _' S8 j  i; n* x/ W* Z  “乜卜刁丁,人子山弓;于干马万,方元文孔;王尤太尹,亢卞水井;支殳亓勾,仇仉巴公……”这是张朝隆撰写的《画序百家姓》里的内容。2 `# S+ |$ f" a2 V
+ b+ Z% l) l) X  r; x' V
  谈起《画序百家姓》,张朝隆满脸笑容,他说:“年轻时,我就发现传统的《百家姓》有个缺点:字的排列上,笔画难易错杂,不利于初学者识记。我就想把《百家姓》里的姓氏按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并且要合辙押韵,这样就利于初学者读记。”可是,那时活计繁重,张朝隆每日为生计奔波,这个想法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这几年,生活好了,有了闲余时间,他便把心思放在编写《画序百家姓》上。可没想到,这竟使他成了村里人眼中的“痴人”。“老爷子走路时,嘴里也念念叨叨;走到哪儿,手里都拿个小木棍,墙上、地上,到处"比划",像着了"魔"一样!”同村村民侯富来描述说。+ V% S& f9 j. V- f2 l

& Y& E/ a5 N5 n9 n  在张朝隆家,记者看到一本1990年版的《百家姓》,纸张已被张朝隆翻得破旧不堪,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只有张朝隆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旁边厚厚一摞手工裁剪、线钉的本子,本子上有的纸张已经发黄,上面是一列列竖写的钢笔字,许多地方标注了修改符号。“从开始到编完,仅草稿就写了几十个本子!”张朝隆说。
3 z. Z6 `: ?4 S1 ~' H
" y5 [- s' K# T8 q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张朝隆终于完成了《画序百家姓》。翻看这本《画序百家姓》,张朝隆向记者讲解说:“老《百家姓》押"江阳""梭波""中东"韵,我编的只押"中东"韵,念起来更上口、更好记;《画序百家姓》里笔画最少的两笔,最多的23笔,有繁体也有简体;百家姓里原没有"苑"这个姓,俺给加进去了……”
6 I, o8 l& H# G3 q1 L5 a
, c' }" C$ H! X1 c0 q5 k, B  谈及愿望,张朝隆说:“我就盼着有一天,《画序百家姓》能走进小学课堂,哪怕当个课外阅读也好!《百家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咱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D5 T* |1 }( s, M( o  t9 d& W# d

& O% x6 Q& c% Z( q; K- L
发布人: wwwwinfo2011/11/3 17:14:05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5-13 11:43
张朝隆老人真是不简单。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5:58
一位仅读过1年书的八旬老人,凭借对汉字的热衷,把《百家姓》里的姓氏按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编制了《画序百家姓》。真是了不起!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