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明 发表于 2015-12-21 13:29:57

家谱都爱“攀”名人?

我家祖上阔着呢!拿出家谱一看,有的李氏家谱把李唐皇帝视为始祖,张氏把张良张飞当做祖宗……为啥家谱都爱攀名人?这样做,其实也有不得已的原因。
宋代以前,修家谱只是官家的事儿
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要冒很大的风险,属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连接上了。

老百姓们这么做,也是受了刘邦的启发。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前仅是小小的亭长,出身低微。他当了皇帝之后,竟然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家谱续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们也跟着效法。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辈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
常常有两个同姓的人初次遇见,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有人会主动和名人搭关系,比如姓孔的就认为自己是孔子后代,姓关的认为自己是关羽后代。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同一个姓氏最终追溯到老祖宗,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家族。比如姓孔的,老祖宗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华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头就是炎帝和黄帝,但不可能只有这两个人,而是两个家族。
更重要的是,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大量的赐姓、改姓,还有姓氏避讳等,都使“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难以成立。
家谱上的辈分用完了该咋办?
家谱上的辈分,如果用完了,往后怎么续?
按照民间惯例,如果遇到家谱中辈分用完的情况,通常是召集家族中最有学问、德高望重德的人,重新为家谱中的后辈拟字。这些字,一般都要有特别的含义。修家谱时,辈分一般定20辈,最多不超过60辈。


祖宗十八代具体指的谁?
上按次序称谓: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下按次序称谓: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5-12-21 20:27:57

确实如此.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2-21 20:45:30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5-12-21 20:27
确实如此.

这真是,家谱处处皆学问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谱都爱“攀”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