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llz 发表于 2016-2-1 08:03:06

我家有谱:福建晋江永和镇钱仓姚氏族谱

       福建晋江永和镇钱仓姚氏族谱                               泉州府晋江县十三都勤善里钱仓乡姚氏旧谱原序      大孝圣帝生于姚墟,谓之我姚虞,后因以为氏。我大宗族谱,自汉太史令司马迁、唐朝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二公著撰,皆有序续;裔孙唐丰城公瀛州学士思廉公、宰相元之、璹公,奉勅修撰,亦弁于首,品节详明,堪垂信史。自后奉礼郎天明公同兄朝凤公,为朝奉郎。当五代唐末,从王审知入闽,挟是谱,仍因旧制,增其无备。宋御史合公,文林郎安仁公,更从而次第之,大宗小宗,颇无遗漏。虽历年多分疆异界,而一览瞭如平时。唐地为法最备,以故,进士朝珍公、朝散大夫隆公、提刑副使宗之公、武德将军邦盛公、旺公,千户侯铭公、崇公,第辑纂旧谱,编次成书,无容昌言简端也。      第今日之不得不採辑再序者,盖以代远年湮,又值世运纷革,其间或暂徙播迁。始于闽莆、福、绍、慈谿、兴化、坡尾、复江右,入泉卫军籍,错处南乡为民籍,种种不一,安知夫迁徙者?其该挟谱与俱也,有如我祖之来闽也,始于南唐丁亥(健按:南唐无丁亥,疑为后唐李存勗庄宗同光元年丁亥,即公元927年);溯厥支派,来自江右贡州,居于姑洗东至于南,似与闽风马牛不相及矣。实缘南唐国祚多难,吾祖界徂曰:“吾其处东,而南乱也,孰若图南而安耶?”于是,间关跋涉,与宗姓兄弟相携而前,其间或闽侯、莆田、兴化坡尾、尤溪、慈谿,栖止桐城,居泉南乡,卜族南安岭兠,为我始祖,号石笏公是也。       缘宋高宗南渡,而后岭兠荒灾多虎患,暂而居山头乡橘里,乃晋江之六都;历元至正间,我姓兄弟居桐城者,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大受荼毒,有遗者复来合居橘里;而我祖于元末往仙游九里山祷梦,得仙语曰:“莫恨桂花枝折尽,枝头移有状元红”,归告我公,于是遂有徙居之意。延堪舆,遍历泉之都治,于南安、安溪、永春,俱有阳居阴宅,可贻子孙计长久,有所当意者,日之所睹、夜则笔而纪之,号《集舆记》。寻觅数年,愈敦孝让,愈好施与,赈贫恤孤。至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泉民多转徙,户口耗,田野荒,廿二年(1389)、廿三年(1390)春夏均旱,禾麦尽无。是时,我祖因而告诸子曰:“我有徙居之意三十馀年矣,尔若子若孙可往视其地,遂意,各择焉。”故,我十一(祖)致政公于十一都,览澄江之胜,慨而兴思,曰:“吾其世族于斯,睹版图之博厚,採于山而美可茹,观东海之汪洋,钓于水而鲜可食,是以结庐而居之。”十二郎公于十三都见横山之原,土厚而腴气刚健。但于其时钱仓之乡黄家之籍,十二郎公归告我祖曰:“乡有军田。”是时国朝军籍、世袭千户侯租税正重,故与黄姓结姻赘其家,然未尝移眷而居。所以我十二郎公於正统间遭建昌邓茂之乱,朝廷遣都督刘得新、陈荣同我泉卫军籍、世袭官军争捕协讨,是以我十二郎公之没于王事。虽得以军功制葬,隐焉而不敢言实,则知其葬处,历年久远,因致湮没。至若十三都,我十三郎公则择玉井乡,徙而居之;而留橘里者,分有四房,以刚、柔、隐、显为房次,其馀记载,甚详且备焉。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壬寅朔吉旦,一百十七世裔孙邑庠生、恩例福州教授兼任布政使司正八品案牍,君冡,盥手谨述

pszyyao 发表于 2016-2-1 08:21:21

“健按”按错了。原著也不准确。

yqllz 发表于 2016-2-1 08:41:49

pszyyao 发表于 2016-2-1 08:21
“健按”按错了。原著也不准确。

这是恩健传来的,他老人家有加注,有些地方有错我校对了。

yqllz 发表于 2016-2-2 09:18:47

pszyyao 发表于 2016-2-1 08:21
“健按”按错了。原著也不准确。

回教授:我已与恩健联系,沟通。

pszyyao 发表于 2016-2-2 09:57:04

yqllz 发表于 2016-2-2 09:18
回教授:我已与恩健联系,沟通。

很好。恩健老是行家,又热心姚家事;开明,可请教,可讨论;我姚家难得的专家。

姚卫东 发表于 2016-3-16 00:02:14

第一次看到本村的族谱前序{:13_224:}

yqllz 发表于 2016-3-16 09:18:30

姚卫东 发表于 2016-3-16 00:02
第一次看到本村的族谱前序

咱家族谱原序有两篇,这是隆庆丁卯年(1567年)的谱序,还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谱序,回家时再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家有谱:福建晋江永和镇钱仓姚氏族谱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