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23-11-23 22:39:24

编辑 姚嘉景的《晋江永和銭倉姚姓入闽源流》




广州姚钟尧编辑 姚嘉景编撰《晋江永和銭倉姚姓入闽源流》


晋江永和銭倉姚姓入闽源流姚嘉景编撰2015年7月

   钱倉姚姓系虞舜重華公胄裔,傳承迄今一百二十九世。燈號【或门联】:歴山傳芳;陶邱世泽。郡望:吴興。
   据明隆慶元年(公元1576年)《銭倉姚氏旧谱手抄 原序》载:九十六世祖姚鳯世瑞公与子文彬质翁公,於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入闽,擇興化囊山沁园霓坡埔尾居之,为姚姓入闽埔尾派宗。文彬公於唐哀帝元年(公元904)进士及第,拜枢密院學士兼监國史;后梁后不仕,游歴各地。
蓋五代之秋,世运纷革,國祚多难,期间或暂徙播迁。埔尾派宗支復江右(江西),居姑洗东【?】。石笏公自江右再入闽,棲止刺桐城(今泉州),卜居泉南乡南安岭兜。缘宋高宗南渡后(公元1127),岭兜荒灾虎患,暂而居山头乡橘里下田(下田有我祖庙宇)。元至正间居刺桐城,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大受茶毒,余者复来居橘里下田。元末吾祖往仙游九里山祷夢得仙语曰:莫恨桂花枝折尽,移有枝头状元红。遂有徙居之意,延勘遍歴泉之郡治,號集舆记【?】。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大旱,吾祖大有公告诸子曰:尔若子若孫可往视其地,遂意各擇焉。吾祖十二郎公於十三都见横山之原厚而腴 气刚健,但其时銭倉之乡是黄家之籍,军田,國朝军籍世袭千户侯,租税正重。故与黄姓结姻赘其家,然未尝移眷而居。我十二郎公於正统间(公元1436~1449)逢建昌邓茂乱,我泉卫军籍世袭千户侯征捕协讨,是以殁於王事。
   十二郎公子毅轩公,有子五;长子贻庭,次子高庭,三子燕庭,四子翔庭(播迁海沧),五子翼庭;分五房次。值三世復姚姓,追十二郎公为銭倉姚姓一世祖、黄枝娘为一世妈。后合整为三大角落,有支派十六座祖宇祧祀。
   銭倉为著名侨乡。自清以来,下南洋开拓创业,造福家乡事业。裔孫蕃衍全球各地定居,难以统计实有人数,海内外已达数千人之众。今在厝1800人,居港澳700余人。清乾隆间朴纯公移台湾彰化县已成族群。居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均有数代传承。居菲律宾銭倉姚裔达贰仟以上。
            舜裔一百二五世孫 姚嘉景编撰 舜裔一百二六世孫 姚东亮发表
            公元二0一五年七月
注:⑴、泉州古称刺桐城,简称桐城。⑵、民国时期的谱牒含明隆庆年间的谱序。


晋江永和銭倉姚氏家谱谱页







pszyyao 发表于 2023-11-23 22:43:55


姚嘉景编撰《銭倉姚姓入闽源流》原文

銭倉姚姓入闽源流; K3 E3 e2 v% K6 qV" h0 q* Z4 i
銭倉姚姓系重華公有虞舜帝裔胄,傳承迄今一百二十九世。燈號:歴山傳芳。堂號:陶邱世泽。郡望:吴興。
* [& e3 N& @& w6 n" j

据《銭倉隆慶元年(公元1576年)抄旧谱原序》载:九十六世祖姚鳯世瑞公与子文彬质翁公(文彬公於唐哀帝元年公元905年及第拜枢密院學士兼监國史。梁代唐,不仕,游歴各地)於后唐丁亥(927)年入闽,擇興化囊山沁园霓坡埔尾居之,为姚姓入闽埔尾派宗。蓋五代之秋,世运纷革,國祚多难,期间或暂徒,播迁。埔尾派宗支派復江右(江西),居姑洗东。石笏公自江右再入闽,棲止桐城,居泉南乡卜族南安岭兜。缘宋高宗(1127年)南渡后,岭兜荒灾虎患,暂而居山头乡橘里下田(下田有我祖庙宇)。元至正间居桐城,至正十七年(1357年)大受茶毒,余者复来居橘里下田。元末吾祖往仙游九里山祷夢得仙语曰:莫恨桂花枝折尽,移有枝头状元红。遂有徒居之意,延勘遍歴泉之郡治,號集舆记。c+ }: ~: ~3 y3 J+ a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旱,吾祖大有公告诸子曰:尔若子若孫可往视其地,遂意各擇焉。吾祖十二郎公於十三都见横山之原厚而腴气刚健,但其时銭倉之乡黄家之籍,军田,國朝军籍世袭千户侯,租,税正重。故与黄姓结姻赘其家,然未尝移眷而居,所以我十二郎公於正统间(1436——1449年)建昌邓茂乱,我泉卫军籍世袭千户侯征捕协讨,是以没於王事。十二郎公子毅轩公;毅轩公子五;长贻庭,次子高庭,三子燕庭,四子翔庭(播迁海沧)。五子翼庭,分五房次。值三世復姚姓,追十二郎公为銭倉姚姓一世祖,黄枝娘为一世妈。后合整为三大角落,有支派十六座祖祧宇。6 B* c8 q6 YM$ t) ?# q" F% w
u{- j+ Zk6 _, q
銭倉为著名侨乡,自清以来,下南洋开拓创业,造福家乡事业。裔孫再蕃衍全球各地定居,难以统计实有人数,海内外已达数千人之众。今在厝1800人,居港澳700余人,清乾隆间朴纯公移台湾彰化县已成族群,居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均有数代传承,居菲律宾銭倉姚裔达贰仟以上。

