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21-1-16 10:27:12

姚勇忱: 辛亥革命英烈,湖州织里人。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1-16 22:40 编辑

求知浙江湖州织里镇姚氏情况

姚勇忱    辛亥革命英烈,湖州织里人。其墓在杭州龙井路的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在织里镇利济文化公园,隔河眺望千年古刹“利济禅寺”,沿着公园小径,向西北方向走上几百步,草木掩映间,姚勇忱先生的雕像和浮雕墙,屹立在眼前。

当姚勇忱牺牲时,袁氏及其爪牙权焰正熏。姚君幼弟定忱18岁,子长龄12岁。

当姚勇忱先生牺牲时,袁氏及其爪牙权焰正熏。姚君幼弟定忱18岁,子长龄12岁,

姚勇忱先生的儿子姚长龄,杭州1937年沦陷时单身到陪都,一去迄今无消息。姚勇忱还有女儿。

姚勇忱的侄孙姚亮撰<姚勇忱烈士落成记>   



姚   君   行   实

    姚君志强,字勇忱(1880-1915年),又名戈仲,别号“劫灰”,出生、成长于织里老街的殷富之家。1904年他入读杭州“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前身),加入光复会;翌年东渡日本进修,结识孙中山等仁人志士,参加同盟会。归国后,姚君与秋瑾、陈其美等同志共事,积极进行反清斗争;他为革命奔走四方,参与成立中部同盟会,组织沪、浙等地光复起义。
   民国肇建,姚君担任中国同盟会驻沪机关部正部长(兼理上海支部)、国会议员等要职。“二次革命”期间,姚君坚持政党治国理念、竭力捍卫共和。1915年初夏,姚勇忱和亲密战友王金发到杭州,欲图谋起事,不幸“失计轻窥狼虎窟”,于7月2日英勇就义于浙江陆军监狱。
   姚君亦是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员;编撰过蚕桑书籍,创办报刊,兴办学堂,翻译小说;并和近代史上众多风云人物,交往甚密。而今,姚君安息于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青磷碧血,抑或蔚为国光焉”;其人其事,载于史册,浩气长存……
   公元二零一九年,岁在已亥,本地政府和桑梓高贤、姚氏后人,为姚君立铜像、设浮雕墙,尊请英烈“荣归故里”,以作缅怀!

pszyyao 发表于 2021-1-16 10:30:1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1-16 13:26 编辑

姚勇忱的侄孙姚亮撰<姚勇忱烈士落成记>
1915年,湖州籍革命志士姚勇忱壮怀激烈,以身许国;而今,家乡人民为他树碑立像,迎接他“荣归”故里……


在一个碧空如洗的晴天,我们从杭州驾车,前往太湖南岸的湖州市织里镇。这座城镇古时以蚕丝织造得名,现今以童装基地闻名于世。我们此行的目的,是瞻仰烈士雕像。一路上,前去朝圣般的庄重,在每个人的心田,澎湃着……

一个多小时后,车停在织里镇利济文化公园门口,隔河眺望千年古刹“利济禅寺”,沿着公园小径,向西北方向走上几百步,草木掩映间,姚勇忱先生的雕像和浮雕墙,屹立在眼前。



姚勇忱烈士雕像

急步走近前去,立定,鞠躬,仰望。阳光照耀,辉映着这尊黄铜铸造的年青革命者:短发、宽额,眼眸精亮,正是这样的志士们,以极大勇气,剪去几百年来,垂挂在男人脑后那根象征着糟粕的辫子;削瘦、刚毅,信仰弥坚,正是这样的志士们,毁家纾难,舍却身家性命,去撼动封建王朝的根基;礼帽、风衣,奔走四方,正是这样的志士们,在黑沉沉的夜里,燃起启迪民智的光芒……

铜像的基座,方正——如同他的正直;赫红——那是他的忠诚。正面镌刻着“辛亥英烈姚勇忱(1880-1915)”,简短而发亮,如同他的人生。基座另一面,题刻着战友们和他的情谊:

蔡元培先生题写:“生死付常,湖山无恙;智勇俱困,天地不仁”;

陈去病先生所写的诗:

赠勇忱

南风忽不竞,阴气何森然。

处士无好怀,行行良难前。

曷若务高旷,去游东海边。

聊同徐福智,宁云求神仙。

大陆日以沉,洪祸日以延。

君行我益悲,誓从渊鱼潜。

柳亚子先生悼诗:

哭勇忱

(一)

十载知名姓,重逢及此辰。

笑谈方款洽,罗网已弥罗。

口吃怜同病,名高竟杀身。

昭苏如有日,庙祀在湖滨。

(二)

桃梗去不复,箜篌怨渡河。

十年剩皮骨,一夕死风波。

亦有南冠士,重悲北道罗。

茫茫仇与李,微命又如何。

雕像的身后,树立着一面巨大的花岗岩浮雕墙,墙高4米,宽16米,由四幅画卷组成,描述姚勇忱一生中重要的时刻:

