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39:36

姚姓-平远百家姓(附堂联门联) 冯扬德

本帖最后由 姚世尹 于 2012-2-13 13:03 编辑



平远百家姓(附堂联门联) 冯扬德
(姚姓5楼)

前       言


中华民族各姓都有自己的宗族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收录了平远158个姓氏的起源、堂号、堂联、祠联,以及各姓氏的分布状况,旨在弘扬客家精神,传播乡土文化,促进联谊活动,建设和谐平远。同时,它是一册平远姓氏资料书,如果本地乡亲或旅外乡贤和海外侨胞读之有所裨益的话,笔者编写此书的功夫也算没有白费了。

姓氏是什么?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于光前裕后。即是说,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为之发扬光大。

人之有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我们知道,人类是从类人猿中脱胎而来的。在原始公社制社会,人类还处于群婚阶段,当一个女人生下孩子后,她无法确定这孩子的父亲是谁?也就是说,每个人出生后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时叫母系氏族社会。一个部落由一个母亲传下,这母亲理所当然成为这个部落的首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怎样才能避免近亲繁殖呢?于是就出现了姓。一个部落首领取一个姓,她姓什么,她这个部落的人都姓什么。有了姓,同姓不通婚,执行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姓的出现,首先是为了“别婚姻”。同姓不通婚,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已有所规定了。由此看来,姓这实在太重要了,它对于提高人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再后来,男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逐渐取得了部落的统治权,社会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加上人口迅速繁殖,一个部落一个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活动的需要。同一部落中一些处于重要地位的男子,需要有个符号作为自己的标志,于是就出现了氏。氏的出现是男人的象征,上古时期是女人有姓,而男人有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私有制,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争夺人类生存资源经常发生战争。为了夺取劳动力,人们一改以往把敌手杀绝的办法,而尽量把活捉下来的俘虏强迫从事体力劳动,这时就出现了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奴隶制社会。奴隶只不过是会说话的生产工具,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氏就有了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明贵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汉族的始祖,大多数是古代帝王将相的缘故了。因为在古代,不仅是奴隶,即使一些平民百姓也是无权享有姓氏权利的。

从现有的资料看,姓氏发展的高潮是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据统计,现在的汉族姓氏中有80%以上是春秋战国期间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几百年间,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过,一些王公贵族在一夜之间失去爵位而沦为庶人,而另一些平民出身的人,通过战功或其他机遇,又能在顷刻间取得高官厚禄,这种阶级地位的激烈变化,在姓氏上的反映,就是新的姓氏大量涌现。那些失位的王公贵族,不忘自己高贵的血统,或以失去的国名、食邑地名为姓,或以祖先中出类拔萃的英雄之名为姓,而无姓的平民在取得高官厚禄后也迫不及待地立姓氏,再加上有幸赐姓的平民,纷纷扬扬,汇成了一股姓氏大军。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血统标志的姓也终于固定下来了。到了汉朝时,中国进入了成熟的封建社会,因而从皇帝到庶民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这时都以姓所称,姓和氏合二为一。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可不要小看了它。须知,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至1870年才准许百姓取姓。



我们知道,客家人对族谱的重视程度,强于其他汉族民系。为什么?这恐怕与他们在大迁徙中历尽苦难,以及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严峻密切相关。其实,客家人执着于族谱,执着的不仅仅是中原的根,而是一种文化的承传。没有这种文化自尊意识,就无以维系这支“万里长征”的汉族民系。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客家人每逢盛世,稍为安稳,就竞相用谱谍记下祖先的地望、族规家训和家族源流了。
客家姓氏楹联,包括堂号、堂联、祠联,它是该姓氏宗族的专用楹联,有“微型族谱”之称。那些生动、洗练的楹联,是集传统文化和儒家思
想精华于一身的杰作,在灿若晨星的中国楹联文化中独树一帜。

姓氏楹联的内容,一般取材于本族的历史名人及其道德文章,也有许多是记述本族地望、源流和迁徙过程,具有对外宣扬祖宗功德,对内启迪、教育后人的作用。更重要的,它可以解读出一个姓氏的厚重历史。因为它多出自本族名家之手,又经屡世流传、加工,其用词组句典雅凝重,对仗工整,文学艺术价值也是很高的。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的姓氏楹联逐渐被遗忘或摈弃。近年来重修的族谱,也大都忽视了姓氏楹联的搜集和整理,这一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下面,特将姓氏堂号和楹联的功能作一简要介绍:

所谓堂号(包括门第号),是指某一姓氏的专有名号。堂号有三种:一是郡望(地望)堂号,即以该姓氏的发祥地地名为堂号;二是典故堂号,即以祖先的功名、道德文章为堂号;三是某一家族厅堂的名称。堂号是该姓氏繁衍发展的记录。以郡望为堂号者,由于多个姓氏同出于一个郡地,故有多个姓氏同是一个堂号。在一个姓氏内亦有多个堂号,这种情况多与其宗族内发展的不同支系有关。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第一次大一统是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它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区(相当于过去的州或道)。中原一些名门望族的势力范围,往往比县大或者跨于县之间,这恰恰符合了姓氏学的需要,这就是郡望堂号都是古地名的缘故。客家人千年迁徙,为了使后代不忘其根,特别看重本家族的堂号。宋代以后郡的称呼取消了,行政区划也有很大变动。因此,郡望堂号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为该姓氏的血缘徽记了。

堂联:本义为厅堂上的对联,其作用是解释堂号。客家围屋一般为三进式厅堂,在中堂正上方,堂号作横批,堂联居左右。堂联的内容是陈述本家族郡望及历史上本姓显赫人物的丰功伟绩。如“××世德(世泽),××家声”;亦或“××家声远,××世泽长”。世德,指世代的功德;世泽,指世代的恩惠(包括祖先留下的遗产)。家声,指家族、家世的名声、社会声望。


门联:顾名思义是张贴在祠宇或民居大门前的楹联。客家门联一般上联为本姓氏的发祥地望,下联为本家族显赫人物的崇高业绩,兼顾居所名号。清代以后,客家民居多将本姓堂联变通为“××世第,××家声”,横批为门第号或居所名号,一看门联就知这家主人的姓氏。
祠联:本义为祠堂里的楹联,祠堂是祭祀祖先活动的中心。客家祠联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张贴在祖公堂神龛两侧的一至二幅对联,其内容主要是铺陈本家族血脉源流及迁徙过程,连带赞颂先祖的光辉业绩,它是堂联的阐释、扩展和接续,古时往往用坚硬的材料雕刻成永久性的装饰。第二个层次是张贴在祖公堂内(上堂或中堂)各对楹柱上的对联,其内容往往是换一个角度陈述祖先血脉源流和颂扬祖宗功德,更多的是阐释祖先的功名或道德文章,以启迪、教育后人。亦有记述肇居地的风水形胜,趣味隽永,字句并不固定,内容丰富多采,张贴也比较随意,这类祠联最富地方特色。




平远,地处闽粤赣三省边陲,恰恰也就在“客家大本营”之内。又因地处边陲,所移之民,多呈“见缝插针”的聚落态势。
据地方文献记载,最早来到平远的应是一千五百多年前以程旻为代表的客家先民。程氏,祖籍河南弘农郡,程旻乃中原名士,因避“五胡之乱”迁至坝头官窝里定居,以忠信服人。为纪念其德行,南齐(公元479—502年)设置程乡县。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平远,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用古代史官的话说,还是“蛮荒之地”。如今的仁居、黄畲、八尺、中行、河头尚属江西;差干、泗水、上举、茅坪归属福建;东石、坝头、大柘、超竹、石正、长田、热柘才是广东辖区,原住民(土著)多为畲族。畲者,火耕之义。即是说,当时的畲族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部落群体。畲族分布多呈散离子结构,每每一个山头,或一道山谷聚族而居。今平远境内以“畲”字命名的地方,如黄畲、畲溪、香花畲、梅子畲、畲脑、良畲、周畲等等有20多处,都是当年的畲族聚居地。以程旻为代表的客家先民,以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拓荒垦殖,在蛮荒之地建造家园。“相传程水上,有屋近梅花”,这是客家先民开发坝头的写照。所谓“以德化人”,就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客家先民,以强势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这一载体,不但使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取得了畲族同胞的信任和认同,彼此融和相处。所谓“不操三尺制群愚”,古代将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简上,谓之三尺法,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法律是不起作用的。程旻是粤东客家先民的杰出代表,后人用诗的语言来赞扬他,尽管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也是当之无愧的!“德化万民仁化土,至今人爱说程旻”。
吸收、同化少数民族,还集中表现在客家族谱祖先名字上。即在客家人的祖先名字上,有一个时期,最先都是汉名,但下几代却有十、百、千、万的所谓“郎名”,到后来又恢复了汉名。如黄畲杨氏第76世衍孙公,77世广义公,78世太一郎公,79世九二郎公,80世千一郎公、七一郎公,81世六九郎公、百九郎公,82世永宣公,83世德辅公,其中四代有“郎名”。林、刘、陈、张、谢、姚、凌、王、李、丘、韩、吴、萧、赖、余、钟、卓、马、何、沈、蓝、冯、罗、廖等53个姓的祖先都曾出现过“郎名”,其时代约在南宋和元朝之间,地域多在闽西和粤东。“郎名”是畲族的命名习俗,畲族雷姓按“大、小、百、千、万”五个字排行;钟姓按“大、小、百、念”排行;蓝姓按“大、小、百、千、万、念”排行,从这里也可看出客家先民与畲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和过程。历史上文明较低的民族,总是被文明较高的民族所同化,这是一条历史规律。客家先民与畲族同胞通过四、五代人,百余年的文化交流而自然同化(融合)。到了明初,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再度显现出极大的优势,于是不仅客家人,而且受他们同化的畲族都使用了汉名。因此,可以说客家先民是汉、畲民族融和的模范。
客家人的千年宿命,是一次又一次的大迁徙!从北方到南方,从故土到异域,每一次大的迁徙都与政治有关,而且大多时候都是无奈的、被动的。据平远各姓族谱的简略记载,从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特别是元朝以后地广人稀的梅州,成为客家人继续南迁的目的地。这时平远已有杨、韩、赖、余、冯、马、刘、徐、邓、姚、王、丘、卓、林、陈、张、黄、朱、叶、廖、练、谢、吴、萧、龙等25个姓分别从闽西、赣南和程乡迁来肇居。同一姓氏中,各个支系迁徙时间也有前有后。“同姓一家亲”的观念,在战乱或灾荒之际投奔宗亲而来;异姓结拜兄弟,彼此互相帮助,这在迁徙史上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战乱之后所形成的统一局面和社会安定,人丁兴旺的家族更需要自己去追寻新的生存空间。因此,明朝建立以后的近百年时间内,林、刘、陈、张、谢、姚、黄、王、李、韩、萧、杨等姓分别在东石、坝头、大柘、超竹、石正、中行、河头、八尺、黄畲、仁居、差干等地中心区域呈辐射式拓展。其中,也有一些走投无路的流民、难民或官逼民反的“好汉”,聚啸山林,甚至落草为寇,播迁之中夹杂着不和谐的小插曲。著名学者谭其骧先生认为:“知道了一个地方是什么时间开设县的,大致可以断定在那个时候该地区的开发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这一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打破省界,新设平远县治,初隶江西赣州府,明嘉靖四十三年改隶广东潮州府。新县治的设立,促进了以豪居(今仁居)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这时又有一批新的姓氏迁入平远,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严尚七兄弟等13姓族群随迁而来豪居。至清朝末年,全县粗略统计已有60多姓了。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有潮汕难民和随广东省政府播迁的流散人员定居平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南下干部和外籍工职人员,以新的姿态定居平远(至2000年统计,因工作、经商等原因定居平远的有90个姓),他们的后代就成为新一代的平远人。衍居平远亦为客,可不是吗?
客归故里犹是客,家居四海斯为家。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0:38

