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2 21:40:36

杂谈:都江堰故事[不定时更新]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传说都江堰里锁着一条黑龙,要等着铁凳开花铁索断才能逃出升天。只是传说,有年有个带小孩的女人在铁索桥在换尿布,把尿湿的布放在了铁凳上突然风云变色,整个江都在颤抖,那个女人拿着尿布撒腿就跑,可惜那黑龙总纠没逃脱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称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李冰创建都江堰。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张陵传道青城山 。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诸葛亮设兵护堰 。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修建成灌马路 。

  成都到灌县公路于1913年动工,从灌县一端建成2公里“示范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为总办,改官办为官商合办,1925年全线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
创办合资企业 。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2 21:54:01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3 19:25:55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2-12-23 19:27 编辑

http://my.tv.sohu.com/u/vw/29388407#47张大千《长江万里图》卷首

(请注意图中的灌县古城和都江堰索桥)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3 19:28:06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背景介绍

      南宋的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传。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因此,祖国的山山水水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他就通过自己的画“卧游”祖国山河,聊解乡愁,《长江万里图》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情下。 该画作于一九六八年,张大千时年七十岁,当时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连绵数千里,横贯中华大地。

平远姚仕忠 发表于 2012-12-23 22:24:41

回复 1# 蓬安姚波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分享
姚宝姗是平远姚后裔,是祖隆派静公房,十六世国翰公迁四川灌县。也就是汶川姚仕宇老哥的先辈族人。

pszyyao 发表于 2012-12-23 23:01:44

回复 1# 蓬安姚波


    伟大不朽的都江堰!伟大的李冰父子!伟大的成都古民!
    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完整的都江堰仍在造福成都平原及其百姓。
    万里长城挡住了外敌吗? 残碎的万里长城早已是古迹。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4 11:02:15

都江堰文献集成
节选
序一
    都江堰建自公元前256年,迄今已2260年,泽益后世,经久不
衰,世界罕见。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业已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世界奇迹。
    都江堰的成功,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它不同于任何现代水
利工程,其外貌简要,构建廉价,而功效卓著。可以说,在这一工程
身上,聚集着’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精华。
    中国本土学术有各种表现形式,多数是文章典籍,即文本形式;
有些是思想学说,即语言形式;还有些是实物模型,即具象形式,都
江堰表现形式即属此类。这一工程为民造福几千年,本身就是一门
“都江堰学”,也是“蜀学”(四川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往
今来众多学人,从各个侧面描述其风貌,诠释其精神,发挥其义理,
至今仍未断绝。古代史志自《史记》、《汉书》、《华阳国志》起,就开
始记录都江堰;历代政令、文档中有很多涉及都江堰;在建设和管理
的历史长河中,更有许多有识之士议论都江堰;元代以来,还开展过
一场场学术争鸣。这些宝贵遗产,现已成为研究都江堰的精神财富。
    由于上述文献资料汗牛充栋,且十分分散,有些不易查找,有些
比较难读,蜀学研究中心都江堰学课题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冯
广宏先生等付出了很大努力,把能够搜集到的、分散在各种书籍里的
资料分类抄集,包括历代有关都江堰的文献图籍,集中辑为一书,并
适当加以注解,以供研究者参考,学习者攻读,好古者鉴赏,名为
《都江堰文献集成》。
    都江堰是全世界唯一历时两千余年的水利工程,充分体现出传统
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中华本土的科学结晶体。其设计施工等理念
与目前所常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在管理上也有独特的方式,如岁修制
度即已融入民俗。其中许多内容,已经超出了科学技术范畴,实际上
进入了哲理文化层面。可是目前对都江堰的研究,仍停留在表面现象
上,对于都江堰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众多的宝贵历史资料和历史经
验,还缺乏系统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作为如此优秀的本土工
程,还缺乏具体而广泛的应用。换言之,都江堰本身可以说就是一部
书,尚有待于精确的诠释。《都江堰文献集成》一书,正好为此项工
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都江堰文献集成》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史料,而且也
是“都江堰学’’研究的起点。这对于探寻古典,激发当代,弘扬传统
优秀文化,提高我省的学术地位,都有着现实意义。为此,我愿意加
以推荐,希望有志之士重视研探。如果此书能够点燃“都江堰学”研
究的火炬,那可就功德无量了。

