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致晋江桔里姚氏宗亲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10-12 10:08
标题: 致晋江桔里姚氏宗亲

致晋江桔里姚氏宗亲

姚景亮,姚天赐

并转桔里姚氏宗亲:

你们好。

闽南姚斌转发《中国台湾网》的一篇文章《桔里姚氏家庙》到姚网,未明作者。桔里姚氏宗亲读过此文吗?赞同他的说法吗?

现仅引用其中一段并指出其中错误:

“闽地姚氏属于唐宰相姚崇一派。姚崇六世裔孙姚天明,唐赐进士第,官拜太常奉礼郎,因事避居河南固始。唐光启间,天下大乱,从王审知入闽,为侯官县大尹,择居福清、莆田交界处的诏溪,是为闽地姚氏始祖。姚天明三子孟、仲、季,分居各地开族。天明(季房)六世孙日求仁、安仁、怀仁,求仁居莆田开族;怀仁失考;安仁登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以文林郎知晋江县,政和六年(1116)以从政郎知永春县。居官廉明,所人俸俱出以施济,士民向慕。夫人唐氏,生三子日朝珍、朝望、朝班。朝珍登士不仕,建居南安八都湖山洋坪;朝班居永春;朝望名观,国子监太学生,旋车不仕,开族于晋江桔里(晋江内坑古称)。夫人王氏,生子三,日源祖、流祖、派祖。源祖传子四,日刚道、柔道、隐道、显道。刚道传子十郎、十四郎,育孙有性、理、德、业四房,今存性一派传桔里岭上房及分支南安田坂房、内坑山头房、安海后埭头房;理一派传桔里下田房及分支青阳曾井房,安海、永宁、罗山玉井房;业一派传桔里村边房。柔道传子十二郎,裔孙日:仁、义、智、信,传安海窑前房、桔里金厝房、永和钱仓房。隐道传子十三郎,孙五:礼、乐、艺、学、忠,传罗山玉井房及分支磁灶南村、南安埔头等地。显道传子十一郎,孙三:元、亨、贞,传内坑加塘、英林伍堡房(一说伍堡姚氏始祖与桔里姚氏始祖为兄弟关系)。是所谓‘四子十六孙’。”

这段引文内中有错:

闽地姚氏属于唐宰相姚崇一派。——按姚恩健考证,闽地姚氏1/6支属于唐宰相姚崇一派。我天明公不属姚崇一派,而属姚思廉一派(从姚振宗讲法,是万年姚之后)。

姚崇六世裔孙姚天明——错。天明公是姚思廉裔孙。

从王审知入闽——是吗?新听说,待查。

居福清、莆田交界处的诏溪——择居福清、莆田交界处的韶溪

六世孙日求仁——六世孙曰求仁

所人俸俱出以施济——所入俸俱出以施济

生三子日朝珍、朝望、朝班。——生三子曰朝珍、朝望、朝班。

以文林郎知晋江县。以从政郎知永春县——时序说反了,文林郎和从政郎是勳阶,当官考查合格后才给相应的勳阶。

由此段引文可知,晋江桔里姚氏属莆福韶溪派天明公之后,或万年姚、登瀛洲的思廉公之后。万年姚也有唐宰相姚,思廉公之孙。


7 c: S2 S6 |0 I6 z此文还有其他问题,不谈。请转告桔里姚氏宗亲,这错那错,最要紧的错是:是作者写错,还是桔里姚氏宗亲认错了祖宗?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12 10:31
回复 1# pszyyao   Y: d% {3 R4 A9 M0 g8 A- X

! x9 K3 `# l0 F  t) t; s) f; B' G实际上桔里是安仁(利仁)公三子朝望公的后裔,望公与我八都洋坪始祖朝珍公是亲兄弟。
8 I  C! x  z- v当时就是相信了网上流传的那些。看了族谱,问了宗亲才明白!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10-22 12:52
回复 2# 闽南姚斌 0 r& H  Y2 K/ M

: {' U; N% ~* H  W' m
4 p0 J* }$ ~  h9 a) J7 {1 M    “姚崇六世裔孙姚天明,唐光启间,天下大乱,从王审知入闽,为侯官县大尹”- U2 D* x/ @7 W  i9 L2 M( S
    发1楼帖时,我便怀疑“姚天明,唐光启间,天下大乱,从王审知入闽,”有错。近日查莆田姚天赐桔里姚氏宗祠的族谱,可以下结论了,这话也是错的。
8 |5 T7 Z7 s3 F/ G& u4 s8 z    1楼帖已发多日,未见桔里姚氏宗亲回应。
作者: 姚述斌    时间: 2011-10-22 13:07
  学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10-22 15:21
明确地告诉桔里姚氏宗亲:
/ v5 I3 P0 l7 k* U    桔里姚氏是莆福韶溪派始祖姚天明之后。$ x( s; }9 d! \) R
    姚天明是书撰梁(书)陈(书)的姚思廉的裔孙,不是三朝宰相【唐】姚崇的后代。
& p, ?+ y+ f" y9 D/ Q    “唐光启间从王审知入闽”是姚棨而不是姚天明。姚棨是姚崇之后代,于唐僖宗光启元年乙已(公元885)以礼部员外郎入闽,不是“从王审知入闽” 天明公是唐昭宗乾宁初年(大约公元894)入闽当侯官县大尹。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