凡       例

一、本书收录的158个姓氏,系依据2000年全县常住人口普查资料。为纪念客家先贤程旻,特将程氏列为本书首篇,其他姓氏原则上以各姓人口多少为序。

二、族谱散藏于民间,收集不易,而且一个姓氏常有几个支系先后从几个地方迁入平远,其谱系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要把某一个姓氏从全县范围内讲清其源流,是比较困难的。这次笔者查阅了38个人口较多的姓氏族谱,基本上能反映出全县范围的各姓分布状况,尚有一些姓氏(特别是1949年之后定居平远的)就难予讲清其源流。收入欠全面的,敬请谅解。

三、各个姓氏都有不少郡望和堂号,本书主要选取该姓在平远境内比较常见的堂号。

四、本书选录的姓氏楹联(包括其它名联),凡精彩者都尽量选录,以期保存前人佳作。有些姓氏找不到当地堂联,也尽可能选录其他地方的该姓堂联,以供参考。

五、姓氏楹联大部分是前人所作,其中难免有不合时宜的观点,敬请读者垂鉴。

六、姓氏楹联中涉及的名人典故非常之多,限于资料和篇幅,无法一一给予注释。错讹之处,尚祈指正。为了节省编幅,楹联基本上采取上下联一行排列。

七、姓氏起源主要参阅范又琪编著的《百家姓姓氏起源》,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八、本书附录了一些传说故事和相关资料,以资趣闻和参考。

披露你的姓氏起源
揭示你的祖宗功德
追寻你的祖先足迹
展示你的宗族楹联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1:27

平 远 姓 氏 文 化 探 源

程    氏

程姓起源:传说上古时黄帝的儿子少昊在位晚期,南方的九黎部族作乱,因他们懂妖法,兴风作乱,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家家都供奉鬼神以保平安。颛顼帝继位后,为了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就派两个儿子来管理祭祀活动。哥哥名重,任南正,管祭祀天上的神仙;弟弟名黎,任北正,管祭祀山川河流之鬼。这样,天上地下各不相扰,又草除了九黎之乱,人神分开,万物也有了秩序,百姓生活安定。由于这些功劳,他们的子孙也被封侯。商王朝时封其后裔为程侯(故址在今河南济阳市东),程侯的后代就以国为姓,即为程氏。另外,周宣王时有休父为大司马,封于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称程休父,他的后裔以地为姓,这是另一支程氏。程氏望出广平(今河北南部永年县一带)。

堂    号:安定堂

堂    联:乡贤世德;义化家声。

乡贤世德,义化家声:程旼是一千多年前从中原南迁到平远坝头官窝里开基的客家先贤。程旼历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宋、齐、梁四朝,悃幅无华,性嗜书,不慕荣达。乡人   其行谊,偶有争论,不鸣之官,而贡成于旼。旼谕以曲直,咸为心服;或望其庐立自愧赧,刻责而还。后人久而思慕,名其都早义化,乡曰程乡,源曰程源,江曰程江。南齐时置程乡县名,皆被化最深故也。宋徐瘐有诗云:“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天(指法律)制群愚;片言能使人心服,万古江山与姓俱。”

程旼一脉在平远繁衍达二百多年,唐初其裔孙逐渐迁离平远,至元末已无程姓后裔居住。平远建县后明清两代知县都在仁居和坝头分别设有程公祠以祀纪念。2000年以后复有程氏衍居平远。为纪念平远客家先贤程旼,本书特作开篇第一姓,其他则以各姓人口多少为序。

祠    联:


坝头程公祠联

景仰南齐千载蒸尝处士节;
姓传古县万年礼乐圣贤风。

仁居东湖程李二公祠联

东土江流名士影;湖光春系旅人心。

李士淳诗:程处士祠

我生处士里,酌水知源长。
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
祠堂新卜筑,俎豆旧馨香。
无限相思意,东湖水正泱。


林    氏


林姓起源:殷商末年,商纣王强暴   淫,纣王的叔叔、少师比干忧心忡忡,反复向纣王陈述成汤建立商朝的艰辛。但纣王根本不听,比干就跪在王宫门口,三日三夜不离去。比干这一浍反而引起纣王的怨恨。他恨恨地说:“人们都说比干是我朝的圣人,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比干的心窨有几窍。”于是下令把比干剖腹剜心。商纣王的残暴引起百姓的愤怒,加速了它的灭亡,不久就被周武王来掉。比干死后,他的子孙避害逃到山林中躲藏起来。周武王找到比干的后代,封于博陵,并赐姓林,即有林氏,奉比干为林姓始祖。

另外,周平王之次子名开,字林,人称林开。他虽贵为王子,但平易近人,淡于名利。他的子孙以其名为姓,这是另一支林氏。

林氏望出南安(今甘肃省陇西渭水流域)。

堂    号:林氏有西河、南安、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案本等堂号。平远多为西河堂。
门    第:双桂第。第:原义指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院,府第之谓。

堂    联:九龙世德;双桂家声

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九龙衍派;梅鹤风标
九龙跤浪;双桂标香

九龙世德:据《林氏族谱》载:赵国大臣林   ,居九门(今河北)。他有九个儿子,皆有文才,且有德行,都为州官,人称九牧。国人赞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赵王妒才,父子隐于西河之山。

双桂家声:据载林    之子林藻事父母至孝。另有说林冈父子相继登第,福建莆田为之建立“双桂坊”,故有双桂遗风,双桂标香等联语。
世    德:指世代的功德。世泽:指世代的思惠。衍派:衍,繁衍;派,世系。家声:指家族、家世的名声。
族裔分布:林氏主要分布在东石、大柘、茅坪、河头、泗水、仁居等地。据《林氏族谱》记载:晋代黄门侍郎林颍,随元帝南迁至江左,官下    太守,二子林禄封为晋安郡王,其后迁莆田。自永嘉南迁,晋安林姓,闽中推为第一,以莆田最盛。平远林氏有两大支系:一为林均政系。元代,林懋,号秀谷,任潮州少尹,传至二世林均政于明初由潮州迁至超竹开基,传至五世林彦淳,生四子端、正、彬、嵩、裔孙衍播超竹、大柘、热柘、东石、仁居、中行、坝头等地。二为林彦英、彦常兄弟于明洪武年间从福建上杭仙水圹迁至东石开基,其裔孙衍播东石、东汶、凉庭、麻圹等中心区域以及茅坪、泗水、河头等地。

祠    联:


超竹林氏祠联

一、九龙衍派家声远;十德传芳世泽长。

二、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

东石林氏认宗联

公木松,叔木椒,双木成林分公叔;
宗山崇,支山岐,两山迭出认宗支。

此拆字联相传林兆龙为福建林氏宗祠所撰。

至2000年统计,全县林姓有26856人。

附    录:一则在平远流传颇广的林大钦名联。林大钦是海阳县(今潮州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状元,时年22岁,被明思宗谕为“广东第一才子”。相传明思宗曾出示上联命林对:

碧水灵蛙双献瑞,阳九数阴九数,九九八十一数,数数终归三大道,道德大钦状元一诚有感;

林大钦听后即对下联曰:

丹山彩凤二呈祥,雄元声雌大声,六六三十六声,声声直透九重天,天生嘉皇帝万寿无缰。



刘    氏
刘姓起源:据史载刘氏之先祖出自帝尧陶唐氏。尧第九子受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子孙以邑为氏,为刘氏之始。周初时周成王封弟王季的儿子为刘邑侯(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其子孙以国为姓。为另一支刘氏。刘邦建立汉室,创西、东、蜀汉三朝四百余载之鸿基。从此子民繁衍,枝分叶布,遍及全国,远流海外,代表了中华民族构成的主脉,称为汉族。汉朝开献书之路,置博士之官,振兴文教,创造的文字尊称汉字,打下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刘氏世居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市、安徽濉溪县至山东徽山县一带),望出号称十五个郡望。按人口比例,刘姓为

我国第四大姓。
堂   号:彭城堂
堂   联:彭城世第;汉室家声。
彭城世泽;禄阁家声。
彭城世泽;铁汉家声。

彭城世第,汉室家声:彭城是刘邦的祖居地。刘邦在秦二世时举兵来秦建立汉朝,为汉高祖。刘氏祖居彭城,后代多为官吏。刘氏为彰其祖德故为“彭城世第,汉室家声”。

禄    阁:源出刘向。刘向,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景帝命其在天禄阁校《五经》异同。成帝时为光禄大夫,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铁    汉:源出北宋绍圣年向被贬梅州的刘元城。刘元城,河北大名人,进士出身,被司马光荐任谏官,刚正不阿,时称“真铁汉”、“殿上虎”。被贬梅州后聚士讲学,开发梅州文化教育。

族裔分布:刘氏主要分布在坝头、泗水、东石、河头、石正等地,都是广传公裔孙。刘广传之父开七公,为南宋嘉定年间的朝廷命官,任广东潮州都统制,率部到兴宁岗背平乱,卒于行营,随葬岗背高车头。因此,开七公被奉为人粤肇基大始祖。开七公生有二子:广传、广信。广传公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官授江西瑞金县令。他娶杨、马二氏,共生十四子,均取名“巨”字辈,分别为源、泉、川、渊、海、浪、波、涟、江、淮、河、汉、浩、深共传86孙,其后裔蕃衍分布海外。时值乱世之秋,广传公仿效北宋黄峭山作律诗一首,命儿诗曰: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颂昌。

另一首内侍诗曰:

源泉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
川浪波河深同腹,列数五房是从杨。

据《刘氏族谱》记载:广传公裔孙从无元代初期至清代中叶,计有二十四批(不含县内播迁)分别从江西吉水、兴宁、梅县、镇平、武平等地陆续迁来平远各地开基。较早的是元初巨河率子宗显从江西吉水迁至坝头东片。现广传公裔孙各房分布区域大致为:巨源裔孙分布在大柘、超竹、热柘、东石、石正;巨泉裔孙分布在东石、热柘、茅坪、坝头、仁居、泗水、黄畲、八尺;巨渊裔孙分布在东石、河头;巨波裔孙分布在上举;巨涟裔孙分布河头、石正;巨河裔孙分布在东石、坝头、仁居、热柘、中行、泗水;巨浩裔孙分布在仁居、泗水、差干。

祠    联:

