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4:59:24

地方志记载清·福建水师提督姚堂资料

2019、9、19
地方志(省、府、县)记载原文(原文无句读,本表由恩健加标点)提示·备注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乾隆二年郝玉麟、谢道承修福建通志·卷四十二·漳州府漳州府姚堂(下小字注)“山东人,入籍龙溪,福建陆路提督”。省志转录漳州府志。“陆路提督”,误。
同上·福建通志·卷二十八·水师提督总兵官姚堂(下小字注)“山东人,康熙六十年任”。与卷四十二不同,省志去“入籍龙溪,福建陆路提督”。“国朝任子”无姚堂後裔。
乾隆十七年重修台湾县志·卷九·台湾镇总。姚堂山东人,福建籍。康熙五十一年任,礼士爱民,雅歌投壶,有古儒将风,严部伍,时简阅,兵始知法。秩满,升广东提督。悉录自乾隆七年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刻本卷十四“台湾镇总”。
清咸丰青州府志·卷四十七姚堂,字尔升,寿光人。有膂力,精骑射。康熙间,独挟策遊塞外,总兵蔡某一见,奇之曰:“将门千里驹也。”由石匣把总,历升至福州水师提督。其时台湾初附,堂勤训练、严哨堡,辑兵和民,海洋肃然。雍正元年以疾卒于官。由石匣营把总升福州闽安镇水师协总。谓“历升至福州水师提督”,误。无“福建籍”记载。
民国二十四年·寿光县志·卷十二·事功姚堂,字尔升,有膂力,精骑射,挟策遊塞外,总兵蔡毓荣一见奇之曰:“此将门千里驹也。”授以石匣把总,扈跸出古北口,清圣祖伟其貌,越格超升,历任至福州水师提督。福夙号海疆。台湾虽内附,游氛未尽息。堂镇守台湾,勤训练,严哨堡,兵辑民和,海宇澄清。雍正元年卒于官,奉旨归葬。“奉旨归葬”,葬于寿光县祖籍。无“福建籍”记载。“福夙号海疆”福字下似漏“州”字。“游氛”,似是“海氛”之误。
乾隆二十八年,同治九年,章倬标重修《泉州府志》卷二十八·武职官姚堂漳浦人,六十一年任。传见武跡。
同上《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国朝·武跡姚堂,字尔升,由龙溪移居晋江。弱冠从戎塞外,历官闽安副将,北茭汛为盘验商舶之地,水中巨石多坏舟,详情,移于汛外,商人德之。升处州总兵,移镇台湾,绥番蛮,戢骄兵,禁汛口需索。升广东提督,移福建水师。入觐,归,道卒。予祭葬,荫子入监。“入觐,归,道卒”为雍正登基入觐,归卒于道,未详何处。《泉州府志》记姚堂“漳浦人”,此谓“由龙溪移居晋江”,可信。盖乾隆28年倒溯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元年,才41年,不会记错。
道光九年晋江县志·卷之七·武卫志·将略姚堂,字尔升,从戎塞外,历官闽安副将,升处州总兵,移镇台湾,绥番蛮,戢骄兵,禁汛口需索。升广东提督,移福建水师。入京归,卒,予祭葬,荫子入监。晋江县志立传,意味“由龙溪移居晋江”。
光绪三年漳州府志·民国铅印本·卷二十一·选举六·特用武职·国朝任子姚堂,厦门水师提督,赐祭葬。“国朝任子”:姚文钟,堂孙,治中;姚宏缙,堂子,光禄署正;姚植荣,以孙堂贵,赠荣禄大夫;姚以学,以曾孙堂贵,赠荣禄大夫;姚禄,以子堂贵,赠荣禄大夫。省志未见。
乾隆二十七年龙溪县志·卷十四·选举·特用武职姚堂,康熙,厦门水师提督,赐祭葬。“选举志”中列“特用武职”,其下第4人列“姚禄,山西孟寿游击”,未注为“堂父”。《山西通志》:卷八十“姚禄,福建龙溪人,行伍,康熙二十四年任。”出身行伍,未注堂父。
光绪三年处州府志·卷十五·武职·总兵 姚堂,福建临江人,四十九年任。
