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llz 发表于 2022-2-7 10:50:43

pszyyao 发表于 2022-2-7 09:49
语焉不详是姚波发帖或回复的特点,但他知道的三公裔姚氏乃至四川姚氏情况比较多,又肯又敢发言,这是他的 ...

庆礼所指语焉不详,是指姚波所发诸多谱序而言,至于姚波,本人还是十分认可他为姚氏家族谱系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对世姚会网的贡献,功不可没。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7 23:09:36

很久没上姚网,账号登不上有一段时间了。
今天发现账号又可以登了,很是庆幸。
以上内容只是大致浏览一遍,基本上还是老调重弹了一遍。
波爷对三公后裔家谱有新的认识:终于认识到了万历、康熙老谱。
只是还在老地方转圈圈,没有跳出乾隆、嘉庆之谱看万历、康熙老谱内容。
文贤公修谱是在万历、康熙老谱基础上增加了几个故事,把大家绕得头晕眼花。
如九龙江得宝、漳州天宝山、吴杨姚三姓结拜、姚氏谱传都是万历、康熙老谱内容里没有的内容。大家被绕晕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跳出以上故事,只看康熙、万历内容重新理清思路试试。
哪里来的堂兄弟?可笑至极!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7 23:17:48

三公后裔家谱,如果连先后顺序都搞不清楚的话,建议别再枉费自己一腔心血了。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7 23:58:15

三公后裔也绝非嘉庆七年文贤公主修一本家谱。不要被印刷本的正规假象迷惑而忽略了三公后裔很多看似不起眼但暗藏很多线索的手抄老谱。


pszyyao 发表于 2022-2-8 09:42:01

川~姚波云(2022-02-08,舜群):

单凭这套谱来研究三公历史,印出来也就是一个笑话吧。

不信走着瞧。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8 10:04:56

三公后裔最早的家谱就是万历四十二年一龙公所创,康熙年间其曾孙次元公续修。
也就是说康熙年间良德公、良珊公二公后裔无谱,迄今为止并未发现比以上两次修谱更早的谱序或谱留世。
正应古代大房管谱,谓之大宗惯例。据考三公后裔家谱,一龙公居七甲乃思济公后裔,而思济公正是世龙公长子文森公的长子。修谱管谱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罗列参修家谱以良能公后裔留世家谱为主。
研究家谱不用脑才是最大的笑话。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8 10:16:20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22-2-8 10:19 编辑

嘉庆七年珊公后裔为与永隆公合谱,文贤公将永隆公列为珊公七世孙。并在雍正年间的国宁公谱序中修改了三公迁出地址。双方各让一步,三公保留许家烂泥湾地址,永隆公保留丰城县地址,至此三公迁出地址由新昌许家烂泥湾变为南昌府丰城县烂泥湾。
永隆公后裔旧谱载,永隆公迁出地为丰城县二十四都对岸乡而非丰城烂泥湾。其旧谱载永隆公洪武年间迁湖南,哪里来的堂兄弟?
万历四十二年旧谱仅记载姚荣公迁出地为漳州,并无九龙江、天宝山。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8 10:35:35

嘉庆十四年,酉阳籍荣恭公江西寻根问祖后于嘉庆十六年所写的寻根问祖记录是对万历四十二年一龙公笔记内容最好的回顾。
荣恭公哪里提到过天宝山?或又哪里提到过九龙江?

pszyyao 发表于 2022-2-8 10:57:51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7 23:37
千万别再复印200份再误导我三公后裔200年。

敬告者(姚恩健):
翻印本即将出版,出版后将委托晋江姚庆礼兄奉赠诸位研讨三公者。另请贵阳魏巍分赠三公后裔联谊会,馀寄赠图书馆丶院校。

永顺姚 发表于 2022-2-8 13:04:14

从康熙年间旧谱谱序来看,除了一龙公笔记明确标记三公迁出地外,仅康熙二十一年大玙公在谱序中粗略提及迁出地。
大玙公所记迁出地实际上与一龙公笔记所载迁出地是有出入的,既然出现在一龙公曾孙次元公所修谱中,且与一龙公笔记有出入。
而文贤公修谱弃一龙公笔记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另编《姚氏谱传》一篇,大大超出一龙公笔记所记范围。
根据以上两点,为保持与嘉庆七年谱内容一致,大玙公所作谱序有被文贤公改动之嫌疑。
除以上提到的迁出地外,其余康熙年间谱序没有一篇提到过迁出地的。
一龙公笔记很有可能在没有被其曾孙编成稿之前是没有公开过的,而万历四十二年一龙公创修家谱距三公迁湖南已经198年历十三代人。
嘉庆七年谱在此基础上所扩张的范围及内容是不可采信的。当然不影响其谱中的家训家规等家风部分仍然可视为我辈效仿和学习的标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龙溪凹姚氏族谱·导读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