新繁县乡土志(节录)    清.余慎、陈彦升等
    历史门
    水出湔氐道,日繁水;地以水名,日繁县。繁县之南
鄙,日新繁。
    《汉·地志》蜀郡繁县,即今彭县治。湔氐道,即今彭
县堋口(俗呼关口)山以内之地也。湔堰,即在堋口。《华
阳国志》“文翁穿湔江口,溉繁田千七百顷”,即此。按
“繁”,于文通“蕃”,为草木畅茂之称。秦汉以来,谓灌溉
之水为繁水。……
    三水者,今《彭县志》以羊摩江即“芈摩”之误,又名
弥牟水。灌江,即今蒙阳河。其经流为祗水,即今鸭子河。
诋,即氐也。按三水,通名则皆为繁江,言其溉也。
名宦政绩录

李口口:县北境苦旱。公至,始引清白江水,筑堰灌
田。
    胡口口:李令修堰,水道经民田,捐赀倍偿之,始垂·
成。
    周口口:继胡令捐米修堰,大工始成。
    梁口口:滇人,字圣乡。知县事,值堰工告成。均水道
之粮,禁水碾之害,立石清流场,以垂永久。俗号万工碑。
   祠庙
川主宫:西街。
    川主庙:一在清流场;一在东林寺南一里半安顺桥。
    地理门
    新繁为沱江流域,清白江、徐堰河是也。
    清白江:在县北七里。古之沱江,后人所误目为湔江者
也。……徐堰河虽亦可纳此称,而实以清白江为正流。源出
灌县之都江堰,与大江分支东出,过崇宁县北,名渡船河。
又东至平闯口,分□水河。又东十里至火烧堰,人本县境,
名清白江。……自火烧堰下之任家堰入境,在治所西北偏西
二十里。入境东行三里,至清江桥;又三里过连封桥;自连
封桥又东,迤南八里半,至清白江场;江水经过场中,淤为
沙洲,分河身为二,长二里,下流复合。又东迤北四里半,
有湔堰之新润河来人。又东二里,迤北转南一里,至兴龙
桥;江水至此,北、东北距清流场四里,南偏西距县城八
里。又有彭县泉水来人。自兴龙桥以东,江水南北横溃,涨
淤港断,沙洲相属,芦苇丛聚,河身阔一里有余。六里至王
中波,江水仍绕彭县界。自王中渡起,与彭县以河心为界。
又东五里(强),分为三派,如人撮指之形,俗名三岔河。
在治所东北偏东十七里(弱),江水于此处出境,流入新都。
凡行本县境三十七里(实径三十一里)。
    火烧堰:在县西北境上地,与崇宁、郫县、彭县毗连,
为新繁、彭县、新都、金堂、汉州五属粮田总汇。
    任家堰:在清白江人县境之地。江之南岸分小堰三道,
溉县西北李村田一千零四十余亩。其渠东流六里,人常乐
河。
    常乐堰:在连封桥西、清白江南岸。下分小堰四十四
道,溉县西北水、李二村田二万五千零二亩;亦新繁一巨浸
也。其渠东南三里至野鸡湾,分为二支:左一支东南流入杨
柳河;右一支为正流,自野鸡湾曲屈东南流,经县城北,又
东至青石桥。自青石桥以上,凡分数渠,并于此处复合。自
青石桥又东,至安顺桥下,复分为数支出境,流入新都界。
凡行境内四十四里(实径三十四里)。
    杨柳堰:在新彭桥西二里、清白江南岸。下分小堰六
道,溉县东北水、李二村田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五亩;与常乐
堰皆为新繁巨浸。其渠东行,经新彭桥南二里,又东过鄢家
碾;又东过东林寺,又东过河西寺,出境流人新都,为督桥
河,又名绣川河。凡行本境三十里半(实径二十二里)。
    萝卜堰:在兴龙桥西三里、清白江南岸。分小堰六道,
溉县东北水、李二村田五千六百一十七亩。其渠东流,经华
严寺南,又东南至姚家巷。凡行境内十六里,出境流人新
都。
    兴龙堰:老堰在兴龙桥西半里、清白江南岸。东流二.
里,复人江水,为新堰口。下分小堰八道,溉县东水村田五
千一百九十六亩。其渠东行过梓潼宫、护国寺南,又东过三
皇庵北,至河吞场,厮二渠夹场左右,出境流人新都。凡行
本境十二里半。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4 11:02:45