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十七·职官姚堂,字肯安,广东人,康熙四十八年任平阳总兵,官正己率,崇文辑武,有古大臣风。旋调处州,士民越境送之,岁时通讯不绝(旧志)。山东人,误作广东人,肯庵,误作肯安。任平阳总兵官,未见载于《浙江通志》。
民国二十七年《福建通志》·“清武职官”“水师提督总兵官”:漳浦人,六十一年任。施琅(二十年再任)、张旺(三十五年任)、吴英(三十七年任)、施世骠(五十一年任)、姚堂(六十年任)、蓝廷珍(雍正二年任)。记作“漳浦人”,与乾隆省志异。
台湾县志·卷之四·武备姚堂,山东人,福建籍。处州镇调补,康熙五十一年任。礼士爱民,雅歌投壶,有古儒将风。所辖十营,皆属內郡调拨。公至台,严部伍,时简阅,民不知兵。自开辟以来,兵始知有法。而又念其饥寒,恤其疾苦。及粤东命下,扳辕莫遂,而后乃铸金事之。“福建籍”。
道光己亥厦门志卷十·国朝职官表·水师提督姚堂,漳浦人,六十一年任。职官表“武秩”栏“水师提督”下注:“康熙元年置,驻海澄;八年,改设总兵官;十六年,复置驻漳州;十九年,移总兵驻厦门,寻水师提督亦移驻焉;二十三年,改总兵于南澳镇,而专驻提督,领中左右前后五营。”其意谓:自康熙二十三年后,福建水师提督均驻厦门。
民国厦门志卷十一·提督姚堂,漳浦,康熙61年。民国志将姚堂,误书“施堂”。
乾隆十六年福州府志·卷三十五·职官八·督标中营副将姚堂,山东人。
同上·闽安镇副将姚堂,山东人。
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重修台湾府志(民国铅印本)姚堂,号肯庵,山东人,福建籍,由行伍。处州镇总兵调补。康熙五十一年任(有传)。康熙五十一年周元文撰,后至光绪、民国多有续补。
同上·传·姚总戎传台为荒徼绝岛之区,四方杂处;民多顽愚,兵习骄悍。非有贤良大帅弹压期间,何以束军伍而绥黎庶。总戎姚公,深沉简默,智勇兼优,早受圣主之特知,叠荷不次之迁擢。近又以海疆重地,由处州调镇是邦。至之日,缉柔有法,恩威并行,兵归于伍、民安于市。时有辕门厅於前官任内,侵占孤寡郑氏田地,索骗银两;发讯得实,追其银而定其界,不以标员而私庇。又有佃丁黄喜诬控平民伤牛,清虚,正其罪而予惩,不以官佃而幸免。至于诬告辕门官受贿,如萧表者,则以贫老之民而矜释之;略贩妇女,如陈兴者,则以奸棍之徒而严创之。被贩妇女,恐其为有妇之夫也,递回原籍,不致失身。凡此皆仁慈为念,惩劝之分名者也。他如选拨能役,巡防要紧隘口,访缉匪类,查搜营哨夹带违禁货物、无照客民,禁鉎钱而商民称便,严关防而出入惟谨。种种善政,已表见下车之初。从此,而道不拾遗,:夜门不闭;奸宄屏跡,海疆敉宁。方之韩、范,何多逊焉。公讳堂,号肯庵,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此姚堂传,民国版续补得最为完整。见其政治绩效卓著,惟欠战功记载。
光绪二十五年薛绍元台湾通志稿·职官表(影印)见水师提督,五十一年任。
同上·武功卷姚堂,字尔升,由龙溪移居晋江。弱冠从戎塞外,历官闽安副将,升处州总兵,移镇台湾,绥番蛮、戢骄兵、禁泛汛口需索。升广东提督,移福建水师提督。入觐归,道卒。予祭葬,荫子入监。泉州府志。末小字注“泉州府志”,意谓所据也。
道光三十年台湾县志·军志(表)姚堂,山东人,福建籍。康熙五十一年任。陞广东提督。《台湾丛书》同。
康熙五十四年魏荔彤漳州府志·选举·特用武职姚堂,现任台湾镇总兵。福建师大无此古籍,此录自“百度”。
雍正九年·广东通志·卷之三十·职官·提督姚堂,福建人,五十七年任。
民国《厦门市志》    姚堂,漳浦,康熙61年。
《台湾县志》       姚堂,山东人,福建籍,处州镇调补康熙五十一年任礼士爱民戉歌投壶有古儒将风所辖十营皆属内郡调投公至台严部伍时简阅民不知兵自开辟以来兵始知有法而又念其饥寒恤其疾苦及粤东命下扳辕莫遂而後乃铸金事之。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05:16

