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12:32

《姚燧年谱》并牧庵作品精萃



《姚燧年谱》并牧庵作品精萃
      按:姚燧(1238-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人,文献公姚枢之从子,成长于辉县苏门,师从文正公许衡,元初以秦王府文学入仕,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以“不要死者之或知,不必生者之见求”的信史传世理念,不隐恶,不溢美,“实录直致,俾观者自判是非于千载下”,赢得一代人的信任,“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其“文章众称一代之宗工”,比为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被推尊“文章门第,为天下第一”,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家,皇庆癸丑九月十四日卒于郢,谥曰“文”。现存《牧庵集》三十六卷,为清代四库馆臣自明代《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总目.牧庵集》提要引用元代张养浩、柳贯和明代宋濂以及清代黄宗羲等大家“推奖”、“论定”之词,对其文品给予很高评价。在姚燧逝世七百周年之际,有感其所著文章及相关史料网络流传不多,特整理(红色字体为某所注)并上传姚燧得意门生刘致(字时中)所撰《年谱》,企盼更多宗亲致力于搜集和普及牧庵作品电子版本,以推动对多元民族和百家宗姓那段尘封历史的探寻。

牧庵年谱
元●刘时中

案:先生撰其世父鲁国文献公神道碑,叙姚氏神明之后,历三代、秦、汉、魏、晋、宋、齐,传次或绝或续,与梁、陈、隋、唐可谱究者,别载《世录》中,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勍(qíng,强)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公元951年),太祖遣之使辽见留(详见《资治通鉴.后周纪一》和《辽史.世宗本纪》。另据大辽上兴塔《定光佛舍利铭记》载:姚汉英妻为刘氏,有二子,长子柬之,长媳清河郡人张氏;次子衡之,次媳为京兆郡人杜氏。姚汉英有四孙,乳名分别为新哥、杨七、筐儿、杨留),事世、景、圣三宗,加安时制节宏化翊(yì,鸟之双翼竖立)亮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枢密使、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东阳郡公。(汉英)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衡之生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政。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辽史.姚景行传》载,景行始名景禧,祖汉英。按字派分析景祥与景行应为本宗从兄弟)。景祥生太子洗马去华(另说为企华)。去华生金东上阁门使、金州团练使玠(jiè,古代礼器);玠(另说去华生玢,玢bīn ,一种玉的花纹)生阁门祇侯、武德将军佺。佺(quán,光明正大)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qí ,古代一种三足的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仲宏)生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鲁国公、谥文献枢,及弟桢、格。枢生今行河南省左丞炜;桢生故江东宪佥燉;格生先生,讳燧(另说燧父为桢),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同修国史,谥曰文。其先柳城人,今兴中府,即古营州(今辽宁朝阳),慕容皝所都也。其族大以蕃,先生《送冯雪崖序》亦云:“九世祖东阳郡公有孙尝王柳城,今其地有姚山馆、姚家陀,犹以吾姓姓之,坟墓咸在焉。然其后皆不读书,举为鲜卑人矣。”


◎太宗英文皇帝十年戊戌,当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先生生。(《辉州三贤堂记》载:“吾姚氏营人,先公(文献)生于汾(今山西汾阳)”。《文献公碑》载:“闻将迁关中考康懿(仲宏)公录事判官于许(今河南许昌)”;“壬辰,许城被围……公闻太宗诏学士十八人,即长春宫教之,俾杨中书惟中监督,则往依焉。”据此推测燧公生于许昌。另说,燧公生于洛阳。)

◎十二年庚子(公元1240年)先生三岁。案:先生为《冯松庵挽诗序》云:“松庵殁以庚子七月,我先人(格公)之弃其孤亦以是年。”《文献公碑》云:“燧生三岁而孤,公卵翼之。不知其蒙暗,教督而急其成,俾粗有闻,承乏翰林,复世公官为承旨也。”(《文献公碑》载:“遂携家来辉,垦荒苏门,粪田数百亩,修二水轮。诛茅为堂,城中置私庙,奉祠四世堂,龛鲁司寇容,傍垂周、两程、张、邵、司马六君子像,读书其间,衣冠庄肃,以道学自鸣。佳时则鸣琴百泉之上,遁世而乐天,若将终身。”)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21:35



