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致勇 发表于 2018-12-14 18:31:36

巨野名人传——姚汉源

姚汉源(1913—2009),巨野县巨野镇姚楼村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我国著名的水利史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水利史研究专家、水利教育家。1933-193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1939年任清华大学助教,抗战期间远徙西南,任重庆大学助教、四川大学讲师。1946-1949年任公路总局技士。1950-1952年任江西南昌农业专科学校教授兼校务委员会主任。自1952-1963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兼副教务长,1963-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副院长。1978年调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水利史研究室、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部任教授。1982-1988年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第一任会长,1987年以后为研究会名誉会长。2009年7月7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6岁。

姚汉源自幼酷爱历史,苦读史书。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深感我国水利史大有专门研究之必要。他自幼生长在鲁西南水灾频繁之区,从小耳闻目睹水灾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使其很早便决心投身水利史研究,以借古鉴今。他长期在高校从事水利教育工作,为水利教育和水利建设人才的培养付出心血。他是水利史研究生教育的开拓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培养水利史研究生14名。姚汉源教授一生辛勤耕耘,自1937年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黄河旧账的翻检》以来,著书立说70余年,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关于多沙河流泥沙利用的研究曾经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京杭运河南旺枢纽的研究成为大运河工程技术研究的问鼎之作,揭示了京杭运河关键工程的历史演变及其在世界土木工程史中的地位。姚汉源先生著有《中国水利史纲要》、《黄河水利史研究》、《京杭运河史》学术专著多部,被认为水利史学科的经典之作。他先后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卷)》的主要撰稿人和分支主编。姚汉源教授一生以严谨的学风教书育人,以缜密求是的精神治学,为水利事业和水利史学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姚致勇 发表于 2018-12-14 18:33:53

学习姚汉源先生,追寻历史的智慧
周魁一

时光荏苒,师从姚汉源先生那是五十年前的1962年,如今却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学生为文纪念先师的百岁诞辰,不禁感慨系之。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毕业前动员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大会上。作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务长,他站在讲台上,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对那一届几百名毕业生说了许多,清楚记得的是这样一句:“有些专业我们可以培养,外国也可以培养。而有的专业却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培养。”答案竟是“中国水利史”。他常说:中外学者虽有些水利史著作,但多半是附带研究,很少把它当作一门学科,特别是把一个国家的水利发展史当作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研究。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水利大国。历代治河防洪、兴利除害积累了大量经验,有许多水利文献,这些都为中国水利史的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持续数千年,将来万年永昌,水利事业必将与之共久长,所以不能忽视对水利史的研究。他的话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凭借懵懵懂懂的良好感觉,考入并成为姚汉源先生第一个水利史研究生,从此走进了这个寂寞深邃又甘苦备尝的水利历史的大门。之所以称之为大门,是坚信姚老师所奠基的现代水利史研究学科必将发扬光大。

学习生活刚开始,老师亲自给我开“中国通史”和“中国水利史”课。通史教材用翦伯赞《中国通史简编》;水利史则是老师白天当院长(1963年调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晚上编讲义。日后讲义不断充实,成为1986年出版的《中国水利史纲要》的蓝本。对于工科毕业生来说,阅读古代文献更成了拦路虎。古文献繁体字,无标点,少分段,年号、地名、人名、籍贯、字号、职官混杂其间,简直无从卒读。我向老师诉苦,要求增加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课。老师回答说:“古汉语语法历代都有变化,是专门的学问。我们注重实用,不能坠入繁复的语法之中。”可是读不懂怎么办?“多查参考书,一遍不懂读十遍,十遍不懂读二十遍,再不懂就问。”当时的学生都听话,这一招儿果然灵验。后来轮到自己带研究生了,这招“笨”功夫被我视为不二法门。

也曾向老师讨教:“水利史有什么用?”老师说:“科学研究首先体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解释上。科学史首先是一种文化积累,为素质教育、科学传播与发展提供文化资源。”这里他所说的是水利史的基础研究,属于文化建设的范围。日后偶然读到《庄子·外物》中的一则故事。有人质疑庄子说:“子言无用。”庄子回答:“地域广大,对人有用的不过容足之地耳。”但如果把自己周围这“无用”的土地都深挖至黄泉,你就知道看似“无用之为用也。”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确乎振聋发聩,甚或使今人汗颜。老师博闻强记,国学功底深厚,考据功夫了得,所写的论文读来醇厚隽永,颇多启发,耐人回味。记得“文革”前老师家挂着清代人的一幅对联:“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表现了读书人的向往。尤其是在他82岁高龄时完成的120万字的《京杭运河史》,成为水利史基础研究的典范,并为近年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所广泛吸收和参考。这也影响了我,觉得做这种皓首穷经的文章十分过瘾。

