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姚家 发表于 2007-7-3 18:14:37

巍巍大别山红军文物在哭泣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在眼下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正风起云涌之际,安徽大别山的红军文物因为资金匮乏等原因,不少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房屋正在一间间倒塌,一些全国罕见的红军字画面临脱落。   安徽省六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胡援就此发出呼吁:国家应结合红色旅游热潮,投入资金,对一些濒临绝境的大别山红军文物采取“先救命,后治病”的办法进行抢救性保护,否则,红色旅游将失去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载体。

  红军保卫局成了猪圈   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10万儿女参军、参战,浴血疆场,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追认的烈士共104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上将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都是这里的人,徐向前、徐海东等都曾在这里战斗过。   金寨县境内的汤家汇镇是当时鄂豫皖根据地许多重要机关所在地,这里拥有较为集中的红军遗迹,包括红军医院、红军邮局、红军保卫局、红军道委(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机关)等。两年前,记者曾前往探访,当时许多红军遗迹所在的房屋已经岌岌可危,现在这些房屋怎么样了?在金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辉的引领下,记者一行近日再赴汤家汇镇,重走红军路。   在当年的红军保卫局———汤家汇镇姚氏祠堂,我们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姚氏祠堂成了一处猪圈,几头猪懒洋洋地躺在围栏里,一处有彩绘的房屋木架已经倒塌,一根木横梁无力地躺在地上。   “许多木雕被人当柴烧了!”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当年姚氏祠堂十分好看,现在已经破败了。   距红军保卫局不远处,有一所当年的红军邮局。金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辉告诉记者:这所邮局在汤家汇老街的徐氏守祠内,当年下设一个邮政支局,主要担负鄂豫皖苏区红军通信工作和秘密为20多个地下组织传递信函等工作任务。它是安徽境内惟一一处红军邮局旧址(全国仅有两处,另一处在遵义),1998年被安徽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这样一处极其珍贵的文物,现在竟被人用来堆放杂物,在里面拌猪食,地上一片狼藉。由于白蚁蛀蚀等原因,这所清代建筑的12根方木和部分木结构已经腐朽,岌岌可危,急需抢修。   在当年的红军道委,我们看到了同样令人痛心的场景:数间原来漏雨的房子已经倒塌,有人在院中养起了猪。在金寨县列宁小学,记者看到: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子多处横条腐烂,屋顶瓦破,墙体倾斜……

  红军标语遭受日晒雨淋   位于汤家汇镇豹子岩村的胡氏祠至今保存着极为珍贵的红军标语。1934年4月,红25军和红28军会师后在这里整编,成为由徐海东等指挥的红2军,于1935年9月16日胜利到达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27军会师,成为长征到达陕甘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   “瞧,这里的墙上写着‘活捉匪首刘镇华’的标语,署名是‘红28军政治部’。”66岁的胡传碧老人告诉记者。在胡氏祠的另一侧墙壁上,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红军标语:“坚决恢复皖西北的苏区!红28军政治部”、“反对国民党,反对官长,不打苏区的工农”等。   “这些标语以前很清楚,现在由于缺少保护,有的已经模糊不清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保护措施。”豹子岩村党支部书记胡勋修说。   在汤家汇镇陈冲村葛氏祠,记者看到了一幅被文物专家评为“极为罕见,全国少有”的红军壁画。壁画上一个被丑化的人正张开大嘴,似乎是要吞下面前的一个大球,大球上书写着“中国”两个繁体字,“中国”两个字下方写着“我看你怎能吞得下去壹九三贰年”的字样。陈冲村村委会主任徐宗炳告诉记者:“这处壁画原来清楚得很,现在已经不如从前了,有的地方已经脱落,只好去补。”在葛氏祠的另一面墙上,记者看到一幅壁画已经大部分遭到破坏。“这幅画比那幅更好,没有很好地保护太可惜了!”徐宗炳感慨地说。   葛氏祠外墙上一幅写于1932年的标语吸引了我们,上面写着:“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赤色苏区……拥护中国共产党,冲破敌人的包围会剿!扩大红军!坚强红军!”等字样。徐宗炳说:本来另一堵墙上也有这么多字的标语,由于没有保护措施,日晒雨淋,墙倒了,标语也彻底损毁了。
  谁出资保护红军遗迹?   面对着一处处岌岌可危的红军遗迹,金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辉心急如焚。他说:金寨拥有革命遗迹286处,从上世纪80年代到去年,很少有专门的保护经费,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县里根本拿不出钱来。   何辉告诉记者:县文管所目前有9个人,3个已经退休,一个将退休。对于这些人,县财政只拨给基本工资,其余部分还要文管所自己创收。只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文管所才能偶而从有关部门“化缘”到很小一部分。   安徽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处处长杨益峰告诉记者:安徽省目前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1处,而省财政拨给的文物保护经费只有400万元,平均每处每年不到1万元,经费严重不足,红色文物的修复保护状况可想而知。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文物保护的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这一条很难实行。”六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胡援说:“文物不可再生。红色旅游应该有实实在在的载体———保护这些珍贵的革命遗迹刻不容缓!”   记者在金寨县采访时了解到,为了保护濒临毁灭的红军文物,当地一些老百姓开始自发集资,对部分红军遗迹进行修复,其中有位于该县南溪镇的林氏祠———红28军医院;古碑镇关帝庙———红军时期六县联席会议旧址等。   “民间集资对个别地方红军遗迹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点大、面散、大多处于山区的红军遗迹,民间集资只是杯水车薪。”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0多年的何辉感慨地说,“毕竟老区人民口袋里的钱有限。”   谁应该为保护红军遗迹买单?