一、觉醒救国,投身革命告别潺潺织溪、告别悠悠老街、告别安逸生活,22岁的姚勇忱收拾好行囊,前往省城杭州,报考“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前身)。就读期间,开阔眼界,接触新思潮,结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由此改变“实业报国”的初衷,而毅然走上“革命救国”之路。随后,他又去上海研习理化,学会炸弹制造;东渡扶桑,研习深造。

二、结识英杰,肩负重任姚勇忱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成为骨干会员;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政治主张。1906年,他应“鉴湖女侠”秋瑾相邀,来到绍兴的革命机关——大通师范学堂,任国文教员,并秘密开展组织发展工作;与担任军事、体育教员的王金发志同道合。

三、无惧难险,光复建勋姚勇忱和陈其美等同志,坚持反清斗争,组建中部同盟会,为革命奔走四方。时至1911辛亥年,他数度赴杭州,与浙江的同志拟定起义方案,落实经费、弹药支援等事宜;坐镇上海起义军指挥部,分析情报、调整部署、策动清军“反正”;为江浙等地的光复,为新生政权的建立,贡献颇多……民国肇建,姚勇忱被选举为同盟会驻沪机关部正部长(兼理上海支部)等要职,倡立“中华民军协济总会”,当选为国会议员,努力巩固革命政权。

四、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大义千秋姚勇忱始终坚持政党民主治国的理念,反对袁氏独裁、称帝的野心,他以国会议员身份多次发表檄文,“文辞激烈,大义凛然”。1915年初夏,他和王金发到杭州,欲联络旧部。却被昔日的战友、此时已投靠袁氏的浙江督军朱瑞,设下“鸿门宴”诱捕。6月2日,王金发牺牲,姚勇忱陪绑;随后,朱瑞派说客前来劝降,姚勇忱铮铮铁骨,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于7月2日下午5时,英勇就义于浙江陆军监狱。孙中山先生痛惜二人“天地不仁,歼我良士”。

pszyyao 发表于 2021-1-16 10:32:4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1-16 22:58 编辑

      这一组浮雕画卷,历史人物形象还原度较高,造型饱满,线条流畅;清晰地勾勒出姚勇忱和他的战友们,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勇往前行的身影。
   纪念墙的背面,正中用红字铭刻着《姚君行述》,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两边围绕着八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七幅是1912年冬,孙中山先生巡视浙江,姚勇忱作为主要随行人员陪同;另一幅照片,是在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后,在上海的革命党高层,到黄兴公寓紧急开会,协商对策。背面的设计版式,典雅庄重,引人追忆……


孙中山与姚勇忱(前排右四坐者)等人在烟雨楼合影(1912)

