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家谱-谱牒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1-10-9 13:50
标题: 家谱-谱牒知识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 k0 n. o3 i; U, M5 d/ F
" K1 z. D2 H$ ]+ @# `' D' }: B/ J家谱的意义, n# h- R+ o! V: J
3 E- L- k/ g: d2 e" S& I$ T6 H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
0 ^( _+ B, r  f/ e: a( z" A- e/ J# {0 O* a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为了保护族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是否正在着手或打算编修家谱,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
. T* O' |# i/ v家谱的作用
) P% b6 F' Q" v/ O6 ?  Q; h% G$ @6 L- A
' f" N  `, l- Y+ T  l( T8 O2 W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t4 a6 [/ _$ d# A
0 L8 i- `) X4 t% g0 ]( `; M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家谱的作用主要有: 7 s9 Z& y& }7 ^7 o4 {+ L0 h8 M

. s  z8 k1 D% O9 U5 a* t" v- ?2 J/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 K: [2 \6 R* u2 n; @. ^3 t- ]9 ^1 l6 o! U! T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 9 ?5 l* {8 Y, d( @- l# [* c
) U) @4 o2 c! D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Y8 l4 N) @3 {" S

9 M3 u$ }; Y5 W8 k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 Z+ x3 ~0 D4 a( A- Y" q8 Q
2 O) [8 u$ {; ^1 r
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5 _# U' a* @7 t: Y% k2 i  S& F% K) E3 T- C! t; Q7 T, j1 l% h
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 h+ t. x+ }" S2 a

( f! W1 g( I* K7 G8 y1 }7.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 ~; Q3 z' c, G3 G# [

& O* z5 S- _' f9 ?& s% ]; [0 R  U8.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 ^7 `1 K% s% h( _2 p( n: B& j& T6 s: |4 Y0 x9 y
9.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9 H5 W' Q1 G# Q2 n+ D, |+ O* g
( A/ A* v4 |" B1 B2 F
10.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6 Y; e- @) z  `/ j) ~' T* _9 p% k( d/ P% L+ I
11.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 s; O% j. m9 z6 S( {( V& b
! ^6 K) N7 k" d9 w
12.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 I. b7 _0 K# m- |$ X- n; ~

2 Z$ ~/ A  o5 S6 y0 w1 o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 n, {! ]( v/ u  A! [" S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6 O) i  t1 k" T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 R% `$ R. c, k; A

0 P+ B$ }' p4 f' b. e% [% B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有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封建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家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淫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9 v' E+ Z( E! E. u& |. `
家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2 U1 D! ^5 j$ l) ^8 v; u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家谱。一部新型家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既要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要具备传统家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方法既要继承传统家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 , J- `% t& q0 P
# n; j' C2 x7 Q3 ~( _9 d- h
家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家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1-10-9 14:58
家谱,又称谱牒,是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它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
- w  `, j# |1 n- {, v0 e, d. {( V$ z1 n8 T: p  P
我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记载姓氏的骨片。后来,家谱被帝王诸侯用于记载世系,成为了这些人的专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成为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从而很快发展起来。到了唐宋时期,民间私家修谱逐渐形成。明清时期,民间修谱已经十分兴盛。建国后,修撰家谱曾一度停止。3 p* U2 k! j; J1 ^0 }5 j
1 s7 L  H+ Y3 j8 Y
家谱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与正史和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3 ?' ?& l  h7 _4 }6 l/ }" u, p! c, X4 ]  z1 @, m' @. r, ]1 [0 _
修撰家谱有着不成文的规矩: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
# A+ {9 |$ Z5 f- E
; g! e/ d, e) K  A据报载,我国历代编修的家谱总数约5万多种,有1/3流落到海外。目前我国内地收藏家谱最多的当数上海图书馆。
作者: 姚雪筠    时间: 2011-10-26 21:03
是应该让后代子孙好好学习.寻回传统美德.
作者: 83265    时间: 2011-12-16 22:42
家谱的好处多多啊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