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宗族文化丨宗亲组织八宗罪之恶性争祖根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8-12-9 18:38
标题: 宗族文化丨宗亲组织八宗罪之恶性争祖根地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8-12-9 18:39 编辑
8 S5 X8 D' d/ q% o) q. c
1 P$ D1 b, r7 ~* t1 W宗族文化丨宗亲组织八宗罪之恶性争祖根地

姓氏文化传播中心 <更多内容2018-11-03 20:00:00


2 }, N  Q2 x7 ]) a! P. {3 S# z  D
5 e( V4 z9 y2 M, Z; N3 E" y

在宗亲群以及各种谱牒文化研究群里,经常看到一些同一姓氏的人,因祖根地之争,相互开骂,丝毫不顾忌同宗共祖的血脉情谊,甚于泼妇。

祖根地之争在不同姓氏里边也是相当普遍的,原因是什么呐:

一、得姓时间早

很多姓氏得姓之时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是姓氏大爆发也是在秦朝之前,三皇五帝时期本来就在中国的属于部落时期的原始社会,有很多神话色彩成分在里边,何况炎帝皇帝出生地、陵墓都存在争议。

二、文献记载少,及秦时的焚书坑儒

古文字可在龟甲、器物、竹简、棉帛等之上,因承载的工具决定了其不可能大量的被传播,在中国秦之前的焚书坑儒,很多古籍付之一炬,很多祖根地记载是家谱中记载,还有一些是秦朝之后的姓氏文化专著,即使传承下来的家谱在宋之前也都基本上损毁殆尽。

三、宋之前普通百姓没有资格家谱

且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修家谱的,宋朝修谱多采用的是小宗之法,只有在明清之后才是采用大宗之法,将自己的世系一直接到自己的得姓始祖,当然有些是有历史根据的,有些就要靠扶占术,如何弥补时代的空缺、如何确定亲疏关系就要靠问鬼神,有经验的修谱师,甚至能发现有些家谱记载的世系,在某些时期平均下来几岁一代的笑话。

四、全民修谱在宋及以后

绝大多数记载的世系属实的也就是在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之后,而形式大爆发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之前,中间将近1200年的空窗期,而且绝大部分世系空窗期更甚,中间只靠一些国史方志记载,只能是记载的姓氏郡望等,不可能详细到每一个支系的详细世系。外加上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赐姓改姓等,来源不一。

五、移民模糊了记忆

在历史每一次的朝代更替,河南、山东、安徽、河北一带便是逐鹿场,百姓遭战火屠戮,除被屠杀,多背井离乡向南方流亡。民族多在北方融合,再不断的向南迁徙。每一次的战火都是对乡村宗族文化的瓦解,每一次的迁徙就代表融合和遗忘,时间久了记忆也就模糊了,就如小编家谱毁的甚早,关于祖上的记忆就模糊了不少,一说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一说来自山东枣连庄。

六、地方政府”绑架”

自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被喊起来以后,很多学术研究就不再单纯,只要有利可图,什么都争,连潘金莲、武大郎、孙悟空等各地方都挣得不可开交,更不要提现在宗族文化的复兴,一个姓氏的得姓始祖关联到的人口百万千万都不为过,各地方政府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不遗余力的去组织专家去寻找证据证明,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也让祖根地之争势如水火,硬生生的割裂血脉情谊。

七、历史上地名及行政区域的变迁

如小编的故乡阜阳,在历史之上,秦代始置汝阴县,东汉时期属于豫州,北魏置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行政区划更是变化很大,更是夸张的是一个地名在不同的时期指的还不是一个地方,如中山,历史上至少四个中山在四个不同的地方。

而关于名人的记载又相互矛盾或模糊不详,如历史上关于老子哪里人记载,西汉刘向《列仙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从这里看出,关于老子出生地就是矛盾的,即使不矛盾,“老子陈人也”,到底是陈地哪个地方,那时候也没有GPS/北斗定位,有争议也非常正常。

在此争祖根地,如果只是学术之争,大家心平气和的去考证,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呐?相互谩骂,使祖宗蒙羞!

! t7 g  f8 B( o/ \& q% T

0 c' `0 V9 H8 j
, l6 t& R! |  w; p
/ z. h$ w2 h$ L4 K$ T& x+ t. F  f, ^
8 r& p/ u' W0 Z


7 d0 H9 T0 h' Z) {# }4 ?+ F, @3 a: W
2018-11-03 20:00:0
! O/ C* T) Q2 X7 H8 ?0


) s# b* l& }8 I: A/ ~. P


2 N' n& }, [3 X* L! z! e) p7 n" T

; Y4 m; }1 u5 }% |" E
7 m) g: f! ]  G% ]5 `* f: t# u
9 A+ u$ K4 c( l! l/ X; g
$ c4 w4 f0 Y! H3 a1 ^

$ g/ `9 E) x& S: p7 Z5 _

9 h8 \9 Y, {3 Q9 Z5 G
5 }1 F9 A' h: h2 k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