    望着眼前的场景,我们感慨万千,思绪不由地回到历史长河中,回想姚勇忱先生的身后之事:
当他牺牲时,袁氏及其爪牙权焰正熏。姚君幼弟定忱18岁,子长龄12岁,年青的叔侄二人,将姚君遗骸,低调运回湖州,暂存于土地庙中。1916年9月,姚君生前的同志,向浙江省议会提出,应将姚君“安葬西湖与诸先烈同享湖山俎豆,以垂不朽”。1917年,民国政府追认姚勇忱、王金发为革命烈士,二人遗骨各由故乡迁回杭州,合葬于西湖茅家埠卧龙桥畔,一墓两穴,生死之交,民间称之为“双烈陵园”,民国政府一并发放抚恤金银元八千。
1937年,日寇入侵杭州,姚定忱儿女众多,只能就近躲避;姚长龄独自一人,执意前往陪都大后方,执泪而别,但一去杳无音讯,自此失散。烈士之后竞无直嗣,不禁令人扼腕。
      1952年,因茅家埠一带建造部队疗养院,姚、王两墓被西移至杭州小龙井山麓坟岗。1982年,当时政府在杭州龙井路南天竺建造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我父亲曾去相关部门,提请将姚、王二烈士墓迁入,但因当时规定此陵园只能安置50年代由西湖边孤山后山迁出的徐锡麟、陶成章等先烈,故此提议一直未能通过。
      2006年清明,在为先人扫墓后,我从龙井路返回。路过辛亥烈士陵园,从围栏处看到里面有块地,正在浇筑水泥。我猛地停车,迈步进去,来到陵园纪念馆,和讲解员交谈,得知正在建造的,是另二位先烈裘绍、尹维俊伉俪的墓址,刚动工不久。
我意识到时机来了,立即着手整理资料,向政府递交了《请求妥善安置辛亥革命烈士姚勇忱墓》的报告,介绍姚勇忱烈士生平事迹、其墓现状等情况。我和兄长任晓岚不辞辛劳,奔波在各个相关部门间,运作、协商此事。7月中旬由浙江省文物局批准,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具体经办,在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建造姚勇忱烈士墓。
    当年冬至,姚勇忱烈士的忠骨迁入陵园西北角的小坡之上,与徐锡麟、陶成章等昔日战友为邻;整个墓台略呈正方形,全部由崭平的长条青石板铺就,面积约六十平米;墓体居中圈砌,径逾三米;墓碑也是一方大青石,高约两米;周围翠竹掩映、静谧庄严;烈士长眠于此。
2004年,《人文织里》一书出版,其中有民俗学者徐世尧老师撰写《辛亥英杰姚勇忱》一文,向桑梓父老介绍他的事迹;湖州文史研究者方一戈老师撰写《青磷碧血蔚国光——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英杰姚勇忱就义九十六周年之际》,发表在民革《团结报》、《联谊报》等媒体上。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文中提出建议,希望能在湖州某处,为姚勇忱烈士树立雕像,缅怀先烈功勋。作为姚氏后人,我们深受鼓励。
    2011年6月,我们向湖州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式提出《恳请政府为湖州籍辛亥英烈姚勇忱树立雕像的建议》,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被正式告知:家乡人民不会忘记烈士的功绩,织里镇即将兴建一座利济文化公园,拟在那里建造雕像。
    2014年,利济文化公园建造已具规模,镇里的相关部门,在公园西北面,选定立像位置;分管领导邀请中国美院雕塑系诸宏君老师团队,进行设计。我们和诸老师进行当面沟通,向他介绍先烈生平。设计团队很快出了初稿,我们觉得人物身上文人特性偏重,而缺少对敌斗争的革命性;数易其稿后,终于有了满意的效果。此后,因为织里镇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镇内进行大规模建设;经办人员调整等原因,此项目暂停一段时期。
    到2018年夏季,项目正式进入政府招投标环节,由河北曲阳万顺园林雕塑公司中标。曲阳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雕刻之乡”,相传张良之师---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在此著下了《雕刻天书》,雕品神采具备;到西汉时期雕刻已盛,被汉武帝盛赞为“雕刻之乡”。
    该公司中标后,根据设计稿,很快打磨出泥塑样件,并通过微信,与设计方、我方,进行反复沟通,力争场景中的每位历史人物,既还原容貌原样,又突出气质特征:孙中山的领袖风采、秋瑾的女侠英姿、陈其美的儒将气度、王金发的勇武刚强……而柳亚子先生赞誉的“绝代佳人姚戈仲” (注:姚勇忱别号戈仲,“佳人”在古义中亦指贤能的君子),终于立体地呈现出来了。
    2019年初,厂家完成构件制作后,由于江南地区连续下雨、以及现场周边改造等原因,好事多磨,一波三折;直到10月开始入场安装。说来也巧,11月中旬我在苏州参加“南社成立110周年纪念大会”,有众多史学家和近代历史名人后裔参会。14日下午的“第二届南社与辛亥革命后裔口述历史论坛”,在我发言前15分钟,我看到厂家杜总发了微信朋友圈——姚勇忱先烈项目竣工,于是我在发言中分享这一消息,得到与会者们鼓掌祝贺,这桩事情终于圆满完成……
    经过8年漫长的努力,终于得偿所愿。我们恭敬地向姚勇忱烈士雕像献上花篮,表达敬意。这时,我想起在收集史料过程中,发现姚勇忱曾编撰过两本养蚕知识的书籍,这是他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记得“遍闻机杼声”的故乡情怀。如今织里的成就,也当令烈士感到欣慰吧!
    而后,我又捧出一袋泥土,这是从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姚勇忱墓旁运来的,轻轻地将土洒在周围,与故乡的土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姚亮系姚勇忱先生侄孙)
(全文完)





姚小平 发表于 2021-1-16 12:05:23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21-1-16 14:34 编辑



       姚勇忱(1880—1915),浙江湖州人。早年应秋瑾之邀,赴绍兴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任职,后加入光复会,和王金发等密谋起义。1907年,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大通学堂遭清政府搜查,秋瑾不幸被逮捕杀害,姚勇忱连夜撤离。1915年,姚勇忱被袁世凯秘密杀害。柳亚子为姚勇忱题写悼诗:绝代佳人姚弋仲,可怜生死徇田横。       姚勇忱祖辈乃乡间大户,父亲曾做过一段晚清小吏,家境颇殷,在织里老街置有一处相当气派的的宅屋。姚勇忱与胞弟姚定忱,就出生在这宅屋里。据说,宅屋的位置,就在当年老街横跨织溪(流经老镇区的河道)的木廊桥北堍,朝南一字排开,有“三楼三底四进深”的规模。如今,时世沧桑,随着织里新镇区的勃兴和日益繁荣、老街疏落,那处屡经拆建的姚氏故居,也早已旧迹无痕了。
15岁那年,姚勇忱父、母先后去世,他挑起了支撑家庭与抚养幼弟的重任;22岁上娶妻生子,取名长麟(也叫“长龄”)。
1904年,姚勇忱离开织里,去杭州就读于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自此接触革命思潮,矢志救国而义无反顾。期间,为着不使妻子担惊忧惧、遭受连累,姚勇忱主动与之离婚,并将胞弟和长麟陆续携出,跟同自己居无定所地颠沛流离。他牺牲以后,长麟被寄托收养,却在抗战流亡中意外失踪——烈士身后,竟无直嗣,这是何等地令人扼腕!



姚小平 发表于 2021-1-16 14:36:12

https://baike.baidu.com/item/姚勇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勇忱: 辛亥革命英烈,湖州织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