姚家义 发表于 2010-8-15 21:43:33

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加大力度抢修红军历史文物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0-8-15 23:12:42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8-15 23:15 编辑

      一楼文中提到金寨县,“金寨县”名字的来历,我这里还有点小故事。我手头上的资料显示:
      在苏区时期,“金寨县”当时叫金家寨,红军长征撤离后,国民党军占领,一度起名叫“立煌县”。1947年,刘邓大军夺回后,组织上任命白涛为该县县长。白涛上任后,与领导班子慎重商议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改“立煌县”为“金寨县”,并发布告:“查我金寨县,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国贼,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1948年春,刘邓大军主力部队转战中原后,金寨县的斗争极为残酷。5月19日,白涛县长和县大队在胡家山被敌人包围。白涛指挥战斗临危不惧,坚持留下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转移。激战之后,他隐蔽在一群众家里,但不幸被一反动分子出卖,再次激战负伤后被捕。敌人严刑拷打逼其投降,白涛坚贞不屈英勇就义(1948年7月7日,年仅33岁)。
      白涛,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袁沟村人,1915年出生;1932年在北平精业中学读书期间参加革命,1933年奉命回开封组织学生罢课,集体卧轨四天四夜,反对内战,要求抗日;“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党组织以合法名义举办的抗敌训练班;1937年9月在山西参加八路军决死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家义 发表于 2011-4-21 18:47:52

告诉大家好消息:金寨汤家汇姚氏宗祠,原红军保卫局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部份已修缮,但由于经费没到位,维修人员已经撤退了,

姚家义 发表于 2011-4-21 18:55:19

金寨汤家汇姚氏宗祠是我宗茂公定二公支下后裔所建,姚家金兄长正在四处奔走于有关职能部门,急盼早日完工!

老兔子 发表于 2011-4-21 20:44:31

金寨县有一半的面积是从我们信阳市商城县划出去的,象洪学智,陈先瑞等他们最早的介绍都是河南商城人。商城(含划到安徽的部分)姚氏按照族谱上的说法是和我们息县,光山,潢川同宗的。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1-4-21 22:09:00

告诉大家好消息:金寨汤家汇姚氏宗祠,原红军保卫局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部份已修缮,但由于经费没到位,维 ...
姚家义 发表于 2011-4-21 18:47 http://www.yaogens.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热烈祝贺金寨汤家汇姚氏祠堂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10_162:}

姚小平 发表于 2011-4-22 13:23:43

热烈祝贺金寨汤家汇姚氏祠堂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1-4-21 22:09 http://www.yaogens.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10_162:} {:10_162:}

姚建顺 发表于 2011-5-9 11:45:42

祝贺金寨汤家汇姚氏祠堂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姚家义 发表于 2011-5-10 20:01:54

老兔子宗亲:你说的很对,我家谱上记载是河南商邑,我们去后拿谱一对现在属安微金寨了!{:10_174:}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巍巍大别山红军文物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