坝头刘氏祠联
一、刘朝义勇无双士;汉代英雄第一人。
二、禄阁校书,藜   照十行之间;
玄都种树,桃花赋千值之诗。

上联指刘向,下联指刘禹锡作《桃花赋》

黄畲刘氏祠联
一、德业著前徽,缅粗泽及大湖,源这流分四派;
富豪看后世,俾初本由蕉岭,根深叶茂发千枝。

二、耕也好,读也好,学好更好;
创亦难,守亦难,知难不难。

三、数亩是生涯,刻苦耕耘晨早起;
一经为活计,多研书史夜迟眠。

刘氏历史楹联

受姓溯伊耆,始生源明,从升吉至彰秀,高祖贞公,永祥沐月,开七龚黄妣,广传马杨配,生巨源泉川渊,奇观海浪波涟,江淮河汉浩深澄,水旺山明钟毓秀,巨泉出南海,乾正映北辰,文富本由人造,良绪实自天成,南良康权分粤赣,杆少枝繁千年盛;
肇基乃晋地,初生汾县,过徐郡徙南京,市丰涿县,洛务汀宁,岗背狮象舞,金岭凤龙胛,原居闽粤赣桂,又移苏浙鲁冀,皖湘鄂豫蜀省,泉少河巨万载长。
此联叙述了刘氏从开姓至十四大房,并从良绪公至今二十余世衍播过程,堪称佳作。
活家格言联

一、勤与俭活家上策;和而忍处世良规。

二、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妻何心顺亲何以逆?愿尔辈儿小收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至2000年统计,全县刘姓有23124人。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2:18

陈    氏

陈姓起源:陈姓为圣帝舜之后裔。周武王天掉裔朝后,仰慕舜的为人,设法找到舜的嫡系后裔胡公妫满,也仿效尧把女儿元姬嫁给他并封为陈侯,建立陈国,立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其后裔以国为姓,是为陈氏。陈氏望出颖川(今河南许昌一带地区)、汝南、下邱、广陵、东海、河南。按人口比例,陈姓为我国第五大姓。

堂    号:颖川堂、汝南堂

堂    联:

一、义门世德;岐国家声
二、东山世德;颖水家声

三、柳溪源远;循铎声宏

四、颖川世德;大史家声(指晋代史
学家陈寿)。

义门世德:南唐时,江州德安陈昉家十三世同居,被朝廷立为义门。

岐国家声:陈氏始祖满,号胡,系周武王的女婿。周文王时为太师(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在岐山协助周文王有功,封岐国公。

族裔分布:陈氏主要分布在超竹、石正、仁居、河头、泗水、中行等地。据《陈氏族谱》记载:开基祖分别为念十郎、念十一郎和念十七郎兄弟。念十郎于明英宗正统年间从福建宁化石壁始迁广东程乡义田都邹坊开基,裔孙繁衍分居麻楼、飞龙、木溪、井下等村;泗水陈氏亦为念十郎后裔。念十七郎承恩公从宁化石壁迁至石正,分居于坪湖、黄居圹、富石、周畲、中心坪、中东和超竹乔樟,加上从梅县古圹坪迁来大柘凤朝坑的万山公,称为“八大房”。河头潭背、杞树坝和中行石燕茅、下村等地陈氏为念十一郎之后裔(念三公和显韬公),从梅县迁来。上举长田的陈氏于清初亦从梅县古圹坪迁来。仁居井下村的祥兴乡于清光绪年间从江西樟树迁入。

祠    联:

仁居麻楼陈氏祖祠联曰:

溯闽宁迁居平阳越八代,人吉于斯,族姓晋衍绵世泽;
经明清迨至民国历三朝,诗书启后,人文蔚起振家声。

附    录:陈立夫题词:“陈氏远祖为舜帝,孔子称之曰大智大孝,吾人有此祖先,其可不努力上进手!”
至2000年统计,全县陈姓人口有20898人。



张    氏

张姓起源:传说上古时期,华夏始祖黄帝为争天下,与   尤在中原展开了大战。   尤族身高力猛,凶狠异常,黄帝对他无可奈何,战争相持不下。这时黄帝的第五个儿子挥,用虎筋做成一把弓,然后利用虎筋的弹性把利箭射出去,就这样发明了弓箭。由于有了弓箭,不须与    尤族贴身而战,很快扭转了相持局面,加上其他部落的支持,打败了    尤,统一了黄河流域。为此,黄帝特封挥为弓正,专门负责制造弓箭。弓箭的发明,不仅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也方便捕杀野兽,是人类进步的一大贡献。为表彰挥的勋功,赐挥以张姓,因而张挥不成了张氏的始祖。
张氏望出清河、南阳等二十四个郡望,按人口比例为我国第三大姓。
堂    号:清河堂、百忍堂、金鉴堂。张氏堂号较多,平远张氏多以清河、百忍、金鉴为堂号。

清河(今河北清河县至山东临清县一带地区),汉代置清河郡,为张氏最早的发源地。

“百忍”:据《旧唐书》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郓州,今山东郓城。张艺,字芬才,出身望族。当他经管家业时,已是九代同居的大家族了。这个家庭曾受过北齐、隋、唐三朝帝王的表彰。麟德元年(664)正月,唐高宗到泰山祭天封禅,驾归路过郓州,亲自登门向张艺和睦同居之道,张艺乞赐纸笔,然后边讲述对人如何忍,如何党已,边在纸上写“忍”字,一连现实性了近百个“忍”字以对。高宗听罢,深受感动,点头称赞,赐尽兴缣帛,于是他被誉为“百忍公”。这就是“百忍家风”、“百忍堂”的由来。

“金鉴”:指张九龄给唐玄宗敬进《千秋金鉴录》。张九龄,广东韶州曲江人。他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任中书令(即宰相),第二年八月初五,为唐玄宗五十一寿辰,即所谓“千秋节”。朝中大巨都预先准备好玩物珍宝,以备敬献。唯独张九龄怀着赤胆忠心和卓识远见,撰写了长篇题为《事鉴》十章,分为亲贤、远倿、敬天、助发、明礼乐、慎刑赏、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内容,讲治国安邦之道,号《千秋金鉴录》的奏本。到了八月初五这天,百官们纷纷进献珍宝,只见张九龄从容趋步走到玄宗座前叩拜施礼,未带丝毫礼物,只从袖中取出奏本,双手举奉奏曰:“臣不揣非薄,特撰《千秋金鉴录》,权作贺礼……”。当玄宗接过奏本浏览完毕,用目光打量了一下百官,接着说道:“九龄爱朕,其言甚善!所献《千秋金鉴录》,朕当朝夕阅览,实胜宝镜等礼物十倍。”此时朝中百官无不惊愕,面有愧色。这就是“金鉴堂”和“金鉴家声”的来由。

堂    联:

两铭世德;百忍家声。
清河世泽;唐相家声。

青钱世泽;金鉴家声。

清河世第;万选家声。

两    铭:指北宋江哲学张载所著《东铭》、《西铭》。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   县(今陕西眉县)人,奉为宋代理学之宗。
青钱万选:唐武则天年间,张   到京城应考进士科,每试高第,人称其文“如青铜钱,万选万中”,时人号之为青钱学士。喻指屡试屡中的文章。

族裔分布:张氏主要分布在河头、中行、八尺、热柘、仁居、黄畲、坝头等地。据《平远县志》和《张氏族谱》记载,分为三大支系:一为念壮公系。念壮兄弟于明初由曲江迁来程乡,兄居丹竹楼,念壮居中行仲石。其后裔繁衍中行、河头中心地带和坝头等地。二为热柘永兴公系;其后裔分布在上山、韩坑、黄竹峰、河背以及坝头田心村。三为法真公系:法真公祖居福建连城,因避元兵之乱逃难到江西,法真公裔携公之金骸,从江西白      迁至平远八尺竹山下开基奉清真公为开基祖,其裔孙繁衍于仁居上远、八尺、楼前、李坑、石峰、豪坑及河头河甲里等地。另外,仁居武柘溪开基祖为永钦、荣公。上举玉   公于明末从蕉岭兴福神岗下迁到下举曾附定居。

祠    联: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钱家传至宝;
汉韬略、唐忠贞、宋道学代出名贤。

(选自仁居上远张氏祖祠嗣)               

永源涛河,祖德流徽,狮石肇基奋发图强承先志;
兴承黄石,汉唐名扬,光前裕后习文习武树后人。
(选自热柘永兴公祖祠联)

豪雄聚族;坑水朝宗

(选自八尺豪坛张氏祖祠族)

石室蕴遗经本诗礼,奕世流传立德立功原祖训;
井泉是此日祭清照,嗣孙被美为龙为凤振家声。

(选自八尺石井德龙公祠联)

清波粼粼瑞乞金鉴千秋新门第;
河头潺潺喜话青钱万选旧家声。
(选自河头张氏祖祠联)

附    录:福建上杭张化孙《遗训》诗。张化孙(1175—1266),出生于宁化石璧,科举出身(解元),曾任知州等职,后迁上杭,生十八子、九十八孙,其后裔繁衍播迁甚广,张化孙作《遗训》诗曰:

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风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祠。
承前孝友垂千古,启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秉训,支分富盛姓名秀。

祊:原指宗庙内设祭的地方,此指先祖功德。孝友:孝:事奉父母;友:兄弟友爱。
至2000年统计,全县张氏有19531人。



谢    氏
谢姓起源:周初,周成王封伯夷的后人为申侯,后来周厉王娶申侯的女儿为妃,生下周宣王,周宣王加封母舅申侯于谢城(今河南唐河县南),申侯有一支子孙迁居谢城,后代称为谢氏。另有一支谢氏出唐代。有一北方直勤氏人,名偃,其祖曾在北齐任散骑常侍,因感恩改为汉姓谢。谢偃以赋阐各,有“李诗谢赋”之说,他的子孙传下来,则为另一支谢姓。魏晋以来,谢姓为天下著名大族,望出陈留、会稽。
堂    号:陈留堂、东山堂、宝树堂。
门    第:宝树第
堂    联:
东山世德;南国家声。
陈留世德;西晋家声。
东山世第;宝树家声。

东山世德:谢氏太始祖申伯,居河南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谢邑。传至三十六世谢衡,西晋太康七年(286)任国子监祭酒。东晋八王之乱,继五胡乱华之初,谢衡从阳夏(今河南大康县)迁居于浙江绍兴始宁东山,为山东会稽派始祖,东山为谢氏发祥地。
南国家声:《大雅·崧嵩》:“   申伯,王缵之事,子邑子谢,南国是式。”汝南谢城正在洛邑之南。南国是式,可见当时申伯之望。
宝    树:唐王勃诗:“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淝水之战,晋与前秦   坚大战,谢安、谢石、谢琰子侄兵大败秦   坚百万大军,使晋室转危为安,晋穆帝赐“宝树增辉”匾,以光门第。

族裔分布:谢氏主要分布在差干、石正、上举、仁居、热柘等地。差干开基祖乐粤公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由福建上杭迁来,今谢姓人口占差干全镇总人口95%,其后裔逐渐繁衍播迁至上举河东、苏坑,老口村等地。仁居开基祖乐源公初由福建迁至丰顺,辗转迁入平远仁居东阁定居,后裔繁衍邹坊等地。

宋景炎二年(1277),申伯七十五世孙谢新(又名朴六)隋文天祥勤正,收复梅州,任梅州令尉,宋亡遂定居梅州,为梅州谢氏姓祖。仁居、石正热柘谢氏裔孙,多为隋文天祥勤王的义军之后。热柘开基祖伯恺(惕创后裔)从梅县白渡迁入,初时在热水做牛贩生意,后在棠梨树下搭    定基。石正开基祖谢均(五郎)、谢忠分别从河源上杭等地迁来。

祠    联:

差干谢氏宗祠联

溯周室肇封,历晋迄明迄清,世泽绵延思旧德;
忆东山啟宇,由浙而闽而粤,家声大振焕新猷。
旧    德:传统的美德。新猷:猷,指计谋、打算。新猷,新的规划,新的面貌。
韵接东山丝竹,行其礼奏其乐;
仪传南国衣冠,敬所尊爱所亲。

福集鸟衣第;祥临宝树门。
乌    衣:即乌衣巷(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三南),是东晋时高门巨族聚居之地。

石正谢氏宗祠联

淝水溯家声,想当年匡扶晋室战胜   秦民族传英雄,独占光荣第一页;
平阳瞻物望,羡此地秀茸麟峰灵钟凤岭人文看荟萃,再扬威烈到重?。

宝树堂中迎宝树;流芳室内庆流芳。
差干镇三达村河田上杨谢同居堂联
清初,杨谢两姓翁亲共建雅居,祖公堂上同放两姓祖公牌位,杨谢两姓裔孙和睦相处,已传至十余代,至今仍和谐同居一室,传为佳话。该屋门联曰:礼重极本;德教勿忘。
中堂联:
南朝三叠案,遥溯杨谢姻亲并肩共创千秋伟业;
北靠五子峰,悯怀秦晋良缘携手同开万代宏基。

此堂联叙述了杨谢姻亲,结为秦晋良缘,同开宏基,共创伟业,数百年如一日和睦相处,帝属难能可贵!何也?源于“礼重报本,德教句忘。”


至2000年统计,全县谢姓共有18849人。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3:07

姚    氏

姚姓起源:姚姓是我国比较古老的姓氏之一。黄帝的后代帝舜,因出生在姚墟(故址在今河南范县西、濮阳南),其后裔就以地为姓,奉舜为姚姓始祖。姚氏望出吴兴(今浙江临安至江苏宜兴一带地区)南安。

堂    号:吴兴堂、南安堂

门    第:文明第、重华第

堂    联:

江东世德;史学家声。
文明世第;浚哲家声。

吴兴世第;洪瑞家声。(出处待考)

乡贤世德;忠宪家声。

江东世德:指纪念元代文学家姚燧的业绩。姚燧(1238—1313),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字端甫,号牧庵,初为秦王府文学,累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元贞元年(1295)诏修《世祖实录》,其后历任江东廉访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著有《国统离合表》。
史学家声:指纶念唐代史学家姚思廉的业绩。姚思廉(557—637),京兆万年(今西安)人,祖籍吴兴武廉(今浙江德清西),字简之。唐初累官为秦王府文   学士。贞观初任著作郎,为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其父姚察在陈时曾撰梁、陈史、未成而卒,思廉遵命继续撰修,撰成《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均入“二十四”史。

文明世第,浚哲家声。指舜帝选贤能禅位于禹(老帝是岳让婿),首年文照、选浚哲之道。

忠宪家声:指纪念姚寿泰的功德。据载姚寿泰(生卒年不详),字以静,明代诰封忠宪大夫。西       大饥,公捐赈济民,事母至孝,办事公直,赐邑乡贤。

重    华:相传舜帝眼睛重瞳,故父重华。这是“重华第”的由来。

族裔分布:平远姚氏开基祖为景清公,其先祖居福建宁化。姚景清于宋朝末年任梅州驿丞元初弃官归隐,居程乡韩莆都均田村(今梅县梅西)。他实施垦荒殖民,不及十年,口齿日繁。景清公生有四子,即祖德、祖隆、祖盛、祖章。长子迁居海阳(今潮州),四子移居江西虔州(今赣州),三子迁居平远石正,次子移居大柘,传至五世兄弟俩裔孙已散居于大柘、超竹、中行、石正、河头等地,其中大柘镇约占全镇农业人口的50%(不含坝头)。

祠    联:


超竹姚氏祠联

石壁流徽由闽至粤木本源思祖德;
金汤结绪自明及清春秋雨露振家声。

姚德胜故居名联

陛恩多者见阀阅;辉煌共羡门闾。

此联为晚清嘉应州著名学者、教育家温仲和撰题。者见:即睹;阀阅;原指封建社会有权势的人家,此处指宝贵之家。

大柘正南公祠联

正大光明慈善为怀,架桥修路阴功夫;
南通北达口碑载道,睦族和邻品德高。

(此联为姚天佑撰题)

大柘梅东虹瑞堂堂联

本份为人,自有生存造化;
凭天作事,何须巧用机谋。

姚氏壬臣公祠联



木本水源,今来虔参祖堂须教后代长记前辈功德;
枝荣叶茂,此去繁衍八   莫忘我辈弘扬先祖古风。



要好儿孙须从遵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德来。

法谦公祠联

法力垂千古;谦和护万民。

姚菊隐潜园名联



小筑足消闲,茶熟香温畅叙时来好友;
潜园堪遗兴,鸟啼花笑安居可拟神仙。


座有谈经客;门多问字车。

姚雨平宝善居菌联

雨顺风调天人共庆;平等博爱物我齐观。


至2000年统计,全县姚姓有17506人。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4:32

凌    氏

凌姓起源:我国古代宫庭中,常把冰块藏于地窟保存以备夏天降温使用,专管收藏保管冰块的官员称为凌人。周初,周成王平定武康叛乱后,封九弟康叔于卫国,管理殷室遗民。康叔的后代中,有庶出子孙在周王朝当凌人,其后裔就以职为姓,即为凌氏。凌氏望出渤海(今河北、辽宁的渤海沿岸地区)、河间(今河北间县一带)。

堂    号:河间堂

堂    联:

双旌世德;六印家声

含山名宦;江表虎臣

双旌世德:双旌:指三国孙吴名将凌操、凌统父子俩的功绩。东汉廷安初年,孙策下江东,拜凌操承烈都尉,征合肥大胜,后封虎贲将军。东吴凌操之子凌统,字公绩袭父    为都尉,屡立战功,封赠虎臣将军。他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六印家声:指唐代翰林学士、径学家凌淮的业绩。凌淮(生卒年不详),曾六任剑南益州知州。印:指官印,执掌权柄的意思。
含山名宦,江表虎臣:皆指凌操、凌统的功德。含山:凌氏发祥地。
族裔分布:凌氏主要分布在大柘、石正等地。据《平远县志》和《凌氏族谱》记载:宋朝末年谏议大夫凌吉随帝南下,在江西虔南县(今全南)罗圹竹泊村定居(寻乌置县后竹泊村归属寻乌)。明末凌观泉从竹泊村迁入平远,始迁河头,继迁石正马山定居,观泉公为平远凌氏开基祖。其后裔繁衍石正潭头、圩下、坪湖等村。传至十二世凌禹由石正潭头移居大柘松柏圹开基,裔孙分布羊子甸、梅东贡上等处。

祠    联:


石正观泉公祠联

观山献瑞;泉水钟灵,祖德莫忘姓氏一门传冰上,宗功须记渊原可湘在河间;

观风问俗,国政攸关,当年绩著虔乡,为国为民作贡献;
泉远流长,渊源可溯,尔日创居马山,历朝历代发光华。

大柘松柏堂凌氏祠联

考世系于含山,祖德巍峨远搂河间一脉;

溯渊源于渭水,宗功浩荡还看江表双旌。

松柏堂凌印湖故居应联

凌印湖,清代曾任福建长泰县知县,因政绩卓著获部院嘉奖。其故居两楹联曰:



印掌百里,政简刑清民颂德;
湖开一镜,廉明公正名流徽。



印拂仁风贤宰德;湖悬明月宦家清。


至2000年统计,全县凌姓有13399人。





黄    氏

黄姓起源:黄帝的儿子台骀,任水官之职,   顼帝在位时被封在汾水(今山西汾水流域)即为传说中的汾水之神。台骀的子孙后来分别建立了成、沈、黄等几个小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黄国子孙就以国为姓,奉台骀为黄姓始祖,这是最早的黄氏。另外   顼帝的后裔中有一支在夏朝因功封为黄侯(故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其子孙也以国为姓,是另一支黄氏。黄氏望出江夏(今湖北新洲县西一带)、栎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淮郡。按人口比例,黄姓当我国第九大姓。

堂    号:江夏堂(全国统一以“江夏”为堂号)

门    第:春申第

堂    联:

颖川政绩;江夏家声。
春申世第;江夏家声。
千顷门第;江夏家声。
教化第一;孝友无双。

颖川政绩:西汉时黄霸,为汉室中兴名相。官至右丞相,封关内侯。汉宣帝时官授颖川太宇。据载:“颖川太守黄霸以治行龙异秩二千石”,意思是黄霸把颖川郡治理得特别好而增加他的禄秩为年二千石。

江夏家声:江夏郡是黄氏最初发祥地。东汉时黄香,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雅誉。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今属湖北)人,幼年失恃,事孝父,夏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及长博学能父,明帝时官至尚书令。“教化第一,孝友无双”一联也源出于北。

春申世第:战国时黄歇,为楚相,因功封为春申君。他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及魏国信陵君齐名,为战国时四大贤君。

千顷门第:指纪念东汉黄宪的功德。黄宪,字叔度,汉安帝时举孝廉,一代名士。部林宗曾赞曰:“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浊,不可量也。”

族裔分布:黄氏为北宋黄峭山后裔。黄峭山,字齐山,30岁中式样乾德三年(965)乙丑科进士,授江夏大守、千户侯,后为平章内阁学士兼刑部尚书。妣上官、吴、郑三氏,俱封一品夫人,各生7子,共21人。峭山公谢职林泉,至66岁寿诞时,台子孙训曰:余年已迈,未免有九泉之虞。今儿孙二百余人,供给浩大,为长久计,三位夫人位下各留长子侍奉,其余各领文银可到闽赣粤等地开基,拜日登程。然后吟诗八句,作为后世子孙相会的认证,名曰“遣子诗”(又曰外八句):

骏马匆匆出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文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据《黄氏族谱》记载:辗转迁来平远的黄氏裔孙有二支:一为黄执中系(文质公派),浩封荣禄大夫。明成化年间因社会动乱,执中公之妣赖氏从今蕉岭肩挑幼儿来平远坝头司河陂水创基(号铁扇关门之地),因凿渠受阻,后迁至东石坳上村,其裔孙分居东石、茅坪、坝头、中行、长田、大柘、热柘、泗水等地。二为黄应兴系(又名念六,文焕公派)从今梅县松源迁来长田开基,其后裔除居长田、高南、长庆、营仁外,亦有迁居河头,仁居、差干、上举、东石等地。黄氏主要聚居地东石、长田、河头。

祠    联:      

东石黄氏祠联

大启春申之堂,绳绳垫垫珠履三千雄百世;
褒震平章内阁,续续融融骏马八句想当年。

黄梅兴故居名联
仙马驾飞云,其名千秋不朽;
葵花翻向日,此形万古流芳。

长田官仁村名联

官地溢风光,水木精华远映双峰迎翠立;
仁民争志气,楼台金碧宏修村道接通。

长田振纯公祠联

专务士农工商一业,继承便是吾家肖子;
守着礼义廉耻四字,有德即为庭内贤孙。

长田瓜坪千顷堂堂联

胜地号瓜坪,东窜吉鼠西绕雄螺南泳灵龟北跃猛虎,四野珍禽朝北室;
华堂名千顷,文曰含章武崇兆锭富称举栋贵显魁江,几家英俊出斯门。
河头黄氏堂联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

北联“乔木”和“长江”都象征故国故里,列祖列宗。意思是说,我黄氏各个支系如同“乔木发千枝”、“长江分万派”,难道不是来自同一条根同为一源吗?