◎定宗简平皇帝五年庚戌,当宋淳佑九年(公元1250年)先生十三岁。是年始见鲁斋先生。案:先生《与许德卿书》云:“燧生十三年,拜先履絇于苏门。”(《文献公碑》载:“魏国公(即文正公鲁斋先生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为世大儒者,又公所梯接云。岁庚戌,尽室来辉,相依以居。”)

◎宪宗恒肃皇帝五年乙卯,当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先生十八岁。始受学于鲁斋先生。案:《与许德卿书》曰:“谬齿弟子之列于长安,时立下席。自是至其奠楹实二十有九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中统元年庚申,当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先生二十三岁。(《中统建元诏》云:“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号为中统元年”。蒙古自成吉思汗起,直到宪宗蒙哥时,一直没有建立“年号”。忽必烈于当年3月践祚开平,5月即按中原皇帝惯例建元“中统”。)

◎中统二年辛酉(公元1261年)先生二十四岁(时年文献公六十岁)。《送畅纯父序》云:“余冠首时,未尝学文,视辈流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虽不敢非诸口,而未尝不轻之于心。”“年二十四岁,始取韩文读之,走笔试为,或谓有作者风。就正于先师。先师亦赏其辞。”盖是年方学为文。《三辰仪铭》等当作于其时。(案:此谱多以所作之文系于每年之下,亦有约略附之者。集虽不全,其目多见于此。)

◎至元元年甲子,当宋咸淳元年(公元1264年)先生二十七岁。案:《文献公碑》云:“至元始元,诏罢世侯,以左丞行省河东。”是岁,今湖南省左丞、文献公子炜生。(《文献公碑》载:“ 炜,李出,今中奉大夫、河南北廉使,其忠厚清慎,有克继先烈之誉。二女,姊,宋出;娣,完颜出。姊卒,娣继,皆嫁为开府忠武公中子杞、淮东肃政廉访使妻,皆卒。孙尚孩。”)

◎至元三年丙寅(公元1266年)先生二十九岁。有《送宰伯鲁游秦序》。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27:04



◎至元四年丁卯(公元1267年)先生三十岁。案:《文献公碑》云:“至元四年(此处为刘时中笔误,应为中统四年,即公元1263年),拜中书左丞。至元之元,出省臣三,罢世侯,置牧守,迁转河东、山西、河南、山东官吏。公行省河东山西,明年而归。”又云:“五年,用兵襄阳,立河南行省,经理屯田,(以)公佥行省。八年,入觐。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参政焦公碑》云:“至元之初,少师以中书左丞行省河东。还,以昭文馆大学士休政。京师宾客之送迎,皆遂将命而识公。”与《文献公碑》不合。《先君日记》云:“中统二年,奉旨令右丞相公于平阳、太原行中书省。”平阳、太原,河东山西也。是中统、至元,皆尝行省其地。右丞则前书记张公也,本姓鲁,父名聚,社日生,小字社住。太原临州临泉县使君庄人。父为人所杀,其母负公行丐于市,至郝太守家,有张孔目者,无子,携去,养以为子,因冒张姓。长祝发为僧,及遇知世祖皇帝,得所攀附云。

◎至元五年戊辰(公元1268年)先生三十一岁。其年用兵襄阳,辟省河南,文献佥省事。是年,建御史台。

◎至元六年己巳(公元1269年)先生三十二岁。是年,置诸道提刑按察司。事见《山南廉司题名记》。

◎至元七年庚午(公元1270年)先生三十三岁。《劝农白公碑》云:“鲁斋先生避左揆,以集贤馆大学士祭酒国学,教贵胄。乃奏召旧弟子散居四方者。王梓自汴,韩思永、苏郁自大名,耶律有尚自东平,(孙安与)高凝与燧、燉自河内(古地区名,指黄河以北今焦作、新乡一带),刘季伟、吕端善、刘安中自秦,独公自太原,十二人驿致馆下。”盖同是年也。