                  舜裔一百二五世孫   姚嘉景编撰" A. Q% B4 a- n5 M9 r: R/ D* e
                  舜裔一百二六世孫   姚东亮发表$ d2 a0 h9 ?+ N: v- f; A5 Y. `& _$ U
                              公元二0一五年七月


pszyyao 发表于 2023-11-24 07:21:37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钱仓姚氏宗祠


钱仓 ,史载为元代国朝军世袭千户侯课税之仓廪,因而成名。元明清时代钱仓隶属泉州府十三都劝善里;而今属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镇区。大明洪武庚午(公元 1390 年)一世祖十二郎公,
见横山之原土厚而腴气刚健,乃生息繁衍风水宝地,遂遵祖愿徙而居焉。六百
年来,钱仓姚氏枝繁叶茂,人丁兴盛,已经蕃衍二十三世,家乡人口二千人,另有四千余族人旅居菲港台澳及东南亚,是晋江著名侨乡。
钱仓姚氏宗祠始建于何时,因年湮代远,史载不详,难以稽考。依据闽南“建祠必修谱,修谱必建祠”的传统习俗,参考族谱中明朝隆庆丁卯(公元 1567年)以及民国癸酉(公元 1932 年)两
份谱序,可以推断宗祠首建于明嘉靖时期,甚至更早,可以确定我们的祠堂已
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图片中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祠堂是共和国庚午(1990年)钱仓海内外乡贤,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慷慨解囊耗巨资於原址依旧制翻建而成。祠堂坐向巽乾巳亥,以大门、下厅、天井、前厅、厅堂为中轴,纵深三进,五开间 ,是典型的闽南风格“石鼓、木柱、斗拱、砌”、“出砖入石”、“燕尾脊”“宫殿式”传统建筑。
钱仓祠堂曾于清光绪丙戍(公元1887)、清光绪甲午(公元 1893 年)及民国戊子(公元 1948 年)三次迎迓、恭奉重华圣帝、虞思公、陈胡公三圣像,并于共和己未年(公元 1979 年)伊始,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重华圣帝圣诞日,举行隆重颂扬始祖暨祭拜钱仓姚氏列祖列宗仪式而名闻遐迩、誉满海内外。
步入钱仓宗祠,让族人引以为傲的当属高悬柱檐上光彩夺目的“百善孝为先”、金光闪耀的“舜裔第一家”、熠熠生辉的“陶邱世泽”两块匾额,以及祠堂立柱镌刻的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楹联了。这些楹联蕴涵丰富文化内涵,或宏扬宗功祖德,或诠释家族渊源,或戒勉后昆励志的,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叙述先辈播迁徙居,开基创业艰辛历程的 ;
姓衍姚墟自虞夏商周迄秦汉袭封郡王忆当年并歆帝祀;
支分固始由闽莆福邵至泉晋卜族钱仓冀今日大振家声。
二、 颂扬祖先礼义仁德,彪炳青
史辉煌史迹的:
商升称宾辉俎豆;
周庭备恪衍箕裘。
十世同居门敦孝睦;
双峰退隐学尚介青。
书撰梁陈瀛洲驰誉;
勋高成旅夏后称贤。
三、 勉励后人尽职为善,传承祖
业励志格言的:
孝睦传家全旧德;
文章经国掇新猷。
竭力耕田即是历山子职;
与人为善宜迪沩水前光。
率乃祖攸行竭力耕田共子职;
取于人为善察言好问仰先型。
四、 阐述家族血缘,宗族衍奕水木渊源的 ;
有沩子孙容;
瀛洲学士家。
虞陈胡田同派;
陶渔耕稼起家。
孝友传家源承妫汭;
文章华国书撰梁陈。
拥有如此丰富文化底蕴,悠久历史的钱仓宗祠当选“福建名祠”可谓是顺理成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撰稿人:姚庆礼