1、康熙《漳州府志》          2、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乾隆二年)   《 台湾县志》                咸丰《青州府志》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07:30

乾隆《龙溪县志》         乾隆《泉州府志》            乾隆《泉州府志》                  《台湾县志》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08:53

10、道光《厦门志》      

乾隆《福州府志》   


道光《台湾县志》   


乾隆十六年《福州府志》      


光绪《台湾通志稿》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10:25

17、光绪《台湾通志稿》                        
18、康熙五十一年周元文纂修、民国《重修台湾府志》铅印本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11:16

19、民国《台湾文献丛刊》                         20、民国《福建通志》                      21、道光《台湾县志》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12:30

22、《晋江县志》                23、民国《寿光县志》      24、民国《平阳县志》       25、《闽安镇志》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13:57

26、光绪《处州县志》            27、雍正《广东县志》                     28、民国《厦门市志》

姚尚明 发表于 2020-1-19 15:15:44

陈叔侗先生评论:
蒙福建博物馆研究院研究员、福建地方志点校家陈叔侗先生垂阅、评点。今将他老人家“微信”摘录如次,可供研究参考:
1,对于姚堂,福建地方志对其记载较少,也较乱,而且所见各地方志记其籍贯,随其迁动,各有不同。他是山东人,行伍出身。2,漳州府志记其入籍龙溪,此籍,是军籍。清袭明制,家属随军,军人有军籍军田,可以世袭。
3,姚堂最精彩就二件事:一是在古北口受康熙帝赏识予以提拔。二是在台湾缉军安民,制止动乱。未参与平乱,军绩平平,故福建省志,向无立传。
4,省志把姚堂列入清代武职,只是记录官场任职变迁,不像“选举”必须与乡籍有关。水师提督不是小职位,也绝不至乱填籍贯。看来是以军籍驻地为籍贯。最后所谓泉州、晋江者,清代之厦门岛隶属泉州府晋江县,为厦门厅。提督署置于厦门,台湾总兵归其节制指挥。至于封赠三代,因依其军籍所在而被记录于龙溪。荫子亦同。

5,归葬山东,山东祖籍应有坟墓等史迹可寻。
胡新博士:
福州琴亭姚恩健谨录2019/11/22
我的几点看法:

第一,姚堂,山东人,二十岁从戎塞外古北口,康熙帝从古北口出巡,得帝赏识,擢石匣把总;康熙四十五年晋升福州闽安镇协总(副将),四十九年陞浙江处州总兵;五十一年,移任福建台湾府总兵官;五十七年,陞广东水师提督;六十年十月移福建水师提督,六十一年康熙崩,雍正立,觐见归,卒于途,奉旨归葬山东寿光县。

第二,从戎古北口大约3-5年后,因康熙帝赏识而破格题为石匣营把总,时大约23-25岁。擢石匣营把总七年后破格提升闽安镇协副总,至雍正元年死,计17年。年寿在47岁上下(20+3+7+17)。

第三,南下17年,历水师协总、总兵、水师提督,官从一品,却中国史上最浩瀚的史书《清史稿》从二百十四至五百二十九卷“列传”,共计三百一十六卷,入传人物不少于两千人,独无姚堂。尤令人不可思议者,“列传七十一”传记满保、施世骠、蓝廷珍等十一人,非但无姚堂,在记叙施世骠于康熙六十年十月病卒,竟然记“廷珍摄提督”“六十一年,授台湾总兵,雍正元年,擢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赐孔雀翎,予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全然不顾《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五记载:康熙六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壬午),谕大学士等: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病故,此缺甚紧要,着广东提督姚堂调补,速行赴任。广东提督事务,着广州副都统冯毅署理。”可见史实是:姚堂死于雍正元年,蓝廷珍才补上空缺。编纂赵尔巽一帮人,何以对姚堂如此漠然罔顾?是否缘于姚堂“官高军绩低”不曾参加、指挥一场平乱战斗?