◎至元八年辛未(公元1271年)先生三十四岁。是年,文献公入觐。碑云,“八年入觐”者。(忽必烈于当年1 1月按照儒家经典《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曰“大元”,次年在金中都城的基础上建都,称为大都,即今北京市。)

◎至元十年癸酉(公元1273年)先生三十六岁。是年,文献公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使(事)。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32:59



◎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先生三十八岁。始为秦邸文学。未几,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张詹丞碑》云:“当十有二年,太师奉朝请京师,燧秦邸文学,俾从之西。凡偕以三使蜀。及转陕西宪副,引为掾属。”

◎至元十三年丙子。是年宋亡。(公元1276年)先生三十九岁。《文献公碑》云:“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先生有寿公[水调]词云:“相公奉朝请,京辇已三年。”当是此年。《寄贺者九顶山题名》:“天子嗣位之十五年,大参公相秦藩。明冬,以王教安辑庸、蜀。又明年,以汉、嘉新下,入谕其民。休旬佳日,公因访李冰遗烈,登山东九顶之上,书公及同游者姓名。三月二十四日,其岁丙子,其年至元之十有三年。王府文学姚燧记。”则先生与大参公同在嘉州,岂使蜀之一耶?是年,又奉教招王立合州,使蜀之二也。其年,南宋平。所谓“大参”,盖商公左山也(商挺,字孟聊,号左山老人)。“嗣位之十五年”,以中统初元考之,亦不合。

◎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先生四十一岁。《黎施州序》云:“十五年,奉先王教安集夔府新下之民,始与黎侯相识。”其三使蜀者,亦其一欤?”《王希真祠堂铭》云:“族侄埭(推测为燉子,孙楷第考证词人姚守中名埭)自汴至长安求铭。”无岁月可考,亦当此年也。是岁秋七月二十三日,文献公薨,寿七十有八。(《文献公碑》载:“终丧时,孤姪燧仕安西,燉佥淮西提刑,炜独举其柩,藁葬京城东南别墅。后十八年,当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五月,炜徙葬,卜于西洛金门山祖茔,别兆于辉菊山之阳。”)

◎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先生四十二岁。有《何敬夫醉经堂记》。是年始娶紫阳先生(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中女杨氏。

◎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先生四十三岁。为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夫人杨氏生杨氏妇而卒(杨氏夫人分娩时难产而卒,据此燧公应与杨氏夫人育有一女)。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38:43



◎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先生四十四岁。为秦宪副。是年,娶今夫人赵氏(讳蘋),年二十有四。见其《外舅和父墓志》。有《送雷季正见鲁斋序》。(燧公有词《虞美人.玉梳赠内子》:“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璆然。”另有五言诗《挽甥壻》。)

◎至元十九年壬午(公元1282年)先生四十五岁。居秦。有刘天麟为其父求撰神道碑。《兵马总管袁公碑》云:“十八年,燧以陕西宪副录囚延安。明年,子克良持书谒铭。”盖此年也。其年五月二日,蕤(ruí,草木华垂貌)女生,长适杨万户孝基。(燧公七十岁时有词《小重山.蕤女归宁还襄阳》:“江渚蒹葭白露晞,云间浑未有,蚤鸿飞。人情难在别庭闱,携诸幼,孤艇溯流归。七十古来稀,乃翁筋力,尚未衰微。岘山不是远相违。犹能往,清泪莫沾衣。”据此,推测蕤女嫁至襄阳。)