目录
目录
序-..……………………………………………(1)
序二………………………………………………………………彭述明(1)
编纂说明……………………………………………………(1)
史记.河渠书(节录)………………………西汉·司马迁(1)
蜀王本纪…………………………………………·-西汉‘扬雄(3)
蜀都赋并注…………………西汉·扬雄撰    南宋·章樵注(4)
汉书.地理志(节录)……………………………··东汉·班固(6)
李冰石像刻铭………………………………………··东汉。佚名(8)
建安四年正月中旬故监北江堋太守守史郭择赵汜碑
……………………………………………………………东汉·佚名(9)
政论(节录)…………………………………………东汉.崔□(11)
京兆樊惠渠颂(节录)………………………东汉。蔡邕(12)
风俗通义(节录)……………………………··东汉。应劭(13)
华阳国志·蜀志(节录)………………………………晋·常璩(16)
三国志.蜀志(节录)…………………………………晋·陈寿(23)
蜀都赋并注(节录)………晋·左思撰    晋·刘逵注(23)
益州记(节录)………………·
益州记(节录)……………………
水经注·江水(节录)………
括地志(节录)………………
元和郡县图志(节录)………
新唐书·地理志(节录)……·
高俭传(节录)………………
通典(节录)………………
南渎大江广源公庙记(节录)…
成都记序(外一则)…………
请筑罗城表………………….-
请筑罗城又表…………………
赐高骈筑罗城诏………………
创筑罗城记…………………
创筑羊马城记…………………
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节录)…
贺江神移堰笺…………………
录异记(节录)………………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
道教灵验记(节录)…………
堤堰志(节录)………………
古今集记(节录)…………….
太平寰宇记(节录)…………
元丰九域志(节录)…………
舆地广记(节录)…………….
方舆胜览(节录)…………….
宋史·礼志(节录)…………
宋史·河渠志(节录)………………
宋史·列传(节录)………………·
宋史·循吏传(节录)……………
锦里耆旧传(节录)………………·
蜀祷杌(节录)……………………………·
移建离堆山伏龙观铭并序……………
益州重修公宇记……………………··
茅亭客话·蜀无大水………………·
韩忠宪公祠堂记(节录)……………
郫县蜀丛帝新庙碑记(节录)………·
縻枣堰刘公祠堂记………………………
记永康军老人说(节录)……………
本朝政要策·水利(节录)…………
事物纪原(节录)……………………
益州增修龙祠记(节录)……………··
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节录)…
扬子云宅辨碑记(节录)……………
东斋纪事(节录)………………………
合江亭记……………………………
观政阁箴(节录)……………………
奉使回奏十事状(节录)……………
蜀州新堰记…………………………
朝议大夫黎公墓志(节录)…………
朝请大夫知邛州常君墓志铭(节录)·
朝请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志铭(节录)
朝散郎费君墓志铭(节录)…………
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节录)…
闻见录(二则)………………………..
成都后溪记……………………………
导水记………………………………·
莫侯画像记(节录)…………………
华阳赵侯祠堂记(节录)……………
御□问蜀中旱歉画一回奏(节录)……
夷坚志·丁志(一则)………………·
驷马桥记………………………………
万里桥记(节录)……………………
淘渠记………………………………·
縻枣堰记……………………………一
独醒杂志(二则)……………………一
双流昭烈庙碑阴记……………………一
砌街记………………………………·
南康郡王庙记(节录)………………·
吴船录(节录)………………………·
永康军评事桥免夫役记………………
永康军花洲记(节录)………………
壁津楼记(节录)……………………
中大夫秘阁修撰致仕杨公墓志铭(节录)
中奉大夫知邛州李公墓志铭(节录)
舆地纪胜(节录)……………………
祭二郎文……………………………
游浣花记(节录)……………………
闲邪公家传…………………………
新元史·李秉彝传(节录)…………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节录)…………
