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感动我的城市细节#巷北的刚烈 [打印本页]

作者: YZH姚忠华    时间: 2018-9-28 22:33
标题: #感动我的城市细节#巷北的刚烈
#感动我的城市细节#巷北的刚烈[url=]转载[/url]2015-03-21 08:24:44+ R. w# F1 j3 M! @3 }: P

) h( R0 g; i( _" |: c
去修缮中的青果巷走了一趟。穿巷,跨门坎,俯视小码头,仅巷南周有光生活过的礼和堂,就让人领略到古巷里深宅大院,枕河人家,小巷深处三大特色,这江南水乡风光的韵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巷里走出的周有光,赵元任,都是有着至情至柔的谦谦学子。前者85岁后,还敬让着老伴张允和,天天和她“举杯齐眉”喝茶喝咖啡。后者为趾高气扬的老伴杨步伟出新书写前言,坦诚道:我们家结论总归我老婆,序言则归我。
但你记得柔情似水的同时,别忘了水的至坚至刚。否则,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方水土之上的人。
这天,引导员带领我们沿着深深的天井巷往北后,折西进了贞和堂。如果继续北出青果巷,那将一左一右触碰到邑人的刚和烈。只是这种刚烈往往不喧哗于剑拔弩张里,而是潜伏在深沉含蓄中。是浸透在骨子里的那一种。平时不争闲气,沧海横流的节点,便能立峰般倔起,烈火般燃起。
青果巷北,靠东处,即二院南首,有个古村。靠西处,即二院内,有个约园。在和天井巷那口古井同时代时,这座城市有过一起邑人抗元的悲壮故事,而古村是个见证。在过了明朝到清朝,约园里,又有过一起邑人抵抗的惨烈事件。
南宋末年,元朝忽必烈部的元军进犯常州。知州逃命。正回宜兴行孝,时任泉州司法判官的姚訔,与无锡通判陈炤等组织义军二万,配合宋军收复常州。被朝廷委任为常州知州的姚訔即与武进知县,包圭等率众修城练兵,以备元军反扑。大旗下,晋陵胡应炎父子带三千壮士,东门护国寺长老等率五百僧兵,加入守城御敌行列。之后元兵20万对常州围攻,三易主帅,伤亡惨重,血战半载,仍没破城。劝降的内奸亦被烧死。
后来元丞相伯颜统帅亲临督战,守城将士仍日夜抗争。伯颜惊叹:常州,真乃纸城铁人也。由于文天祥派出的援军在横林以东受阻,姚訔,包圭等众将士终弹尽粮绝。但在南门被破后,仍坚持着巷战。五百僧兵更让信奉喇嘛的元兵大惊失色。最后姚訔力尽自焚尽忠。其余皆英勇战死,血洒城池。元军入城后,大肆杀戮,仅剩18户人家躲过屠刀,故有“十八家村”之称,即古村。
文天祥《常州》诗中念及:“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苍天如可用,赤子果何辜。”我小时候常去人民公园的“浩然亭”,该亭名就选自诗人的《正气歌》。
清道光年间,约园转由常州赵翼之孙赵起购得,成为其故居(朝古村开门)的后花园。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州(这里只说史实)。赵起率团练抵抗。城破,为避其辱,赵起指着园内曲池对家里人说:“此吾家葬所也。”家人30多人投池自杀,他自己正襟危坐。待太平军进园,赵对他们说:“倡议守城是我的主张,与普通百姓无关,杀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不要杀其他人。”言毕撞山石而死。约园,被焚为灰烬。至清末,才由赵翼一玄孙媳徐小娴主持复修。
多年前,我陪护住二院的家人时,几次曾进入的约园,只是原来约园的东,中一部分。
青果巷北,那些展示邑人刚烈性格一面的史事,我想巷里李伯元,盛宣怀,赵元任,周有光,瞿秋白,汤贻汾,张志让,史良等一系列后来涉及文,史,哲,艺术,教育,司法,政治,经济的名人们,都会有所知晓。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培育了他们人格中的温情,柔情。而目标始终如一的信念和进取,并抵达人生的高峰,则是其坚贞不屈人格的另一面。这些人文光辉,也是水边青果巷魅力无穷的因素之一。

! Z; T7 R' }4 N) H  m; C: t* T8 b. J% j( L, J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9-29 08:44
忠华宗亲,这些感悟类文章,或历史阅读记录,您可以发布到【家园】的个人博客之中。
5 l4 v: @5 i1 o* x) E# C5 {2 H. X' i! R6 ^; N% `
姚网交流主要还是要聚焦家族姓氏有关的内容。多谢~
$ X, e  l1 Y, O' q/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9-29 11:02
       宋末元初,“常州真乃纸城铁人也”——因有姚訔、陈炤、包圭等。( ^: |; |2 f+ I7 R* f* Q5 w7 s2 t
       常州青果巷。巷北靠东处有个古村——“十八家村”。清代常州约园,朝古村开门。6 `2 O) X4 Y# s! r) V4 @
  f5 u, \6 Y$ l9 k4 M
      南宋末年,元朝忽必烈部的元军进犯常州。知州逃命。正回宜兴行孝,时任泉州司法判官的姚訔,与无锡通判陈炤等组织义军二万,配合宋军收复常州。被朝廷委任为常州知州的姚訔即与武进知县,包圭等率众修城练兵,以备元军反扑。大旗下,晋陵胡应炎父子带三千壮士,东门护国寺长老等率五百僧兵,加入守城御敌行列。之后元兵20万对常州围攻,三易主帅,伤亡惨重,血战半载,仍没破城。劝降的内奸亦被烧死。4 c: L( ]  D# m$ U2 k; u  ]( @: T
       后来元丞相伯颜统帅亲临督战,守城将士仍日夜抗争。伯颜惊叹:常州,真乃纸城铁人也。由于文天祥派出的援军在横林以东受阻,姚訔,包圭等众将士终弹尽粮绝。但在南门被破后,仍坚持着巷战。五百僧兵更让信奉喇嘛的元兵大惊失色。最后姚訔力尽自焚尽忠。其余皆英勇战死,血洒城池。元军入城后,大肆杀戮,仅剩18户人家躲过屠刀,故有“十八家村”之称,即古村。
       文天祥《常州》诗中念及“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苍天如可用,赤子果何辜。”我小时候常去人民公园的“浩然亭”,该亭名就选自诗人的《正气歌》。
0 l& j3 V2 Z& d  S% i9 ^
      清道光年间,约园转由常州赵翼之孙赵起购得,成为其故居(朝古村开门)的后花园。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州(这里只说史实)。赵起率团练抵抗。城破,为避其辱,赵起指着园内曲池对家里人说:“此吾家葬所也。”家人30多人投池自杀,他自己正襟危坐。待太平军进园,赵对他们说:“倡议守城是我的主张,与普通百姓无关,杀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不要杀其他人。”言毕撞山石而死。约园,被焚为灰烬。至清末,才由赵翼一玄孙媳徐小娴主持复修。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