◎至元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先生四十六岁。为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副使。案:《澧州庙学记》云:“二十年,燧副使是道。明年,按部至焉。”大德乙亥为记,时在武昌,末云:“书于鄂之南阳书院之楚梓堂。”并寄静德军国寿日[感皇恩]及求鸡林刀等书。是岁,鲁斋先生卒。《与许德卿书》云:“立下席二十九年。”盖宪宗五年乙卯至是,为二十九年也。

◎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公元1284年)先生四十七岁。为湖北宪副,按部澧州。有寄家人寿日[南柯子]《七月初二日夫人生朝》;又有《别枉渚德公》诗云:“孤侄贰荆宪”, 又曰“枉渚访先友”。德公尝与文献公交处。枉渚,在常德江南岸,与招屈亭相望。亭相传以为昔楚人招屈原于此,故名。近岁仕宦于彼者,惩司宪者迫人屈招,恶其名为“招屈”,遂去其扁。“枉渚”见《楚辞》。是年九月二十日,长子埙(xūn,陶制乐器)生。

◎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公元1285年)先生四十八岁。为荆宪副。有《别丁编修序》。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47:12



◎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公元1286年)先生四十九岁。《松庵挽诗序》云:“二十有三年夏,以湖北宪副奉檄趋京。”谓为直学士也。以疾留襄阳。会河南宪佥冯君岵求为其先序,并《冯氏三世遗文序》、《临湘县厅壁记》。又《婆罗门序》云:“余由荆宪奉檄趋京,病留襄阳。冯宪佥由汴梁至,梁宣慰贡父、张总管梦卿,皆由长沙至。三君饮饯汉宾(滨),寿卿赋此声。南阳道中依韵和寄之。”《跋张总管父都漕公手泽》云:“至元丙戌,姚燧观《都漕济江调兵记》、《自题肖斋》。《清富轩》、《先伯父三帖》、《黄门飞鞚图》、《许道宁幽人曳杖图》、《元晖山水图》、《双鹑图》、《补之梅》、《黄华竹》、《时苗留犊》、《江溆鱼舟》等,皆作于是年,肖斋家物也。”先生与之交处最稔(rěn,庄稼成熟),“其人多读书,工于诗,喜蓄书画,襟怀洒落,无尘俗气,居潭之西城,引流种树,甚有清致。武弁中好事者世不一二数”,即所谓张总管梦卿者也。是年又有《临湘县厅壁记》。

◎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公元1287年)先生五十岁。时为翰林直学士。有《送畅纯父序》、《太医郑公碑》、《寄卢处道》诗、张天表《遐观堂记》、雷君损之《归来园记》、送余《春谷序》。《参政胡公碑》云:“二十三年始相。其年十月五日薨。明年五月,诸子自江南归葬。八月吉有日,子瓒从其诸父按察使让来请铭。”亦必是年也。(《京师病中六首之二》载:“又顾穰城家,新立四壁单。小儿虽善步,神骨尚未完。吾家三族中,慰意独此看。”据此推定,时年燧公甫迁河南邓州,诗中小儿指其长子埙。)

◎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先生五十一岁。归自燕,居于邓(今河南邓州,古又称穰城)。有《朋簪堂记》、《牡丹序》。《遐观台序》云:“二十五年,罢直玉堂,与张肖斋、史仲威、宋齐彦、梁贡父、王景韩等游处。”并见集中。有《右三部冯郎中碑》、《肖斋赫义亭记》、《覆瓿稿》诗、《招贡父探梅》及《次探梅韵》、《肖斋父都漕公调兵目记》。书《米元晖山水》末云:“米元晖敷文之画,全法其父,山水树石,不事工细,多以云烟映带。只作横幅,长不三尺,自题曰‘墨戏’。今此独双幅巨帧,岂当时奉诏与朱敦儒辈对画禁中者耶?真旷代希有物也。肖斋以至元戊子夏五月购得之,姚燧为识末幅。”集中无此,故备录之。盖皆是年作。

