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绍弦 发表于 2022-10-16 19:10:37

南昌埂头姚村的变迁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2-10-16 20:46 编辑

    传统的南昌姚氏祭祖叙谱活动今年由埂头村当值。我曾经在多种场合说过,姚武泉是埂头村最懂家谱,且最愿意把心思放在家谱研究上的老宗亲。如今他的儿子姚根林宗亲写了“南昌埂头姚村的变迁”。我欣然转发如下。
    南昌埂头姚村的变迁
   作者,姚根林
    埂头姚村已有700年的历史了。埂头姚村之所以取名埂头,已不可考。她坐落在南昌县莲塘镇北端,距南昌市罗家镇西坊村仅一道几十厘米的田埂之隔,也许因此得名。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村庄,由东往西一字排开,足有600多米长。全村200多户,近千人的姚姓宗亲居住于此。村前有两个人称小西湖的30多亩水面的大池塘,一称大明堂,一称东明堂,犹如两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埂头姚村的怀抱。700年来,人事更替、时过竟迁,而两个大池塘却是“春风不改旧时波”。相传姚氏有古训,后代迁居,须傍水而建。埂头姚村的始祖在此繁衍生息,应该有这方面的考量。据老辈人谈起,元朝末期,埂头姚氏始祖姚仲信从斗门姚村入赘康姓人家,即现在埂头姚村居住的地方,生有4子后回了斗门姚村,其中3子或随父回斗门,或去了其他地方发展,独有老二仕谦公留在了康家,成年后复姓姚,成为埂头姚氏子孙的实际始祖,并繁衍至今。700年间,天地转,光阴逝,埂头姚却人丁兴旺、子嗣绵延,其后代除在埂头姚村发展1000多人外,并在江苏盐城、湖北武汉、江西萍乡等地开枝散叶,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已发展到3000多人。起初,在埂头姚村的发展并不顺利,据家谱记载,从仕谦公定居埂头姚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村仅有人口两三百人,耕地不足80亩,大部分劳力靠租种邻村富户田地为生,其余人员以织布为业。更因田地地势低洼,常常受到内涝,眼看到手的收成,却因雨水浸泡而颗粒无收,人们生活贫困,无隔夜之粮。当时传有歌谣:“有女莫嫁埂头姚,吃了上餐下餐愁。夏至连降滂沱雨,男女老少四漂流。”“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政府划拨400余亩给了埂头姚村,接着又从十余里外的象湖和西边山分别划了300亩和200亩两块飞地给埂头姚村,一夜之间村子里有了千亩良田,从此告别了贫穷,解决了温饱。因而埂头姚村人对共产党、对新中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1958年,新中国步入第十个年头。这一年,江西要修建赣抚平原,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特别是赣抚平原要从埂头姚村稻田贯穿而过。消息传来,村民们喜不自禁、奔走相告。要知道埂头姚村苦水涝久矣!工程开工,全村青壮踊跃参战,吃住在工地一干就是3年。埂头姚村从此绝了水患,昔日易旱易涝的农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仓,年亩产从原来的800左右,翻了一番,成了远近闻名的“千斤田”,幸福生活又迈进了一步。更喜的是赣抚平原还接通了村前的东明塘、大明塘。问“塘”那得清如

姚绍弦 发表于 2022-10-16 19:19:0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2-10-16 19:30 编辑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1840年以来,国家和人民都历经苦难。到20世际六七十年代,因积贫积弱日久,新中国虽成立一二十年,广大农村的生活仍然艰苦。而埂头姚村人的生活却要相对好些,因为村里掌握了一种“打草包”的技术。这是用稻草编织而成的一种袋子。那时,工业还欠发达,这种草包平时可装散装贷物便于运输,春水来时,又是防洪不可或缺的材料。那段时期,从埂头姚出去的抗美援朝老兵姚炳根任南昌草袋厂厂长,此草袋经常供不应求。他便回到家乡,教村民打起了草包。有着织布传统的埂头姚村村民一学就会。于是,青壮参加生产队的生产劳动,而老妇孺就成了“打草包”的主力军。据说,在埂头姚村,只要上了3岁,就能参与此项工作。在那个油、盐、酱、醋要用鸡蛋换的年代,埂头姚村的草袋子变成了钱袋子,焉有不富之理。当然,真正的要想富,还是得先修路。在两个池塘与村民居住的房屋之间横贯着一条路。千百年来,这条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季泥泞坑洼。1991年,姚明芳与姚卿旺等几个有头脑的村民商量后并征得全村村民同意,决定将村前那两口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大明塘、东明塘由个人承包15年,得款15万元用于购买水泥沙石。村民们自愿义工,历时1年而成。埂头姚村成了方圆数十里第一个通有水泥公路的地方。

姚绍弦 发表于 2022-10-16 19:22:41

路的修建,不仅极大地方便的村民的出行,更是为村民的经济生产提供了便利。养猪专业户、养鸡专业户、养鸭专业户如雨后春笋。更有姚良军、姚树根等孵化的鹌鹑苗远销河南、河北、山东等20多个省市。村民通过这条路,把生产的产品输向远方,再把四面八方的财富聚回村里。人们总是有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和追求。埂头姚村的村民也不例外。当人们已不再为吃喝发愁时,自然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村子的正中间部位有个叫长门口的地方。长门口其实就是一个巷口,却是村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议事中心。在物质文化极度匮乏的年代,长门口就成了村民们的打卡之地。人们或茶余饭后、或忙完一天的农活,有的甚至饭还没吃完端着碗便来了。谈天说地,东家长西家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谈,因为除了劳作,他们几乎没什么文化娱乐活动,谈天说地就算是文化交流了。2O11年,村委会拨款5万元,姚水曲、姚绍林等人从埂头姚村老年人协会中筹款10万,在长门口前建造了老年活动中心,同时建造了400多平米的文化娱乐活动平台,购买了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村民们在这里仍然可以谈天说地,但更多的是唱歌、跳舞、打腰鼓、健身等活动。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埂头姚村在周边的地位和口碑也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有歌谣为证:“有女

姚绍弦 发表于 2022-10-16 19:25:39

要嫁埂头姚,家家有车有高楼。饭菜喷香路好走,经济发展数一流。”埂头姚村还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都有埂头姚村少儿在那就读的身影。他们用满腹的才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埂头姚村的未来和希望。姚根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昌埂头姚村的变迁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