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明 发表于 2019-10-6 09:05:18

征文:寻找姚氏祠堂背后的守护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诚然,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寻根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祠堂,又名宗祠、祖祠、家庙,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这里供奉着一个家族的列代祖先牌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祠堂”逐渐演化成寄托人们内心归属感和信仰的精神符号,对于祠堂文化以及涵盖其中的家谱、家训、祭祀仪式的守护和传承,更多的,是为了守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根脉和浓浓乡愁。



《中国姚氏祠堂》画册的出版,开创了百家姓氏出版姓氏祠堂画册的先河。2017年5月,旅加摄影师姚廷明(路明)耗时5年,行程5万公里,拍摄姚家祠堂180多个。根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姚族、姚氏祠堂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下,在中华姚网的号召与推动下,廷明老从福建沿海,到云贵高原云南,从椰岛海南到塞北甘肃,驾车来回走了十趟,飞机往返飞了六次,总行程达5万多公里。从2013年夏天开拍,2017年初春封镜,2017年3月份完成所有图片的后期制作和文字编辑,2017年4月份正式送印、出版,2017年5月快递到各宗亲、宗祠,累计耗时5个年头!



这180个祠堂已结集出版大型画册《中国姚氏祠堂》,廷明老用他的镜头关注到这些古建筑辉煌与族群威严,然而,在每座辉煌建筑的背后,却有一些老人,他们一直在默默守候着这些姚家祠堂,尤其是每逢佳节来临,他们更是孤独的一个人守候着一族人的热闹,他们被族人们尊称为“守祠人”。



明代姚舜牧《姚氏药言》中写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始克成人。“一孝立,完善从”,只要孝道这样的道德标准树立起来,其他各种善行就会随之做到。孝文化,乃我国道德始祖舜帝姚重华的文化根本,也是我全球姚氏的根文化。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



特此,中华姚网号召全国各地宗亲举起您手中上的相机,激扬您的文字,记录下我们姚氏守祠人或族长们的生活点滴,让他们从精美的祠堂幕后走向前台,接受全国姚氏的敬意与祝福。当然,更希望写下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



征文要求:
1、文字:不少于300字的祠堂及守祠人介绍;
2、照片:祠堂正面、守祠人生活照、打理/看护祠堂的照片、其他各类祠堂聚会/合影等照片3张以上;
3、微信(GzYaoSir)或邮件(66464065@QQ.COM)提供详细的供稿人及守祠人姓名、村落地址、联系方式。



所有供稿文章即视为授权姚网发表,同时,优秀作品将于春节前后面向全国征集投票评选。胜出前1-3名将获得“最美守祠人”荣誉证书及姚商赞助物质或奖金奖励(待定)。



崇德孝义,行善积德。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又在孝道。欢迎有意赞助此次宗族活动的姚氏企业与站长联系,为咱姚族“最美守祠人”及文章作者送上更多敬意、更多惊喜!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9-10-6 09:51:53

   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长幼的目的,向后人昭示道德情感、伦理法治和文明教化。
   祭祀是族众间的一条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仪式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众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祠堂一盖就是数百载至更久远,族谱一修就是几千年,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祠堂文化是华夏各民族带着明显的血缘地特征的标志,一条维系着各宗族姓氏之间的血脉,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穿越时空的桥梁。

pszyyao 发表于 2019-10-6 11:07:02

       图2、3、4、5是姚氏祠堂和人物?哪一图是,请给予尽可能的详细说明?

姚尚明 发表于 2019-10-20 07:53:29

姚守(首席店小二)

寻根:
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姚氏一支,家谱部分损坏,只知道祖上在明末清初从贵州铜仁府铜仁县搬来,就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两兄弟入川,先是到四川省遂宁市市郊,现在那边有部分族人,我们这支再搬到遂宁市与安岳县边界。我们的香火上也是“吴兴堂上列祖列宗”联系电话:1820884277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征文:寻找姚氏祠堂背后的守护人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