◎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公元1289年)先生五十二岁,居邓。有《除日试临安》、《竹丝笔》、《金星歙砚》、《书事》、《答肖斋馈岁》、《海岳堂记》、《阎医隐铭》、《李文纪碑》、《送冯寿卿副宪辽西序》、《金将仕秦君志铭》、《杨彦亨遐观台唱和诗序》。

◎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公元1290年)先生五十三岁,授大司农丞。《樗(chū,喻无用之材)庵集序》云:“后君没之十九年,至元庚寅,子京出其谱而见其然,且求叙。”是年,先生自汉浮江东游会稽,过江州,见《濂溪书院记》。后四年,再过,记方刻石。《汴梁学记》亦庚寅夏四月,书为“直学士”,岂农丞之后耶?

◎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先生五十四岁。按察司其年改廉访司。盗臣僧格、约苏穆尔伏诛。有湖口县学《次曹训导韵》,自跋云:“青龙辛卯三月四日,独步县学,无人,训导曹君饷予诗,为和之。”署衔为“前直学士”。刻石县学。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52:36



◎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先生五十五岁。挈家寓武昌。有《送徐大山序》、《题王西溪珍翰跋语》。第二子圻(qí,方千里之地)生于武昌。《刘彦清序》亦当在是年。

◎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先生五十六岁。是岁始自邓居郢(今湖北钟祥,古又称石城,滨临汉江,城东北有大洪山)。[木兰花]云:“再年逾耳顺,来七稔,石城居。”癸巳至己亥,七年也。

◎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公元1294年)先生五十七岁。游江西龙兴(今南昌)。有《滕王阁记》、《宣慰王公碑》。《招抚使王公碑》云:“王彦弼总管南康,过燧舟中,求其先人墓铭。”并阎宏求铭其考浏阳尉,亦当在是年。归至鄂。中书遣直舍人扎哈勒台,以朝请大夫、翰林学士召。《与高道凝同赴别邻诗》序云:“青龙甲午十二月十一日赴召。”《刘武敏公碑》云:“三十一年知邓州,刘克仁来言曰”,亦疑是年也。

◎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先生五十八岁。与道凝同修《世皇实录》。有《长春宫碑》、《崇阳学记》、《董氏棣华堂记》。

◎元贞二年丙申(公元1296年)先生五十九岁。因改葬少师于辉,襄事归郢。《劝农白公碑》云:“夫人贾以苟宗道埋辞求铭坟道,数年不能叙其事。去冬以史事入翰林,过辉,夫人祈姨母为言。”是必葬少师之时也。又有寿词[春从天上来],先生元贞之元在翰林,明年改葬少师而出。此词有蛮荆之语,当是三年未改大德之春作者。

◎大德元年丁酉(公元1297年)先生六十岁。有毛氏《寿萱堂记》、《曹州学记》。《庞礼部母夫人序》云:“元贞始元,同官翰林。前年妨以史事,去年迫南归,今闲退于郢,故书致三千里之贺。”时先生居郢,故云。《判官刘君志铭》云:“至元乙酉七月七日卒,后十二年,丐铭其墓。”《均州万户翟公碑》亦是年也。幼女楚楚生(据闻河南《内乡县志》载,燧公有一女嫁至内乡,推测为幼女楚楚)。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0 23:56:26



◎大德二年戊戌(公元1298年)先生六十一岁。《江陵庙学记》云:“至元乙亥,江陵下之四年,庙学火,至今大德之戊戌,凡二十四年。”又云:“尝贰宪于此,再入銮坡,求记。”当是其年作。是岁,《安陆府学记》云:“大德戊戌,分司撤毁殿别构。冬十一月归。”末云:“嘉平中休日记。”是年,挈家游长沙,麓堂宣慰和尚公馆于爰裔堂。堂名,公所命也。未几,疎斋卢公处道由集贤学士出祝海岳,过长沙,同馆斯堂。卢以堂名未尽厥美,因共更为“世臣”,先生大书之。予以为:丗,三十一也;改作“世”,亦三十一,竟为麓堂公享年之谶云。又有《赠疎斋》三绝句,及《与宪使陈时举留别》诗并其母夫人李君《神道铭》、致先《怀集府君墓铭》、《爰裔堂牡丹》长句,《群山囿宴集》、[烛影摇红]《李新斋宪副》、《赵子昂画夫子小影赞》、《静寿堂记》、《赵监仓铭》、寿肖斋[清平乐]。又守岁[水调歌头]云:“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等作。致(刘时中名致,以此自谓)以是年始拜先生于潭,举致湖南宪府吏云。