姚老师也重视学以致用。他上世纪60年代的论文《中国古代的农田淤灌及放淤问题》,论证了古人并非一味将泥沙看作有害物质,而是把水与土一并视作资源。这篇文章被认为是治理黄河的新视角,1962年由林一山主任推荐给周恩来总理。他在这篇文章中说道:“北宋时王沿说:‘夫漳水一石,其泥数斗。古人以为利,今人以为害,系乎用与不用者尔!’王沿的意思是:漳水虽多泥沙,利用它就可以兴利,不利用就是害。多沙河流的水是资源,泥沙也是资源。水沙应同样重视,各自有利也有害。古代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关于泥沙的有利的一面,用它来兴利。其实华北平原广大肥沃的土地就是黄河、永定河泥沙沉积的结果。”其中充满了辩证的思考,成为水利史研究的杰出成果。

2006年他在接受《中国水利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中国七大流域的水利史研究,客观地说,都还很薄弱,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现在研究水利史的人还比较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来研究水利史。实际上中国搞水利的历史在世界上是最长的,工程上成功的例子也是最多的,最有可借鉴意义的。可是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反而更少,中国水利史仍然是一门小学科,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都还远远不够。”他的学生们并未气馁,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实现着老师的宿愿,汲取历史智慧,针对当代水利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身基于历史思维的解决方案,有的成果还被政府部门采纳。这些进步当年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为了认知人类自身及其外在世界,今后的科学会继续向两个方向发展:微观愈深入;宏观愈综合。水利的历史研究也将进一步显露出它的价值。水利与历史交叉、自然与社会的融合有自己独到之处。它既藉助历史考据的方法,又以自然科学有关学科知识为分析手段。我们将其称之为“历史模型”。无可讳言,水利与历史的交叉研究有其局限性,但又能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所不能为,尤其是在宏观水问题研究上。基于历史思维的独特视角和开阔视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及其后的时间里,水利史研究对某些宏观问题的观察表现出前瞻性,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不过,凭心而论,在这个过程中也吃了不少嘲讽。无非是在某些专家看来,水利史这个又小研究内容又陈旧的学科,竟也议论起国家治水的大政方针,挑战科学时代之定论,于是难免遭遇某些“科学”的非难。既然难免,自当不为所动,继续坚守实践检验真理的原则,用心用力做事情。凭藉自身的优势,水利史研究所在近三十年里,取得了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奖,出版了二十多部专著,几本译著及数百篇论文,培养出约二十名硕士和博士,研究人员也增加到十个人。

还是常说的被戏称作水利史宣言的那句话:今天,虽然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古人不能企及的,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却远远没有完结,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科学每前进一步,再回过头来看历史,总会有新的理解和新的发现。也就是说,科学工作者非但不应该排斥历史,相反地,把历史的经验科学化,正是科学所要完成的重要课题。2009年11月部领导号召“要深入挖掘、科学梳理传统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核,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先进思想、科学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念等,努力寻找优秀传统水利遗产与现实水利实践相联系的结合点,使已有的历史文化内容在当代水利实践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当前,要把水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水利发展的非物质性因素上,包括治水理念、思想认识、制度设计、价值取向等领域,为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提供先进文化依托和保障。”开辟了水利历史研究的广阔天地。我们在曾经的艰苦环境里做出一些成绩,如今文化研究被重新提倡,水利史经世致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水利史研究将会有更多一些的舞台和更多更好的演出,以告慰先师在天之灵。

(作者为我院原水利史研究室主任)

pszyyao 发表于 2018-12-14 22:29:33

姚致勇 发表于 2018-12-14 18:33
学习姚汉源先生,追寻历史的智慧
周魁一



       姚汉源(1913—2009),巨野县巨野镇姚楼村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我国著名的水利史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水利史研究专家、水利教育家。
      周魁一(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原水利史研究室主任),学习姚汉源先生,追寻历史的智慧% LX5 k( y) I/ a" E
      周魁一,师从姚汉源先生,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原水利史研究室主任


       对于工科毕业生来说,阅读古代文献更成了拦路虎。古文献繁体字,无标点,少分段,年号、地名、人名、籍贯、字号、职官混杂其间,简直无从卒读。我向老师诉苦,要求增加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课。老师回答说:“古汉语语法历代都有变化,是专门的学问。我们注重实用,不能坠入繁复的语法之中。”可是读不懂怎么办?“多查参考书,一遍不懂读十遍,十遍不懂读二十遍,再不懂就问。”当时的学生都听话,这一招儿果然灵验。后来轮到自己带研究生了,这招“笨”功夫被我视为不二法门。——对于读古谱和研究古谱,也是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巨野名人传——姚汉源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