大元敕赐修堰碑……………
敕赐汉昭烈帝庙碑(节录)…
文献通考(节录)………………
元史·河渠志·蜀堰…………
元史·列传(节录)…………
马可·波罗行纪(节录)
马可·波罗游纪(节录)
寰宇通志(节录)……………………
大明一统志(节录)………………
议处修堰新规……………………
四川志(节录)…………………………
重修四川总志(节录)………………
四川总志(节录)…………………
新修成都府志(节录)……………
图书编(节录)…………………蜀中广记·蜀郡县古今通释(节录)
蜀中广记·神仙记(节录)………
蜀中名胜记(节录)………………
明史·河渠志(节录)……………
明史·地理志(节录)…………
明史·吕狲传(节录)……………
赠陈太守赴成都序(节录)………
胡延平传…………………………
游草堂记…………………………
策府十科摘要·工科·水利(节录)
丹铅总录(一则)…………
琐语(二则)………….
益部谈资(一则)…………
大安王庙记………………
灌县治水记碑…………….
重修灌口二郎神祠碑………
新作蜀守李公祠碑…………
都江堰铁牛记…………….
临江记…………………….
六公祠碑(节录)…………
见闻考随录(节录)………
铁牛记…………………….
重开金水河记…………….
都江堰记…………………
五岳游草(节录)…………
广志绎(节录)…………..
使蜀记(节录)…………..
御史刘公大修都江堰碑…
通雅(二则)…………..
程邑侯水利功德碑…………
读史方舆纪要(节录)…..
古今图书集成(节录)…
四川通志(节录)…………..
大清一统志(节录)……..
水道提纲(节录)…………
行水金鉴(节录)…………
府厅州县图志(节录)…
蜀故(节录)…………
蜀典(节录)………
蜀水经(节录)………
蜀水考(节录)………
重修四川通志(节录).
广舆记(节录)………
清史稿·河渠志(节录)
清史稿·列传(节录)
灌记初稿(节录)…….
灌县志(节录)……….
增修灌县志(节录)…
崇宁县志(节录)……..
续修新繁县志(节录).
新繁县乡土志(节录)…
新都县志(节录)………
重修彭县志(节录)….
郫县志(节录)………..
重修郫县志(节录)….
汉州志(节录)………..
德阳县新志(节录)…..
金堂县志(节录)………
续修金堂县志(节录)..
成都县志(节录)………
重修成都县志(节录)..
华阳县志(节录)………
双流县志(节录)………
温江县志(节录)………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4 11:12:23

新版《道解都江堰》由被誉为中国大型实景演出创始人,拥有成功制作多个实景演出丰富经验的梅帅元大师(国家一级编剧,并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担任总策划、总制作人,并组建强大的艺术创作和制作团队(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用博大精深的道文化及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对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造福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进行艺术诠释,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又将创造大型实景演出的一个新的奇迹。天府儿女用两千两百六十六个春夏秋冬,编织了一场关于家园的梦,梦里梦外都是浓浓的思念。—大型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带上你的乡愁一同来入眠。今天闻水观看了一场演出,真正感到我的都江堰,我的老四川,我的天府之国,安逸两千年,尽在道解。
http://img.mala.cn/forum/201211/02/2246350km67s6re6ed77mm.jpg 2012-11-2 22:46 上传
下载附件 (470.66 KB)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4 11:14:56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杂谈:都江堰故事[不定时更新]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