至2000年统计,全县黄姓共有12641人。




王    氏

王姓起源:王姓,名符其实是“王者之后”,族派甚多。闽粤赣的王氏,大多数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即周文王之后裔。俗话说:“太原王处处王,王遍五洲四大洋。”在我国侨胞中,王姓侨胞很多,遍布世界各地。王姓郡望号称二十一望,按人口比例,仅次于李姓成为我国第二大姓。

梅州地区王氏均出于同一受姓始祖,即同为三槐堂王佑之后。谱载:“受姓始祖晋,周灵王太子,以直谏废……灵王以其不及嗣位,遂封太原,命王氏,世居太原琅O。”

堂    号:三槐堂

堂    联:

三槐世德;两晋家声。

太原世德;两晋家风。

世继青湘;家传鸟巷。

三槐世德:《幼学琼林》:“晋公堂下植三槐。”王祜有大功于朝廷不得相,谓人曰:“我不做相,郎必做。”乃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教子有方,次子王旦当宰相。苏东坡曾作《三槐堂记》,以勉后人。
两晋家声:东晋、西晋两朝王氏家族曾出众多显贵人物。如东晋大臣王导,是东晋王朝的实际缔造者,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和成帝三代国政。

青湘:指王氏祖传家学《王氏青湘学》。乌巷:相传为东晋大臣王导所建,是王氏家族世居之地,故址在今南京市南泰淮河边。

族裔分布:王氏主要分布在石正、仁居、茅坪、河头等地。据《王氏族谱》记载:王氏远祖均德公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为武平抚民会总管,总督十八寨兵民,平寇有功。宋亡居武平雷公井桑梓坑后其裔孙念八郎(惟惠公)在元来照为避乱率兄弟三人流落广东程乡苦竹头,公生二子:长子元成居兴宁汤湖里,次子元九迁平远石正亦岭头,奉念八郎为石正王氏开基祖。当时石正因兵乱之后人烟稀少,王氏子孙乃劈山伐木,开荒耕种,置田四百多亩,丁口日繁,逐渐播居赤岭、中东、先锋、上丰、陂下和超竹等地。仁居、河头王氏亦为均德公后裔,开基祖为念五郎(平远首任知县王化表号舜),由福建武平迁居仁居,其后裔繁衍散居仁居飞龙、井下、畲溪、五福以及河头西洋村等地。

祠    联:


石正王氏宗祠堂联


世继青湘,滕阁序珠树家珍之颂;
家传乌巷,记载传忠臣孝子之名。

滕阁序珠树家珍:指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滕王阁序》,故称“珠树家珍”。


唐宋元明十八状元三学士;
公孙父子七人拜相九封侯。


溯渊源三槐两晋门第千秋在;
思祖德一池九相声名万古存。

一池:指晋时王献之勤学书法,每天洗笔致门口池水成黑色,人称墨池,后其书法成就与父王羲之齐名,时称书法二王。九相:指两晋时王氏家族曾有九人封侯拜相。


祖德巍峨,福荫儿孙二行,
和露待人克勤克俭光旧绪;
宗功浩荡,德屁后裔一脉,
恭谦律已有为有守展鸿图。

旧绪:指先祖的业绩。绪,事业之义。

仁居王氏宗祠联

舜日乐尧天,溯我祖由闽迁粤,坡    购田建庐,备历辛勤扬百世;
五帝兼三达,俾后裔说礼敦诗,抱义行仁,务文习武,还期发展庆万年。


至2000年统计,全县王氏共有11988人。

附    录:赤岭头引水的故事

赤岭头原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王氏开基祖带领儿孙们披星带月开垦出大片梯田,但因缺水往往十年九不收。王家有一位媳妇是陈隆公的女儿,她每次回娘家总是哭哭啼啼,公问何故?待女儿诉说来由后,当即拿出白银一斗。女儿说:“不要白银我要水。”陈隆公念在女儿情分和王氏后裔昌盛,立即派人实地堪测,组织人力星夜开山凿洞,一夜之间就打通了二十多米长的引水山洞,从此源源不断的山泉水流到赤岭头,解除了旱患。王氏子孙欢喜若狂,家家都用清甜的泉水,蒸酒打糍耙,足足用去三石六斗米。饮水思源,王氏后裔就在石头窝门口勤碑纪念。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6:14

李    氏

李姓起源:传说上古时    项有个曾孙叫陶,封地在    ,史称    陶。其在尧帝时任专管司法的士师。士师后改称大理,所以人称理氏。到商纣王时,理氏中有个叫理征的大理,因刚正不阿触怒了商纣王而被杀。理政之妻带着幼子理利贞逃进深山避难,面临饿死困境,母子俩靠野果充饥,得以活命。至周王朝建立,理利贞出山为官。为感谢野果救命之恩,又借理字谐音,就把这种野果树命名为李树,并以此为姓,李利贞就成为李姓始祖。另外,李唐皇朝有赐姓习惯,很多大臣因功被赐李姓,所以自唐代后李姓众多。李氏望出陇西(今甘肃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按人口比例,李姓为我国第一大姓。

堂    号:陇西堂

堂    联:

龙门世德;柱史家声
犹龙世泽;旋马家声
士师世泽;柱史家声
登龙世泽;射虎家名

龙门世德:《后汉书·李膺传》载:“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李膺,字元礼,东汉襄城人。汉桓帝时为司校尉,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人称“天下模楷李元礼”。另有一说“龙门”为喻指李唐皇朝。从堂联意义看,此说比较贴切。

柱史家声:指李聃,为周室柱下史(官名)。李聃,即老子,我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犹龙:据《吕氏春秋》记载:周鲁定公五年(528)孔子向李聃垂问关于礼的见解,事后孔子向他的弟子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意思是说老子道相如龙,深不可测。

旋马:指李世民东征北诗练就一身骑马本领,累立战功,并不被太子暗害而往践大位。

射虎名家:指唐代名将李广 。

族裔分布:李氏主要分布在东石、茅坪、泗水、坝头、热柘、河头等地,多为火德公裔孙。李火德(1206—1292)先祖原居宁化石壁,火德公与妻伍氏迁居上坑(见附录李火德创业故事),其后裔分布很广,被称为闽粤李氏大始祖。李火德后裔迁入平远又名有不同的路线,四九郎先是迁居程乡雁泽松树坪,尔后由遗孀陈氏携子迁至大柘凤朝坑;三十三郎(秀遇)携子直接从上杭迁来东石茅   坪;日丑、日粦兄弟则从梅县车子排李坑迁至热柘柚树;还有一支后裔是在清初由梅县松口溪南村迁至东石黄坑角的《嘉应州李氏族谱》载:万五郎四子贵达由大埔百侯迁居泗水梅子畲。

祠    联:


超竹李氏祖屋联

大门联: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

历代李氏曾出众多名将名贤,如李斯、李牧、李广、李冰、李白等。

数十世宗支蕃衍,统闽粤江浙以率祖率亲,大敞朱轮辉甲第;
几百年景远宏开,历宋元明清而肯堂肯构,遥迎紫炳宸垣。

肯堂肯构:原义以起造房屋的艰难比喻创业的艰辛,引申为开基创业。宸垣:原作“宸垣”、“宸庭”近代逐渐改为“宸垣”,原义为天帝所居,引申为宝地。

茅坪李氏祠联

由福建携家室而来,远别宗坊,一本九族之亲,俎豆深期光祖德;
幸北间有田园可爱,宜其子孙,千秋万载之后,衣冠还要溯前型。

俎豆:原义为祭祀所使用的礼器,此指祭祀祖先。


至2000年统计,全县李姓有11418人。


附    录:李火德开基创业故事

话说南宋末年上杭县丰郎村,先后迁来了两户人家,一为李氏入闽始祖李火德,一为兽任澶州太守的陈梅心。

丰朗村山溪古榕,绿草如茵。李火德与妻子伍氏辗转迁徙到这里后,一看是个好地方,就下决心在此落脚谋生。其时,李火德正三十出头,年富力强,且有贤良内助,在山   中经过一番筹划后,即动手开田地,只三年功夫,便田园屋舍井然。于是,就把老父李珠从宁化石壁接来侍奉。

不久,澶州太守陈梅山避难而来,到了丰郎村口,举目四望,脱口赞道:“好地方,好地方!”入得村来,拜会了李氏父子。一经交谈,决意在此落户安家。李火德热情支持,空出房间,让陈梅山一家居住。后来,陈家开基创业,李氏上下帮忙,两家成了挚交。
转眼,李氏迁到丰朗已经十年。其时伍氏年近三十,尚无生育,怕断了李氏香火,多次劝夫纳妾。李火德认为一来妻子年纪尚轻,二来患难夫

妻情深似海,不愿另娶,再三劝慰妻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全歼工仍不生育,此事压在心头,闲时伍氏就往陈家向陈夫人倾吐衷肠。陈梅山夫人妇对伍氏极为同情,多次帮她劝说李火德再娶,并   人四处打听说媒。陈梅山曾向妻子感慨道:“火德有德有才,可惜我们女儿才四岁,要是大了匹配他就好啦!”

光阴似箭,一晃又过了十五个春秋,这时陈梅山已病故三年了。一日,李火德去陈家探望,可是他忘不了早晨出门拾粪的习惯,便提起粪箕上路,边走边拾粪,路过村邻家门时,触响篱笆,弄得狗吠汪汪,引出一个满脸怒容的妇人,气冲冲地盯了火德一眼,扭头抱门一关,故意大声道:“我以为是谁呢,是孤老鬼打狗,欺侮我家啦!”室内男人问明骂的是李火德时,就斥责她道:“放肆,怎能侮辱斯文!”立即开门出来向李火德赔礼道歉。火德以礼还礼便往陈家去了。李火德从陈家探望回来后,一人独坐房内,想起适才被那妇女辱骂之事,默默叹气。伍氏问明其事后,安慰丈夫说:“远近乡邻,不分男女老少,都很尊重夫君,今日之事不必生气,定是天公让这妇女提醒于你,要你赶快娶位姑娘,生儿育女,继承李氏香火。”

经她一说,李火德闷气稍解,问妻子道:“我这六十老翁,谁家姑娘肯嫁于我?”

伍氏逗趣道:“我的夫君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身强力壮,做你的新娘还要有福分哪!”