◎大德三年己亥(公元1299年)先生六十二岁。寓武昌,居南阳书院之楚梓堂。春游黄州,有赠贾芳春[绿头鸭]。《庞氏先德碑》云:“元贞丙申,翰撰庞咏手书钜轴相授曰:‘吾先德也,其赐之铭。’”后云:“大德己亥趣书,乃笔削其书。”夏五月,有《送刘仲信燕南经历序》、《段立夫建昌府判官序》;秋八月,《李茂卿序》;九月,《李德隆序》;十有一月,《澧州学记》;十二月,《上怀恩州唐括君碑》、《寄疎斋》、赠平章刘公[绿头鸭]、《故左丞相阿尔哈雅碑》、《振衣亭记》、《翟安府记》。平章刘公创甲第武昌,求三堂名并记于先生,先生以“清风”、“垂绅”、“益壮”名之。致时为湖南宪府吏;疎斋除湘南宪;致乘传请上,至武昌,与先生会。先生喜,分题赋平章刘公三堂,先生得“清风”,疎斋得“垂绅”,致忝“益壮”焉。是岁,幼子石城(即姚城)生于郢。[木兰花]云“再年逾耳顺,来七稔,石城居,记白发添丁”云云。其年六十二也。

◎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先生六十三岁,居郢城。春犹在武昌,有《重修虞帝庙碑》、《南泉慈化寺碑》、《清风堂记》、《冯雪崖二孙名字序》、《送郭干卿序》、《辉州三贤堂记》。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1 00:01:49



◎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先生六十四岁。授中宪大夫、江东宪使。有《南平楼记》、《宁国修造记》、《都统荣公碑》、《徽州路达噜噶齐虎公碑》、《读史管见序》、《刘氏六子名说》、《佥密院赵公碑》、《遗安堂记》。《司徒董公碑》云:“大德辛丑,天子念功赠谥。中书左丞子士珍将铭坟道,持辽阳参政王思廉状,远走江东而访燧。”亦在是年也。

◎大德六年壬寅(公元1302年)先生六十五岁。有《国统离合表序》、《参政焦公碑》、《总管高公碑》。

◎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先生六十六岁。案:《饶州明伦堂》云:“大德癸卯,通议大夫、饶之总管赵侯训,以路政修举新学,馀五十楹,遣直学士黄叟,走书求记。”并案《青神陈氏碑》云:“大德戊戌后五年,陈时举总管建康,求撰宋太常青神陈氏碑。”盖是年也。又有《蒙古光禄表勋碑》、《紫阳先生文集序》、《赵樊川文集序》、《戎大参父九十绝句》十首。戎时为奉使宣抚,巡历江东。又《金正议大夫王公碑》云:“大德癸卯,以省郎从宣抚江东,俾铭其碑。”又《太史杨公碑》云:“三十一年卒。后十年,子寅求铭坟道。”三十一年甲午,至癸卯十年也。《谢显卿序》云:“大德辛丑,燧使江之东,显卿副是道。”先生“二十有七月之间,礼浃而恭”云云。是岁嘉平,移节浙西。疑为此年十二月也。六月望日,有《录寿细君乐章集为轴》等作。