pszyyao 发表于 2023-11-24 22:52:23

pszyyao 发表于 2023-11-23 22:43
姚嘉景编撰《銭倉姚姓入闽源流》原文

銭倉姚姓入闽源流; K3 E3 e2 v% K6 qV" h0 q* Z4 i



觉得姚嘉景的撰文包括所引用的旧谱原序,都有不通处,所以加以编辑如1#所示。编辑后仍然不满意,特向晋江钱仓姚庆礼求得旧谱原序列于下。
(晋江永和镇钱仓姚氏族谱)旧谱原序   泉州府晋江县十三都勤善里钱仓乡姚氏旧谱原序大孝圣帝生于姚墟,谓之我姚虞,后因以为氏。我大宗族谱,自汉太史令司马迁,唐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二公著撰,皆有序续;裔孙唐丰城公瀛州学士思廉公、宰相元之、璹公,奉勅修撰,亦弁于首,品节详明,堪垂信史。自后奉礼郎天明公同兄朝凤公,为朝奉郎。当五代唐末,从王审知入闽,挟是谱,仍因旧制,增其无备。宋御史合公,文林郎安仁公,更从而次第之,大宗小宗,颇无遗漏。虽历年多分疆异界,而一览瞭如平时。唐地为法最备,以故,进士朝珍公、朝散大夫隆公、提刑副使宗之公、武德将军邦盛公、旺公,千户侯铭公、崇公,第纂辑旧谱,编次成书,无容昌言简端也。第今日之不得不採辑再序者,盖以代远年湮,又值世运纷革,其间或暂徙播迁。始于闽莆福绍、慈谿、兴化坡尾、复江右,入泉卫军籍,错处南乡为民籍,种种不一,安知夫迁徙者?其该挟谱与俱也。有如我祖之来闽也,始于南唐丁亥(健按:南唐无丁亥,疑为后唐李存勗庄宗同光元年丁亥,即公元927年);溯厥支派,来自江右贡州,居于姑洗东至於南,似与闽风马牛不相及矣。实缘南唐国祚多难,吾祖界徂曰:“吾其处东而南乱也,孰若图南而安耶?”於是,间关跋涉,与宗姓兄弟相携而前,其间或闽侯、莆田、兴化坡尾、尤溪、慈谿,栖止桐城,居泉南乡,卜族南安岭兠,为我始祖,号石笏公是也。缘宋高宗南渡,而后岭兠荒灾多虎患,暂而居山头乡橘里,乃晋江之六都;历元至正间,我姓兄弟居桐城者,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大受荼毒,有遗者复来合居橘里;而我祖于元末往仙游九里山祷梦,得仙语曰:“莫恨桂花枝折尽,移有枝头状元红”,归告我公,于是遂有徙居之意。延堪舆,遍历泉之都治,于南安、安溪、永春,俱有阳居阴宅,可贻子孙计长久。有所当意者,日之所睹、夜则笔而纪之,号《集舆记》。寻觅数年,愈敦孝让,愈好施与,赈贫恤孤。至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泉民多转徙,户口耗,田野荒,廿二年(1389)、廿三年(1390)春夏均旱,禾麦尽无。是时,我祖因而告诸子曰:“我有徒居之意三十年矣,尔若子若孙可往而视其地,遂意,各择焉。”故,我十一致政公於十一都,览澄江之胜,慨而兴思,曰:“吾其世族於斯。睹版图之博厚,採於山而美可茹,观东海之汪洋,钓於水而鲜可食,是以结庐而居之。十二郎公于十三都见横山之原,土厚而腴气刚健。但於其时钱仓之乡黄家之籍,十二郎公归告我祖曰:“乡有军田。”是时国朝军籍、世袭千户侯租税正重,故与黄姓结姻赘其家,然未尝移眷而居。所以我十二郎公於正统间遭建昌邓茂之乱朝廷遣都督刘得新、陈荣同我泉卫军籍、世袭官军争捕协讨,是以我十二郎公之没于王事。虽得以军功制葬,隐焉而不敢言实,则知其葬处,历年久远,因致湮没。至若十三都,我十三郎公则择玉井乡,徙而居之;而留橘里者,分有四房,以刚、柔、隐、显为房次,其馀记载,甚详且备焉。   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壬寅朔吉旦   一百十七世裔孙邑庠生、恩例福州教授兼任布政使司正八品案牍 君冡 盥手谨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编辑 姚嘉景的《晋江永和銭倉姚姓入闽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