此后,李火德被人骂“孤老鬼”和打算娶位二夫人之事,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成了热门话题。此时也引起陈家极大关注,陈夫人回忆起当年丈夫说过的话,心想,女儿已经19岁了,正要给选择夫婿,李火德年届六十,但身强力壮,思维敏捷,心里有意成全于他,但不知女儿愿意否了祖先神照准许否?于是她点燃了三柱香在祖宗神灵前跪地祷告,问了三个“大吉大利”,不由满心欢喜。

入夜,母女灯下谈心,陈夫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儿,姑娘听罢,面泛红云,沉思良久,说:“我听妈妈哈哈就是了。”

翌日,恰好伍氏来到陈家向陈夫人谈托媒之事,陈夫人便对伍氏说“陈李二家是患难之交,二家之事不分彼此,我女现年已十九,我有意将她许配火德,女儿也已同意,看来这是二家的缘分。”伍氏大喜,连忙回家告知火德亦是惊喜万分。当即请来乡邻贤达做媒,登门求亲。
完婚之日,李、陈两家宾客盈门,各有一番热闹。婚后,老夫少妻琴瑟和谐。伍氏对陈女关怀备至,陈女对伍氏尊敬如初,家庭和和美美,家业越发兴旺。陈女不久即有喜,十月怀胎,喜生一男,取名朝文。之后接连五年,又生了二男二女,老二名朝宗,老三名朝美,四妹名桂英,五妹叫淑英。乡邻们都说,李氏祖宗积德,火德为人厚道,好人自有好报。

李火德直活到八十有七。据说殡葬之日,天气晴和,不料灵柩出仅百十来步,顷刻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山雨骤来。执事先生吩咐:灵柩就地停放,众人暂且返回避雨。在悲戚中伍氏喊着要给灵柩遮盖防雨,陈氏听了边哭边赶忙抓来穰衣笠帽,命孩儿拿去遮盖得严严实实。大雨过后,云开见日,众人前往送柩,不料走前一看,灵柩不见了。原先放柩的草岗凹陷下去,成了浅水湖圹,中间仅见穰笠两布,    作下去取开雨具,只见灵柩平平没入土中,微露顶盖而已,众人称奇。堪舆先生取出罗盘,绕着小湖圹转来转去,左摆右弄,神秘莫测,朝文兄弟急忙上前问个究竟,先生拱手大声说道:“大吉大利,天赐福地,此地叫做螃蟹游湖就此培土建坟,顺乎祖先,合乎天意。”众人听了,各自点头称是。隋即焚香点炮,杀鸡奠酒,烧化纸钱,大小叩首,葬礼告成。

发生这样的事,算是千载奇闻,李家唯免疑团重重,两位夫人亦有不安心情,堪舆先生是个明白人,吃过酒菜,领过赏银之后,特意上前谢东,并向老夫人交代说:火德公葬了“螃蟹游湖”福地,子孙命大福大,应该庆贺,无须忧虑。接着又说,“游”者主向外,他年后代往外,一定兴旺发达。说完告辞而去。堪舆先生一席话,火德子孙代代相传。他们遇事不顺,便往外闯荡,不断外迁,奋发图强,人才辈出,扬名于世。

火德公墓至今仍雄踞丰郎岗头,气势宏大,满堂石干砌垒,没用过半点灰浆。据说是为了永保螃蟹活跃灵湖,周游四海。

选自《客家艺韵》。



丘(邱)氏

丘姓起源:周初,姜太公吕尚首功被封于齐(故又称齐大公),都城在营。由于姜太公的才干,齐国很快成为诸候国中的大国。因为形势需要,就把都城从营丘迁到临淄,留下一支宗族驻守营丘,这留下平的一支就以地为姓,即为丘民。人谓“祖由渭水源流远,宗姓营丘世路长,”可作为丘氏源流的概括。北魏时,又有鲜卑族丘林氏、丘敦氏政府为丘氏,这是另一支丘氏。

丘姓一直延用到满清入关后,雍正时期为避孔子讳(孔子氏丘),下令将丘加邑旁成邱姓。民国以后,爱国志士丘逢甲军人呼吁恢复丘姓。故丘,邱两姓实出同宗同源。吴氏登出吴兴、河南(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伊水下游一举)。

堂    号:河南堂、吴兴堂、敦睦堂

堂    联:鸿胪世绕;枢密家声。

鸿胪世德:丘姓宋大始祖鸿胪寺卿杰,二十九岁登进士,历任翕州、温州、吉州剌史,诰赠光禄大夫。鸿胪是官名,即国官大行人之职,掌朝贺庆吊之赞导相礼。传声赞导故日鸿胪。北宋日鸿胪。丘氏后裔为纪念祖先美德,故日鸿胪世德。

枢密家声:丘姓的世祖丘成宝,字邓秀,排行二十五郎,任枢密院史。

族裔分布:宋朝末年文天祥撤退到福建汀州,丘创(名文学)与谢新俱入幕。复抬乡里子第与文天祥会师梅州,任参军之职,随军南下。1278年文天祥在潮阳五坡岭被元兵所执。丘创北与谢新伏潮阳民间,旋归道梅州,北至石窟(今平远上举与蕉岭交界处),川喜见山 秀丽,地广民淳,拟意开茌。谢新善,卜得箕子明夷北,日:“吉,其后必大”,丘创北遂奉父(元十即)定居,广辟田园,艰苦创业。传至分丘均庆生子希鲁、希学、希质、希进,其后裔分为东西南北房。其中增房(希鲁)后裔播有一支平远上举、泗水、东石、热柘等地;西房(希学)后裔有一支迁居仁居井下村等地。

丘氏主要分布在花田、上举、仁居、热柘、东石、泗水等地。长田开茎祖丘福善,名汝棠,号仲一,福建上杭中都黄坑惟禄公后裔(考其世系希鲁、希学亦为惟禄公后裔),福善迁程分韩莆都第一甲(今长田),奉建川公(福善之女)为一世祖。上举、热柘丘氏有部分陆续从蕉岭文福迁入。

祠    联:


长田忠宾祠联
一、源宗渭北;派衍南。
二、发千秋,四海前人皆共祖;
公为公传万代,九洲后裔总同宗。公为营丘姓始祖。

上举丘氏儒林第联
门    联:源宗谓水;学绐琼山(出处待考)。
堂    联:

河水洋洋,万里源流通渭水;
南山律律,千层苍映琼山。
仁居井下村琦公祖堂联
渭水著功名,念始祖灭纣兴周遵崇武圣;
营丘立姓氏,愿吾辈开来继往奋作英豪。
圣武:指周武王


至2000年统计,全县丘姓共有9356人(其中邱氏1161人)。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7:00

韩    氏

韩姓起源:据《姓纂》载:“韩氏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之后。曲沃桓叔子万,食来于韩原(故址在今山西芮城),因以为氏。”到了战国时期,韩族中有个韩虞的联合其他大瓜分了晋国,创立韩国,建都于新郑,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后被泰国所灭。韩国王族子弟失国后,即以国为姓。韩氏望出阳(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及湖北大洪山以北一举地区)、颖川(今河南许昌一带)。
堂    号:   堂、颖川堂
堂    联:

南阳世德;剌史家声。
南阳世德:南阳为韩氏发祥地。历代出了不少名贤:如韩非,战国时法家代表;韩信,汉代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剌史家声:纪念韩愈之功德。韩愈(768——824),字退之,唐贞元进士,初任临察史、国子博士、邢部待郎等职。后因谏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剌史。韩愈又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之朝以来文章崇尚骈俪的写作风气,主张恢复经史百家的文风。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之衰”。韩愈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族裔分布:据《韩氏族谱》记载:南宋末年前大将军韩先 驾南下,由越入 而之程分,忠烈报国,卒葬莆都瓜州(今梅县龙虎圩)之原,其子启由 宁化挈眷筑于今八尺镇笙竹浮冈寨开暮。其后裔逐渐繁衍八尺笙竹、凤头、南圹、金溪、稔田、金谷坑、石 背以及仁居黄,南龙等村。现主要分布区域为八尺仁居和河头人河清。
祠    联:

韩氏峰口宗祠联
枕八险带两溪,高唬虎山形胜;
嗣三公通百世,永绵乌府宗滨。
峰口宗祠是韩氏裔孙纪念九世祖韩梅洲、宾洲、北洲三位先祖的祠堂。八险、虎山均系当地山名。该祠背靠虎山,祠前有丙系小溪合流。
凤关村韩氏祖堂联
一、南阳世泽;比半斗家声(指韩愈)
二、五云瑞色凤山霭;八代鸿文韩氏兴。
此联初看似写景实为颂人。“五云瑞色”:指北宋名相韩琦,据载:韩琦弱冠举进士,名列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八代鸿文”:指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三、

创业维艰今世莫忘先祖德;
守成不易前人民望后人贤。
(选自凤头湖子里韩氏祖堂)
韩之勋故居腊祭联

甲第开平色之先,临淅抚 垂著当年大业;
云 崇家堂之祀,牵牲荐币谨修终岁明。

缅祖德于当年,非止望重柏台,威声直震琉球岛;
竭孙诚于此日,惟冀格歆荐,英灵常   乌府庭。
韩之勋(1608——1650):明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初授行同人司行人,出使琉球后局任淅江道监察 史、福建巡抚等 职。乌府庭乌苍之名称

韩元勋故居为官宦府第之意。前峰口宗祠联内“乌府”亦为此意。

至2000年统计,全县韩姓共有9003人。




吴    氏
吴姓起源:传说周族的祖先吉公 父有三个儿子,其中三子季历很受古公父很想让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不但聪明有智,而且为人正直又有运见。古人 父很想让姬昌将表能继位,古公父的长子太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愿后,就和二弟仲维从周原逃到了当时还十分落后的江南,从而使季历名正言顺的继位,又名正言顺地传位姬昌。太伯和仲维逃到江南后,建都于梅(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0,他们把中原文旺带到了江南,对江南的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地土著就推封太伯的三世孙章为谱候,建立了吴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吴国灭亡,王族后代就以国为姓,奉太伯为吴姓始祖。另外,圣帝舜在历史上称为舜, ,吴音近,舜的后人也有一支以吴为姓。
吴氏望出延陵(今江苏)渤海(今江苏淅一第)。按人口比例,吴姓为我国第十大姓。
堂    号:至德堂、延陵堂、渤海堂
至    德:出自孔子对吴氏姓祖太伯的评文化景价。
《史记·吴太伯世家》:“大史公日: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堂    联:

延陵世德;渤海家声。
延陵世德:吴包先祖寿第四子季札逊让王位。周灵王二五年(前547),受封于延陵,时称延陵季子。司骊迁赞誉季札说:“延陵季子的仁心、义无穷,风微而知清。”
渤海家声:据《史记.周本纪》载,太伯、仲出奔东南沿海,在江苏常州一带建立吴国,故域在无锡与常州交界的梅里村,其国滨于海,枚称为渤海。
族裔分布:吴氏主要分布在上举、东石、长田、河头、热柘、坝头、泗水等镇。据《吴氏族谱》记载:本县吴氏为五代后蜀吴宣系后蜀孟知祥的驸马)的后裔,较大的宗支:一为念五(元文)支系,于明万历三年(1575)由福建吴(今屡江西寻乌县)携子迁至上举   村开暮,其裔孙繁衍播迁至上举、泗水、热柘、长田、东石、河头、超竹等地;二为念裔孙应宗应琼支系,于明朝中叶由福建永定县迁蕉岭四溪背,再幅度蕉岭迁居长田,裔孙播迁至河头,八尺等地;三为念一裔孙春儒、夏和乐道支系先后从梅县迁至热柘、坝头、茅坪、八尺和长田、中行等地。此外,仁居井下吴氏开茎祖为吴朝秀、吴来秀兄弟,初由福建晋江来平远县城仁居做生意,后定居井下村。八尺楼前吴氏开茎祖为吴学贤(泰甫)于民国初年从龙川县迁来。
祠    联:
上举脑村深圹祖祠联