◎大德八年甲辰(公元1304年)先生六十七岁。自宣城移病居太平之潢池镇。有江东宪回[鹧鸪天]二首,万户邸公、乔公、征行元帅赵公等碑。是岁,拜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冬十月,至龙兴,奉安西王教撰《延釐寺碑》(釐xǐ,同禧)。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8-21 00:06:08



◎大德九年乙巳(公元1305年)先生六十八岁。居龙兴。有《太平兴国宫碑》、《临江府判官夏君母夫人碑》、《荆湖宣慰司兴造记》、《淮安忠武王画像赞》、《徐子芳真赞》、《袁之上佐高氏子字说》、《文选序》。秋八月望日,至西山翠岩寺,同行佥宪郝子明、检校阎子济、儒学副提举祝静得与致。竣事,少憩于洪崖丹井石上,饮酒乐甚。先生赋[临江仙],致与静得有和;致又反和之,先生亦有答者。子济别赋[婆罗门引],致又别赋五言古诗。皆命致书贻紫清道友王梅叟,俾刻之石。又架木物为梯凳,俾致跨水题名丹井崖石之上。致云:“是以章子厚待我也。”诸公为之一笑,先生持酒相劳。九月移疾北归,至吴城山。子济、静得亦来会。子济取“吴城山”三字,与静得约致分韵赋[临江仙],以写攀恋之意。子济自叙云:“九月七日,舟行送牧庵先生过樵舍,至吴城山,与静得约致赋[临江仙],取‘吴城山’三字为韵,留‘山’字邀时中作。”“去岁迎公樵舍驿,今年送别重湖。青山知我往来无?揆材惭杞梓,闻道觊桑榆。胜日黄华重九日,喜浮五老眉须。清尊何惜驻樯乌。分风行咫尺,千里共荆吴。”右子济。“一代文章千载事,区区外物虚名。了知此老去留轻。衔舟携二客,襆(fú,同幞,用袱子包扎)被送兼程。渺渺望湖楼下水,连朝无此秋晴。新霜红叶锦为城。重阳谁共醉,五老定相迎。”右静得先生。致所赋见自稿。明日,程公雪楼以学士赴召亦至,相与留连南康累日。雪楼北上,先生解舟至江州,会马漕副克复相留,迎医病,间游庐山,留兴国宫,提点汤公为建牧庵亭,且立先所撰《采访真君碑》;又为撰《新庄记》、漕司《暖翠亭记》。《旧德堂记》云:“大德乙巳,某归自西江,相遭德隆于鄂,求名斯堂。”等作皆于是年也。

◎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先生六十九岁。客武昌。郭安道为佥宪,许澹斋儒学提举,有赠二公[浪淘沙];又有《与安道论书序》、《达噜噶齐裴公碑》。案:《荆湖北道兴造记》云:“经始于大德乙巳之十月壬午,以丙午春三月之癸酉讫功。夏五月,遣掾属赵茂陵告成。”亦是年作。五月十一日,阎子济卒。

◎大德十一年丁未(公元1307年)先生七十岁。有《夏府判母张氏碑》、《布色兵马碑》。《平章游公碑》云:“公以至元十九年拜荣禄、平章,明年,薨于位。后二十有三年,当大德丁未,元子永锡遣犹子某自汴而郢,以碑见讬。”正是年也。冬,宫师府遣正字吕洙持太子太师沈阳王王璋书如汉,徵四皓故事,趣为太子宾客,授正奉大夫。十二月至维扬(今江苏扬州),与第二子圻订婚焦氏妇。《龙阳梁孝子碑》、《经历吕君碣》皆作于真州,盖是年也。(《浪淘沙·七十鬓双蓬》载:“余年七十,洪山僧相遇,言:‘别公十余年,面颊红润,益加于昔,有道然耶?’因为一莞,赋此晓之——七十鬓双蓬,已分衰翁。烦君休誉面如童。只此正为我老验,物理曾穷。天地一微躬,草木还同。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姚燧年谱》并牧庵作品精萃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