第四,福建省志对姚堂也同样存在不恭不韪。姚恭南下17年,凡三次入闽,在福州闽安镇四年、台湾六年、厦门首尾二年实一年,计11年。此11年,显然是姚堂一生最出彩11年,福建省志记载却十分简约,悉不立传。《漳州府志》《龙溪县志》亦不立传,《泉州府志》《晋江县志》有传,仍见不足。而记叙姚堂政绩最详者,是《台湾府志》康熙五十一年周元文撰《姚总戎传》。但是年姚堂甫从处州移调台湾,安能有“至之日,缉柔有法,恩威并行,兵归于伍,民安于史”政绩?道光《台湾县志》、光绪《台湾通志》均不录周氏文,而用《泉州府志》“姚堂传”。耐人寻味。其实,今所见康熙五十一年《台湾府志》是民国《重修台湾府志》续补版,续补姚堂治台政绩故事。应敲问者,谓“入籍龙溪”,为龙溪人,何以漳州府志、龙溪县志皆不立传?

第五,《漳州府志》《龙溪县志》无姚堂“传记”,但列“特用武职·国朝任子”曲折表达为“龙溪籍”。自隋唐以降至清,高官大

臣多有封赠世袭,不足为奇。但府志县志所列五世封赠,尚无文献佐证。惟知姚禄,《山西通志》记:“盂寿营游击”“姚禄,福建龙溪人,行伍,康熙二十四年任”。未见注“堂父”“荣禄大夫”,其名与山东寿光县《姚氏族谱》亦不同。

第六,乾隆二年《福建省志》至四十二卷“漳州府”记:“漳州府,姚堂,山东人,入籍龙溪,福建陆路提督”。“入籍龙溪”,表明姚堂祖籍山东,移居福建。但在省志卷二八“水师提督总兵官”记:“姚堂,山东人,康熙六十年任”。说明省志不采纳“入籍龙溪,福建陆路提督”说法。首先,误将姚堂记作陆路提督。再者,清袭明制,军人皆有军籍、军田,“旗员分界园地,多则二百四十亩,少则六十亩,各省不尽相同。惟浙江驻防无田,仍支俸饟。”可见,福建省志不记“入籍”云云,是由于军籍皆有军田。但亦可认为“户籍”,康熙五十一年姚堂移任台湾总兵,时台湾初归不稳,不带家属,寄籍龙溪。六十年自广东移任福建水师提督,衙署厦门,“户籍”或“军籍”移晋江。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记载是在姚堂死后41年事,可信。

第七,乾隆二十八年、民国二十七年《福建通志》、道光、民国《厦门志》均记姚堂“漳浦人”。据《清史稿》“一百十七卷·志·

九十二”载:“漳州镇,康熙二十七年改漳浦镇置”,“志·九十五”记载:海澄,“雍正十一年,割漳浦之镇海卫来隶”,这样,海澄“镇四:镇海、浯屿、海沧、海门”。说明漳州镇、镇海卫曾属漳浦。故或谓姚堂“漳浦人”未尝不可。
第八,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克郑克塽收复台湾,改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康熙五十一年,姚堂自浙江处州总兵移镇台湾。以台湾初归,海氛初靖,治安未稳,遂将眷属安置漳州龙溪。康熙五十七年陞广东水师提督,家眷应随职履新,不可能仍然留守海澄龙溪。因为他并不知道若干年后他再调何处、任何官。

第九,乾隆-同治《泉州府志》记姚堂康熙六十一年任福建水师提督,“由龙溪移居晋江”。存在可能性。根据《清史稿·一百十七卷·志·九十二》记载,福建水师提督驻厦门,时为厦门厅,隶属泉州府。移居晋江,属于正常。但是,说康熙六十年“从龙溪移居晋江”而非从广东移居晋江,却令人费解。但从《泉州府志》、《晋江县志》所书姚堂传记较详,而《漳州府志》、《龙溪县志》均无传记分析,提督驻厦门,家属居晋江,并非空穴来风。

第十,只有《泉州府志》、《晋江县志》记载姚堂“入觐,归,道卒”,只有《寿光县志》记载“奉旨归葬”。方志书“入籍龙溪”,无论从“民籍”“军籍”考量,都说明姚堂是山东人,祖籍山东;否则没必要下“入籍”两字。或认为“祖籍福建”,则下“入籍”两字,是犯低级错误:语法、逻辑、情理皆不通。


由于《清史稿》不列传,闽、浙、粤、鲁四省地方志记载十分简约,研究姚堂身世殊难。复因其故宅、坟墓等文物迄未寻觅一二,无以佐证,故尤难论定其行实。以上十点,仅是本人一年多来翻阅志史所作功课与初步分析,留贻姚氏宗亲及研究清史专家参考。

                                                               福州琴亭姚恩健灯下未是草
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晚九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方志记载清·福建水师提督姚堂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