深山      望;圹草生春。

深山藏虎豹;圹养蛟龙。

深夜乐无边,看灯光辉煌满室,结成富贵花纹,趁向春风争亿艳;
圹池多好景,望月色倒影清波,现出芬芳桂子,恰似银海浴三朝。(吴三立撰)
畲脑吴氏住宅佳联选辑
养庐联
天机期自养;春意满吾庐。
乐天居联
一、倦;天爵自修。
二、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艰天机。
泰隆第联

作事本维艰,规为园矩为方,究得方园更好;
成人无自在,志从心功从力,总不外心力俱勤。

事业在人为,纵论大禹作圣亦只从能勤能俭做起;
荣华非外至,试观季子成名终需把所学抑制发芽需营求。
简成居联
简而温文而理;成于乐居于仁。
存 楼联
存运大志;养深厚根。
湖山居联
宋先正格言,最乐莫如为善;
遵古人明训,保家惟有读书。
东石锡水吴氏祠联

锡福无疆,百世耳孙母忘祖;
水源有本,万年友派永朝宗。

祖 大伯,姓本勾吴,思念延陵,近从渤海;
东 凤山,西盘铜岭,村庄锡水, 地接程乡。

至2000年统计,锡吴姓共有8968人。


杨    氏

杨姓起源:西周末年周宣王的小儿子尚文,被封在杨为候(故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杨候的后代以封地为姓,即为杨氏。另外,春秋时晋国公族有一支因封地叫羊舌,称为羊舌氏。羊舌氏叔向,是当时的名臣,他的封邑也在杨。羊舌氏的后代,也以封地为姓,这是另一支杨氏。杨民望出弘农(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柞水以东及华山南地区)、天水,按人口比例,杨姓为我国第六大姓。
堂    号:弘农堂、天水堂、四知堂
门    第:清白第
四    知:典故源于东汉大臣杨震。《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官至太尉,赴东莱太宋任,途经充州昌色,昌色县王密行贿杨震,至夜揣十斤黄金到杨震住所,震不受。王密日:“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人知者?”王密出。杨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后四代为官清廉。故杨氏经“四知堂”,“清白第”,勉励后人。

堂    联:

四知世德;三相家声。
家传清白;世济经纶
三相家声:据《杨氏族谱》记载:杨敬,字子明,官 相,封平安候;杨岩,官历史唯物主义 相;杨郁,官尚 、右 相。
世济经纶;《礼记·中庸》日:“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所需的学问、能力、所以有成语日“满腹经纶”。世济经纶,指杨姓历代都出有经天纬地的贤才。
旗裔分布:据《杨氏族谱》记载:平远杨氏为杨云岫之后裔,皆“老杨”。云岫在唐中和之年(881)出生于淅江,由进士官授都史剌潮阳,诒封朝议大夫,官 之日于梅州水南里筑室建轩而家 。在任仙游,享寿92岁,宋乾德二年葬梅州百祖冈。黄畲杨氏开基祖杨三义杨孝生兄弟,即云岫公长子思孝的裔孙。杨三义生有四子,长子呈*于明朝末年由连城抱父骸携母到黄畲隔里开茎创业,奉三义公为一世祖。其后裔繁衍播迁黄畲、凤仪、古丁等村,成为黄畲乡居住比较集中的杨姓。东石麻圹村、仁居后山冈和八尺高圹的开暮祖杨德之间,亦是云岫公裔孙,在明代中叶梅州(今梅县大浪口)直接迁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其先祖就是从东石麻圹迁四川的。杨姓现主要分布区域为黄畲、仁居、东石、差干、八尺等地。
祠    联:      
黄畲杨氏祠联
一、弘开果庆家声运;农业兴隆世泽长。
二、四知清白开先绪 ;三相经纶启后人。
三、立雪程门典型在;名高盛世遗泽长。
立雪程门:典故源于北宋杨时师从理学家程颐的故事。《幼学琼林》载:“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说的是杨时和游酢同时师事程颐于洛阳,时值冬天有一日,他们去请教程颐,而程颐正在休息,他们就在门口等候,等到程颐醒来出门接见,门外己雪深三尺,可风杨时和游酢敬师之至,乃成著名史话。
东石麻圹杨氏祠联
一、嫡派初从三相起;渊原本是四知来。
二、湖广忠精昭世泽;朱朝上将振家声。
湖广忠精:指宋代名将杨业,以杨家将扬名天下。朱朝上将:杨明初开国大将杨亮祖功高盖世。
至2000年统计,全县杨姓有8491人。

附    录:
新杨来由:杨运绐,本姓林,于元朝末年避乱由福建宁化石壁村迁至梅县半经村,寄籍稔杨姓家。后杨姓人家外迁,房屋田产归林远绐管理,为感思林运绍遂改姓杨。新杨在梅县、蕉岭等地都有其裔孙。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7:48

萧    氏

萧姓起源:萧姓源出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个猛将叫南宫长万,曾被鲁国俘虏过。宋闵公曾多次以俘虏的事取笑南宫长万,有一次喝酒时,南宫长万乘着酒兴,把宋闵公和太宰都杀了,奉闵公的从弟游为君,公开叛乱。祸乱发生后,公族子弟公子太心率王旗子弟,平息叛乱,扶闵公的弟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恒公。宋恒公因太心在平叛中立有大功,就把太心的封地萧邑(故址在今安微萧县西北)外格为附庸(地位次于诸候),称太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太心,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奉萧叔太心为萧姓为姓祖。萧氏望出兰陵(今山东枣庄及滕县东南一第)和广陵。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姓氏萧不能简化为“肖”。

堂    号:芝陵堂、广陵堂、河南堂、师俭堂。

堂    联:

勋隆西汉;文选南朝。
芝陵世德;师俭家声。
相传八叶;文著六朝。
分贤世泽;相国家声。

勋隆西汉:西汉初大臣萧何,沛(今江苏沛县)人。秦二世之年(公之前209年)辅传刘邦起义。楚汉战争时,以丞相位镇宋关中,不断给前线输送兵卒和粮食,为刘邦战胜项羽创造了条件,汉朝建立,萧何封为赞候,任国相十四年之久。他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章,为建立和巩固西汉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文选南朝;南梁著名文学家。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他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预朝政。善诗赋,曾抬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有《文选》三十卷编选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代表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文章总集。
师俭;典故源出萧何勤俭治家。《汉书.萧何传》载:“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母为势家所夺。萧何官居相国,位极人臣,然并不恃宠自傲。凡购置田宅,一定要在穷分僻壤,自己所住的府第也是土墙素屋,不作任何华丽的装饰,他告告诫家人这样做的目的是:我的后代有出,就会学习我勤俭治家的榜样;如果我的后代没有出息,势家大族也没有兴趣来抢夺这些第茨土屋。这就是“师俭堂”、“师俭家声”的来由。
分贤世泽,相国家声:萧道成,南朝北齐的开国皇帝;萧渊,南梁的开国皇帝。至唐代萧姓极为显贵,出有萧禹等萧姓宰相十人。
旗裔分布:萧氏主要分布在八尺、上举、等镇。八尺萧姓远祖山城宋朝时在福建做官,定居宁化石壁,传至八世萧累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徙居平远,卜居大柘打鼓墩,后迁八尺肥田村,萧国微,号似山,为八尺肥田开基祖,其生三子:永恭、永俭、永让,裔孙繁衍峰等中心地带。上举萧姓其远祖梅轩也在宋代迁来梅州松源,传至十世夏兴再迁平远上举开基。梅轩公有世系歌日:“宁化乔迁石壁乡,始祖松源五十郎。六四递传三十四,百七千一共五世,万三移居石扇中,辉弼法阁汉明公,源乡避乱居超竹,上举开基又复兴。这首世系歌表明了上举肖氏从宁化播迁平远的具体过程。
祠    联:

八尺肥田萧氏祠联

瑞启一阳聚宋族孙支云礽图书世德绵千载;
祚承八叶萃子姓衣冠文物宰辅家声振万年。
八    叶:据族谱载:指唐代肖瑂至肖迈八位宰相的裔孙。子姓:即萧姓。衣冠文物:为文明礼教、文化修养之义。

祖武箕裘皇猷甫发;家声麟趾国器圭璋。
祖武箕裘:继承祖先的事业。祖武,指祖所开辟的道路,箕裘:原义为继承父辈的事业。皇猷:皇室思泽甫发:开端的意思。
家声麟趾:麟趾,原义为麒麟趾,吉祥物象。此指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画贤臣。国器圭璋:指国宝礼器。萧何做宰相建麒麟阁,作为萧氏家族辉煌业绩的象征,成为培养后裔自豪感事业心的标识。正如唐代女人王韫秀诗云:“相国己隋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忠孝传家绳祖武;诗书继世翼孙谋。
上举萧氏祠联
一、家声远;芝陵世泽长。
二、思亲忆祖光宗耀族;教子诲孙善读勤耕。
三、由宁化迁平邑,百世流芳思祖德;
居上举始复兴,四坤贻裔念宗功。
至2000年统计,全县萧始共有7248人。




赖    氏

赖氏起源:赖国是复、商、周时的一个诸候国(故址在今湖北隋县北),乃炎帝后裔。赖候子孙以国为姓,成为赖氏。赖氏望出颖川(今河南许昌一带地区)、南泉、河南。

堂    号:颖川堂、松阳堂。

堂    联:

松阳衍庆;颖水流微。
秘书世第;布衣家风。
颖川世德;东晋家声。
松阳衍庆:赖氏原居河南。东晋兴宁元年(363)二十五世赖忠诚官虔州(今赣州)知府,辞官后举家卜居于松阳(今渐江遂昌),其孙赖硕、赖毅迁南康即之阳都(今江西宁都)。宋代赖朝美,登进士,迁永定,后裔多迁嘉应州各县。
颖水流微:颖川郡南有颖水,颖川为赖氏发源地。
秘书世第:汉代赖妙通,举孝行,任秘书即,累官至嘉议大夫,赠太师。
布衣家风:汉*帝时赖好古屡台不仕,有事则布衣上殿奏事,毕则仍归隐。
族裔分布:赖氏主要分布在仁居、黄畲、茅坪、泗水、大柘、坝头、长田、热柘等地。据《赖氏族谱》记载有三个支系:一是赖美君从江西赣州迁入仁居飞龙,裔孙衍居黄畲九龙等地;二是千八郎从福建永定县汤湖村于元天历三年(1330)迁入东石新坊下,裔孙衍居东汶、茅坪杨梅坑、谢西坑和泗水等地;三是千三郎从福建清流县迁入大柘凤朝坑,裔孙衍居坝头,长田甲背,热柘双坝等地。
祠    联:

茅坪赖氏祠联
本布衣以繁衍,祖德宗功仁厚家声绵万载:
由秘书而焕发,经文纬武辉煌事业耀千秋。
仁居飞龙赖氏堂联
地称仁居,水绕山环,恍接颖川运脉;
堂肯飞龙,行苞松茂,永垂赖国芳声。


至2000年统计,全县赖姓有5862人。


--------------------------------------------------------------------------------

冯扬德,2010-01-05 21:13:47

余    氏
余姓起源:泰国有一个名臣叫由余,他原是晋国公族子弟,因避乱逃往西戌,并在西戌做了官,后平奉命出使泰国。他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在秦国为臣,很得穆公信任。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戌,消灭了西戌十二个部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由余死后,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为姓,即为余氏。余氏望出下邱(今江苏睢宁西部地区)、吴兴。
堂    号:下邱堂、风平堂
堂    联:

秦*世德;宋谏家声。
名高三谏;望重四贤
秦*世德:指余氏始祖由余的功德。
宋谏家声:北宋名臣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广东赣州曲江人。他25岁登进士,初授江西赣县尉,以书判拨萃,提为新建知县,再升秘书丞,以后历任集贤院校理。宋仁宋锐意兴率,增谏官使论得失,任余靖为右正言。他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其后三次使辽,通晓契丹语。皇佑年间知桂州牧,亦多建树。后知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余靖为人最大特点是刚正不阿,遇事敢言。他博学多才,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是岭南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是颇有成就的学者诗人。明弘治十年(1497)韶州知府钱镛在韶州府书内建有“风来楼”一座,以纪念余靖,比楼至今尚存。
名高三请:亦源出于余靖的功绩。
望重四贤:反映唐集贤院大学故字为家余钦、宋宰相余天锡(封奉化郡公)、寮代名将、资政殿大学土余*和余靖。
族裔分布:余氏主要分布在坝头等地。坝头余氏开基祖自七公(字俊夫,讳有聪)。元武宗四逐步共聚合(1311)由绕平黄岗溯韩江北上,经程乡抵平远坝头竹围下定居(地开形名为金免背印),后固战乱重返黄岗,元末其裔孙百礼重返坝头、程西、程北等地,成为聚居坝头中心地带最集中的余氏。

祠    联:

坝头余氏祖祠联
发迹黄岗,续来程江,姓氏著千秋,新安望重,母失当年祖绪;
祥开义化,叠传创化,居宏图式阁,风来名高,勿忘此日孝思。


至2000年统计,全县余姓共有5681人。



钟    氏

钟姓起源:钟氏源于商朝的子姓,友源朦胧四:一为春搂时期宋国君偃的三弟子烈,宋国灭亡后避祸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二为宋恒公的第三个儿子敖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守为晋大夫,因忠直谏得罪了执政的却氏而被害。他的儿子伯州犁逃到楚国,后来任楚太宰,得钟易为封邑,他的后代以封邑为氏叫钟易氏。秦末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将钟离昧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二子钟离接为避父难,逃到颖川改复姓钟易为单姓钟。三为楚国宫迁乐师世代相传,他们的子孙经职业为姓。
四为少数民族钟氏,岭南地区主要是畲族。相传畲族高辛氏的   后裔,分别姓盘、蓝、雷。当地有一汉人钟志深与畲族龙即公主结婚,从汉姓,成为盘、蓝、雷并列的一支钟姓。平远钟氏祖先发祥地为颖川郡,奉烈公为钟姓始祖。

堂    号:颖川堂
堂    联:

金陵世德:越国流微。
高山流水;舞鹤飞鸿。
金陵世德:钟包颖川堂,源年历微子。微子为黄帝三十五世孙,汤王之后,帝乙之庶长子启,是段纣五的长兄,食邑於微子启於宗(其地而是后来的应天府南京),是为宋恒公。宋恒公就是伯宗的曾祖父。
越国流微:唐中宗时钟绐京功封越国公,卜居江西南康,其子钟贤为福建都督大将军。钟贤之子钟朝,初为黄门待郎,后因平乱有功,升任福建宁化都督府。
高山流水: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船由襄河行驶到汉阳山麓,因雨靠岸停歇,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楚国隐士钟子期在傍之,日:“善哉!峨峨今岩泰山。”伯牙现时弹一曲,志在流水,子期听之,又日:“善哉!洋洋仓若江河。”从此,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来年中伙现时会。殊不知子期病逝,伯牙知悉后十分悲痛,将琴摔碎,发誓终生不现时弹琴。后人把这事概称为“高山流水。”
舞鹤飞鸿:三国时的钟繇,善草书,人称其字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故称。
族裔分布:钟氏主要分布在热柘、长田和石正。远祖钟雪峰有功名,在梅县为官。其孙一日钟亮(又名明甫)、二日钟豪(又秀甫),于明代中叶总弟俩迁居平远。钟亮卜居松柏堂;钟豪卜居超竹九斗坵。钟亮裔孙传至热柘、泗水、坝头等地。钟亮原在梅县的裔孙则从蕉岭迁来,均同祖同源。
祠    联:
石正钟氏祖堂联
一、高山流水贤人宅;舞鹤飞鸿名土家。
二、颖川支派家声远;越国源流世泽长。
长田、热柘西林公祠联
钟史永流芳,千里相逢皆叔侄;
姓名期远大,万年欢会是宗亲。
缅懿亭楹联

琴辨心声,流水高山凭遗兴;
书存手泽,飞鸿舞鹤尚传神。

缅颍川长汀钟灵毓秀;怀祖婆马氏壹恣德流徽。
琴书亭楹联
文峰高耸毫端着墨;石窟长流琴韵蜚声。

至2000年统计,全县钟姓共有5044人。

姚世尹 发表于 2012-2-11 22:48:37

曾    氏

曾氏起源:曾姓为禹的后裔。夏离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以后,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曾。春秋时曾国被营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同时,以故国国名“去邑留曾”,作为自己的姓氏。
曾姓,全国按统一世系排辈命名。曾氏御赐统一名派,表自曾参。曾参一生“尽传孔子之道”,故世尊他为“宗圣”。曾谦称为第一派祖。清康熙年间,圣祖仁帝为孔、孟、颜、曾姓御赐统一的名派。湘乡大界曾氏修谱时,从第63派起使用圣祖仁帝御赐的3句、15字名派:“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道光二十一年重修族谱时,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10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之年孙中山又为曾氏赐名派4句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可谓光荣之至。
堂    号:国堂、三省堂
堂    联:

域世第;鲁国家声。
三省世泽;一贯家声。
南丰世第;东鲁家声。
三    省:典故源出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鲁国、武城、南丰都是曾氏发祥地和南迁中的居住地。曾参居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曾巩,寮南丰人(今江西南丰县)。一贯:指曾参“尽传孔子之道”,儒家正宗之义。
族裔分布:据载西汉末年,曾氏不仕王莽政权,举族南迁,居住于豫章庐陵吉阳乡,后来辗转现时分支入阍,居漳泉之间,另有一支迁宁化,传至曾裕振由宁化迁广东嘉应州程乡,被奉为嘉应州曾氏始祖。平远曾氏主要分布在东石、仁居、长田等地。可分为五个支系:一为曾鉴、曾镇兄弟,明初由江西迁至仁居邹坊定居。二为曾淑昌由江西迁至东石大营里,有部分后裔现时迁黄畲和仁居畲溪、五福等处。三为曾待、曾行由镇平新铺迁至东石锡树上,有部分后裔迁至麻圹、石北等处。四为曾宗宁由镇平徐溪迁至东石锡水赤岭和长田岭背。
祠    联:

东石曾氏祁联
一、三省身世德;养志家声。
二、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
三、沂水函濡庭桂茂;春风拂动砌之馨。
沂水:沂水流经武城,即为曾氏地望的代称。
仁居邹坊曾氏祠联
一部孝经世业;八家文学绐宗风。
一部孝经:曾氏裔孙视《孝经》为家族的传家宝。八家文学:指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家曾巩。曾巩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文风朴实、语义隽永,在中国文学史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徽传鲁国春秋*豆永乾坤。


至2000年统计,全县曾姓共有4878人。



卓    氏
卓姓起源: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名滑以博文强记出名。据说有一次王宫失火,把记载楚国始祖的典籍的官吏。滑对楚王说“典籍是天火烧掉的,这是上天向你表示,楚国要从你开始写出新的篇章。”楚武王听了转怒为喜,但又说:“虽然如此,不能没有先祖的典籍呀!”滑说:“不妨,我都记得,可以重抄出来。”于是口诵笔录,从远古时写起,一代一代背诵出来,丝毫不差。楚武王又惊又喜,不但赦免了典籍管理官的死罪,还把卓邑封给滑,人称卓滑,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奉滑为卓姓始祖。卓氏望出西河(今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南阳。

堂    号:两河堂、南阳堂
门    第:褒德第
堂    联:

候封褒德;绩著西溪。
封候世第,宰辅家声。

候封褒德:卓茂,东汉初大臣,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市)人,字子康。习《诗》、《礼》及历算,人称通儒。初辟丞相府史,后以通儒术举为待郎,给事黄门。刘秀称帝,授太傅,封褒德候。
绩著西溪:出身卓立,事迹赤评。
族裔分布:据《卓氏族谱》记载:明当德年间卓德空之子万九郎、真八郎,奉母钟太之命由福建连城迁至古梅州黄石峒(今仁居木溪黄石村)开茎,后裔奉德室公为平远肇居一世祖。裔孙主要分布在仁居六吉邹坊、木溪、岗坊以及超竹、坝头、热柘(相过坑)、茅坪(留畲寨)等处。

祠    联:

仁居卓氏宗祠联
富斐铁治,贵列云台,褒德树风声,屈指封候守东汉;
麟拱门前,蟹游江畔,钟灵生气象,同心为国显中华。
(此联为民间平远县饶菊逸撰)
仁居邹坊鼎万公祖堂联
鼎足三分,学士硕士博士,各显神通振家声。
仁居六吉正淑堂门联
大门联:仁人主静;寿者如山。
小门联:静观万物皆自得;山色千属颇天然。
超竹行素公祖屋堂联
致富无穷怀铁治;立功不朽缅云台。


至2000年统计,全程卓姓共有4285人。




马    氏

马氏起源:马姓源出于赵氏。战国时,赵奢初任赵田部史,旋主治国赋。后任将军,善用兵。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07年)秦军进攻阏与(今山西和顺),他奉命济振,先侦察敌情,继以急行军赶往,据高临下,大破秦军,因功封马伏君,后其子孙即以爵号为姓。东汉时马援、马融显于朝,世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马氏望出扶风。

堂    号:扶风堂

堂    联:伏波世德;缝帐家声。

伏被世德:指纪念东汉马援的功德。马援:扶风茂陵人,字文渊。建武十一年(35)任陇西太字,率军击破西差,十七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候。
绛帐家声:《幼学琼林》载:”纪融设绛帐,前援生徒,后列女乐。”马融;东汉扶风人,字季长。安帝时为校书即,恒帝时任南郡太宋。学博才高,遍注辟经,授徒数千人。

族裔分布:据《马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马二郎(又名世兴)之后裔从福建永定县仙思乡西洋坪迁至东石粜米岗开茎裔孙衍播有五个支系:东石茅坪系为百一公(硕德),仁居系亦为百一公裔(华山);河头系为百四郎;石正系为念十郎、满一郎;长田、热柘系为千一郎。

祠    联:


茅坪表年湖马氏宗祠联

大启扶风之堂,源远流长序昭穆以百世;
丕振铜柱之绪,祖德宗功荐馨香于万年。

铜    柱:源出东汉台将马援奉旨击西*、府南蛮,平交址,兴师凯旋,在广西、云南与越南交界址立铜柱,以新功德,威镇天下。
二、笔架山峰朝绛帐;龙湖水浪照铜柱。
三、扶持千年常富贵,风播万代永兴隆。
四、

祖德光辉不外有忍有容期有济;
孙枝发越唯在克勤克俭克冀克成。

至2000年统计,全县马姓共有3375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姚姓-平远百家姓(附堂联门联) 冯扬德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